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doc_第1页
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doc_第2页
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doc_第3页
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doc_第4页
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学科试卷(完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总分(一)(一) (二)(三)(四)得分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8分)(一)古诗文默写(8分)1. ,冷露无声湿桂花。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2. 三月残花落更开, 。 春晚二首3 ,吹尽狂沙始到金。 浪淘沙4一年好景君须记, 。 赠刘景文5 ,呼卢笑语自从容? 至节即事6斯是陋室, 。 陋室铭7. 枕中云气千峰近, 。 宿甘露寺僧舍8. ,独立蒙蒙细雨中。 春寒第二部分 阅读(49分)(一)阅读下文,完成912题(8分)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9爱莲说的作者是 , 朝人。(2分)10给带点的字注音。(3分)可爱者甚蕃 ( ) 陶后鲜有闻 ( ) 濯清涟而不妖 ( )11文中最能概括莲的象征意义的一句话是 。(分)12下列句子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2分)A、“水陆草木之花”中的“之”与“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中的“之”用法相同。B、本文采用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寄寓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C、“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正确的解释是“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D、文中最能体现“君子”不随世俗,洁身自爱的语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二)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8分)君子志道 孟子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注释: 小:以为小 不成章不达:不到相当程度就不可能通达。13. 孟子是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1分)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不盈科不行( ) (2)日月有明( )15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2分)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16这段文字告诉了我们哪些道理,请写出两点。(3分) (1) 。 (2) 。(三)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4分)秋天的怀念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意思!”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后,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17这篇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_.(2分)18第段画线句体现了母亲当时怎样的心理?_.(4分)19将第段中加横线的“央求”换成“期待”好吗?为什么?(2分)答:_20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中的描写内容具体说明。(2分)答:_21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4分)答:_(四)阅读下文,完成2227题(19分)永不受伤的飞翔那天下班的路上,我不紧不慢地骑车往家里赶。快过幸福大街的时候,一辆摩托车从我身后呼啸着过来。我发现这辆车的轱辘后边好像拖带着什么东西。起初,我以为是一根慌了神的柴草,一失足被卷到了轱辘里。后来,我发现,那不是柴草,好像是根线,线后边还拴着一样东西。正好这辆车要往旁边的巷子里拐,速度慢了许多,我才看清楚,车上有两个人,前面是个女的,后边是个男的。男的手里拿着一截儿短棍,短棍上系着一根细线,线的末端拴着的,竟然是一只鸟。那只鸟显然已被拖得奄奄一息了,身子和腿已经不能动弹,只是它的翅膀还在扑腾着,努力地保持着向上飞翔的姿势。我看不到鸟的表情,但从它的挣扎中,我能感受到它的痛苦。我本能地紧蹬了几下,赶在那辆车的前面停了下来,急切地把小鸟的惨状告诉了他们。谁知后面的那个男人几乎看都没看,只朝我一瞪眼,不耐烦地说:“我早知道了,用你管?”我一下子被噎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好。我笑了笑,说:“大小它也是个生命,你这么拖着它,明摆着是给它用刑啊!放了它吧。”我近乎哀求。谁知那个男人嘴里嘟囔了一句“这人有病!”就催促着女人赶紧走。摩托车又一次启动了,地上的鸟还在挣扎,但已经站不起来了,翅膀在颤抖中不断扑腾着。我正要放弃,一个孩子清脆的声音传了过来:“叔叔,你把小鸟放了吧,你看它多疼啊,它妈妈看到了会哭的。”循着声音看过去。车的另一边,是一个小男孩。我认识这个小男孩,他就是附近那家馒头铺老板的孩子。我经常在那里买馒头,有时候就是他给我利落地找钱。孩子的话显然触动了女人心中柔软的部分,她回过头对男人说:“放了吧,放了吧。”男人看了我一眼,似乎还想说什么,但终究还是松开了手。女人一拧油门,走了。鸟半躺在地上,似乎耗尽了所有的力气。男孩走过去,把它小心翼翼地放在了手心。我说:“孩子,这小鸟伤得很重,恐怕”我想表达自己的悲哀。不料,孩子抬头朝我灿烂地笑了笑,说:“无论伤多重,治一治伤口,一样可以好好地活。”这个孩子好像没有上过一天学,他的父亲早亡,他随着母亲来到这座小城,娘儿俩靠开馒头铺维持生计。我经常看见黑而瘦小的他,蹬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在巷口弄堂里四处吆喝着卖馒头。有时候,我还看到有孩子欺负他。前些日子,他的母亲又嫁了一个男人,那个男人的脸一天到晚黑沉沉的,也不知道对他怎样。我一直以为,这孩子应该是一个受伤的生命,在人生最美好的童年,他失去了同龄人应该有的阳光、温暖和爱。他的可怜和无助,一度引起我的悲悯。然而今天,他对待小鸟的态度和他的话让我震撼,我感受到了一个弱小生命骨子里的刚强。我说:“那你就好好照顾它吧。”孩子说:“放心吧,我会给它喂水、喂食,而且会陪它说话的”那只鸟最终怎么样了,我不知道。后来,那家馒头铺搬走了,孩子也不知道去了哪里。有意思的是,有一天晚上,我还梦到了那个孩子。梦中,他和那只被救的小鸟一起在晴空里幸福地飞翔。我想,这样的一个孩子,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会过得很好,因为一个骨子里永远不会受伤的生命,人生所有的艰难,都会为他让路。22第节中划线的词语“竟然”不能换成“果然”的理由是 (2分)23文章第段中写男人嘟嚷“这人有病”,这里“有病”的意思是 ;他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分) 24男孩的一句“ ”触动了女人的心,请你站在她的角度揣摩一下她当时的内心活动: (20字左右)(分)25第段是个插叙段,请概括它的内容,并说明插叙的作用。(分)概括: 作用: 26文中男孩有哪些可敬之处在于:(分)(1) (2) (3) 27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 “一个骨子里永远不会受伤的生命,人生所有的艰难,都会为他让路”这个句子对你的启发。(80字左右)(5分) 第三部分 写作(43分)28.作文:(43分,其中3分写字分)人生时时刻刻都要有需要。在特定的情况下,人们会有某种迫切的欲望和要求:过生日时需要祝福,遇失落时需要鼓励,遭困难时需要帮助,生误会时需要沟通,痛苦时需要宣泄请以“我需要_”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答案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8分)(一) 古诗文默写(8分)1、 中庭地白树栖鸦2、 小檐日日燕飞来3、 千淘万漉虽辛苦4、 最是橙黄橘绿时5、 绣幕家家浑不卷6、 惟吾德馨7、 床底松声万壑哀8、 海棠不惜胭脂色第二部分 阅读(49分)(一) 阅读下文,完成912题(8分)9、周敦颐 宋10、fn xin zhu11、莲,花之君子者也。12、A(二)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8分)13、儒14、充满 光亮15、观赏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观赏它的波澜。16、站得高,看得远;要积极进取,不要轻言放弃;(三)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4分)17、“看花”是全文围绕的中心事件。 “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 “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 (答对2点即可) (2分) 18、母亲十分体谅儿子的苦衷。 母亲周到细心,尽可能不去惊扰儿子。 母亲的心里更难受。 (答对2点即可)(每点2分) 19、“央求”反映出母亲既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支撑不到那一天的复杂心理,若换成“期待”则不能突出母亲忍着巨大病痛仍一心为儿子着想这一特点。 从词义看,“央求”含有最低要求的意思,“期待”则指较高要求。 (2分) 20、从结尾的描写内容看,“我”不仅懂了,而且已经像母亲期待的那样不再消沉了,和“妹妹”一起相互扶持着积极地去面对生活了。 (2分) 21、“秋天”是背景和“引子”,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 “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 “秋天”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母亲是在秋天离开我们的,用秋天表达对母亲的怀念。(答对2点即可)(每点2分)(四)阅读下文,完成2227题(19分)22、(2分)“竟然”表示事先没有想到,结果事实出乎意料;“果然”表示事先有猜想,结果事实正好如此。从上文来看,“我”没有料到线上拴的是小鸟,所以只能用“竟然”。23、(分)思想有问题(分) 他所说的“病”,并不是指“我”身体有病,而是因为“我”为一只毫不相干的小鸟向他求情(分)24、(分)答案一:“你看它多疼啊”一句话触动了女人的心(分) 我也有过疼的体验,小鸟也是生命,它一定也很难过,算了放了它。(分)答案二:“它妈妈看到了会哭的”(分) 我也是妈妈,我也有孩子,做母亲的看到自己的孩子受罪,谁不难过,瞧我做这事儿。(分)25、(分)内容:简介了男孩的身世和处境(分) 作用:通过插叙段落的介绍,不仅使人物形象更丰满,而且让人物的遭遇与他的现实表现形成对比,彰显了人物精神的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