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复习资料.doc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复习资料.doc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复习资料.doc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复习资料.doc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复习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上复习资料15一、知识积累与运用。1、为下列加点的词注上拼音。 城阙( ) 宦游( ) 贬谪( ) 潇湘( ) 歧路( )岱宗( ) 竦峙( ) 沧海( ) 萧瑟( ) 碣石( )2、填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 , 代初期著名诗人。选自 ,这首诗一洗离别酸楚,展现开阔胸襟的诗句是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 ,唐代中期著名 ,字 。选自 。题目中“酬”意为酬答,这里指 。诗人在这首诗中,用比喻手法写出了自己的政治遭遇,并且表现出豁达胸怀的诗句是 , 。夜雨寄北作者 , 代初期著名诗人,字 。诗中的“ , ”两句诗,写出了对亲人团聚的期盼。淮上与友人别作者 , 代初期诗人。诗中借乐景写哀景的句子是: , 。唐朝时“初唐四杰”指的是 、 、 、 。 观沧海一诗中虚写的句子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对友人宽慰的一句是 。望岳一诗的名句是 。江南春写景的两句是 。登飞来峰一诗的哲理句是 。二、阅读。(一)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回答问题。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3、本诗押韵的字是 ,韵脚是 。4、从诗中找出既有夸张又对仗工整的诗句是 5、这首诗表达出来诗人的思想感情是()A、悲伤流泪B、离愁别绪C、深厚情谊D、黯然伤别6、对本诗首联赏析有误的是().“城阙”指长安,送别之地,“五津”采用借代手法,泛指四川,杜少府上任之地。.在长安而望“五津”,可“望”并不是实写,这是诗人的想像,使人感到气象宏伟。.既“望”中可见,则此行并非远别,因而有不必伤别之意,这两句为全诗奠定抒情基调。.这两句承题,叙将别之时的景象,借景抒情,有依依不舍之意。(二)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答问题。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途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7、诗中引用典故的一句是 。8、诗中“病树”的意思是 ,“翻似”的意思是 。9、“到乡翻似烂柯人”表现出了长期谪贬生活之后,今日归来,人事全非的状况,很容易让我们想起李贺回乡偶书中“ , ”这两句诗。10、诗的首联和颔联,诗人回顾了 ,流露出 的情怀。11、诗的颈联和尾联表现出诗人: (三)读观沧海,回答问题: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其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2、这首诗选自,是组诗中的一章。这是曹操北伐乌桓胜利回师路过碣石山时所作。诗中借大海形象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慨。13、曹操,字 ,东汉末年 、 、政治家。14、这首诗中统领全篇的是一个“”字,作者观沧海视线由 及 ,面对大海景色,作者产生了“ ; ”的神气想象。15、诗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发的诗句是 。16、“水何澹澹”中“何”的意思是 ,它充分表达了诗人看到大海时的 之情。17、汉“乐府”是配乐诗,最后八字是配乐时加上的,其中“歌以咏志”揭示诗歌的 特点。18、有人说,曹操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观沧海)算得上“慷慨悲壮”吗?若算不上,请你试作概括(最好也是四个字),并指出这首诗表现了曹操怎样的理想和抱负。 (四)读望岳,回答问题。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9、这首诗的作者是 ,字 ,是我国唐代伟大的 诗人。他的诗被称为“ ”,他被誉为“ ”,有 存世。20、这里描写的泰山之美,是自然造就还是人工美化,从哪个诗句中可以表现出来? 21、“岳”的意思是 ,这里是指五岳之首 ,其它四岳各是 22、“岱宗夫如何”一句,丛全诗来看起作用是: 23、“阴阳割昏晓”的意思是 。诗人借助这句诗写出了泰山的 24、“ , ”二句写出了诗人对泰山无比热爱之情。25、解释下列句子中“绝顶”的不同含义。会当凌绝顶。( ) 晓云绝顶聪明。( )吴老师博学多才,可是才30多岁,头顶上的头发就掉光了,同事们开玩笑说他真是聪明“绝顶”。()七年级语文上复习资料16一、知识积累与运用。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汉字注上拼音。 自jn( ) 家p( ) 尧z( ) n( )之 立券 ( ) 亡何 ( ) 蔡璘 ( ) 私塾( )2、填空:卖油翁选自 ,作者是 ,宋代 家、 家。字 ,号 ,晚年又号 , 之一。3、蔡勉旃坚还亡友财作者,选自,戴震难师作者,选自。4、下列句子没有歧义的是( )A.这个人连校长都不认识。 B.校门口一边站着一个同学。C.王亮从电话中得知,开刀的是他父亲。 D.两个学校的全体师生举行了联欢会。5、指出下列词语古今不同含义: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几何:古义,今义。此非常儿也非常:古义,今义。6、“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的正确意思是()A.见陈尧咨在射箭,微微点着头替他数靶数B.见陈尧咨射出的箭十只能中八九支,只不过微微地点头赞许他的射技C.见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不禁点头称赞D.卖油翁见到陈尧咨射箭很准,点头示意7、选出不是表现陈尧咨“自矜”的一项是( ) A.“汝亦知射乎?” B.“尔安敢轻吾射?” C.康肃笑而遣之 D.“吾射不亦精乎?”二、阅读文段,回答问题。(一)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8、用自己的话概括两段的内容: 。 。 9、从全文看,写了两个人物,其实写完全是为了写。10、文中用生动的语言刻画了卖油翁对陈尧咨“十中八九”的态度,这些词是 ,表现了卖油翁 的态度。11、翻译下列句子。 无他,惟手熟尔。 徐以杓酌油沥之。 12、下列几个“以”字与其它两项用法不同的是( ) A. 以我酌油知之 B. 以钱覆其口 C. 徐以杓酌油沥之13、揣摩一下下列几个句子表达出的语气。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 尔安敢轻吾射! ( ) 无他,但手熟尔。 ( )14、解释指定的词语。而:而钱不湿 ( )笑而遣之( )释担而立( )射:陈康肃公尧咨善射( )尔安敢轻吾射( )尔:但手熟尔 ( )尔安敢轻吾射( )15、对卖油翁,陈尧咨的态度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先 ,然后 ,最后 。16、“康肃笑而遣之”中“笑”和“遣”都普普通通,却蕴含着情味,试作分析: 17、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惟手熟尔: 徐以杓酌油沥之: 18、本文所阐述的道理是().有本领不应自矜自傲。 .教育他人应以身示范。.凡事只要熟,就能巧,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19、在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一句是().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无他,但手熟尔(二) 蔡璘,字勉旃,吴县人。重诺责,敦风义。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亡何,其人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立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卒辇而致之。 20、下列对“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翻译正确的是( ) A.你的父亲知道我,所以和你无话。 B.你的父亲了解我,所以不对你说。 C.你的父亲把我当知己,所以没有告诉你。21、蔡勉旃的高尚之处用文中话概括是:“ , ”。22、蔡勉旃坚还亡友财的前提条件很特殊,找出三处(用文中话表达)。 23、友之子面对蔡勉旃归还千金,非常“愕然”,揣猜一下是什么原因让他“愕然”。 (三)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师无以应,曰:“此非常儿也。”24、依下列所给表述,填常用四字短语。 看一遍就能背下来。( ) 看书速度非常快。( ) 不是一般的人。 ( )25、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 A. 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 B. 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26、翻译下面句子。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 27、戴震的疑问意思很明显,即后人如何知道二千年前的古人之事?淡淡作者但作者却很详尽地记录了师生二人的对话,用意何在? 28、戴震很聪明,“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你认为这是他成为大学问家的关键吗?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七年级语文上复习资料17一、知识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上拼音。 曦月( ) 襄陵( ) 绝巘( ) 属引( )踟蹰( ) 帩头( ) 髭须( ) 骊驹( )2、填空:三峡选自,作者,是地理学家、 家。 陌上桑是 中的一首著名叙事诗,它描写了的故事。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略无:)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曦月: )沿溯阻绝(沿: )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湍:)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良: )每至晴初霜旦(旦: )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响: )4、解释下列词语的不同含义。自: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长:常有高猿长啸()巴东三峡巫峡长()系:青丝为笼系( )青丝系马尾( )下:缃绮为下裙( )下担捋髭须( )居:夫婿居上头( )四十专城居( )5、翻译下列句子。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6、对课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一句表现使君对罗敷的美貌极其仰慕。 B.“罗敷前致词”罗敷严词拒绝了使君,表现了罗敷反抗强暴的精神。C.“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这几句话是从侧面描写罗敷的美貌。D.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这些诗句从正面写罗敷的美貌。二、阅读语段,回答问题。(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7、全文过渡自然,四个层次,只用三个词就把全文衔接得天衣无缝,它们分别是 8、文中“阙”是一个通假字,它通“ ”,意思是: 9、“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的意思是: 10、文段写出了三峡的 。写三峡山势的句子是 , 。从侧面写出三峡山高耸特点的句子是: 11、文段写出了三峡夏水的 和 。“其间”的意思是 12、选段中“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会让我们联想到李白的“ , ”两句诗。13、文段中,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作者的观察方法是先 ,再 。14、文段的“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与文段得“ , ”相照应。作者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作用是: (二)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15、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是( ) A.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 l )髭( z)须。 B.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 sho )头。 C.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chu ch )。 D.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sh )。”1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日出东南隅 秦氏有好女 但坐观罗敷 使君谢罗敷 A.角落 品德好 坐下 感谢 B.方位 容貌美 坐下 感谢 C.方位 品德好 因为 请问 D.角落 容貌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