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docx_第1页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docx_第2页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赏析男女相思之诗,源在诗经。关雎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相思之苦,令人垂怜。郑风 子衿之“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表现相思之苦,尽文学夸张之美。古诗十九首的这首相思之歌,上承诗经,下启唐宋,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行”字两连叠,望中的情人,走一段,停一段,愈走愈远之情态宛然,“重”字不可改也。“生别离”,不言别离之因,但道别离之痛。此两句,已定全诗感情基调。次六句,言情人间相距甚远,且道路崎岖,欲见之而不可得也。“道路阻且长”,诗 蒹葭“道阻且长”之变句。言山高水险之自然因由,使情人间难以相见,也许暗含人事之因也。“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紧承前四句,荡开一笔,由抒情而写景,以景语代情语,以比法代赋法也。前句比男子,后句自比,进一层渲染两人两地相望不可见之苦。变化手法,以尽抒写之能事,亦作诗之要义也。此两句,已有格律诗对仗之雏形。“相去日已远”,“日”字一转,由空间之远而言时间之长。几多相思夜,“衣带日已缓”,相思折磨得人消瘦。“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许是受此句之启发。此两句,与“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异句同工,却更有情致。然女子情愫,犹未尽也,于是再用比兴,述其隐忧:“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以“白日”比心上人,以“浮云”,或比功名,或比他乡女子,致使她的“游子”不能回来。“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无情岁月,不尽相思,人渐老去,此情何堪!女主人公在无望的等待中,在情感的煎熬中,似乎明白,与其在情感中不能自拔,不如“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自我调节情感指向,丢弃情结,不再相思,努力多吃些,养好身体,等待远方的那人儿归来。其言“勿复道”,非其不思,见其思之尤远也。全诗写相思,先是路远之思,再是时长之思,结以不思之思,脉络清晰,有诗经“哀而不伤”之韵味。我读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汉人称诗经为古诗,南北朝人称汉魏诗为古诗。梁昭明太子萧统编文选时,选取了十九首汉诗,后人称之为古诗十九首。这些诗大约产生于东汉晚期,作者姓名已不可考,可以想见是一些不得志因而名不见传的知识分子。春秋末期至战国时代,频繁的战争破坏了人民的正常生活,也就破坏了产生并保存大量民歌的社会条件,何况,由于周王室衰微,各国采诗、献诗的一套制度被废弃,即使民间有歌,也大多湮没不传,与此同时,统治阶层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热衷于论辩诡说、忙于连横合纵,对诗歌并无多少兴趣,所以,“风雅颂”的诗歌路线到春秋末期就已停顿不前了。汉代虽然形式上恢复了采诗制,但乐府诗实际上多为知识分子创作的作品,与“风雅颂”已不同。从文学方面说,四言诗体既可节奏明快适用于劳动场合,又可古朴稳重适用于宗庙祭祀等活动,因而在上古时代得到大发展,但随着奴隶制崩溃、新兴封建制度逐步确立,社会生活发生巨变,在表达日益复杂的社会现实和人们情感时,四言句式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到两汉之际,四言已经衰落,五言、七言得到发展。古诗十九首就是这一时期五言诗的代表之作。东汉末年,科举制度尚未建立,读书人为了寻求出路,只能四处奔走,投靠于贵族士家。当时政治黑暗,社会混乱,出身低下的知识分子,即使满腹经纶,也难于得到施展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背井离乡、生离死别的痛苦,就显得更为突出。古诗十九首中,反映游宦艰难、游子思乡以及妇人思怨的作品占很大比例,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写照。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诗不再是民歌,而是知识分子创作的作品,它们上承诗三百古风,下启建安魏晋风气直至唐诗盛世,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行行重行行是古诗十九首的第一首,写的是离别之人的相互思念。全诗五言一句,合十六句,八句一韵,字句结构、内容章法以及韵律方面已显齐整规范,“知识分子诗”的风格已趋成熟。“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路途漫漫,思念难耐,步履沉重,心情沉重。“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天涯海角,归期无望,不知何日才能会面。“道路阻且长”一句,满满的诗经味。“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胡马南下后,还是喜欢迎着北风奔跑,越鸟北飞后,喜欢在南向的树枝筑巢。鸟兽尚且眷念故乡旧情,“我”又何尝不想回家团聚,主人公以胡马和越鸟自比,向“她”表白自己何尝不想回家团聚的心愿,和无可奈何的内心痛苦。通常的解释说这首诗通篇是思妇的角度,于是这二句就是思妇对游子的抱怨,我觉得这样的理解不仅勉强,而且太没情调了,在我看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是游子的真情表白,思念、无奈、痛苦,尽在不言中。“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从这二句开始换了韵,场景和主角也切换成了在家的思妇。全诗第三句是游子在途中对家乡的思念,他的感受是距离之远,而这句是妇人在家中对游子的思念,她的感受是“日已远”。前后二个“相去”的意思差别,也支持全诗分前后二段、主角切换的结构分析。“衣带日已缓”是思念憔悴状,后世柳永的蝶恋花名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应该就是化自此句。“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由这二句可以判断,后八句的主角是思妇。“浮云蔽白日”不是不相干的起兴,白日才好赶路还家,浮云蔽白日,是说游子不知道被什么给迷住了,竟然迟迟顾不上回家。这二句有怨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思妇的思绪又从游子回到自己身上,哀叹自己岁月蹉跎青春空逝。“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弃和捐都是放弃,思妇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我的衣带渐缓我的人老珠黄)都算了吧,不再说了,你还是要照顾好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