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二〇一四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语文(样题).doc_第1页
泰安市二〇一四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语文(样题).doc_第2页
泰安市二〇一四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语文(样题).doc_第3页
泰安市二〇一四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语文(样题).doc_第4页
泰安市二〇一四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语文(样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泰安市二一四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语文(样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表述题)两部分,第1卷1至6页,第卷7至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考生仔细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并务必按照相关要求作答。2.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收回。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16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襁(qing)褓 恣睢(su) 戛(g)然而止 吹毛求疵(c) B.额枋(fng) 沆(hng)砀 惟妙惟肖(xio) 孜(z)孜不倦C.骸(hi)骨 静谧(m) 长吁(y)短叹 即物起兴(xng)D.狩(shu)猎 稽(q)首 龙吟凤哕(hu) 周道如砥(d)2.下列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浮想连翩 翻来复去 无动于衷 迫不急待 可望而不可及B.销声匿迹 众目睽睽 获益非浅 相得益彰 进退维谷 C.锐不可当 无可置疑 兴高彩烈 因地制宜 一愁莫展D.相形见绌 不可名状 粗制滥造 冥思遐想 有过之无不及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交换)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B. 肉食者鄙(卑鄙,品质低下),未能远谋。(左传曹刿论战)C.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陶渊明桃花源记)D.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4.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绝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B.桃子的成熟期良莠不齐,多次分别收获,很不方便。C.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这里竟成了“贝壳”的天堂。D.马可波罗说卢沟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5.下面一段话,恰当的语序是( )年长后外出闯码头 回来做了信客 他读过私塾 碰了几次壁 无以为生穷愁潦倒A. B.C. D.6.下面一句话的谓语和宾语分别是( )他用他那独特的、具有南方风味和吸引人的讽刺口吻谈论着一切事物和人。A.谈论 事物和人 B.用 事物和人C.用 口吻 D.谈论 人7.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A.波涛如聚,峰峦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B.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涕沾裳。”(郦道元三峡)C.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游哉,辗转反侧。(诗经周南关雎)D.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8.下列句子引号的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有人考虑,是否用自己的“细胞”克隆成一个胚胎,在其形成前冰冻起来。B.我们先人,擅长在屏风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关键是在一个“巧”字上。C.大家都一致认为:“这是一个深不可测的无底洞,越深洞的直径越大。”D.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书,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二、(8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列文段,完成912题。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丢脸,出丑。)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学堂门上的锁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便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的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9.第一段中,母亲“要我认错,要我认真读书”的话概括写,“你要学他”的话直接引用,是因为( )A.前者说的是具体做法,后者说的是为什么怎样做,这样写就把做法背后的目的突出出来了。B.前者说的次数多,后者说的次数少,越是少的,给人的记忆就越深刻。C.前者是我还没清醒的时候听到的话,后者是我完全清醒的时候听到的话。D.前者说的是改正错误,后者说的是积极上进,后者比前者重要,这样写就把后者突出出来了。10. 第二段中,母亲为什么“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 呢?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在别人面前担心被阻拦,只有自己单独面对儿子时,才能达到重罚的目的。B.母亲有性格的两面,在别人面前显示的是慈母,自己单独面对儿子时显示的是严父。C.母亲教训我的目的不是为了宣泄自己的愤怒,博得别人的同情。D.如果母亲在别人面前教训我,我会有抵触情绪。11.母亲用“舌头舔我的病眼”时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推断合理的一项是( )A.孩子,我不该这么重的责罚你,但是你要长大做人,不责罚你又怎么行呢。B.孩子,妈妈知道错了,以后再也不这么重的责罚你了。C.孩子,妈妈该疼你的时候就疼你,该责罚你的时候依然还要责罚你。D.孩子,别怕,一点小病,很快就会好起来的。12.这三段文字的风格是怎样的?判断正确的是( )A.感情真挚,通俗流畅。B.情感细腻,清新自然。C.感情深沉,粗犷豪放。D.感情炽烈,华丽多彩。三、(10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317题。鲍西娅: 你这场官司打得倒也奇怪,可是按照威尼斯的法律,你的控诉是可以成立的。(向安东尼奥)你的生死现在操在他的手里,是不是?安东尼奥:他是这样说的。鲍西娅: 你承认这借约吗?安东尼奥:我承认。鲍西娅: 那么犹太人应该慈悲一点。夏洛克: 为什么我应该慈悲一点?把您的理由告诉我。鲍西娅: 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霖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它有超乎一切的无上威力,比皇冠更足以显出一个帝王的高贵:御杖不过象征着俗世的威权,使人民对于君上的尊严凛然生畏;慈悲的力量却高出于权力之上,它深藏在帝王的内心,是一种属于上帝的德性,执法的人倘能把慈悲调剂着公道,人间的权力就和上帝的神力没有差别。所以,犹太人,虽然你所要求的是公道,可是请你想一想,要是真的按照公道执行起赏罚来,谁也没有死后得救的希望;我们既然祈祷着上帝的慈悲,就应该按照祈祷的指点,自己做一些慈悲的事。我说了这一番话,为的是希望你能够从你的法律的立场上作几分让步;可是如果你坚持着原来的要求,那么威尼斯的法庭是执法无私的,只好把那商人宣判定罪了。13.鲍西娅劝夏洛克发慈悲,在文中具体指什么?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要是真的按照公道执行起赏罚来,谁也没有死后得救的希望。B.执法的人倘能把慈悲调剂着公道,人间的权力就和上帝的神力没有差别。C.只好把那商人宣判定罪了。D.为的是希望你能够从你的法律的立场上作几分让步。14.鲍西娅之所以强调慈悲,是因为她认为( )A.慈悲普惠大众,具有超乎权力和法律的威力。B.慈悲才是最大的公道。C.只有讲慈悲,才能不给安东尼奥定罪。D.慈悲可以弥补法律的不足。15.从全文角度看,画线句子的作用是( )A.暗示夏洛克别后悔。B.显示鲍西亚执法的决心。C.暗示夏洛克坚持到底。D.显示鲍西亚劝说无效。16.作者表达了什么主题?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情应该大于法,体现了人文关怀。B.要用情来调剂法,体现了人文关怀。C.法应该大于情,体现了法律尊严。D.要用法来弥补情,体现了法律尊严。17.鲍西亚台词的特点是( )A.句式简短,富有节奏感。B.多用长句,表情达意细致缜密。C.句式整齐,哲理与诗意相融合。D.句式参差错落,表达了波澜起伏的感情。四、(8分,每小题2分)阅读桥之美里的一段文字,完成1821题。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里将桥作为画卷的高潮,因桥上桥下,往返行人,各样船只,必然展现生动活泼的场面,两岸街头浓厚的生活情调也被桥相联而成浓缩的画图。矛盾的发展促成戏剧的高潮,形象的重叠和交错构成丰富的画面,桥往往担任了联系形象的重叠及交错的角色,难怪绘画和摄影作品中经常碰见桥。极目一片庄稼地,有些单调,小径尽头忽然出现一座小桥,桥下小河里映着桥的倒影,倒影又往往被浮萍、杂草刺破。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出形与色的乐曲。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高山峡谷间,凭铁索桥、竹索桥交通。我画过西藏、西双版纳及四川等地不少索桥,人道索桥险,画家们眼里的索桥却是一道线,一道富有弹性的线!一道孤立的线很难说有什么生命力,是险峻的环境孕育了桥之生命,是山岩、树丛及急流的多种多样的线的衬托,才使索桥获得了具有独特生命力的线的效果。18.对文中加点“弹性”一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孤立B.险峻C.多种多样D.生命力19.对画线句子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田野的安静衬托出桥的安静,才有了趣味。B.安静的田野上,有了桥,才有了趣味。C.画家们喜欢听桥之歌唱,孩子们却喜欢寻找热闹。D.画家们寻桥是为了寻找心灵的安静。20.下面能够概括“桥之美”特点的一组关键词语是( )A.重叠 交错 协同 衬托B.活泼 重叠 单调 无声C.丰富 浓厚 险峻 独特D.交错 丰富 协同 险峻21.对本段文字所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举例子 打比方 B.列数字 打比方C.举例子 引用D.列数字 作诠释五、(8分,每小题2分)阅读桃花源记,完成2225题。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22.对桃花源记一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桃花源的美好生活令人向往,作者却给它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暗示我们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是不存在的。B.桃花源里的人希望渔人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外界,目的是希望远离战乱和苦难,永享幸福安宁的生活。C.太守遣人随渔人去寻找桃花源,说明太守一方面出于好奇,另一方面可能也想过桃花源中人的生活。D.作者的这种理想是纯粹的幻想,历史上没有存在过,现实中也不存在,相信未来也不可能出现。23.桃花源中生活着一群什么样的人?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慷慨 正直 豁达 勇敢B.朴实 本分 安逸 和乐C.团结 善良 勤奋 上进D.聪明 机智 快乐 活泼24.对本文的写作方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运用了对比的写法,这样使主体思想更突出。B.文章是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来结构全文的。C.作者具体详细地写出桃花源人的生活,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D.这篇文章记叙层次清楚,环环相扣,一气呵成,结构完整。25.本文作者陶渊明独爱菊花,下面几首诗词中写到菊花的一项是( )A.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B.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C. 过故人庄(孟浩然)D.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第卷(表述题共70分)六、(14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26-28题。魏公知北都,有中外亲献玉盏一只,云耕者入坏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真绝宝也。公以百金答之,尤为宝玩。乃开醇召漕使显官,特设一卓,覆以绣衣,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谓吏将曰:“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公之量宽大重厚如此。26.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云耕者入坏冢而得 云: 得: 公以百金答之 答: 笑谓坐客曰 谓: 2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 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 非故也,何罪之有? 28. “吏将伏地待罪”的原因是什么?本文表现了韩魏公什么样的品质? 七、(14分)阅读下面一篇文字,完成29-32题。有朋友听说我要去泰山,就来约稿,我不知轻重,满口应承。回来后才知道:要跟谁过不去,想看他出丑,最好的办法就是请他写泰山。不问哪朝哪代,哪党哪派,文章里手们没来的想法来,来过的变着法儿写,一代一代地写,几千年下来,好话说尽了,好词用绝了。今天再想写出新意“比登泰山还难”!“泰山”两字如今已经成了汉语基本词汇。有洋朋友想学说相声,我就建议他先学会“稳如泰山”“重如泰山”“有眼不识泰山”“泰山压顶不弯腰”这一串词儿,以备随时使用。还告诉他:学的时候不要问中国这么多山,哪座山压下来也够喝一壶的,怎么就非说“泰山压顶”?黄山峨嵋,青城匡庐,哪座山也有看头,为什么单把“不识泰山”当件事?更不要问“既然泰山是个好词,怎么又不能称朋友为老泰山呢?”解释清楚这些很费口舌,不如先学其然,以后再弄清所以然。弄清它不易,最好到泰山爬几趟。爬过泰山才会想到:泰山确实既高又美,但光凭这出不了太大风头。论高度,论景观,它都算不得“首屈一指”,怎么就叫它获得了“五岳独尊”呢?读过山上的碑碣刻石,浏览了泰山诗文史迹,才嗅到泰山走红的秘密,原来它在以下三点占了便宜:曰天时,曰地利,曰人和。许多民族原始时期搞自然崇拜,随着文明发展便被宗教信仰代替。可中国人对天地山川的崇拜却始终没有作废。历代皇帝都宣称自己的“君权”得自“神授”,这里说的“神”既不是佛祖也不是道宗,却是“头上青天”。为此皇上称为“天子”,有事没事,要向“天”请示汇报。为了使“天”听得清看得明,汇报总要找离天最近的地方进行,凑巧就选中了泰山。华夏大文化的“天时”使泰山出尽了风头,捞够了资本。皇上们怎么就看得起泰山呢?这又说来话长。泰山矗立在黄河下游,这地方远在新石器时期已有人类频繁活动。我们炎黄始祖还没出现,这里先就有了“泰族”人。“泰族”人要找高地,目光所及最高的所在就是“泰山”(不然也不会自己取名“泰族”),祭天就上泰山极顶。这在有皇帝之前已是“既成事实”,后来的皇帝们只得一个接一个“承袭”。待等到中国人知道还有比泰山更高的山时,“五岳独尊”地位已“稳如泰山”了。这是它得益于地利的优势。第三才说到人和。王权和神权总是互相支持,携手共进的。皇上认为泰山离天最近,神的使者就给以证实:西建普照寺、东起碧霞宫。经石峪、王母池、玉皇顶、八仙桥,依名生景,因景得名,按中国人心目中的天宫蓝图把舞曲来了个彻底改造。有了“硬件”还要增制“软件”,别看中国文人向来有清高、不党、遗世独立等等美德,这并不耽误他们自觉不自觉地看皇上眼色行事。锦上添花,随帮唱影,人云亦云,扎堆起哄,一窝蜂赶浪头等等传统习俗,也未见得没有它积极的一面。皇上说这座山天下第一,作家们就证明自己早有同感。你写歌颂泰山诗,我就撰赞美泰山文。诗文自泰山引起,泰山又刻满诗文。硬件与软件这一结合,就形成民族性的共识:既然从皇上、大臣、文人、墨客到侠客、武士、和尚、道士都为泰山叫好,那想必就是真好,小百姓有啥不服呢?连农民起义领袖们也奉泰山为神明,造反也选它为依托,以图吉利了。于是赤眉绿林,黄巢李闯都在此留下了遗迹。红巾军攻下泰安后也没忘了在泰山刻石纪念。还有更得人和之利的山吗?我初登泰山之时,曾想:泰山如果丢开附着于它身上的社会因素,只凭它的自然条件,怕是登不上五岳之尊的宝座的!登到中天门时想法就有点变化:若丢掉这些历史的文化的斑斓色彩,它仍是个风景区,但不是泰山了。当我终于站到泰山的极顶,回首下望它那被白云弥漫、树木葱郁、深不可测的山谷时,我才觉悟到自己的愚顽蒙昧!泰山不只是地理名词,不只是个自然构造,它是造化与人文互相渗透、互为表里、难分主次、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根本不存在谁从谁身上离去的假设!“泰山”两字指的就是浓缩、结晶于此山的中国文化,华夏历史。不研究中国文化,无法了解泰山;不理解泰山,不算通中国文化。旧泰山已被写尽,新泰山尚待形成,这时候答应约稿是不明智的。我只能在赔礼道歉声中打退堂鼓。 199294北京29.如何理解“回来后才知道:要跟谁过不去,想看他出丑,最好的办法就是请他写泰山”这句话的内涵和用意?(3分) 30.如何理解“泰山两字如今已经成了汉语基本词汇”?(3分) 31.“当我终于站到泰山的极顶,回首下望它那被白云弥漫、树木葱郁、深不可测的山谷时,我才觉悟到自己的愚顽蒙昧!”“自己的愚顽蒙昧”指的是什么?请分条概述。(4分)32.作者是如何诠释“五岳独尊”深刻内涵的呢?请联系全文谈谈看法。(4分) 八、(2分)33.请将下面一句话,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在田字格内。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九、(40分)34.作文。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活中我们遇到过很多这样的“舍取”,请写出你的故事,或写出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1.题目自拟。2.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果需要,请用“XXX”代替。提示:命题者倡导朴实的文风。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1.D 2.D 3.B 4.B 5.C 6.A 7.D 8.B二、9.A 10.C 11.A 12.A三、13.D 14.D 15.A 16.B 17.C四、18.D 19.B 20.A 21.A五、22.D 23.B 24.A 25.C【评分】每题2分,共50分。第卷 (非选择题共70分)六、(14分)26【答案】说。 获得,得到。答谢。对说。【评分】每空1分,共4分。27【答案】把玉盏放在上面,并准备用它来斟酒,劝说所有的客人饮酒。不一会儿,一个武官不慎碰倒了桌子,玉盏全摔得粉碎,在座的客人都很惊愕。你不是故意的,有什么罪呢?【评分】每句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韩琦担任北都的行政长官。他的一个亲戚献给他一只玉盏,说是耕地的人进入荒墓得到的,玉盏从里到外没有一丝瑕疵,果真是绝无仅有的好东西。韩琦用百两金子答谢他,特别视为珍宝。于是打开醇酒召集负责水运粮食的官员和显要官员,特意准备了一桌饭菜,铺上了绣花的布,把玉盏放在上面,并准备用它来饮酒,向在座宾客劝酒。过了一会儿,一个武官不小心碰倒了桌子,玉盏全摔得粉碎,在座的客人都很惊愕,那个小吏趴在地上等着发落。韩琦却神色平静,笑着对在座的宾客说:“东西也有它破损的时候。”又对那个武官说:“你只是不小心,不是故意的,又有什么罪呢?”韩琦的度量宽大就是这样。七、(14分)29【解析】此题考查对文句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文章首句和文章尾段相照应,强调了作者自感不自量力的想法,同时也就意味着写出的内容和思想不同于常人所言,这就是一种渲染和张本的技巧。【答案】(1)各朝各代、各党各派的文章里手写泰山,好话说尽,好词用绝,要写好泰山实属不易,写出新意更是难上加难。(2)其用意在于为下文表达对泰山的独特理解张本(铺垫),同时交待写作缘起并为谦虚表达写作可能不会令人满意的想法渲染。【评分】共3分,共3点。每答对1点得一分。意思对即可。30【答案】(1)“泰山”两字在汉语中使用频率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