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0、请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新年作刘长卿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后,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1)从这首诗可以看出,诗人的处境如何? 答:从这首诗可以看出,诗人的处境:新年迫近,却身在天涯;年事已高,又居于卑位。被贬谪,有家难回。 (2)读这首诗可以体会到诗人怀着怎样的心境? 答:读这首诗可以体会到诗人谪迁岁月中哀愁的心境,佳节将至伤感的情怀。101、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刘长卿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古人评刘长卿的诗,说他因遭贬谪,其诗“多凄怨语”。此诗写朋友皇甫侍御来访之“喜”,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诗人是如何表现出心中之“喜”的。答:全诗以写景为主,借景抒情。夕阳映照着偏远的荒村,深秋时节落叶纷纷,路无行客,雨断野桥,涧水乱流。在这样偏僻、孤寂的荒村,在这样一个凄清的暮秋时节,有同病相怜的朋友来访,如何不高兴。(说出以写景为主,借景抒情的意思,即明确本诗的表现方法,得2分,能够抓住本诗所写的典型景物(选二、三处即可)加以描述,得2分:表现出因有同病相怜的朋友来访而高兴的内容,得2分)10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闺 怨 王昌龄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1) 本诗标题为“闺怨”,一开头却写“闺中少妇不曾愁”,是否违反了题意? 答:没有违反题意。前面写“不曾愁”,正是为后面的“悔”作铺垫,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 (2)诗中如何描写少妇的心理变化?为什么“陌头杨柳色”会勾起少妇幽怨的情怀? 答:先写少妇兴致勃勃,梳妆打扮后上楼观景;转而写她看见路边的杨柳,勾起了对丈夫的离愁,心情由高兴变为懊悔。 因为杨柳是古人临别时的赠物,少妇看见杨柳,自然就想起与丈夫分别的情景,后悔之情也就油然而生。103、请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送柴侍御 王昌龄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第二句中有“不觉有离伤”之语,诗人当真没有离伤么?三四句于送别诗中另辟蹊径,你认为妙在何处?答:诗人未必没有离伤,但为了宽慰友人,不得不用乐观的语言减轻对方的离愁。三四两句化远为近,化“两乡”为“一乡”,蕴涵了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厚情谊。104、请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台 城 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韦庄(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1) 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 答: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以它的繁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以它的终古如斯和六朝繁华如梦转瞬即逝作鲜明对比,因此诗人说它“无情”。(答出“六朝如梦鸟空啼”,而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这种物是人非的对比关系,表述流畅连贯即可。) (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答:同意。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答出诗人怀古伤今的晚唐情结,表述流畅连贯即可。)105、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村 夜白居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1)诗人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首诗是怎样表达这个变化的?答:孤独寂寞想排遣烦闷由于惊喜而忘了孤寂。诗人借景物的变换写出感情的变化。(2)唐宋诗醇称白居易的村夜:“一味真朴,不假妆点,自具苍老之致,七绝中之近古者。”你认为这样的评价合理吗?为什么?答:合理。本诗采用白描手法,描写了乡村秋夜的凄清和村外田野月光朗照的优美,用自然景物的变换来体现诗人情感的变化,写得不着痕迹,朴实无华,余味无穷。10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独 不 见 沈佺期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注“九月”句意思:寒风吹落木叶,妇人们为征夫准备冬衣。“流黄”:一种绢,此处指帷帐。(1)简要概括这首诗的内容并指出作品的社会意义。(2分)答:描写少妇思念征夫的情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疾苦。(2)简要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任意确定两个特点,适度展开)。(4分)答: 以“海燕双栖”反衬少妇的孤独;用“秋夜长”的细节刻画少妇的寂寞难眠;用“明月照流黄”烘托少妇的愁思;少妇居室之美与思夫之愁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少妇精神上的痛苦;寒砧声、落叶声烘托少妇思念,悲伤的心情;人物心情与环境气氛密切结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其它说法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10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宿甘露寺曾公亮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海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1)前人评价这首诗中“放入”一词最显气魄,你同意吗?请作简要分析。 答: 同意。它使通常开窗赏景的行为转化为拥抱江河的壮举,表现出豪迈的胸襟和气慨。(2)这首诗在表达技巧的运用上很有特色,请就感受最深的一点作出评价。答:第一、虚实结合。前两句写弥漫山颠的云气直入枕中,让人觉得好象千峰在侧;松涛就在床下轰鸣,让人觉得如临万壑之中。在这里千峰、万壑都是虚写,却给人艺术体验之真,把人带入惊心动魄的艺术境界之中。第二、诗歌后两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塑造出一种豪壮、崇高之美。为了欣赏那银山般的浪涛壮观,领略那拍天而来的江河气势,索性打开窗子放长江入室,以荡涤心胸。第三、寄情于景,全诗写云气、松涛和水浪,融入了诗人豪迈的胸襟和壮美的情感。108、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的题。(6分)别董大 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释董大:多家认为是唐玄宗时的著名琴师,音乐圣手。具体身世末详。高适(700765),唐诗人,诗与岑参齐名,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并称“高岑”。曛:即曛黄,指夕阳西沉时的昏暗景色。前两句用白描手法具体描绘了怎样一种景色?有何作用?(3分) 送别诗多凄婉缠绵,而这首诗则别开生面。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后两句诗:(3分)答:北风呼啸,大雪纷飞,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灰蒙蒙的荒寒壮阔的景色;烘托了送别友人凄凉悲苦之氛围。(北风呼啸,大雪纷飞,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灰蒙蒙,答少于三点扣1分;荒寒壮阔,1分;烘托了送别友人凄凉悲苦之氛围,1分)而后两句,作者一扫前两句的落寂悲苦,表现出昂扬的精神,豪壮的气概,(1分)劝慰朋友不要为离别而难过,在未来的人生路上一定会结识许多新的知心朋友。同时,也是诗人对自己有这样好的朋友的而感到自慰。(2分,后一句不答亦可)能讲出道理亦可给分。10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落花李商隐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有人说诗中“肠断”一词传神,你认为如何?试作简要赏析。答:本诗写的是暮春时节。(2分)风送落花,漫天飞舞,落到田间小路,落到斜阳将沉的地方。诗人感慨身世,欲展才华,奈何无门,但流年易逝。诗人念此,难怪伤感断肠了。(4分)1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春山夜月于良史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第二联的妙处(80字左右)。答:“掬”“弄”两字,既写景,又写人,既写照又传神,确是神来之笔。“掬水”句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弄花”句写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艺术形象虚实结合,字句安排上下对举,使人倍觉意境鲜明,妙趣横生。11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春思贾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1)诗的第一、二句,写出了春天景色的什么特点?(2分) (2)有人认为,全诗侧重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你认为是这样吗?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对抒情起到了什么作用?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答:(1)明媚动人,生机盎然。(语意相同即可)(2)不是。全诗侧重表现诗人内心的愁思。景物描写是抒情的基础和依据。诗歌前两句,诗人选取春天景物进行描绘,着意渲染春天的绚烂风光;三、四句抒情,转写愁思,东风不能吹愁,春日却能兴恨,前咏美好之景,全成了春恨之铺垫。用美好景色反衬内心的愁恨(乐景写哀),情感表达婉曲深刻。112、阅读下面一首小令,完成(1)(2)题(6分)驻马听吹 白朴裂石穿云,玉管且横清更洁。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1)下面对作品的理解或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驻马听”是这首小令的题目,作者白朴与关汉卿等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B作者描绘了戍边将士吹箫抒怀的情景和自己听闻乐声时产生的丰富想象。 C起句别致,先以比喻描绘其声,再言其声缘于何物,作品基调奇特、浓烈。 D以“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比喻乐声的意境及其使闻者动情的魅力。 E“一声吹落江楼月”,以夸张手法引出想象的世界,曲终而意韵不绝,妙笔!(2)为什么说“梅花惊作黄昏雪”形象地显现了乐声的艺术魅力?(3分)答:(1)AB(A项,“驻马听”是这首小令的曲牌。B项说作者听闻“成边将士吹箫抒怀”,没有根据;“吹箫”亦不妥,作品中写道“玉管宜横清更洁”,可见描绘的是笛子的吹奏效果。)(选对一项得2分,选对两项得3分。)(2)提示:满树梅花竟然闻笛声而惊落,飘飘洒洒如黄昏时的雪花。笛声使梅花有了人的情感,确乎有非同一般的魅力。(3分。言之成理即可。)11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乡思 李 觏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钱钟书说:“诗歌里有三种写法:一、天涯虽远,而想望中的人更远;二、想望中的人物虽近,却比天涯还远;三、想望中的人虽远,却近在比邻。”(1)这首诗属于哪一种写法?(2)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着眼空间距离来抒写思乡之情的。答:(1)属于第一种。(2分)(2)诗人极写空间距离之远,遥望家乡的视线被碧山、暮云层层阻隔,给人以故乡遥不可及之感,突出了诗人归乡无计的无奈和痛苦,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挚浓厚的思念之情。(4分)(意思对即可)114、阅读李贺的两首诗,回答诗后问题。(6分)南 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注:吴钩,刀名。凌烟阁,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功臣,命人将长孙无忌、魏征等24位功臣之像列于凌烟阁上。若个,哪个。马 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注:络脑,马笼头。(1)南园和马诗表达的思想内容基本相同,它是什么?(2分)(2)南园和马诗运用的艺术手法各具特色,试加以说明。(4分)答:(1)主题都是表现积极进取、希望投笔从戎、驰骋沙场、为国建功。也有怀才不遇之苦。(2)南园是直抒胸臆,较为痛快淋漓;马诗通篇用比,托物言志,抒情委婉,耐人寻味。11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天仙子送春 北宋张先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这是诗人暮年伤春之作,上阕直接抒情,下阕即景生情,其中“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句,向为前人称道,请你说说其中哪两个字最见诗人的描写功夫?为什么?答:其中的“破”“弄”二字,生动形象地写出天上,云在流;地下,花移影动的意境。这一句生动细致的描写出云散月开,原来未必尽情显现的花的丰姿神采此时在月光映照下婆娑弄影,摇曳生姿的景致;相对于上半阕的伤感,衬出了作者流连光景不胜情的淡淡哀愁中闪烁出的一星快乐的火花。而另一方面,这两个字又都暗示出有风,为下文的“遮灯”“满径”埋下伏笔。要求:三点,写出情感上对上文的衬托2分,写出对下文的呼应2分,对“破”“弄”二字写景内容的准确把握2分。1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坏。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注】金河:即黑河。唐时设金河县,故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因水中泥色似金,故名。玉关:今甘肃玉门关。马策:马鞭。刀环:刀柄上的佩环、“马策”和“刀环”分别指代战马和武器。青冢:指西汉时王昭君的坟墓,在今呼和浩特市境内,当时被认为是远离中原的一处极僻远荒凉的地方。黑山:一名黑虎山,在今呼和浩持市附近。木兰诗有:“旦辞爷娘去,暮宿黑山头。(1)征人怨开头两句中的“复”字、“与”字有怎样的表达作用?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2)征人怨一诗中的“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两句是用什么方法表现了征人怎样的生活和心惯?一个“绕”字有怎样的合蕴?答:(1)征人怨开头两句写唐代征人年年忽东忽西,马不停蹄,天天策马提刀,操练征战。其中的“复”字、“与”字最能体现当时征人这种生活单调重复、无尽无穷的困苦情形,怨情自然透出,体现出征人孤独凄清的感受。(2分。意思答对即可。)(2)诗人将“白”、“青”、“黄”、“黑”四种冷色调的颜色融入诗中,让“三春”和“白雪”“青冢”之间构成极不协调的关系,又用万古奔流的黄河反衬人生的短暂,不仅说明了唐代征人的生活异常悲苦凄凉,而且表现了当时征人心灵深处的愁苦,蕴含了一种抑郁难舒的“怨”气。一个“绕”字,蕴含了当时征人如九曲黄河般的“怨”情的曲折、汹涌和无法断绝。(4分。答对第一个问题给3分,答对“绕”字的含蕴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11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杳杳寒山道寒山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淅淅风欢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叠字运用是本诗的特点。请找出最能直接表现诗人情怀的两句诗,并结合诗歌内容,赏析这两句诗中叠字运用的艺术效果。答:“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2分),以抒写诗人的情怀作结。”朝”“岁”是单个的名词,一经叠用,就表现出时间的悠长(2分)。这里写出了诗人长期置身于深山密林之中,经常见不到阳光,因而不知时序的变化,甚至分辨不出春去秋往的感受,表达了他冷漠(孤寂)的心情(2分),与前面寂静幽深寒冷的环境描写自然地融合为一体。评分标准:找出诗句,2分;叠字在句中的含义,2分;结合诗歌内容正确写出诗人的情感,2分。118、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咸阳值雨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鱼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宿城南亡友别墅水流花落叹浮生,又伴游人宿杜城。还似昔年残梦里,透帘斜月独闻莺。注杜城即下杜城,在今陕西省长安县南。(1)两首诗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还似”二字在两首诗中不同的表达效果。(3)咸阳值雨首句用一“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次句用“空蒙”二字表现出什么情景?答:(1)咸阳值雨表达了闲适之情(或愉悦之情等),宿城南亡友别墅表达了人生无常的感伤之情(或物是人非的怅惘之情、友人已逝的悼念之情等)(2分。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2)咸阳值雨中的“还似”二字将洞庭晓景和咸阳雨景联系了起来,突出了景色的烟水空蒙,描绘出了一幅壮阔飞动、无比清奇的图画。宿城南亡友别墅中的“还似”二字将前两句的“抚今”由自然界的变化觉人世间的无常,和后两句的“追昔”友人已逝残梦犹存的孤寂凄清联系了起来,突出了感伤之情。(4分。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两个“还似”由今及昔,由此及彼,由实及虚,通过活跃的联想构成了奇妙的关联)(3)用“悬”写雨,写出雨脚绵延雨帘高挂的景象,突出雨之健捷而有气势。“空蒙”二字烘托出云行雨注、水气蒸腾的景象。写出了这场雨引起周围环境色调的变化。119、比较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二题。(6分)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雨周邦彦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1)这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两位诗人喜爱“春雨”的理由。(3分)杜诗:周诗:(2)虽然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相近,但在艺术表现上却有很多不同之处。你喜欢哪一首?请自选一个角度略作分析,说说自己偏爱其的理由。(3分)答:(1)杜诗:春雨来得及时;春雨默默地滋润万物。周诗:春雨有利于农人耕作;春雨水量可观。(2)杜诗要点:直抒胸臆的抒情风格(“好雨知时节”);借住拟人修辞塑造形象(“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展开想像,寄托情感(“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虚实结合,富于变化(以时间为线,眼见与想像相结合);言有尽而意无穷(由“红湿”、“花重”联想到滋润万物)周诗要点:含蓄委婉的抒情风格(全诗不见一个“喜”字);侧面描写的表达效果(“耕人”、“花”、|“鸥”的作用);结构布局的变化性(先言他物,侧面表现,后见主体,正面突出“春雨”,前后呼应,彼此补充)评分标准:本题3分,有观点1分;结合诗句进行分析且能言之成理,2分。本题不要求考生将两首诗进行比较,只须就某一首在艺术表现方面的个性略作阐释即可。12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其后问题。(6分)咏赤壁李白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赤壁诗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注】铜雀:铜雀台,建安15年曹操建于魏国都城。二乔:乔公之女,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1)下面对两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两项是:( )(3分)A这两首七绝都是怀古诗,咏叹的都是周瑜以火攻破曹的史实。B李诗宏观地描写了周瑜火攻的气势及曹军战船灰飞烟灭的结果。C杜诗从细节入手,将操军剑断戟折的苦战场面展现在读者面前。D李诗客观地述说了瑜胜操败的历史,没有明显的褒贬倾向性。E杜诗则暗含对操军兵败的惋惜,慨叹偶然因素对历史的影响。(2)就杜诗的后两句,写一段鉴赏性文字。(3分)答:(1)CE (C杜诗中未表明剑断戟折的是操军,且没有“苦战场面”的“展现”。E 杜诗没有“对曹军兵败的惋惜“)(3分,对一项得1分,两项全对得3分) (2)示例从假设角度反思历史,指出如果没有东风的帮助,历史可能改写。见解虽不一定正确,却表现了诗人的智慧与才情,使全诗深沉而有韵味。示例末句用典兼以借代,将没有偶然因素、历史可能改写的抽象思考表现得形象生动。(3分,抓准角度1分,结合诗句1分,效果分析1分)121、请仔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汴河曲唐李益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汴河怀古唐皮日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注汴河:即通济渠,隋炀帝时开挖的大运河的一段。隋家:隋王朝。水殿龙舟:当年隋炀帝出游时所乘坐的船只。不较多:差不多。两首诗都以“汴河”为题材,但所写的重点不同,抒发的感慨也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这两首咏史诗的表达方式各有侧重,请分别加以说明。 答:(1)李诗重在通过叙写汴河春色和隋宫的荒废,抒发了对隋王朝衰亡的感慨(喻伤今之意)。皮诗看似为汴河洗刷“罪名”,实则巧妙地对亡国之君进行了强烈的斥责。(2)李诗以描写为主,触景生情;皮诗以议论为主,欲夺故予,角度独特。(意思对即可。)122、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6分) 采莲曲 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采莲曲 白居易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注:萦波:在水波上旋转浮动。飐风:在水中摇摆。搔头:古代妇女绾发的簪子。(1)简析两首诗中采莲少女形象的异同点。(2)诗人通过塑造的采莲少女形象,各表达出诗人什么样的感情?答:两首诗中的采莲少女都热爱劳动,辛勤劳作。王诗中少女美丽、欢乐,充满青春活力;白诗中少女羞涩、纯真,情感真挚。欢悦、惊喜。123、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咏柳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注: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断肠:销魂。 (1)两首咏柳诗中,李诗以柳自喻,曾诗以柳喻人(喻指社会上的某种人),请简要分析两首诗的表达方式、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2分)(2)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李诗中的“逐”字和曾诗中的“倚”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4分) 答:(1)李诗重在抒情,以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表现对秋柳也是对自己的悲叹之情;曾诗重在议论,表达了对倚势猖狂、得志一时的小人的憎恶之情。(2分,“悲叹之情”、“憎恶之情”各1分。意思对即可)(2)“逐”字用拟人手法,本来是东风吹动柳枝,用一“逐”字,说柳枝追逐东风,变被动为主动,形象更加生动可爱,表现了柳枝的蓬勃生气。(2分,手法1分,效果1分。意思对即可);“倚”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突出了小人得志、倚势猖狂的丑态。(2分,手法1分,效果1分。意思对即可)124、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台城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鹿 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台城中“鸟空啼”的“空”字历来为人所称道,你能品出其中的滋味吗?它与鹿柴中的“空”字所表现的意境是否相同?请加以赏析。答:这两个“空”字表现的意境不同。“鸟空啼”的“空”是“白白地”、“徒劳地”的意思;既衬托出梦一般的景色,又暗含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台城历经变迁,已经面目全非,但不解情的大自然却一年一度春色,连鸟儿也无谓地在啼鸣。这与杜甫的“隔叶黄鹂空好音”有异曲同工之妙。于乐景中注入哀情,反衬自然无情人有情,传达出诗人心灵深处的忧伤。鹿柴中的“空”是“空旷”之意,展现的是大山幽静、不闻人语的情境,表现宁静幽深的境界。(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酒店行业客户投诉处理及售后服务合同
- 2025版城市广场施工维修与管理合同范本
- 2025版智能化速录服务合同范本适用于大型活动
- 2025年铁路桥梁护栏防腐蚀处理及更换安装合同
- 2025滁州商品房预售合同及租赁管理协议范本
- 2025版农业融资合伙人协议书标准模板
- 2025版户外拓展活动餐饮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电焊工程设计与施工监理合同
- 2025养殖场承包经营合同
- 红酒工程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海天注塑机全参数DOC资料全
- Test Plan Template:测试计划模板
- (完整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开学第一课ppt
-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件
- JJF1101-2019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湿度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物理实验汇总及答案详解
- 中班语言《大狮子和小老鼠》课件
- TSG11-2020 锅炉安全技术规程
- 资助业务工作培训
- 《足球运动发展史》PPT课件
- IPQAM调制器操作说明书(共36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