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给教师的36条建议李镇西著读完李镇西老师所著的给教师的36条建议,掩卷沉思,感慨万千。有惭愧与反思,有经验与教训,也有智慧与力量。书中谈到了教师的智慧与技巧、新教育实验、教师成长的因素、如何阅读理论著作、如何处理与同事的关系、如何对待教育失误、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如确立班委,安排座位,学生活动等等,对老师们遇到的一些教育难题有非常实际的参考作用,对老师的自身发展有了切实的指导意义。一、巧妙化解教育难题书中李老师对待特殊学生有“妙招”,恰当的善待“后进生”,有效地与孩子谈心,抓住每一个“意外”作为教育资源等等,巧妙地化解了一个个教育难题。如:在解决班里有了“小偷”怎么办?这一教育难题时,李老师举了他自己处理这一事件的事例,充分利用这一不期而遇的教育情景,对全班进行自然而又入耳入脑、震撼人心的教育让我深深感动,而对比自己曾经处理的一次类似的事件又让我深感惭愧。从中,我读出了李老师对孩子们的尊重和大爱,也将促使我以后在一些棘手的教育难题上沉着下来,用更尊重学生的巧妙方式来对待和处理。二、坚守情操,廉洁从教李老师说:“教育,这个特殊的职业,让我们不得不放弃许多必须放弃的,而坚守一些必须坚守的。坚守的防线,就是我们的良心。”非常赞成书中所说的当你收下学生家长礼物的那一刹那,你也把自己的尊严剥夺的干干净净,你的形象在家长心中也彻底坍塌。而李老师从教几十年,廉洁自律的高尚情操让我深感佩服,也让我更加坚定和坚守自己的防线。这道高尚的教育情操防线是老师们的尊严保障,相信大部分家长的“礼”并不是出于心甘情愿,可能是一份怕被忽视的担心和自我安慰。而我们要用自己的真诚和付出让学生和家长都心甘情愿的心服、口服、佩服,用自己的高尚教育情操,廉洁从教,构筑自己坚实的教师尊严。是啊!在这愈加浮躁、物欲横流的社会,满目的铜臭味是否早已腐化你那高尚的情操了呢?我们对那些抵不住诱惑,影响“教师”这一群体名誉的个别老师鄙视的同时,也该为自己的高尚情操加一把锁。三、关注自身成长,追求进步书中说到机遇、实践、阅读、写作、思考、个性、心态、童心,是教师成长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八个重要因素。而李老师这一生的教育经历就是努力抓住机遇,积极实践、不断超越,坚持阅读和写作,永葆纯真做真教育的过程,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普通教师关注自身成长不断进步成为一代名师的过程。而对比我们自身,我们是不是越来越不主动了呢?我们抱怨忙碌没时间学习,我们不满日复一日的平庸度过,可是仔细回味一下是什么造就了我们许久以来都没有大的改变和收获呢?答案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将机遇错过,是我们自己没有统筹安排出时间学习,是我们自己心态不端庸人自扰那么,从这一刻起,行动起来,牢记李老师的告诫,关注我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因素,追求进步,挤出时间阅读和思考,教学相长,反思个人的教学实践,永葆童心,做一名成长中的幸福教师。关注自身成长,可能我们还是一辈子成不了名师,可是不追求进步和成长,将注定成为平庸一生的教书匠。品一本好书,如与智者交谈,让我们受益匪浅,给教师的36条建议一书就如智慧的明灯将指引我在教师的发展道路上勇往直前。教育的真谛陶行知著教师人文读本教育的真谛读书心得 - “生活即教育” 亮兵中学 孙 秀云 作为教师要有终生学习的理念,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要让知识与头脑具 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用全新的知识和全新的理念来教 育富有时代精神的学生,你的教育才适应时代的发展的要求,千万不要井底之蛙、 夜郎自大、故步自封。作为教师要学会学习和读书,在博览群书中思考、积累, 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拓宽文化的视野,提高思想的高度,加强思维的深度和 广度。教师尤其要阅读经典,与人类的思想家、教育家对话,学习他们的研究成 果,提高文化素养,尤其要提高人文素养,并在此基础上培养科学精神,这是教 师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形成、发展的基础,也是教师成长的必备条件。个人素质就 成为了能否胜其重任的关键因素,而在这其中“人文素养”又是其关键之关键。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非常深刻的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榜样示范作用对学生养 成良好学习习惯及道德标准的巨大影响力。我也尽量从各种方面提高自己的个人 素质。 下面我就谈谈看了教师人文素养教育的真谛一书后,我对陶行知先生的 “生活即教育”的一些理解和感受。 陶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就是指是什么样的生活就是什么样的教育。 生活教育反对杀人的种种考试,教人读活书、活读书。生活教育也不教学生吃人, 不教人升官发财,只教中国的民众起来做自己的主人,做生活的主人,做人中人。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最终教育目的不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个“高分低能”的书呆子, 而是要实施创造教育目的。教育是为了学生“手脑双挥”“手脑联盟”“手脑双 全”,这就是创造教育所达到的目标,又是创造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手段。陶先 生就提出了“在劳力上劳心”、“教学做合一”的主张。可以这样说,“手脑双 挥”是陶行知创造教育的精髓。他在手脑相长歌中写到:“人生两块宝,双 手和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 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这是他创造教育的目的的集中体现。就教师而言, 教师的创造,不像宗教家、恋爱至上主义者、美术家,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 不是造爱人。教师“所要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 己崇拜的人。”陶先生指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 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先生、学生合作而创造出 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又说教师创造教育的目的,是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和创造的理论与技术。我想这是每一位教师最大的理想吧! 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主动 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重视学生的生活体 验,美术教材中的图片大多来源于生活实际,而个体又是生活在自然中,生活在 社会中,与自然和社会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前,在日常 生活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经验和知识,对于不少事物也有了自己初步的看法,因 而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生活教育。 教学与生活教育是双向互动的,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参与,采取合作学 习、小组学习等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促使学生积累更多的生活体验,让学生 体验到生活的乐趣。生活是教育的海洋。陶行知先生认为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 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即教育之场所。有生活就有教育,让我们的教育伸 张到大自然,伸张到我们的生活中去。 最后我想以陶行知先生的话作为结束语: 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 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零距离感受美国教育韩忠玉著2009年元月,我作为山东省中小学骨干校长培训团的一员,赴美国近距离接触、考察了美国教育,受益良多,也思考了许多。我们此次主要进行了两方面的考察活动:一是社会考察。通过参观考察美国国会、白宫、洛克菲勒教堂、联合国总部、林肯纪念堂、华盛顿纪念碑、二战纪念碑、国家艺术中心、航天科技馆、自然博物馆等地,了解了美国的国家政治体制、科技教育、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民风习俗、价值观念、社会生活等。二是教育考察。共参观考察了8所学校:3所高中、1所初中、1所小学(含幼儿园)、3所大学。3所大学分别是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在美国考察的这二十天里,我时刻以观察、疑问、比较、思考、寻求的思维去审视美国的教育,时刻把我们的教育教学放在心上,如饥似渴地获取更多的信息,寻求更多的思想碰撞。通过考察,我感受到了美国的风土人情、社会体制、风俗习惯,近距离、全方位、多层次地了解了美国的教育体制、教育方法、运行方式、学生管理等,更深层次地与我们的教育相比较,更深层次地思考我们教育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以固长补短。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美国以及美国人的生活成为许多中国人热衷的话题之一。被昵称为“山姆大叔”的美国人,在国人的视野中,逐渐完成了由排斥到好奇、到接纳、到友好的嬗变过程。零距离感受美国教育将为您解答如下问题:美国中小学教育如何实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美国的高中怎样设置课程并赋予教师行使课程自主权?美国教育如何评价教师和激励教师的专业发展?美国教育如何评价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比较中美基础教育,我们应如何借鉴美国的经验,以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基础教育不仅把“基础”窄化为知识,而且在“打好基础”的名义下将知识基础“扎实”到了极致。如:一个字或词一次重复写十遍、数十遍甚至几百遍,同样题目的作文要间或性地写若干次直至成型和模式化,成排成行的口算题要无数次地反复练习直至能脱口而出。孩子们的大好时光几乎都消耗在了这种无休无止、索然无味的“基础”训练上。美国的教学强调基础教育的“创造性至上”,是用来自现实生活的研究课题方式让孩子们解决问题,其中的任何问题都没有设定“标准答案”,充分让孩子发挥创造力去寻求答案。如在一堂学习“水的蒸发”的科学课上,孩子们一个个都犹如小科学家,围绕杯子里的水位为什么降了的问题,展开想象,分工合作,详细记录不同情境下的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再给其他小朋友演示出来。教师们也会从孩子好奇的问题人手,鼓励孩子们大胆假设。美国孩子在学习中显得更加“自由”,他们的一切设想都是可以被接受的。通过刘老师等的介绍和自己的多方观察,我还了解到,美国学生除了由于教师过分地迁就,造成了其自由散漫的不好习惯外,影响美国学生发展的另一个因素是美国学生的吃苦精神、求知欲不及我们中国学生。美国的学校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是,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他们没有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们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这一点很值得学习。其实,孩子们每次的奇思妙想,都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他们都是小小爱因斯坦、小小牛顿,都有着无限的创造力,我们不应扼杀他们的思想。中国基础教育的“童子功”是多学、多练、多记、多考。美国注重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创造性、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美国基础教育的“童子功”是多看、多问、多想、多干。哪一种教育对人一生影响更大不言自明。我不是说我们重视基础知识不对,而是说不应只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最为关键的问题其实是能力的培养,而这一点许多时候却被我们疏忽和遗漏了,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六年级数学上册 一 长方体和正方体第1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说课稿 苏教版
- 学前教育机构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中的教师激励机制研究
- 2025年新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制造技术应用报告
- 金融数据治理:2025年合规风险与解决方案深度剖析
- 1.4 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初中数学湘教版2012七年级上册-湘教版2012
- 4.1 家的意味 说课稿-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 2025年中国高纯度蔓越莓提取物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1.1 探索勾股定理(第2课时)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 2025年中国干墙化合物和干墙泥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第七单元加与减(二)(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信息科技大单元教学设计之七年级第一单元探寻互联网新世界
- 定期体检 预防常见病 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
- 2024西北五省(区)旅游调查报告
-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 气象大数据在航空气象中的应用
- MOOC 理性思维实训-华南师范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出生医学证明补发申请表
- 《燕麦片营养调查》课件
- 诗经·卫风·淇奥课件
- 爱吃糖的大狮子
- 手术操作分类代码国家临床版3.0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