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语(下)第六单元备课.doc_第1页
四语(下)第六单元备课.doc_第2页
四语(下)第六单元备课.doc_第3页
四语(下)第六单元备课.doc_第4页
四语(下)第六单元备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表集体备课时间出席教师缺席情况记录无中心发言人备课内容21乡下人家教材分析文章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5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正确读写带有生字的词语,并掌握多音字“冠”“率”。能力目标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来表达感情的写法。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教学难点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之情教学准备课件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补充、总结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了解乡间那充满温馨和诗意的田园生活么?今天,老师将和你们一起走进“乡下人家”,去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二:自由阅读,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2:同桌互读课文,并交流生字新词的读音,教师重点指导“巢”字的音和形。3:指名分段读文,教师指导朗读重点句子,想一想,乡村生活给了你怎样的感受。4:组内互读课文,交流个人感受。5:仔细观察插图,默读课文,画出你认为课文描写最美的一处乡村风景,并联系课文想想自己的理由,可以在书的空白处写出来。三:教师小结,再现全文乡村生活真是太美了,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请你想象乡村生活的画面,再读一读全文吧!四:写写生字,记记生词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乡村生活是多么淳朴自然,又富有情趣,能否将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大家听,让我们一同来感受美、品位美。二:品味语言1:组内品读,交流感受。2:全班交流,知道朗读。A:几场春雨过后,到哪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拟人化的手法使人感觉生动、自然)B: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对比的手法使人感觉别致生动、亲切可爱)C: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体现了宁静、和谐的农家生活画面)教师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乡村淳朴、宁静的生活以及作者朴素自然的表达方法。3:体味语言感情朗读。将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试着有感情的朗读。4:体会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进一步深化主题。A:自由朗读这一自然段,怎样理解这句话?B:同桌交流C:全班交流三:积累语言1: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边读边想画面。2:仔细读一读你喜欢的部分,并把它们背诵下来。3:认真抄写或默写你喜欢的部分。四:阅读链接1:自由朗读在天晴了的时候。2:想想作者描写了哪几种景物,是怎样描写的,说说你的感受。3:全班交流。4:有感情的朗读,并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作业设计:选择填空风趣有趣趣味(1)这本书越读越觉得()。(2)乡下人家有很多()的事,不信你来看一看。(3)爷爷是个很()的人,和他们在一起非常开心。2.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仔细观察插图,默读课文感受美、品位美。体味语言感情朗读。将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试着有感情的朗读。教学反思小结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表集体备课时间出席教师缺席情况记录无中心发言人备课内容22*牧场之国教材分析本文从“牧场之国”的角度展现荷兰牧场的独特风情。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本课8个生字。能力目标揣摩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并照抄下来情感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教学重点了解荷兰牧场的特点,进一步感受乡村生活的可爱。体会作者拟人手法巧妙运用。教学难点了解荷兰牧场的特点,进一步感受乡村生活的可爱。体会作者拟人手法巧妙运用。教学准备课件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补充、总结一、导入,板题、读题二、示标1.认识“镶、嵌、骏、膘、垠、爵、悠、畜“等8个相关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荷兰独特的牧场风光之美。3.体会作者生动的语言,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四、自学指导1.自读课文,读准带拼音的字词,读通句子。2.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提出你还不懂的问题。4.体会作者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五、读文1.指读课文(中下等生),逐段进行,随时纠错。师并把易错、读错的字词适机板书(圈里、模样、好似)2.找中上等生再读所板书字词,师依学生读的情况决定“后教”的内容。六、关于字词1.齐读、男女赛读或小组赛读等形式认读本课生字词。2.让学生用学过方法理解本课中字词意思:“镶嵌、悠然自得、无垠、公爵”等3.抽查字词理解情况,并适机、适当地完成“后教”。七、学文1.生快速浏览课文,完成“自学指导”中的第2、4个问题。2.指名回答上述问题。(先差生后优等生)据情况“后教”。(本文从“牧场之国”的角度介绍荷兰的蓝天、碧草、牛羊组成的自然和谐的异国田园风光,表达了作者对荷兰自然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3.课文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作者所介绍的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样子的?请你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处,细细地读,看看给你留下什么印象。4.学生自读欣赏、体会。(体会中指导朗读,读出牧场的自然和谐、优美迷人)5.小组交流、互助学习。6.指名汇报。(一组一个为好)(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牧场上一片碧草,上面有黑白两色花牛,它们在吃草,悠闲自得。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碧绿的低地上有成群的骏马,它们膘肥体壮,成了原野的主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在绿色草原上,绵羊悠然自得猪群不停地呼噜,小鸡、长毛山羊安闲自在。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傍晚,有人驾船默默挤奶,船只行驶舒缓平稳,车船离去又是一片平静:夜幕降临,牲畜沉睡,低地无声,夜晚漆黑,灯塔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一片静谧,一幅沉寂的静夜图。)八、总结全文,升华拓展真正的荷兰,牧场有无垠的碧草、成群的牛、马、猪、羊和小鸡,它们悠然自得,快乐舒适,没有人打扰,没有人侵犯,是一幅幅家禽家畜安闲游谐的场景。通过作者的介绍,我们了解了荷兰的牧场,感受到牧场独特的异国风情,在作者反复的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中向我们介绍荷兰的独特特点以及对荷兰这种独特风光的赞叹。作业设计:2.读读,连连。牛犊无比尊严金色的夜晚骏马成群结队寂静的晚霞山羊仪态端庄微弱的牲畜老牛 膘肥体壮 沉睡的光线.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荷兰独特的牧场风光之美齐读、男女赛读或小组赛读等形式认读本课生字词学生自读欣赏、体会汇报教学反思小结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表集体备课时间2014年2月23日出席教师缺席情况记录无中心发言人备课内容23古诗词三首教材分析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得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情感目标通过朗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得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理解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学难点理解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学准备课件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补充、总结第一课时 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一:以图导题,理解题意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你对这幅图的理解。2:认真读读题目,说说你从题目上了解到了什么?(题目点明了时间和地点)3:你还想了解这首诗的什么内容?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他的创作有什么特点?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4:怎样才能读懂这首诗?怎样才能读好这首诗?二:以疑促读,理解诗意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蚕”“桑”的读音以及多音字“了”的音、义。2:指名读诗,师生正音。3:默读古诗,思考大家提出的问题,解决不了的请作记号。4:小组交流。5:全班交流,教师指导。三:解疑品读,感悟诗情。1:自由品读,边读边想画面,同时要注意朗读的节奏,尤其读前两句时要读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要读出繁忙的劳动生活的场面,注意“少”“才”“又”的读法。2:指名朗读,师生共赏。3:感情朗读,体会诗情。四:背诵,积累语言。五:引导自学四时田园杂兴1:先用学习乡村四月的以疑促读、理解诗意的方法自学。2:小组内交流,教师知道点拨。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4:搜集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理解课题:1老师范读渔歌子,你能感受到什么?2你们了解词吗?试着说一说。3简介词的内容。4简介作者背景:张志和:在朝廷作国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这首词就借表现渔夫生活来再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二、渲染气氛,理解词义:1配乐朗读,营造气氛。2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3指名朗读,师生正音。4自由学习,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逐句理解,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画出来。5小组交流学习成果。6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指导。7教师小结:这首诗有鲜明的湖光山色,有渔翁闲适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成的山水画。三、反复吟诵,感悟意境:1教师范读,再入意境。2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象每一个画面。3指名朗读,教师指导。4小组轮读,相互欣赏。5感情朗读,感悟意境。三、积累语言,拓展延伸:1有感情地背诵渔歌子。2到课外找一找有关描写景物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3默写两首古诗。 以图导题,理解题意以疑促读,理解诗意搜集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教学反思小结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表集体备课时间出席教师缺席情况记录无中心发言人备课内容24麦哨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以麦哨为线索,全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力目标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情感目标体会作者丰富生动的语言,感受乡村孩子的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教学重点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丰富生动的语言,感受乡村孩子的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教学准备课件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补充、总结一:由图入题1:观察插图或教学挂图,你猜一猜,课文描写的是什么地方,什么季节的什么情景?(盛夏时节乡间田野孩子们无拘无束的生活情景)2: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认真读一读课文吧!(板书课题)二:感知课文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课文几次写到“麦哨”?是怎样描写的?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首尾两次写到“麦哨”。你呼我应,此起彼伏,欢快柔美;乡村孩子在田野中无拘无束的快乐游戏)2:默读课文,画出重点词句,写出真实感受。3:组内交流。4:全班交流。三:品味语言1:画出你自己最喜欢的语言,试着读出喜欢的感情。2:教师巡视指导朗读。3:指名有感情的朗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四:扩展阅读阅读选读课文中的可爱的草塘。 作业设计: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用法。省略号的用法:A、声音的延续 B、内容的省略1.“呜卟,呜卟,呜”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 ( )2.那欢快的哨声在撩起麦浪的东南风里,传得很远、很远 ( )3.山上开满了色彩鲜艳的花,红的、绿的、蓝的看得人眼花缭乱。( )二、按一定的顺序重新排列各组词语。1.荷花 蜡梅 菊花 油菜花 迎春花2.爷爷 弟弟 伯父 爸爸 哥哥3.中国 亚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