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考试大纲中能力要求的实验与探究能力明确指出考生应 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高三生物的一轮复习也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生物学科学素养,使学生在复习中形成能力,因此,本节课以 自主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来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为理念,落实教学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二、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节是,是在前面复习了有关细胞学基础(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阐明了染色体在前后代遗传中所起的联系作用、分析了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的基础上来分析的。虽然绝大多数学生对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这一结论已经认可,但是对此结论的得出过程仍不是很理解,特别是对一系列推理论证试验的设计及科学家们的探究思想还不能深入体会。本节内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理论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在教学中,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课堂结构,妙用科学史实例,把知识的传授过程优化成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2.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教学难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2)如何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 同位素标记法 是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所采用的方法,也是目前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2)分析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思路。2.能力目标(1)分析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提高逻辑思维的能力。(2)用 同位素标记法 来研究噬菌体浸染细菌的实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训练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维的能力。3情感目标学习科学家严谨作风和科学态度以及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科学精神。四、教学模式根据设计理念和教学目标,以 设疑导引、自主探究、合作升华 为基本教学模式,融合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五、教学过程实录 设疑导入 多媒体展示一系列指纹(课前采集学生的)思考:1为什么可以根据犯罪现场的指纹来确定罪犯身份?为什么?2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实例?从而引导学生思考决定生物性状(特征)的物质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学生据生活经验获取的信息回答:每个人的指纹均不同,遗传物质具有特异性;进行亲子坚定、罹难者身份确定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以此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引导探索引导探索 一、对遗传物质早期推测(指导学生阅读)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用多媒体展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四组,见教材43页)。并提出问题:1.实验先进行第一、二组的目的是什么?可否直接进行第四组?2.对比分析第一、二组说明什么?第二、三组说明什么?第三、四组又说明什么?3.该实验能否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结论是什么?4.艾弗里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得出结论:第一、二组起对照作用,证明R型细菌和S型细菌的作用,同时可排除使小鼠死亡的其他原因。因此,不能直接进行第四组。第一、二组说明了R型细菌不具有致死性,S型细菌具有致死性;第二、三组说明了死亡的S型细菌不具有致死性;第三、四组说明了R型活细菌与S型死细菌混合培养后产生了S型活细菌,并且这种转化的性状可以遗传。该实验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其结论是S型细菌中有一种转化因子能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将DNA与多糖、脂质、蛋白质、RNA分开,分别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直接、单独地观察它们的作用。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课件展示赫尔希和蔡斯所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提出问题供学生讨论,教师深入小组成员中参与讨论。1.该实验用了什么方法?什么探究中还用过此方法?2.用35S、32P标记物质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能否用14C和18O进行标记?3.如果实验用上述方法进行,测试的结果如何?表明了什么?4.噬菌体在细菌体内的增殖是在哪种物质的作用下完成的?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分别是怎样形成的?5.此实验的指导思想是什么?6.此实验证明DNA具备遗传物质的哪些特性?实验的结论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得出结论:同位素标记法a用35S、32P标记是因为DNA中P的含量多,蛋白质中P的含量少;蛋白质中有S而DNA中没有S。而DNA和蛋白质中均含有C和O两种元素。b用带35S的噬菌体侵染细菌,产生的新的噬菌体都不带标记。用带35P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产生的新的噬菌体带标记。用35P标记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后,细菌体内无放射性,即表明噬菌体的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内部;而用32P标记DNA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体内有放射性,即表明噬菌体的DNA进入了细菌体内。由实验过程分析可知:噬菌体是在自身DNA的作用下在细菌体内完成增殖的。DNA是自我复制形成的,蛋白质是在DNA指导下合成的。指导思想是将DNA与蛋白质分开,分别去感染细菌直接、单独地观察它们的作用。证明了DNA能自我复制,具有连续性;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 四、烟草花叶病病毒感染烟草的实验教师提供给学生烟草花叶病病毒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证明RNA也是遗传物质(参照前面的实验 学生阅读思考问题:20世纪30年代以前,人们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分组讨论、观察并用语言描述实验过程。最后得出结论。1.分组观察用语言描述实验过程2.学生观察、分析、讨论问题。学生结合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行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然后汇报交流实验方案和实验现象、分析原因。 让学生沿着科学的发展轨迹分析问题1.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和归纳总结能力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探究问题与设计实验的能力及创新意识。 教师让学生根据以上实验思考问题: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是什么? 学生分析、讨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培养学生分析、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拓展提高 1.请学生思考并回答教材课后习题。2.结合格利菲思、艾弗里、赫尔希与格勒等人的实验,分析作为遗传物质应具备哪些特点? 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六、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的实验,在现有的实验室条件下是不可能完成的,在传统的教学中,都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默默地听,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更谈不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能力。通过创设自主合作的学习情景、平等融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族服装租用合同范本
- 消防技术知识题库及答案
- 固原消防培训题库及答案
- 基于树核函数的命名实体语义关系抽取:方法、应用与优化
- 设备租赁变更合同范本
- 教育培训场地协议书
- 基于机器视觉的工件位置识别软件:开发、优化与应用
- 电力会计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麻醉药品使用和管理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传染病学副主任医师试题及答案
-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生物多样性的意义》课件
- 湖北民族大学辅导员考试题库
- ZZ029-养老照护赛项赛题(10套)-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拟设赛项赛题(10套)
- 2023年中考语文备考之说明文阅读训练:《盲盒背后的“上瘾密码”》
- 肿瘤科专业组药物临床试验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GCP
- 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
- GB/T 5023.5-2008额定电压450/750 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5部分:软电缆(软线)
- GB/T 41261-2022过程工业报警系统管理
- 2022年新整理《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考题附答案
-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知识讲座模板
- GA/T 1068-2015刑事案件命名规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