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1采煤工作面安装初放及初采.doc_第1页
5111采煤工作面安装初放及初采.doc_第2页
5111采煤工作面安装初放及初采.doc_第3页
5111采煤工作面安装初放及初采.doc_第4页
5111采煤工作面安装初放及初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方煤矿采煤工作面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名称:5111采煤工作面安装、初次 放顶及初采安全技术措施编 制 人:蒋 开 贵施工负责人:熊 文 喜总工 程师:蒋 开 贵矿 长:王 治 林 编 制:生产技术科 执行日期:2012年03月15日会 审 意 见 签 字 栏单 位审 查 意 见签 名日 期施 工 队通 风 队安全监察科生产技术科机电 矿长生产 矿长安全 矿长总工 程师矿 长一、 存在主要问题二、 处理意见5111采煤工作面安装、初次放顶及初采安全技术组织措施为保证5111采煤工作面安装工程质量及初次放顶、初采安全,特编制本安全技术措施,望各单位认真惯彻实施。一、组织措施成立5111采煤工作面安装、放顶、及初采领导小组。组长:王治林 副组长:蒋开贵、蒋国成、刘如政、庹小刚成员:王明放、熊文喜、蒋国云、丁长明及各采煤班、组长领导小组职责:负责5111采煤工作面安装、初采及放顶期间的生产安全组织、协调,每班有领导小组成员现场跟班,组织生产、排查隐患、处理问题。二、安全技术措施1、工作面安装本采煤工作面初次安装长度约80米,采用四边形柔性掩护支架安装。(1)、平巷段支架沿巷道铺设,铺设位置由原老人行上山变坡点开始铺设。铺设时,使架头靠拢煤层顶板,支架必须铺设平直成一条线。(2)、钢绳。入井前,钢绳两端采用铁皮包扎严实,防止散绳。沿工作面先将钢绳理顺,不得绞缠,铺设就位。每安设一根支架,用二锤敲拢靠紧,立即用螺栓、压板旋紧压牢,不得松动。钢绳直经(31.5mm)接头搭接长度不得小于4米,每端卡环不得少于4个,同一处钢绳只能有一个接头,接头错距不得小于10米。2、支架安装(详见支架安装图)(1)、在开切眼(斜巷)起坡点以北原老人行上山变坡点处开始摆架,第一根支架必须用两根槽钢封口,并用四根钢丝绳交叉固定,防止架尾漏煤、矸。(2)、支架采用钢丝绳、螺杆、螺帽、垫板连接,钢丝绳规格31.5mm,螺杆为16mm,垫板采用10mm钢板制作,安装时支架与支架必须对齐靠拢,间隙不大于2cm,螺栓必须拧紧。(3)、回风巷摆架时应先拆石碹,每次最多只能拆两架石碹,在拆碹时后方巷道必须留足5m以上的空间,所拆碹石必须及时运出地面,不得有堵塞物影响通风、行人和运料。(4)、拆碹后,先敲掉顶棚及两帮松动的煤、矸,采用斜扛圆木的办法搞好临时支护,即:圆木一端放在巷道底板最下角,另一端穿鞋斜撑在顶板上,斜撑的圆木每排不得少于6根,木料背面还需背好芭片,临时支护长度以便于摆架操作为宜。圆木规格不得小于140mm。(5)、摆架时,应首先挖好地沟,地沟宽度不小于60cm,深度不小于30cm,支架必须紧贴天板,并与天板垂直。(6)、钢丝绳与钢丝绳连接搭头长度不低于4m,绳卡不低于4个,卡弧必须卡紧,绳头必须留足20cm活动位置,绳卡间距均匀。(7)、当支架摆过2#开切眼口5m后即可进行调架试采,在调架过程中,必须经常检查支架的螺丝及附件情况,若有松动,应及时拧紧。3、初次放顶临时支护必须回撤,临时支护回撤后,要保证柔支上方有2米以上的垫层,在初采期间严禁放架顶煤。采用全陷落法管理顶板,如果顶板不能及时冒落,则采用放炮方法强制放顶。炮眼在2#开切眼开口(眼口南北两端3米范围内只能使用风镐落煤),平行于煤层顶板布置,单排,间距1米,眼深1米(详见炮眼布置图)。采用安全等级不低于三级的煤矿许用含水炸药、毫秒电雷管,每眼装药2条、眼子其余部分用水炮泥和黄泥封满捣实,封孔长度不小于0.5米,正向爆破。一次起爆眼数不得大于20个。放炮时,下方人员撤至5111机巷,上方撤到工作面收尾眼上口5111回风巷距放炮地点不得小于150米。放炮严格执行四方煤矿井下放炮管理规定。3、初采(1)、准备工作1)初采前,将乳化泵安装在+643m二石门内。高压管铺设到位、单体液压支柱数量足够。保证每隔5米有一根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单体数量不足严禁初采。由机电矿长庹小刚、采煤队长熊文喜负责。2)通风系统。开始初采前,必须形成采面独立回风系统。由安监科科长王明放负责。附通风系统图。5111回采工作面需风量计算:根据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第713条的规定,回采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应按瓦斯涌出量、二氧化碳涌出量、工作面气温、炸药用量、人数等分别计算, 取其中最大值,并用风速验算,本矿井二氧化碳涌出小,故按下面分别计算风量。按瓦斯涌出量计算Q=100Q绝K2/60式中:Q回采工作面需风量,m3/s; Q绝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 K2瓦斯涌出不均衡风量备用系数,取1.7。根据2011年瓦斯等级鉴定报告担拱,我矿回采拆架区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752 m3/min,已采区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728 m3/min。根据矿井实际,5111回采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按0.7521.728/2=2.616 m3/min,考虑合适;故工作面需风量为:Q=1002.6161.7/60=7.412 m3/s=444.72 m3/min。按工作面气候条件计算Q=VcScKi式中:Vc回采工作面适宜风速,取1.8m/s; Sc回采工作面平均有效断面2.5; Ki采煤工作面长度系数,取1.2。Q=1.82.51.2=5.4 m3/s 按炸药用量计算Q=25Ac式中:Ac采煤工作面一次使用最大炸药量,按18kg最大消耗量设计Q=2818=450 m3/min按工作面人数计算Q=4N式中:N工作面工作人数,按20人设计Q=420=80 m3/min根据上述计算,5111工作面配风量480 m3/min按风速验算0.25 m/s480/602.5=3.2 m/s4 m/s5111工作面所配风量合适。3)监控系统。开始初采前,必须形成5111工作面安全监控系统。在工作面上出口外510处设置工作面甲烷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各一台,在距工作面下出口进风12米15米处设甲烷传感器一台,由机电队负责。(2)、回采初次回采范围为200米,详见“5111初采范围图”。初采期间,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控架、接架,支柱间距5米,特殊地段加密支护。回采工艺:第一步:先沿工作面支设好控架支柱,间距5.0米,支柱角度垂直于工作面保持812度的迎山角,初撑力不得小于12MPa,并使支架接拢煤层顶板,否则,在保证支柱迎山角的前提下,应采用从底板向天板的斜撑支护。对支架距煤层顶板大于0.2米的特殊地点,采用直径不小于50mm的排材做假顶,大于0.5米的特殊地点,采用直径不小于120mm的木料做“滑杠”,并不得造成增阻。第二步:在完成第一步并经跟班队干检查无安全威胁(隐患)后,开始布置炮眼。炮眼垂直于工作面布置,眼深1米,单排布置、间距1米,每眼装药量根据煤层硬度12条,黄泥封孔长度不小于0.5米。布置炮眼时,要避开控架支柱脚窝布置,防止放炮引起支柱松动而造成支架坐底。第三步:撤人放炮。严格执行四方煤矿井下放炮管理规定,根据工作面长度分段装药,一次装药一次起爆,严禁一次装药分次起爆、严禁边打眼边装药。第四步:攉煤。放炮15分钟后,由班长、放炮员、瓦检员一起进入工作面检查瓦斯、顶板、支柱等安全隐患,确认安全后,方可由班长通知攉煤人员进入现场开始由下向上攉煤。攉煤时,23人配合进行,先安好下方溜槽,支好接架支柱,待下方人员撤到安全地点后,上方再开始攉煤,每攉23米,必须及时移架。采用液压单体支柱移架,下方支架移至顶板时,方可继续向上攉煤。移架时,一人持液压枪、一人扶支柱,其他人员撤到安全地点。移架人员必须找好畅通的安全退路,升柱时,人员在掩护支架下站好位置,不得空顶作业。移架完毕,接架支柱即成为控架支柱。当钢丝绳受力后,支架螺丝应全面坚固一次。第五步:检查安全隐患及工程质量。工作面每攉完一段煤,班长、跟班队干必须及时检查控架支柱、假顶、滑杠、煤壁的工程质量及安全隐患,并及时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处理。工程质量及安全隐患处理好后,就完成了一个作业循环。(3)、架尾初采期间,架尾沿工作面下放。支架坡度控制在20度左右为宜,架尾设两至三根控架支柱,防止“趴架”。架尾长度不得大于3米,并及时回撤。架尾每班保持35根木料和足够的排材,预防架尾仓矸。当下煤眼口与架尾之间坡度大于30度时,在架脚支设木料、扛排材。(4)、工作面上拐点工作面上拐点3米范围内,采成1020度的大缓坡,严禁出现硬拐点。风巷超前支架铺设长度为58米。(5)眼 口1、初次回采时,先拆除盘料。拆盘高度为0.8m,眼口处支架最高点与口底高度不得超过2.3m,其它地点支架最高点与溜槽高度不低于1.2m。2、眼口两端附近各3m必须加强支护,眼口必须由底板向天板打上四根斜撑支柱,天板侧必须加不低于0.8m的草鞋板。支架在斜撑支柱作用下必须接顶。3、眼口两端附近各3m只能采用人工落煤,严禁放炮。(6)、斜巷与工作面交叉口1、溜煤斜巷与采面交叉处10m范围内必须加强支护、溜煤斜巷支架间距中对中0.6m,严禁超前拆除斜上山架料。2、对暴露的顶板要加强敲帮问顶工作,发现悬矸、活石要及时处理。3、对交叉口附近大面积暴露顶板,要采取加强支护控制顶板,支柱间距不大于1m。4、溜煤斜巷打掉的支柱,当班应及时补齐,不能因空顶导致大面积垮塌而伤人。5、楼口两端附近各3m只能采用人工落煤,严禁放炮。(5)、安全管理1)、队每班派队干现场跟班,负责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和组织生产。2)、安监科对该作业点重点巡视督导,监督措施的现场落实。3)、领导小组成员每天有一人到现场跟班指导。4)、措施与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