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制冷空调实验指导书 目录第一篇压缩机、冷水机组、换热器、水泵、膨胀阀综合性能试验台.1实验一冷水机组性能实验.3实验二制冷压缩机性能实验.6实验三水-水换热器性能实验10实验四水泵性能实验.13实验五热力膨胀阀实验.15压缩机、冷水机组、换热器、水泵、膨胀阀综合性能试验试验台简介本试验台采用图1所示系统,通过阀门的转换,可进行制冷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冷水机组性能实验、水-水换热器性能实验、水泵和膨胀阀性能实验。 制冷压缩机性能实验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电子膨胀阀、恒温器电参数仪等设备组成。 压缩机吸气压力、吸气温度、排气压力分别控制在国家标准规定的状态下。 吸气温度由恒温器2调节蒸发器冷媒水进口温度T9控制,吸气压力由电子膨胀阀控制,排气压力由恒温器1调节冷凝器冷却水进口温度T7控制。 压缩机的实际制冷量由通过蒸发器的冷媒水进出口温度和流量测出,冷凝换热量由通过冷凝器的冷却水进出口温度及流量测得。 由此得到压缩机的主辅测质量流量,进而计算出标准工况下的主辅侧制冷量。 压缩机的输入功率由电参数仪测得。 在制冷系统内部安装多个压力和温度测点,可以方便地确定系统内部的状态。 冷水机组性能实验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热力膨胀阀、恒温器等设备组成。 实验时,可以设置不同的冷媒水和冷却水温度。 冷水机组冷媒水进口温度通过调节恒温器2中的电加热器控制,冷却水进口温度通过调节恒温器1中的电加热器控制,而出口温度则通过阀门调节。 冷水机组的输入功率通过电参数仪表测得。 冷水机组的制冷量由通过蒸发器的冷媒水进出口温度和流量测出,冷凝换热量由通过冷凝器的冷却水进出口温度及流量测得。 同时在系统中加入了相应的温度和压力测点,可以使学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冷水机组的工作特性。 水水换热器性能实验系统,由冷水机组、恒温器、流量计、水泵等设备组成。 冷热侧流体分别通过冷水机组和恒温器1获得。 换热器冷侧和热侧流体进口温度分别通过恒温器2和恒温器1控制。 通过测量换热器两侧流体进出口温度和两侧的流量,可以求出换热量,在已知换热面积的前提下,可以求出换热器的换热系数K。 水泵性能实验系统,由水泵、流量计、电参数仪等设备组成。 水泵的流量通过流量计测得,水泵的扬程通过水泵进出口压力变送器测得。 在水泵的出口处设立调节阀,通过改变阀门的开度来改变水泵进口处的参数,获得水泵变工况运行特性曲线。 膨胀阀性能实验系统,由制冷机组,热力膨胀阀,恒温器水泵等设备组成。 通过调节控制测量膨胀阀前后的压力,求得膨胀阀的体积流量。 改变膨胀阀前后的压力,可得到不同工况下的流量,从而对膨胀阀性能有个基本的了解。 压缩机恒温器2*储液器涡轮流量计2涡轮流量计1冷凝器蒸发器水泵,恒温器1换热器靶流计放气阀膨胀罐过滤器靶流计阀门12阀门14阀门3阀门2阀门7阀门11阀门13阀门6阀门10阀门17阀门16阀门18阀门15阀门A阀门B阀门C阀门D阀门E阀门G工况机组A BCA BC风机盘管冷却塔膨胀罐放气阀过滤器实验一冷水机组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1通过本试验,熟悉和了解冷水机组的测试工况和测试方法,增强对冷水机组的认识。 2学习本实验中所涉及的各种参数的测量方法,掌握冷水机组性能的热力计算。 3熟悉对冷水机组性能实验系统软件的操作。 二、实验原理冷水机组的性能随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需要在国家标准规定的工况下进行冷水机组的性能测试。 测试内容包括机组净制冷量、机组总输入功率和能效比。 机组净制冷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制冷剂在机组蒸发器中从载冷剂处吸取的热量,即载冷剂质量流量乘以蒸发器进、出口冷媒水比焓的积。 机组总输入功率即机组总消耗功率,为压缩机电动机输入功率、油泵电动机输入功率等的总和。 冷水机组的性能可由其在工作工况下的能效比(EER)来衡量0QEERW=式中,0Q为机组净制冷量;W为机组总输入功率。 三、实验设备整个实验装置由冷水机组、采集系统和测量系统共三部分组分。 其实验原理图如图2所示图2 四、实验方法为了确保实验系统运行在一个特定的工况下,实验中要求载冷剂进、出口温度和冷却水进、出口温度这四个量稳定在设定值附近。 这四个参数允许的偏差范围按如下规定实验参数每一个测量值与规定值间的最大允许偏差载冷剂进口温度载冷剂出口温度0.30.3冷却水进口温度0.3冷却水出口温度0.3其中冷水机组的载冷剂进口温度通过恒温器2电加热器控制,冷凝器冷却水进口温度通过恒温器1电加热器控制。 载冷剂出口温度通过阀门17(各阀门编号见系统总图)调节载冷剂流量来控制;冷却水出口温度则通过阀门1调节冷却水流量来控制。 机组在标准工况下的净制冷量022210t9()QGCpt?=?式中,0Q机组净制冷量(kW);2Cp载冷剂的比热容(()kJ kgK?);2G由涡轮流量计2测得的载冷剂体积流量(3m s);2载冷剂密度(3/kg m);9T载冷剂进口温度();10T载冷剂出口温度()。 其中计算某一温度t时载冷剂(质量浓度为35%的乙二醇溶液)比热容2Cp和密度2公式如下:24.091760.00106375Cpt=+221001.440.19491?0.00243tt=?此时机组在标准工况下的冷凝换热量为11187()kQGCptt?=?式中,kQ机组冷凝换热量(kW);1Cp冷却水的比热容(()kJ kgK?);1G由涡轮流量计1测得的冷却水体积流量(3m s);1冷却水密度(3/kg m);7T冷却水进口温度();8T冷却水出口温度()。 其中计算某一温度t时冷却水比热容1Cp和密度1公式如下:214.2060.001305910.00001378982Cptt=?2311000.830.08388376?0.0037279550.000003664106ttt=?+则冷水机组工作性能能效比为QEERW0=式中,0Q机组净制冷量;W机组总输入功率(直接测得)。 五、操作步骤(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仔细阅读本实验指导以及相关资料,对本实验的方法和原理做到充分了解。 2熟悉本实验系统流程,打开相应阀门(各阀门编号见系统总图),使总实验装置处于冷水机组实验运行流程。 阀门具体操作如下a)制冷剂环路打开阀门C,以使用热力膨胀阀(阀门E)进行控制(确保阀门D处于关闭状态)。 阀门A、G均已调至合适状态,无需再调。 b)冷却水环路关闭阀门3,8,11,13;打开阀门4,5,6,7,12,14。 c)载冷剂环路关闭阀门16,18,19;打开阀门17。 3确保双元件铂电阻T1放在蒸发器载冷剂进口处T9(取代铂电阻T9),以控制载冷剂进口温度。 (二)实验开始1接通多功能试验台电源,将控制台上选择开关切换至“冷水机”档。 首先,打开冷却塔水泵电源,使冷却水环路运行。 其次,对控制台进行开关操作,依次启动冷媒泵、恒温器()、恒温器()、被测压缩机。 检查压缩机是否正常运转,若压缩机并未启动,按下装置现场压缩机旁电器柜的复位按钮。 注:试验台上绿色按钮表示启动状态。 被测压缩机只有在冷媒泵启动后才能开启。 2在系统设置界面设置实验设定参数;3切换到冷水机组实验控制量过程线界面,观察载冷剂进、出口温度和冷却水进、出口温度变化曲线;4调节阀门7和阀门17,待系统稳定运行在设定工况附近后,开始记录实验数据;5实验数据记录完毕后,选择打印控制量过程线,查看工况稳定程度,并打印报表。 注意?恒温器二(蒸发器侧)加热器在开机时手动设置调节器的加热量为50%,防止压缩机拉低压和蒸发器结冰;?注意冷媒流量不要太小,防止蒸发器结冰。 (三)实验结束1退出冷水机组性能实验系统软件。 2依次关闭控制台上被测压缩机、恒温器()、恒温器()、冷媒泵电源。 并将控制台上选择开关复位至零位。 断开试验台总开关;闭冷却塔水泵电源。 3关闭制冷剂环路阀门C;关闭冷却水环路和载冷剂环路所有阀门。 4分析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二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 一、实验目的1通过本试验,熟悉和了解制冷压缩机的测试工况和测试方法,增强对制冷压缩机的认识。 2学习本实验中所涉及的各种参数的测量方法,掌握制冷压缩机性能的热力计算。 3熟悉对制冷压缩机性能实验系统软件的操作。 二、实验原理制冷压缩机的性能随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需要在国家标准规定的工况下进行制冷压缩机的性能测试。 压缩机的性能可由其工作工况的性能系数COP来衡量QCOPW0=式中,0Q为压缩机的制冷量;W为压缩机输入功率。 在一个确定的工况下,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吸气温度以及过冷度都是已知的。 这样,对于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机来说,其循环p-h图如图3所示。 图3图中,1点为压缩机吸气状态;4-5为过冷段。 在特定工况下,压缩机的单位质量制冷量是确定的,即015qhh=?。 这样只要测得流经压缩机的制冷剂质量流量mG,就可计算出压缩机的制冷量,即0015()mmQGqGhh=?压缩机的输入功率开启式压缩机为输入压缩机的轴功率,封闭式(包括半封闭式和全封闭式)压缩机为电动机输入功率。 三、实验设备整个实验装置由被测压缩机、制冷系统、采集系统和测量系统共四部分组分。 其实验原理图如图4所示图4 四、实验方法为了确保实验系统运行在一个特定的工况下,实验中通过控制吸气压力、排气压力和吸气温度这三个量稳定在设定值附近。 这三个参数允许的偏差范围按如下规定实验参数每一个测量值与规定值间的最大允许偏差吸气压力排气压力1.0%1.0%吸气温度3.0排气压力用冷却水进口温度T7通过恒温器1控制,吸气压力用电子膨胀阀控制,吸气温度用载冷剂进口温度T9通过恒温器2控制。 压缩机性能实验要包括主要试验和校核试验,二者应同时进行测量。 校核试验和主要试验的试验结果之间的偏差应在4%以内,并以主要试验的测量结果为计算依据。 本次实验中的主要试验是通过测量冷凝器的换热量,从而根据冷凝器热平衡关系计算出流经压缩机的制冷剂流量,并由此流量计算出压缩机制冷量,为主测制冷量。 而校核试验是对蒸发器进行的,通过测量蒸发器的换热量,由蒸发器的热平衡关系,得出流经压缩机的制冷剂流量,同样可根据该流量计算出压缩机制冷量,为辅测制冷量。 判断主测制冷量和辅测制冷量的偏差,如偏差在4%以内,则以主测制冷量进行计算压缩机性能系数。 通过恒温器 1、恒温器 2、电子膨胀阀控制调节系统稳定运行在指定的标准工况下,则此时压缩机在标准工况下的单位质量制冷量是确定的,为*015qhh=?式中,*1h、*5h为标准工况的焓值。 a)主测制冷量的计算本实验中,主测制冷量的计算是从冷凝器端考虑的。 首先,冷凝器的换热量可由冷却水侧的热量变化来计算,为1Q11187()Cp GTT?=?式中,1Q冷凝器的冷凝换热量(kW);1Cp冷却水比热容(()kJ kgK?);1G由涡轮流量计1测得的载冷剂流量(3m s);1冷却水密度(3kg m);7T冷却水进口温度();8T冷却水出口温度()。 其中计算某一温度t时冷却水比热容1Cp和密度1公式如下:214.2060.001305910.00001378982Cptt=?2311000.830.08388376?0.0037279550.000003664106ttt=?+同样,根据冷凝器制冷剂侧的热量变化也可计算出冷凝器的换热量,在不考虑冷凝器漏热损失的情况下,可以认为由制冷剂侧的换热量应等于冷却水侧的热量变化1Q。 这样,即有:1341()GmhhQ?=式中,1Gm冷凝器制冷剂侧制冷剂质量流量,即主测制冷剂流量;34,h h取测试工况下对应点的焓值。 由此,可以计算出主测制冷剂流量,从而对比标准工况下吸气口制冷剂比容差异,可得到标准工况下主测制冷量1Q为1*1101vQGm qv=?式中,1v测试工况下的压缩机吸气口制冷剂比容;*1v标准工况下的压缩机吸气口制冷剂比容。 b)辅测制冷量的计算相对于主测制冷量,本实验的辅测制冷量的计算,是从制冷系统另一主要热交换器蒸发器着手考虑的。 同样,根据蒸发器两侧流体的热平衡来计算辅测的制冷剂制冷流量。 蒸发器制冷量先可由载冷剂的热量变化来计算,即=?2222910()QCp GTT式中,2Q蒸发器制冷量(kW);2Cp载冷剂比热容(()kJ kgK?);2G由涡轮流量计2测得的载冷剂流量(3m s);2载冷剂密度(3kg m);9T载冷剂进口温度();10T载冷剂出口温度()。 其中计算某一温度t时载冷剂(质量浓度为35%的乙二醇溶液)比热容2Cp和密度2公式如下:24.091760.00106375Cpt=+221001.440.19491?0.00243tt=?在不考虑蒸发器“跑冷”损失的情况下,则有蒸发器热平衡关系计算出辅测制冷剂流Gm,为量22265QGmhh=?式中,56,h h取测试工况下对应点的焓值。 再对比标准工况下吸气口制冷剂比容差异,可得到标准工况下辅测制冷量2Q为1*2201vQGm qv=?式中,1v测试工况下的压缩机吸气口制冷剂比容;*1v标准工况下的压缩机吸气口制冷剂比容。 五、操作步骤(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仔细阅读本实验指导以及相关资料,对本实验的方法和原理做到充分了解。 2熟悉本实验系统流程,打开相应阀门(各阀门编号见系统总图),使总实验装置处于压缩机实验运行流程。 阀门具体操作如下a)制冷剂环路打开阀门D,以使用电子膨胀阀(阀门F)进行控制(确保阀门C处于关闭状态)。 阀门A、G均已调至合适状态,无需再调。 b)冷却水环路关闭阀门3,8,11,13;打开阀门4,5,6,7,12,14。 c)载冷剂环路关闭阀门16,18,19;打开阀门17。 3确保双元件铂电阻T1放在压缩机吸气口,以控制压缩机吸气温度。 (二)实验开始1接通多功能试验台电源,将控制台上选择开关切换至“压缩机”档。 首先,打开冷却塔水泵电源,使冷却水环路运行。 其次,对控制台进行开关操作,依次启动冷媒泵、电子膨胀阀、恒温器()、恒温器()、被测压缩机。 检查压缩机是否正常运转,若压缩机并未启动,按下装置现场压缩机旁电器柜的复位按钮。 注:试验台上绿色按钮表示启动状态。 被测压缩机只有在冷媒泵启动后才能开启。 2在系统设置界面设置实验设定参数;3切换到压缩机实验控制量过程线界面,观察压缩机吸气温度和吸、排气压力曲线;4待系统稳定运行在设定工况附近后,开始记录实验数据;5实验数据记录完毕后,选择打印控制量过程线,查看工况稳定程度,并打印报表及数据记录表。 注意?恒温器二(蒸发器侧)加热器在开机时手动设置调节器的加热量为50%,防止压缩机拉低压和蒸发器结冰;?注意冷媒流量不要太小,防止蒸发器结冰。 (三)实验结束1退出制冷压缩机性能实验系统软件。 2依次关闭控制台上电子膨胀阀、被测压缩机、恒温器()、恒温器()、冷媒泵电源。 并将控制台上选择开关复位至零位。 断开试验台总开关。 3关闭制冷剂环路阀门;关闭冷却水环路和载冷剂环路所有阀门。 4分析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三水水换热器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加深学生对水水换热器的认识,了解对该类型的换热器的测试方法的了解。 二、实验原理右图5表示通过平壁的传热方式,平壁左侧的高温流体经平壁把热量传递给平壁右侧的低温流体。 一般来说,传热过程中传递的热量正比于冷、热流体的温差及传热面积,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传热方程式表示QK F?t=?W式中Q单位时间通过平壁的传热量,W;F传热面积,2m;t?冷、热流体间的温差,;图5K传热系数,2(Wm?)当F=12m,t?=1时,Q=K,表明传热系数在数值上等于温差为1,面积为12m时的传热率。 传热系数是热交换设备的一个重要指标,传热系数愈大,传热过程愈激烈。 三、实验设备本实验原理图如图6所示图6 四、实验方法本实验需要测量的数据有1)冷、热流体的体积流量;2)冷、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3)冷、热流体的进出口压力降。 在实验开始前,应检查设备、管线及测量仪表的可靠性。 开始运行后,应及时排净设备内的气体,使设备在完全充满实验流体的条件下运行并调节至试验工况(或指定工况),即需要调节换热器两侧流体的进口温度稳定在设定值附近,这两个参数允许的偏差范围按如下规定实验参数每一个测量值与规定值间的最大允许偏差冷侧流体进口温度1热侧流体进口温度1实验中,冷侧流体进口温度通过恒温器2电加热器控制,热侧流体进口温度通过恒温器1电加热器控制。 在每个测定工况(或指定工况)下,均应稳定运行30min后,方可测定数据。 在每个测定工况(或指定工况)下,热平衡的相对误差均不得大于5%。 热侧流体换热量为111113t14t()QCp G?=?式中,1Q换热器热侧换热量(kW);1Cp热侧流体的比热容(()kJ kgK?);1G由涡轮流量计1测得的热侧流体体积流量(3m s);1热侧流体密度(3/kg m);13T热侧流体进口温度();14T热侧流体出口温度()。 本实验中热侧流体为水,其比热容和密度的计算公式见压缩机实验报告。 冷侧流体换热量为222212t11t()QCp G?=?式中,2Q换热器冷侧换热量(kW);2Cp冷侧流体的比热容(()kJ kgK?);2G由涡轮流量计2测得的冷侧流体体积流量(3m s);2冷侧流体密度(3/kg m);11T冷侧流体进口温度();12T冷侧流体出口温度()。 本实验中冷侧流体为质量浓度为35%的乙二醇溶液,其比热容和密度的计算公式见压缩机实验报告。 取两者平均值作为换热器的换热量Q QQQ=122+传热温差采用对数传热温差14t11t13ttt12t14tt111312()()lnt?=?则该换热器的换热系数为QKt F=?式中,F为换热器的换热面积。 本试验台中换热器换热面积为0.42m。 五、操作步骤(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仔细阅读本实验指导以及相关资料,对本实验的方法和原理做到充分了解。 2熟悉本实验系统流程,打开相应阀门(各阀门编号见系统总图),使总实验装置处于水-水换热器实验运行流程。 本实验需要冷水机组提供冷水,故仍需使用制冷系统。 阀门具体操作如下a)制冷剂环路打开阀门C,以使用热力膨胀阀(阀门E),确保阀门D处于关闭状态。 阀门A、G均已调至合适状态,无需再调。 b)冷却水环路关闭阀门7,14;打开阀门6,5,4,8;c)热水环路打开阀门11,12,13;d)载冷剂环路关闭阀门16,17;打开阀门 18、19。 3确保双元件铂电阻T1放在换热器冷侧进口T11(取代铂电阻T11),以控制冷侧流体进口温度。 (二)实验开始1接通多功能试验台电源,将控制台上选择开关切换至“换热器”档。 首先,打开冷却塔水泵电源,使冷却水环路运行。 其次,对控制台进行开关操作,依次启动冷媒泵、被测压缩机、恒温器()、恒温器()。 检查压缩机是否正常运转,若压缩机并未启动,按下装置现场压缩机旁电器柜的复位按钮。 注:试验台上绿色按钮表示启动状态。 被测压缩机只有在冷媒泵启动后才能开启。 2在系统设置界面设置实验设定参数;3通过阀门2调节热侧流体流量,改变热侧流体进出口温差(最好大于5);通过阀门16调节冷侧流体流量,改变冷侧流体进出口温差(最好大于5);4切换到换热器实验控制量过程线界面,观察换热器冷、热侧流体进口温度变化曲线;5待系统稳定运行在设定工况附近后,开始记录实验数据;6实验数据记录完毕后,选择打印控制量过程线,查看工况稳定程度,并打印报表。 (三)实验结束1退出制冷压缩机性能实验系统软件。 2依次关闭控制台上恒温器()、恒温器()、被测压缩机、冷媒泵电源。 并将控制台上选择开关复位至零位。 断开试验台总开关;闭冷却塔水泵电源。 3关闭制冷剂环路阀门C;关闭冷却水环路和载冷剂环路所有阀门。 4分析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 注意?恒温器二(蒸发器侧)加热器在开机时手动设置调节器的加热量为50%,防止压缩机拉低压和蒸发器结冰;?注意冷媒流量不要太小,防止蒸发器结冰。 实验四水泵性能测试实验 一、实验目的1通过本试验,熟悉和了解水泵性能测试方法与相关操作,增强对水泵的认识。 2熟悉对水泵性能实验系统软件的操作。 二、实验设备整个实验装置由一离心水泵和相应的测量,调节装置构成,其实验原理图如图7所示图7 三、实验方法测量水泵的流量通过涡轮流量计直接测得,水泵的扬程通过水泵进出口的压力变送器测得。 调节水泵的出口设立调节阀,通过阀门1(各阀门编号见系统总图)的调节改变流量获得水泵变工况运行特性。 四、实验数据1.在同一坐标中,作出水泵扬程H与流量G的关系曲线;2.在同一坐标中,作出水泵功率W与流量G的关系曲线;流量与扬程,流量和功率曲线如图8所示功率功率扬程扬程流量图8 五、操作步骤(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仔细阅读本实验指导以及相关资料,对本实验的方法和原理做到充分了解。 2熟悉本实验系统流程,打开相应阀门(各阀门编号见系统总图),使总实验装置处于水泵性能实验运行流程。 本实验不需要使用制冷系统。 只需打开阀门11,12,13即可。 其余阀门应都处于关闭状态。 (二)实验开始1接通多功能试验台电源,将控制台上选择开关切换至“水泵”档。 首先,打开冷却塔水泵电源,使冷却水环路运行。 其次,对控制台进行开关操作,启动水泵即可。 注:试验台上绿色按钮表示启动状态。 2在系统设置界面设置实验设定参数。 进入模拟图界面后,点击“开始实验”按钮。 3调节阀门11开至最大。 4在软件水泵实验模拟显示图界面,观察水泵进、出口压力和流量计流量,待各值波动较小时,可认为工况稳定,此时点至数据记录。 5将阀门11开度关闭少许,重复第4步。 6重复第5步至少5次以上,最多不可超过20次,测试不同工况下水泵扬程及功耗。 7点击界面中“结束实验”按钮,程序将保存所做的不同工况的数据;打印实验数据记录表。 (三)实验结束1退出水泵性能实验系统软件。 2依次关闭控制台上水泵电源。 并将控制台上选择开关复位至零位。 断开试验台总开关。 关闭冷却塔水泵电源。 3关闭所有阀门。 4根据实验记录表进行实验数据。 实验五膨胀阀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本实验,使学生定性定量地观察当感温包感受到过热度发生变化时,热力膨胀阀的开度将如何变化。 以一种直观的方式加深对热力膨胀阀工作机理的理解。 2、当弹簧预紧力发生变化时,观察阀门的开度如何变化,反映在流量上又有如何变化。 3、观察背压改变时,通过阀门的流量如何变化。 4、学习和了解本实验中所涉及的各种参数测量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制冷系统中,热力膨胀阀是至关重要的部件,它设置于蒸发器进液口的供液管道上。 通过设置在蒸发器出口管上的感温包确定回气过热度的变化,自动调节热力膨胀阀的开启度,以调节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 与此同时,将由高压贮液器或冷凝器来的高压液态制冷剂膨胀降压到与蒸发压力相同的低温低压状态。 本实验装置采用的内平衡式热力膨胀阀由阀体、阀座、阀针、调节杆座、调节杆、弹簧、过滤器、传动杆、感温包、毛细管、气箱盖和感应薄膜等组成,感温包里灌注R22,把它放置于水浴中,用以模拟感受蒸发器回气温度变化;毛细管是用直径很细的铜管制成,其作用是将感温包内由于温度的变化而造成的压力变化传递到动力室的波纹薄膜上去。 波纹薄膜由于动力室中压力的变化而产生的位移通过其下方的传动杆传递到阀针上,使阀针随着传动杆的上下移动而一起移动,以控制阀孔的开启度。 调节杆的作用是在系统调试运转中,用以调整弹簧的压紧程度来调整膨胀阀的开启过热度的。 金属波纹薄膜受有三种力的作用,在膜片的上方,为感温包中液体(与其感受到的温度相对应的)的饱和压力P对膜片产生的向下推力P,在膜片的下方,受阀座后面与蒸发器相通的低压流体对膜片产生一个向上的推力P0(节流后压力)和弹簧的张力W的作用。 当三力处于平衡状态,即满足PP0+W时,膜片不动,则阀口处于一定的开启度。 而当其中任何一个力发生变化时,就会破坏原有的平衡,则阀口的开启度也就随之发生变化,直到建立新的平衡为止。 当外界情况改变,如由于供液不足或热负荷增大,引起蒸发器的回气过热度增大时,则感温包感受到的温度也升高,饱和压力P也就增大,因此形成PP0+W,这样就会导至膜片下移,使阀口开启度增大,制冷剂的流量也就增大,直至供液量与蒸发量相等时达到另一平衡。 反之,若由于供液过多或热负荷减少,引起蒸发器的回气过热度减小,使感温包感受到的温度也降低时,则饱和压力P也就减小,因此形成PP0+W,这样就会导至膜片上移,使阀口开启度减小,制冷剂的供液量也就减少,直至与蒸发器的热负荷相匹配为此。 另外,从上述关系也可看出,调节不同的弹簧预紧力W,便能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崇明区村居事务工作者校园招录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中国广电荆州市2025秋招笔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吉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模拟试卷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云浮市中储粮2025秋招购销统计岗高频笔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宿州市人才集团有限公司招募就业见习人员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年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高层次招聘2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年宁夏医科大学自主公开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临沂市工程学校公开招聘教师(15名)模拟试卷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事业单位招聘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年甘肃省卫生健康委系统招聘工作人员网上缴费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型钢混凝土结构钢筋施工
- 石群邱关源电路(第1至7单元)白底课件
- JJF 1338-2012相控阵超声探伤仪校准规范
- GB/T 40529-2021船舶与海洋技术起货绞车
- GB 31603-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 关于公布2016年度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评审结果的通知
- 港口集团绩效考核方案
- 送达地址确认书(诉讼类范本)
- 2023版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诊疗常规
- 三坐标测量基础知识(基础教育)
- 宜家战略分析(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