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语文考试.docx_第1页
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语文考试.docx_第2页
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语文考试.docx_第3页
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语文考试.docx_第4页
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语文考试.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分析一. 单项选择题。1.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 芋梗汤 y 要挟 xi 搓板 cu 秸杆jiB. 证券jun 粘住zhn 畸形j 蛤蜊gC. 浙江zh 譬如p 模样 m 飞猱 no D. 金锭 dng 解剖p 蒲团 p 霹雳 p 2. 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A. 缄默急躁 和协 一愁莫展 垂头丧气B. 藉贯母指 瘫痪 丰功伟迹 按部就班 C. 颁发喇叭 陡然 暮天席地 取义成仁D. 衷肠聘请 驿站 毫不戒意 导沭整沂 3. 下列加点的字字音和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称心(chng合适) 雄浑(hn浑厚) 诘责(ji质问 ) 抑扬顿锉 (cu 压下去,降低) B. 炽烈(zh热烈旺盛) 不逊 (xn谦逊) 挑衅(xn争端) 应有涯:(边际 )C. 环拱(gng 弯曲成弧形)鬻字卖画(y 卖) 琼浆(qng美玉) 斤斤计较 (jn jn过分看中微小的利害) D. 深恶痛疾(w 厌恶) 凯旋(ki军队得胜归来所奏的乐曲) 着陆(zhu 接触) 杳无音信(yo 远得不见踪影) 4. 下列加点的字音、形、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匿名(n 隐藏) 明澈(ch清澈) 瞥见(pe 很快地看一下 ) 敝帚自珍( b 破旧 )B. 庇护(b遮蔽,掩护) 奠基(din 建立) 教诲(hu 教导) 戌马倥偬(rng军事)C. 朦胧月光(mng lng 月光不明)失怙(h 依靠) 绯红(fi红色) 孜孜不倦(z z 勤勉)D. 缥缈(pio mio隐隐约约,若有若无)间 隙( jin 空隙) 宛如(wn仿佛 ) 油光可鉴(jin镜子) 5. 结合句子解释词语正确的一项是:()A.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取义成仁:这里指为真理、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英勇牺牲。B. 在坪坝上竞赛的场面最壮阔,“沙场秋点兵”或者能有那种气派。沙场秋点兵:秋天在沙场上阅兵。C. 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D. 父亲这一番振聋发聩的话语给我上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课。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响声,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 6. 下列划线词语感情色彩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 凭着崇高的理想、豪迈的气概、乐观的志趣,克服困难不也是一种享受吗?B. 于是点上一只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C. 三十四岁结婚,今已有一女一男,均狡猾可喜。D. 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7. 下面的句子空缺处,应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对于刚刚冒出地面的泉水来说,这未尝不是一个熟悉的、安逸的小天地。它满可以在这里流连徜徉,直到春花凋谢,秋草枯黄但是,它不,涓滴之水,志在海洋。小水潭_不了它,小石块_不住它,小花草_不了它。打了一个转身,滑下斜坡,它唱着歌,汩汩地向前流去。A. 阻挡挽留吸引B. 吸引 阻挡 挽留C. 挽留阻挡吸引 D. 阻挡吸引挽留 8. 下列句中主语、谓语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 我告诉温迪她外公的心愿。B. 他额头、眼角深深浅浅的皱纹里全溢满了微笑。C. 为了提高生产率,大家也进行技术改革。D. 我们每天的事情大概是掘蚯蚓。 9.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看到白衣天使们为抗击“非典”而忘我工作,使我很受教育。B. 林红老师当了我市2002年“十佳青年教师”的荣誉称号。C. 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D. 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现已进入蓄水阶段。 10. 句子间意思连贯的一项是( ) 他就像个孩子 在橘树旁,老人好像变了一个人 不,像个青年 我实在不懂柑橘科学,但是我懂老人的心 不,简直像个诗人 他从一棵树跑到另一棵树,滔滔不绝地向我们说着不同的品种、特点、产量我记也记不下来A. B. C. D. 11. 下面关于文体知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诗歌是最早出现的一种常用的文学体裁。它的主要特点是集中性、精练性和音乐性。B. 散文选材自由,形式灵活,结构自由,不拘一格,无固定写法,但主题明确、集中,有一条线索贯穿全文。C. 申请书是个人或集体向有关部门、组织表达某种愿望或提出某种要求时所使用的一种应用文。它包括标题、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D. 寓言是把深刻的道理寄寓在一个形象生动的小故事里的一种文学样式,往往以生物或非生物为角色,大都采用拟人和象征的表现手法表现寓意。 12. 下面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画眉和猪是我国现代作家,儿童文学家张天翼的童话作品,讽刺了那些不辨是非好坏、一味迎合低级趣味的人。B. 屠格涅夫是俄国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这学期我们学了他的小说门槛。C. 核舟记是一篇描摹具体物象的说明文,选自清朝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作者是明末人魏学洢。D. 郭沫若,当代中国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他的诗歌天上的街市。 13. 请你选出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 从锭子上取下穗子,也像从果树上摘下的果实。 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抒发了劳动后收获时的愉快心情。B.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运用比喻和反语的修辞方法,讽刺了清朝留日学生的丑态。C.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通过比喻和联想的修辞方法,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夜景图。D. 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通过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了清朝留学生可笑的打扮和丑态。 14. 下列加点字字音字形字义都正确的是( )A. 不属(zh):连缀 蜡和纸灰(h):混合 燔(fn)土:烧 B. 有奇(j):还有零 多髯(rn):胡须 以纸帖之(ti):标签C. 石青渗之(sn):涂 用讫(q):完 字平如砥(d):磨刀石D. 诎右臂(q):弯曲修狭(xi):窄 矫首昂视(jio):举 15. 下列语句翻译有误的是( ) A. 不以木为之者:不用木头刻活字的原因。B. 技亦灵怪矣哉:技艺也真奇妙啊!C. 珠可历历数也:念珠可以一粒一粒的数出来。D. 每韵为一贴,木格贮之:把字按韵分类,分别放在木格里。 二. 默写:1. ,各具情态。 ,盖大苏泛赤壁云。2. 东坡现右足, ,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 。3. ,左手抚炉,炉上有壶, ,若听茶声然。4. 1936年冬,梅山被围。_,虑不得脱。5. _,此头须向国门悬。6. 广场回音:“呵,轻些呀,轻些,_,_。” 三. 阅读:文段一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1.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2. “药稍熔”的“药”是指 ,“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中的“重复者”是指 。3. 请找出这段文字的两个比喻句,抄写在下面。 (l) 。 (2) 。4. 这段文字中的哪些短语突出了“活板”的“活”这个主要特征?请摘写出来,并说说它们各说明“活板”的什么特征。(不少于3点) 答:5. 这种印刷方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文段二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他接着便讲述解剖学在日本发达的历史,那些大大小小的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著作。起初有几本是线装的;还有翻刻中国译本的,他们的翻译和研究新的医学,并不比中国早。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可以抄一点。”“拿来我看!”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1. 文中加点的短语“这一门学问”指的是 ,“模胡”的含义是 ,“添改”是指 。2. 第段中经过20年的“我”对“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的时间还记得这样清楚,原因是 。3. 从段写了哪两件事?(1) (2) 4. 段“我”“很吃了一惊”的原因是什么? 5. 对第段中“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6. 第段中“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能否删去?如果不能,请说明它在结构上的作用。(不得超过4个字) 7. 用简明的语言概括选段所体现的藤野先生的优秀品质。(不得超过30字) 文段三 轻 点 关 门 石 文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们终于搬进了新居。送走了最后一批前来祝贺的朋友,我与妻子便重重地躺在沙发上休息。忽然,门铃响了。咦,这么晚了还有客人?忙起身开门,门外站着两位不相识的儒雅的中年男女,看上去是一对夫妻。在疑惑中,那男子介绍他们是一楼的住户,姓李,特地上来向我们祝贺乔迁之喜。哦,原来是邻居啊!赶紧往屋里让。李先生连忙摆手:“不麻烦了,不麻烦了,还有一件事情要请你们帮忙。”我说:“千万别客气,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效劳?”李先生道:“以后出入单元防盗门的时候,能不能轻点关门,我老父亲心脏不太好,受不了重响。”说完,静静地看着我们,眼里流露出一股浓浓的歉意。我沉吟了片刻:“当然没问题,只是怕有时候急了便会顾不上。既然你父亲受不了惊吓,为什么还要住在一楼?”李太太解释道:“其实我们也不喜欢住一楼,既潮湿又脏,但是老父亲腿脚不方便,而且心脏病人还要有适度的活动。”听完后,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便答应以后尽量小心。两口子千恩万谢,弄得我们挺不好意思的。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发现我们的单元门与别的单元门的确不太一样,大伙儿开关铁防盗门时,都是轻手轻脚的,绝没有其他单元时不时“咣当”一声巨响,一问,果然都是受李先生所托。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一年过去了。有天晚上,李先生夫妇又摁响了我们家的门铃,一见到我们,二话没说,先给我与妻子深深地鞠了个躬,半晌,头也没抬起来。我急忙扶起询问。李先生的眼睛红肿,原来昨天晚上,李老先生在医院病故了。前些时候,他对儿子交代过:非常感谢大家这些年对于自己的照顾,麻烦各位了,要儿子见到年纪大的邻居叩个头,年纪轻的,鞠一躬,以表示自己对大家的感激。我用眼睛偷偷一扫,果然在李先生笔挺裤子的膝盖处有两块灰迹,想必是叩头叩的。送走了李先生夫妇,我不禁感慨:“轻点关门只是举手之劳,居然换来了别人如此大的感激,真是想不到也担不起啊。”生活就是这样, 。(选文有改动)1. 李先生夫妇两次来“我”家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第一次 第二次 2. 文章第段划线句子表现了李先生的什么心情? 3. 文章第段中“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 的原因是什么? 4. 李老先生临终前对儿子的交代表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5. 把第段划线处应填写的揭示文章中心的话写在下面。生活就是这样, 文段四12000年5月,考古学家郭教授和其他4个人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带上足够的食物和淡水,分骑5峰骆驼从大沙漠边缘的小城出发,深入沙漠腹地300公里,对大沙漠中新发现的一座古墓进行考察。 2几天过去,他们胜利完成了考察任务,踏上了归程。一天中午,天空中突然涌现出巨大的蘑菇云,随着黄色蘑菇云的翻滚逼近,万里晴空顷刻间变得灰暗阴沉,5峰骆驼惊骇得踌躇不前。 3“沙暴!”郭教授大声呼喊着,“快下骆驼,用睡袋罩住头!” 4罕见的特大沙暴持续了近40分钟。渐渐地,沙暴的呼啸声减弱了,人们陆续掀开了头上的睡袋。昏暗无天日的天空中出现了亮色,沙漠恢复了先前的寂静和燥热。 5“骆驼呢?”有人惊叫着,驮着食品和水的骆驼在沙暴肆虐时受惊跑掉了。大家开始寻找。半个多小时后,只找到一箱饼干、几袋牛肉。恐惧袭上队员们的心头。这时,向导在一块突起的石头前发现了一只羊皮水囊。大刘抢先冲上去想喝水,向导一把抢过来:“不要抢,水是大家的。” “我也有份,我先喝!”大刘毫不示弱,其他人随后也加入到争抢之中 6“都不许动,把水囊给我!”一向和蔼可亲的郭教授突然取过向导手中的猎枪,以不可抗拒的口吻喝道:“从今天起,由我决定水的分配!”他从水囊中倒出一杯水,说:“每人只能喝两口,谁也不许多喝。”大刘咄咄逼人地问:“你也只喝两口?”郭教授平静地说道:“我只喝一口。”7杯子最先递到向导手中,他慎重地喝了两口,宛如品尝世上最醇美的甘露。轮到大刘了,他 地喝了两大口水杯子最后轮到郭教授手中,他只 地抿了一口,然后将杯中剩下的水倒回水囊。8太阳像顶发烫的钢盔扣在头上,遍地的黄沙似乎都在燃烧。大刘忍不住喊起来:“教授,我的喉咙又冒烟了,再给我点水吧!”郭教授似乎没有听到,未作出任何反应。突然,大刘猛然向郭教授冲过来,想抢夺水囊。“乓”一声枪响,子弹射在大刘脚前的沙地上,郭教授真敢开枪!大刘悻悻地回到了队伍中。9一连三天,因为每次只喝一小口水,郭教授已感到头晕目眩,全身乏力,他不由担忧起来。第四天早晨当人们醒来的时候,郭教授已倒好了大半杯水,分喝了水后,他宣布了新的用水规定:“从现在起,不到万不得已,不得喝水囊中的水!”没有人反对,因为郭教授每次喝水比谁都少,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10下午,向导突然惊叫起来:“我们快到了!”萎靡不振的队伍开始活跃起来。大刘回头朝郭教授喊道:“教授,明天就要到小城了,我们可以喝点水吗?”的确,整整一个上午都没有喝水了。郭教授没什么反应,身体踉跄着要摔倒在大刘的怀里。大刘一把扶住了郭教授,郭教授将猎枪递给大刘,声音颤抖着对大刘叮嘱了什么。11有人提议给郭教授喝口水,大刘拒绝了。他命令大家轮流背着郭教授继续赶路,自己则提着猎枪和水囊走在队伍后面。走了一段路后,有人提出要喝水,大刘断然拒绝:“还不到时候!”12遇到沙暴的第五天,这支历尽艰辛的队伍终于回到了小城。直到这时,大刘也没有再让大家喝一口水。有人抱怨大刘比教授更苛刻。大刘没有辩解,轻轻打开水囊的盖儿,将口朝下, 13原来,在第四天早晨大家喝完那杯水后,水囊里就已经没有一滴水了,看上去依然鼓鼓的水囊里,是郭教授悄悄装进的沙子。14跋涉艰难绝境,有信心与勇气是穿越生死的惟一支撑,那就是希望啊。15几年后的访谈中,这些死里逃生的人在被追问一生中得到的最好的礼物时,都不约而同地回忆起这次历险,几乎说着同一句话:“郭教授的骗局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礼物。” 1. 第5段划线句“恐惧袭上队员们的心头”,联系上下文,队员们“恐惧”的是 2. 依据人物的性格特点,在第7段的横线上分别填入恰当的词语(1)轮到大刘了,他 地喝了两大口水(2)杯子最后轮到郭教授手中,他只 地抿了一口,然后将杯中剩下的水倒回水囊。3. 第10段划线句“郭教授将猎枪递给大刘,声音颤抖着对大刘叮嘱了什么”。根据文意,写出教授叮嘱的内容: 答: 4. 联系上下文,将第12段横线处的内容填写出来: 答: 5. 为什么说郭教授的“骗局”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礼物”? 答: 四, 按要求完成小作文。暑假中,小王一人独自去外地旅游,不幸丢失了所有钱物。他远离家乡,举目无亲,又身无分文。这时,小王会怎么想,怎么办呢?请你用第一人称,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主要描绘小王的语言、动作、肖像、心理。不必写题目。【试题答案】一. 选择题1. C 2. B 3. D 4. C 5. A 6. B 7. C 8. C 9. D 10. B 11. C 12. C 13. C 14. D 15. C(每题2分) 二. 默写1. 罔不因势象形 尝贻余核舟一2. 鲁直现左足 各隐卷底衣褶中3.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 其人视端容寂4. 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 5. 南国烽烟正十年6. 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他正在政治局出席会议(每空1分) 三. 阅读文段一1. 活板印刷2. 松脂、蜡和纸灰之类 “之”、“也”等字。3. 用胶泥刻字,薄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