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层综合性办公楼建筑方案设计指导书 高层综合性办公楼建筑方案设计指导书(一)总平面设计1总平面布置宜进行环境及绿化设计。 办公建筑的主体部分宜有良好的朝向和日照。 2在同一基地内办公楼与其他建筑共建,或建造以办公用房为主的综合性建筑,应根据使用功能不同,做到分区明确、布局合理、互不干扰。 3建筑基地内应设机动车和自行车停车场(库)。 条件不允许时,可由有关部门就近统筹建设停车空间。 停车场地面积由当地规划部门确定。 4平面布置应合理安排好设备机房、附属设施和地下建筑物。 如设有锅炉房、食堂的宜设运送燃料、货物和清除垃圾等的单独出入口。 采用原煤作燃料的锅炉房,应留有堆放场地。 5办公楼建筑基地覆盖率一般应为25%40%。 低、多层办公楼建筑基地容积率一般为12,高、超高层办公楼建筑基地容积率一般为35,用地紧张的地区,基地容积率应按当地规划部门的规定。 6高层建筑的底边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不应布置高度大于5.00m、进深大于4.00m的裙房,且在此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 7高层建筑之间及高层建筑与其他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下表的规定。 高层建筑之间及高层建筑与其他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m)建筑类别高层建筑裙房其他民用建筑耐火等级 一、二级三级四级高层建筑13991114裙房96679注防火间距应按相邻建筑外墙的最近距离计算;当外墙有突出可燃构件时,应从其突出的部分外缘算起。 8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 当设环形车道有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当高层建筑的沿街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应在适中位置设置穿过高层建筑的消防车道。 高层建筑应设有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通道之间的距离不宜超过80m。 9高层建筑的内院或天井,当其短边长度超过24m时,宜设有进入内院或天井的消防车道。 10.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00m。 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00m,消防车道上空4.00m以下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11.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有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不宜小于15mX15m。 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18mX18m。 12.穿过高层建筑的消防车道,其净宽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00m。 (二)建筑设计1各类用房的组成与要求(l)办公建筑应根据使用性质、建设规模与标准的不同,确定各类用房。 一般由办公用房、公共用房、服务用房等组成。 (2)办公建筑应根据使用要求,结合基地面积、结构选型等情况按建筑模数选择开间和进深,合理确定建筑平面,并为今后改造和灵活分隔创造条件。 (3)办公楼与公寓、旅馆合建时,应在平面功能、垂直交通、防火疏散、建筑设备等方面综合考虑相互关系,进行合理安排。 综合办公楼,宜根据使用功能不同分设出入口,组织好内外交通路线。 (4)走道A走道最小净宽不应小于下表的规定。 走道长度(m)走道净宽(m)单面布房双面布房401.301.40401.501.80注内筒结构的回廊式走道净宽最小值同单面布房走道。 B走道地面有高差,当高差不足二级踏步时,不得设置台阶,应设坡道,其坡度不宜大于1:8。 (5)门厅A.门厅一般可设传达室、收发室、会客室。 根据使用需要也可设门廊、警卫室、衣帽间和电话间等。 B门厅应与楼梯、过厅、电梯厅邻近。 C严寒和寒泠地区的门厅,应设门斗或其他防寒设施。 (6)采光A.办公室、研究工作室、接待室、打字室、陈列室和复印机室等房间窗地比不应小于1:6。 B设计绘图室、阅览室等房间窗地比不应小于1:5。 注窗地比为该房间侧窗洞口面积与该房间地面面积之比。 (7)办公室的室内净高不得低于2.60m,设空调的可不低于2.40m;走道净高不得低于2.l0m,贮藏间净高不得低于2.00m。 (8)窗A.底层及半地下室外窗宜采取防范措施。 B建筑每个朝向的窗(包括透明幕墙)墙面积比不应大于0.70,屋顶透明部分的面积不应大于屋顶总面积的20%,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窗面积的30%,透明幕墙应具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通风换气装置。 C.高层办公建筑采用大面积玻璃窗或玻璃幕墙时应设擦窗设施。 D设采暖空调的办公建筑,外窗面积在满足采光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空调办公建筑外窗应有良好的密闭性和隔热性,全空调办公建筑外窗应设部分可开启窗扇。 (9)门A.办公室门洞口宽度不应小于1m,高度不应小于2m。 B机要办公室、财务办公室、重要档案库和贵重仪表间的门应采取防盗措施,室内宜设防盗报警装置。 2高层办公楼电梯设置 (1)六层及六层以上办公建筑应设电梯。 建筑高度超过75m的办公建筑电梯应分区或分层使用。 主要楼梯及电梯应设于入口附近,位置要明显。 (2)电梯布置的原则A.使用方便。 电梯应设置在进出建筑物时最容易看到的地方,一般正对出入口并列设置。 B集中。 为提高运行效率,缩短候梯时间,降低建筑造价,电梯应尽可能集中设置。 一般将电梯组集中设置在建筑物中央。 C分层分区。 超高层建筑中,电梯台数多,服务层多,应将电梯分为高、中、低层运行组。 D分隔。 电梯厅和建筑内主要通道应隔开,避免人流相互影响。 电梯的布置方式为在建筑平面的中心;在建筑平面的一边;在建筑平面基本体量之外。 (3)高层办公楼电梯服务的方式A.全程服务。 即一组电梯在建筑物的每一层均停靠开门。 B分区服务。 在一般高层办公楼中,可采用奇数、偶数层分开停靠的方式,在超高层办公楼中通常将电梯服务区分区分段,以充分利用电梯的输送能力。 有的在建筑物上部设置转换厅以接力方式为上区服务。 (4)电梯分区分段的标准A.10层以下,采用全程服务;10层以上或更高采用分区服务。 B分区应适当考虑到乘客在轿厢内停留的时间标准。 美国的行程时间小于1min为较理想,75s尚可,120s为极限。 英国规定电梯行程控制在6090s之间。 我国宜酌情使用。 C通过计算确定,一般上区层数应少些,下区层数应多些。 (5)下列高层建筑应设消防电梯A.一类公共建筑。 B高度超过32m的其他二类公共建筑。 (6)高层建筑消防电梯的设置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A.当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0m?时,应设1台。 B当大于1500m?但不大于4500m?时,应设2台。 C当大于4500m?时,应设3合。 D消防电梯可与客梯或工作电梯兼用,但应符合消防电梯的要求。 (7)消防电梯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消防电梯宜分别设在不同的防火分区内。 B消防电梯间应设前室,其面积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0m?;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0m?。 当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时,其面积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00m?;公共建筑不应小于l0m?。 C消防电梯间前室宜靠外墙设置,在首层应设直通室外的出口或经过长度不超过30m的通道通向室外。 D.消防电梯间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或具有停滞功能的防火卷帘。 E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不应小于800kg。 F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其他电梯井、机房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隔开,当在隔墙上开门时,应设甲级防火门。 3办公用房(l)办公用房宜有良好的朝向和自然通风,并不宜布置在地下室。 (2)办公室布局方式常见有以下四种A.单间办公室。 在走道的一面或两面布置房间,沿房间的周边设置服务设施。 这些房间以自然采光为主,辅以人工照明,房间的大小有所变化,但容纳的人数较少。 B成组式办公室。 适用于容纳20名以下工作人员的中等办公室。 为利于布置家具,房间进深需要略大一些。 C开放式布局。 这是一种布置大进深空间的方法。 家具位置可按几何形布置。 D.景观办公室。 具有随机设计的性质,完全由人工控制环境,工作位置的设计反映了组织方式的结构和工作方法。 屏风、植物和贮藏用的家具均可用于划分活动路线,确定边界,并区别工作小组。 (3)一般办公室采用3600开间及5400进深的平面尺寸。 常用开间、进深及层高尺寸尺寸名称尺寸(mm)开间 3000、 3300、 3600、 6000、 6600、7200进深 4800、 5400、 6000、6600层高 3000、 3300、 3400、3600 (4)机要部门办公室应相对集中,与其他部门宜适当分隔。 (5)值班办公室可根据使用需要设置,重要办公建筑设有夜间总值班室时,可设置专用卫生间。 (6)普通办公室每人使用面积不应小于3m?,单间办公室净面积不宜小于l0m?。 4公共用房 (1)公共用房一般包括会议室、接待室、陈列室、厕所、开水间等。 (2)会议室A会议室根据需要可分设大、中、小会议室。 B中、小会议室可分散布置。 小会议室使用面积宜为30罐左右,中会议室使用面积宜为60前左右;中、小会议室每人使用面积有会议桌的不应小于1.80m?,无会议桌的不应小于0.80m?。 C大会议室应根据使用人数和桌椅设置情况确定使用面积。 会议厅所在层数和安全出口的设置等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要求,并应根据语言清晰度要求进行设计。 D作多功能使用的会议室(厅)宜有电声、放映、遮光等设施。 有电话、电视会议要求的会议室,应有隔声、吸音和遮光措施。 E会议厅、多功能厅等人员密集场所,应设在首层或 二、三层;当必须设在其他楼层时,尚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400m?。 一个厅、室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3)接待室A接待室根据使用要求设置,专用接待室应靠近使用部门,行政办公建筑的群众来访接待室宜靠近圭要出入口。 B高级接待室可设置专用茶具间、卫生间和贮藏间等。 (4)陈列室A陈列室应根据需要和使用要求设置,专用陈列室应对陈列效果进行照明设计,避免阳光直射及眩光,外窗宜设避光设施。 B可利用会议室、接待室、走道、过厅等的部分面积或墙面兼作陈列空间。 (5)厕所A.厕所距离最远的工作点不应大于50m,尽可能布置在建筑的次要面或朝向较差的一面。 B厕所应设前室,前室内宜设置洗手盆。 C厕所应有天然采光和不向邻室对流的直接自然通风;条件不许可时,应设机械排风装置。 D.卫生洁具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男厕所每40人设大便器一具,每30人设小便器一具(小便槽按每0.60m长度相当一具小便器计算);女厕所每20人设大便器一具;洗手盆每40人设一具。 注每间厕所大便器三具以上者,其中一具宜设坐式大便器。 设有大会议室的楼层应相应增加厕位。 专用卫生间可只设坐式大便器、洗手盆和面镜。 (6)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当面积不超过60m?时,可设置一个门,门的净宽不应小于0.90m。 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当面积不超过75m?时,可设置一个门,门的净宽不应小于1.40m。 5服务用房(l)服务用房包括一般性服务用房和技术性服务用房。 一般性服务用房为打字室、档案室、资料室、图书阅览室、贮藏间、汽车停车库、自行车停车库、卫生管理设施间等;技术性服务用房为电话总机房、计算机房、电传室、复印室、晒图室、设备机房等。 (2)打字室A.人员多的打字室可分设收发校样间、打字间、油印间、装订间等。 B打字间应光线充足,通风良好、避免西晒。 (3)档寨室、资料室、图书阅览室。 A.可根据规模大小和工作需要分设若干不同用途的房间(如库房、管理间、查阅间或阅览间)。 B档案、资料库和书库应采取防火、防潮、防尘、防蛀、防紫外线等措施。 地面应用不起尘、易清洁的面层,并设机械排风装置。 C档案、资料查阅间和图书阅览室应光线充足、通风良好、避免阳光直射及眩光。 (4)汽车停车库A.汽车停车库的设计应符合现行的汽车库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B小汽车每辆停放面积应根据车型、建筑平面、结构型式与停车方式确定,一般为2530m2(含停车库内汽车进出通道)。 C地下汽车停车库应符合下列要求应设置排气通风装置。 应设封闭楼梯间通至地面层,并不与上层楼梯间连通。 设有三台以上电梯的办公建筑,宜将一台电梯通至地下汽车停车库;该电梯于停车库内应设前室,前室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或防火卷帘门。 D停放车辆超过25辆的汽车停车库宜设置驾驶员休息室,休息室应靠近安全出口处。 (5)自行车停车库A.净高不得低于2m。 B设在地下室、半地下室或楼层内的自行车库,自行车推行坡道宽度不宜小于1.80m,坡长不宜超过6.00m。 坡度不宜大于15。 C自行车每辆停放面积一般为11.20m?。 (6)卫生管理设施间A.六层及六层以上办公建筑宜设垃圾管道。 高层办公建筑设置垃圾管道时,应设前室,前室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B不设垃圾管道的高层办公建筑,每层应设专用垃圾收集存放间。 垃圾收集存放间应有不向邻室对流的自然通风或机械排风。 垃圾收集存放间应靠近电梯间,宜有专用通道运出垃圾。 宜在底层设垃圾集中存放处,存放处应设冲洗排污设施,并有运出垃圾的专用通道。 C每层应设清扫工具存放室和清洗水池。 6安全疏散 (1)高层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 安全疏散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2)高层建筑内的多功能厅和阅览室等,其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30m;其他房间内最远一点至房门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15m。 (3)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当面积不超过60m?时,可设置一个门,门的净宽不应小于0.90m。 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当面积不超过75m?时,可设置一个门,门的净宽不应小于1.40m。 (4)高层建筑内走道的净宽,应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00m计算;高层建筑首层疏散外门的总宽度,应按人数最多的一层每100个不小于1.00m计算。 首层疏散外门和走道的净宽不应小于首层疏散外门和走道的净宽的规定。 首层疏散外门和走道的净宽高层建筑每个外门的净宽(m)走道净宽(m)单面布房双面布房办公楼1.201.301.40 (5)除设有排烟设施和紧急照明外,高层建筑内的走道长度超过20m时,应设置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设施。 (6)高层建筑的公共疏散门均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且不应采用侧拉门、吊门和转门。 自动启闭的门应有手动开启装置。 (7)建筑物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00m的防火挑檐。 (8)一类建筑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以及塔式住宅,均应设防烟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楼梯间人口处应设前室、阳台或凹廊。 B前室的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0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买卖电器伪造合同(标准版)
- 车辆免租合同(标准版)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中国对外贸易-会计制度设计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外科肛肠疾病诊断护理知识试卷及答案
- 船员招生合同(标准版)
- 全球绿色制造产业绿色制造产业绿色制造产业绿色消费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承包课题合同(标准版)
- 2025人力银行面试题目及答案
- 奶牛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重庆竞赛试题及答案
- 继电保护初级工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治疗的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课件
- 2025年五四制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酒店宾馆员工守则与行为规范
- 设备购入保密协议书范本
- 餐饮部各岗位工作流程标准化手册
- 2025年度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310人笔试带答案
- 小学课件培训:AI赋能教育创新
- 口腔癌手术护理
-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讲座课件
- 开学后学科竞赛准备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