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木薯为原料柠檬酸发酵原理综述PPT课件.ppt_第1页
以木薯为原料柠檬酸发酵原理综述PPT课件.ppt_第2页
以木薯为原料柠檬酸发酵原理综述PPT课件.ppt_第3页
以木薯为原料柠檬酸发酵原理综述PPT课件.ppt_第4页
以木薯为原料柠檬酸发酵原理综述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木薯为原料柠檬酸发酵原理综述 1 摘要 本工艺采用黑曲霉在好氧条件下发酵生产柠檬酸 文章阐述了利用木薯粉进行柠檬酸发酵 及其发酵机制 发酵过程控制 和产品的分离纯化等 黑曲霉利用糖类发酵生成柠檬酸其生物合成途径是 葡萄糖经EMP HMP途径降解生成丙酮酸 丙酮酸一方面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 另一方面经CO2固定化反应生成草酰乙酸 草酰乙酸与乙酰CoA缩合生成柠檬酸 关键词 木薯粉 柠檬酸 发酵机制 分离纯化 2 Abstract ThisprocessutilizesAspergillusnigertofermentateproductionofcitricacidunderaerobicconditions Thisartieleexpoundsthemaniocflourwasfermentedtoproducecitricacid fermentationmechanism controlofthefermentationprocess andproductseparationandpurification Aspergilluscarbohydratefermentationtogeneratecitricacidbiosyntheticpathway glucosedegradationofpyruvatebytheEMP theHMPpathway pyruvate ontheonehandoxidativedecarboxylationtogeneratetheacetyl CoAgeneratedgrass ontheotherhandbytheCO2fixationreaction Keywordmaniocflour citricacid fermentationmechanism separationandpurification 3 前言 柠檬酸 citricacid 学名2 羟基丙烷三羧酸 分子式C6H8O7 为无色透明斜方晶系晶体颗粒 或白色结晶性粉末 无臭 有很强的酸味 味阈值为0 0025 在温暖的空气中渐渐风化 在潮湿空气中微有潮解性 柠檬酸易溶于水 能溶于乙醇 而不溶于乙醚 氯仿 苯 CS2 CCl4及脂肪酸 采用木薯生产柠檬酸 既克服了薯干原料的质量问题 同时也减少了用玉米粉生产柠檬酸时糖化 过滤等环节 缩短了辅助时间 节约了能源 发酵产酸可达14 以上 转化率 发酵周期等都比薯干原料要强 因此已被广泛采用 4 1 发酵机制 1 1生产菌种1 2生物合成途径1 3代谢调节机制1 4产物积累机制 5 1 1生产菌种 黑曲霉 Aspergillusniger Wml 016 经激光复合诱变选育的木薯原料柠檬酸生产菌 该菌种由南通华泽生物化学有限公司保藏 6 黑曲霉的形态特征 在固体培养基上 菌落由白色逐渐变至棕色 孢子区域为黑色 菌落呈绒毛状 边缘不整齐 菌丝有隔膜和分枝 是多细胞的菌丝体 无色或有色 有足细胞 顶囊生成一层或两层小梗 小梗顶端产生一串串分生孢子 7 黑曲霉的生理特征 黑曲霉可利用淀粉 生长最适pH3 7 产酸最适pH1 8 2 5 生长最适温度33 37 产酸最适温度28 37 温度过高易形成杂酸 8 1 2生物合成途径 柠檬酸是葡萄糖经EMP或HMP途径生产丙酮酸 丙酮酸再在有氧条件下 一方面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 另一方面丙酮酸羧化生成草酰乙酸 草酰乙酸和乙酰CoA在柠檬酸合成酶的作用下缩合生成柠檬酸 9 1 3代谢调节机制 糖酵解途径与有氧呼吸途径的调节 激活 抑制 10 1 4产物积累机制 由锰缺乏抑制了蛋白质的合成 而导致细胞内的NH4 浓度升高和一条呼吸活性强的侧系呼吸链不产生ATP 这两方面的因素分别解除了对磷酸果糖激酶的代谢调节 促进了EMP途径畅通 11 由组成型的丙酮酸羧化酶源源不断提供草酰乙酸 在控制Fe2 含量的情况下 顺乌头酸水合酶活性低 从而使柠檬酸积累 顺乌头酸水合酶在催化时建立如下平衡 柠檬酸 顺乌头酸 异柠檬酸 90 3 7 12 4 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和固定两个反应平衡 以及柠檬酸合成酶不被调节增强了合成柠檬酸能力 5 柠檬酸积累增多 pH低 在低pH时 顺乌头酸水合酶和异柠檬酸脱氢酶失活 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柠檬酸自身的积累 13 2 发酵过程控制 2 1发酵工艺流程2 2发酵控制要点 14 2 1发酵工艺流程 15 2 2发酵控制要点 1 控制Mn2 NH4 浓度 解除柠檬酸对磷酸果糖激酶的抑制 使EMP畅通无阻 Mn2 浓度高时 柠檬酸合成明显受影响 其作用远甚于Fe2 Mn2 的不足可使细胞内NH4 浓度升高 从而解除柠檬酸对酵解途径的抑制作用 2 发酵15h 30h阶段 菌体大量生长繁殖耗氧量最大 控制溶氧 防止侧系呼吸链失活 3 pH偏碱性 则草酸增加 pH偏向中性 则葡萄糖酸增加 在柠檬酸发酵时应将pH降到3 0以下 以控制草酸的产生 4 不同的发酵阶段一般采用不同的温度 较高的温度 36 38 对黑曲霉生长有利 我国柠檬酸发酵产酸温度为34 36 与国外28 32 的发酵温度相比 称为较高温度 16 3 产物分离纯化 3 1工艺流程3 2工艺要点说明 17 3 1 1柠檬酸的分离提纯方法 柠檬酸的分离提纯方法有钙盐法 直接提取法 溶媒萃取法 离子交换法和渗析法等 1 钙盐法即是将发酵液中的柠檬酸变成钙盐沉淀 然后用硫酸将柠檬酸钙置换出游离的柠檬酸 生成的硫酸钙沉淀出来 然后将柠檬酸进一步纯化结晶 18 2 直接提取法 本法适用于柠檬酸含量高 杂质少的发酵滤液 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得到柠檬酸结晶 过滤清液先用活性炭脱色去除杂质 浓缩结晶 用CFCl CFCl 一氟二氯甲烷 抽提除去蛋白质及其他杂质 将滤液分离出来浓缩结晶 以甲醇沉淀滤液中的蛋白质 洗涤沉淀 回收甲醇后浓缩结晶 用活性炭将滤液脱色 浓缩 再将3倍量丙酮沉淀蛋白质 分离 回收丙酮 然后再浓缩结晶 19 3 萃取法 即用溶媒将柠檬酸从发酵液中分离出来 常用的萃取溶剂有4类 仅含碳 氢 氧的乙酸乙酯 二乙醚 甲基异丁酮 含磷氧键的磷酸三丁脂 含硫氧键的亚砜 有机胺如三辛胺 使用时可用正己烷 甲苯 乙酸乙酯 正丁醇等对某些黏度大的萃取剂进行稀释 20 4 离子交换和渗析法 用弱碱性OH 型701阴离子树脂吸附 用5 氢氧化铵洗脱 得到柠檬酸胺溶液 然后通过强酸性H 型732树脂交换 柠檬酸游离出来 目前 德国和日本的专利采用一种新的CI 型阴离子树脂 直接用盐酸洗脱 简化了操作步骤 21 3 1 2工艺流程 钙盐法提取工艺流程图 22 主要步骤 1 柠檬酸钙的生成70 碳酸钙粉中和 柠檬酸钙沉淀 在90 95 热水洗涤 2 硫酸置换反应搅拌加入80 90 的浓硫酸 温度在80 以上 3 脱色活性炭脱色和大孔树脂脱色等 4 去除阳离子杂质阳离子树脂进行离子交换 5 浓缩减压浓缩 6 结晶缓慢搅拌 冷却结晶 23 3 2工艺要点说明 发酵液经加热处理后 滤去菌体等残渣 在中和桶中加入CaCO3或石灰乳中和 使柠檬酸以盐的形式沉淀下来 废糖水和可溶性杂质则过滤除去 柠檬酸钙在酸解槽中加入H2SO4酸解使柠檬酸分离出来 形成的硫酸钙被滤除 作为副产品利用 这时得到的粗柠檬酸溶液通过脱色和离子交换净化 除去色素和胶体杂质以及无机杂质离子 净化后的柠檬酸溶液浓缩后结晶出来 离心分离晶体 母液则重新净化后浓缩 结晶 柠檬酸晶体经干燥和检验后出厂 24 小结 以上对黑曲霉好氧发酵生产柠檬酸的菌种 代谢途径 发酵机理及流程和发酵结束后对产品的分离纯化过程进行了简单描述 很多内容没有详细写 如菌种的筛选等 写的不全面 本次查阅资料得知 能研究出高产柠檬酸的菌株是我国提高柠檬酸产量的重点 25 参考文献 1 洪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