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主要有机宝石各论 第一节珍珠第二节珊瑚第三节琥珀第四节煤精第五节象牙第六节龟甲 珍珠 1 第一节珍珠 珍珠 Peral 是软体动物贝壳体内生成的一种生物矿物 它与贝壳的珍珠层结构类似 成分和性质也基本相同 只是形态有差别 珍珠不仅是有机宝石中的最重要品种 同时还以其特殊的瑰丽色泽和高雅品格 被誉为 宝石皇后 珍珠 2 一 珍珠的形成原理 双贝类软体动物 海水中 马氏贝 白蝶贝 黑蝶贝 企鹅贝 金唇贝 银唇贝 牡蛎 车磲等 淡水中 三角帆蚌 褶纹冠蚌 无齿蚌 河蚌 等 珍珠成因 异物说 外来异物 砂粒 生物碎屑 寄生虫等 侵入到软体动物的贝壳内面和外套膜之间 刺激上皮细胞分泌出珍珠质粘液 同时引起上皮细胞增生向内凹陷 逐渐形成珍珠囊 珍珠囊内上皮细胞继续不断分泌珍珠质 在异物上一层层沉淀 结果形成珍珠 珍珠 3 珍珠形成图解 珍珠 4 珍珠形成图解 珍珠 5 人工养殖珍珠 用人工方法将 异物 异体贝的外套膜细胞小片和贝壳珠核 植入育珠贝的体内组织中 培养出珍珠囊并生长成珍珠 分四种 有核珍珠 移植异体贝细胞小片紧贴珠核到育珠贝外套膜皮下 形成珍珠囊和珍珠 8 12个月 无核珍珠 只将异体贝的细胞小片置入育珠贝外套膜皮下 生成珍珠囊和珍珠 3 4年收获 珍珠 6 珍珠 附壳 贝附 珍珠 把珠核做成一定形象的核模 放置在育珠贝的贝壳和外套膜之间 形成附在贝壳上珍珠 有时将后部切掉 然后在半形珠上粘上一层珠母质 经车 磨 抛光后形成拼合珍珠 贝附珍珠 拼合珠 7 Mabe珠拼合缝处的胶 Mabe珠 通常将贝附珍珠中的珠核去除 换上新的小珠 或用蜡充填其间 然后拼上一块珠母层加工成一圆形珍珠 也称 马白珠 或 马比珠 Mabe珍珠 珍珠 8 采集天然珠贝做母贝进行人工育苗 人工植核 一天可植300颗 5个一笼置于镀锌铁笼中养于3 5m的水体中 珍珠 9 珍珠 10 二 珍珠的基本特性 1 化学成分2 物相组成3 内部结构4 表面形貌5 力学性质6 光学性质7 其他性质 珍珠 11 1 化学成分 珍珠的化学成分与贝壳珍珠层基本相同 一般 无机 91 96 有机 2 7 水 H2O 0 5 2 无机成分 主要 碳酸钙 90 碳酸镁 磷酸钙 氧化硅 氧化铝 氧化铁等 微量 K Na Li Sr Mn Cu Ti V Zn 等 有机成分 壳角蛋白质 其中含17氨基酸 珍珠 12 2 物相组成 两种碳酸钙结晶体 文石 CaCO3 斜方晶系方解石 CaCO3 三方晶系一般以文石为主 方解石很少 合浦珍珠矿物相及相对含量表 珍珠 13 3 内部结构 珍珠内部结构与贝壳珠母层类似 珍珠的内部结构同心圆层壳角蛋白和碳酸钙结晶交替堆积贝壳珠母层结构平行层珍珠的内部结构 珍珠 14 天然珍珠同心圆放射状结构 养殖珍珠珠母核 平行层结构珍珠层 同心层结构 天然珍珠和养殖珍珠的内部结构差异 珍珠 15 4 表面形貌及形态 珍珠表面常有 沟纹 瘤刺 斑点等瑕疵 各种细密的纹理 显微镜下观察 呈平行线状 圈层状 旋涡状 花边状 不规则状 珍珠 珍珠表面的叠瓦状构造 16 形态 珍珠具有各种形态 圆形 椭圆形 水滴形和异形 17 5 力学性质 1 硬度 2 5 4 5 一般3 1 4 0 2 比重 一般为2 70左右 2 60 2 85 不同种类和产地的珍珠比重不同 天然海水珍珠 2 61 2 85天然淡水珍珠 2 66 2 78 多低于2 74 海水养殖珍珠 2 72 2 78淡水养殖珍珠 低于多数天然淡水珠 珍珠 18 6 光学性质 1 颜色体色 即背景色 与珍珠的化学成分 金属元素 有关 主要有白色 红色 黄色 黑色四个系列 及其它 紫 褐 青 蓝 棕 紫红 绿黄 浅蓝 绿 古铜色等 伴色 指珍珠表面光泽中所呈现的色彩 相当于晕色 常为玫瑰色 蓝色 绿色及多彩色 珍珠 19 20 2 光泽具典型珍珠光泽 也称 珠光 三种作用因素 珍珠表面对光的反射与散射 珍珠内各层面及珠核面对入射光的反射 珍珠外表面反射光与内层反射光的干涉及珍珠各薄层之间光的干涉 珍珠 21 贝珍珠 表面具有火焰状结构 不具珍珠光泽 一些在腹足类软体动物体内形成的没有珍珠质的钙质凝结物 严格地讲他们并非真正的珍珠 但也用于首饰 如在加勒比海的巨凤海螺体内形成的 海螺珍珠 或称贝珍珠 印度洋的大蛤体内形成的 蛤珍珠 以及新西兰鲍贝内形成的 鲍贝珍珠 贝珍珠 贝珍珠的火焰状结构 22 3 透明度多数不透明 少数半透明 4 折射率天然珍珠1 490 1 685平均约1 60 点测法 养殖珍珠1 530 1 685平均约1 60 点测法 5 发光性长 短波紫外线 黑珍珠呈现弱 中等的红色 橙红色荧光 其它珍珠呈无 强的浅蓝色 黄色 绿色 粉红色等光 X射线 除澳大利亚产的银光珠有弱黄色荧光外 其它天然珍珠均无荧光 养殖珍珠有弱 强的黄色 浅绿色荧光和磷光 6 无特征吸收光谱 珍珠 23 7 其他性质 1 不耐酸 碱 即使是汗液 香水 洗涤剂等弱酸或弱碱性物质也可以缓慢侵蚀珍珠 2 不耐热 过度受热会脱水 变色 碎裂 3 抗辐射性差 长时间受强光或高能光线照射会使珍珠颜色变暗 发涩 因此 在加工 存放和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养 珍珠 24 三 珍珠的分类及品种 珍珠 海水珍珠 淡水珍珠 人造珠 仿珍珠 天然海水珍珠 海水养殖珍珠 淡水养殖珍珠 天然淡水珍珠 塑料珠 玻璃珠 贝壳珠 无核珠 有核珠 附壳珠 珍珠 25 四 珍珠的优化处理 珍珠 珍珠的优化工艺一般包括预前处理 漂白 增白 上光等工艺流程 另外还有珍珠剥皮处理 表面裂隙充填和 射线辐射等处理方法 一 优化1 预前处理包括分选 打孔 膨化 脱水 光照等 预前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后序工艺的效果 26 2 漂白 去除珍珠表面及浅层的污物 黑斑及黄色色素 1924年已广泛使用 过氧化氢 H2O2 漂白法双氧水 2 4 的温度控制在20 30 PH 7 8 将珍珠浸泡其中并辅以紫外线或阳光照射 约20天后 珍珠变为灰白 银白或纯白色 若先穿孔再浸泡 效果会更好 该方法不易对珍珠产生损害 被广泛采用 氯气漂白法漂白能力比双氧水强 时间和浓度稍有不当便会使珍珠形成白垩状或粉状表面 珍珠 27 3 增白 使珍珠中的色团完全变白 采用能发蓝白色荧光的物质作增白剂施于珍珠表面或填充于珍珠内层和裂隙中 以起到增白的作用 日本目前采用的是第三代增白技术 固体增白 4 上光 抛光 增强漂白 增白效果 目前采用的抛光材料有 小竹片 小石头及石蜡 也有用木屑 颗粒食盐 硅藻土等 抛光后 用洗涤剂洗净晾干 珍珠 28 二 处理1 染色 可分为化学着色和中心染色 化学着色是将珍珠浸于化学溶液中上色 如用冷高锰酸钾作染料染成棕色 中心染色是将染料注入事先打好的空洞中 使珍珠显色 2 射线辐射法 产生蓝灰色和黑色 处理结果稳定 3 剥皮处理4 表面裂隙充填法将珍珠浸于橄榄油中 油的渗透使珍珠表面裂隙渐渐 愈合 如果将温度升至150 表面可产生深棕色 珍珠 29 五 天然与养殖珍珠的鉴别 1 经验法2 透光检查3 放大观察钻孔4 X射线照相法5 其它方法 珍珠 30 1 经验法 一般天然珍珠的质地细腻 透明度较高 光泽柔和 外形多不规则 个体较小 养殖珍珠因成珠年代短 质地细腻程度相对较低 透明度和光泽不及天然的好 形状多为圆形 海水珠 椭圆形 淡水珠 等 个体较大 表面常有勒腰 褶皱纹等现象 珍珠 根据珍珠的外观特征规律初步识别 31 2 透光检查 用强点光源从背面透射珍珠 当转动珍珠至合适角度时 有核养殖珍珠可隐见到其内部珠核平行层显示出的平行条纹效应 珍珠 32 3 放大观察钻孔 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钻孔内面 靠近孔口处 人工养殖珍珠常出现有一层明显的褐色线迹 壳角基质间痕 用针角动可掉下鳞片状粉末 天然珍珠无核 珍珠层厚实 一直深入至珠体中心 层次细密 一般无明显间痕 壳角基质间痕部位 珍珠 33 4 X射线照相法 原理 利用珍珠内部不同结构层对X射线的透过性差异 使内部特征显示在胶片上 可以用于准确鉴别珍珠的成因类型及壳层厚度 无核养殖珍珠内部呈现一个空洞 珍珠 34 5 其它方法 1 重液法 有核养殖珍珠的密度常高于天然珍珠 为2 7 2 8 多数大于2 71 90 而天然珍珠大多小于2 71 80 2 磁场反应法 天然珍珠在磁场中无旋转现象 有核养殖的旋转 只有当珠核的层理平行磁力线时静止 适于正圆形珠 3 内窥镜法 珍珠 35 4 X射线荧光法 除澳大利亚产的银光珠有弱黄色荧光外 其它天然珍珠均无荧光 养殖珍珠有弱 强的黄色 浅绿色荧光和磷光 5 X射线衍射法 天然珍珠呈六次对称衍射图像 有核养殖珍珠呈现四次对称衍射图像 仅在特殊方向呈六次对称衍射图像 珍珠 36 六 天然及染色黑珍珠的鉴别 方法 浸泡于AgNO3溶液中 取出晒干染成不透明灰黑色或纯黑色 珍珠 37 38 39 七 珍珠与仿珍珠的鉴别 1 塑料仿制珠乳白色塑料上涂上一层 珍珠汁 用青鱼鳞提取的鸟嘌呤溶于硝酸纤维溶液中形成 初看很漂亮 细看色泽呆板 大小均一 手感轻 有温感 放大观察表层呈均匀分布的粒状结构 钻孔处有凹陷 用针挑拨 镀层成片脱落 无荧光 不溶于盐酸 用两粒天然或养殖珍珠相对轻轻磨擦 或牙试 有砂粒感 而仿制品无砂粒感 有滑感 珍珠 40 2 珠母镀层仿制珠 贝壳仿珍珠 用厚贝壳上的珍珠层磨成圆球或其它形状 然后涂上一层珍珠汁制成 仿真效果好 与珍珠的主要区别在于放大观察时看不到珍珠表面所特有的生长回旋纹 而是类似于鸡蛋壳表面的高高低低的单调的糙面 用针挑则成片脱落 透射光下可见内核平行条纹 牙试有滑感 珍珠 41 3 玻璃仿制珠又分为空心玻璃充蜡仿制珠和实心玻璃仿制珠 两者同是乳白色玻璃小球涂上珍珠汁而成 只不过空心玻璃内充填的是蜡 两者共同点是 温感 成片脱落 珠核呈玻璃光泽 可见旋涡纹和气泡 偏光下显均质性 不溶于盐酸 无荧光 不同点是 空心的比重约为1 5 用针探入钻孔有软感 实心的比重为2 85 3 18 4 马约里卡珠由西班牙马约里卡 Majorica SA公司生产的一种实心玻璃仿制珠 其上涂有一层保护层 光泽很强 具明显彩虹色 仿真效果好 在X射线照片上不透明 折射率低 1 48 其它鉴别特征和上述实心玻璃仿制珠类似 珍珠 42 玻璃仿制珠 气泡 针挑表皮成片脱落 珍珠 43 1 光泽优质珍珠应具强珍珠光泽并带有彩虹般的晕色 取决于珍珠层厚度 2 颜色白色最为常见 以白色稍带玫瑰红色为最佳 白色 白色带浅粉色颇受欢迎 黑色珍珠是特佳品 黄色差 3 形状可有圆形 梨形 长圆形 馒头形 葫芦形及异形等 以浑圆无暇的 走盘珠 价值最高 4 珍珠层厚度 八 珍珠的质量评价及分级 珍珠 44 5 大小珍珠常用重量单位是格令 1grain 0 25ct 0 05g 6 瑕疵和光洁度 7 加工精细程度 匹配 将颜色 光泽 质地 形状相似的搭配在一起制成套件出售 远较分别出售的价格高 多用做项链 每颗大小是否接近 钻孔的大小 是否对称 两端粗细是否均一都是评价依据 珍珠 45 珍珠 46 八 珍珠产地简介 巴黎是世界上天然珍珠的销售中心 巴黎市场90 珍珠来自波斯湾地区 东方珍珠 印度和斯里兰卡之间的马纳尔湾也是具悠久历史的珍珠产地 也称 东方珍珠 南洋珠主要产于印度 缅甸 菲律宾 以白珠为主 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 夏威夷 大溪地是黑珍珠产地 澳大利亚淡水湖产的银白珠颇负盛名 伊朗 阿曼 沙特阿拉伯海岸已有2000多年的产珠历史 委内瑞拉海域产的珍珠有白 褐 棕 黑等 白色者几近透明 美国天然淡水珠很多 白色 粉红色 偶有绿色 灰色和黑色 珍珠 47 我国是第一大养殖珍珠生产国 年产量1500 2000吨 主要为淡水养殖 产量占全球95 收入却不到10 质量差 缺乏精加工 我国淡水珠以江苏 2004年 924吨 浙江 湖南 江西 湖北 安徽 四川 上海等为主 海水珠以广西 广东 福建沿海一带为重要产地 其中尤以广西合浦 1700年历史 为主要海水养珠的基地 可考证的最早养殖国是中国 宋代 文昌杂录 记载了养殖方法 日本沿海及琵琶湖是举世瞩目的珍珠养殖基地 世界第二大生产国 2000年以前是第一大生产国 1908年发明了人工养殖技术 专利 珍珠 48 珍珠 49 珍珠 50 大溪地珍珠 珍珠 51 珍珠 52 珍珠 老子珍珠 真主之珠 现存美国旧金山银行保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餐饮装修维修合同范本
- 云南廉价租房合同范本
- 西方飞机租赁合同范本
-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创建市文明单位申报材料
- 乡镇2025年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方案
- 2025年安全工器具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山西省朔州市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山东省烟台市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题库及答案
- CN120269323A 冷却器的拆装装置及方法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轨道交通考试试题及答案
- 时事政治考试题(含答案)
- 生物标本课程讲解
- 专八备考单词讲解
- 面试必 备:援藏事业编面试题目全解析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测试卷(人教版)原卷版
- 2025年生猪屠宰检疫竞赛题库
- 2025法拍房屋代理竞买合同范本:专业中介服务
- 2025年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风险管理真题及答案详解(基础+提升)
- 数控加工程序管理办法
- 2025年综合类-农艺师考试-农艺师考试-园艺工考试-高级花卉工考试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100题)
- 小学六年级综合实践环境保护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