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学设计.doc_第1页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学设计.doc_第2页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学设计.doc_第3页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学设计.doc_第4页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学设计 从 师夷长技 到维新变法教学设计解读课标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感受主动向他人学习和积极进取的快乐,形成好学善学而不盲从的态度整体概述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了深重的民族危机,从 天朝上国 梦幻中惊醒的中国人在思想界奏响了救亡图存的旋律。本课分三目介绍了从鸦片战争后至19世纪末中国近代思想向西方学习发展的渐进过程。第一目开眼看世界,阐释了鸦片战争结束、国门被打开后,中国思想界发生了新的变化,开始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第二目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从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思想兴起的目的和内容、洋务派的措施和影响等几个方面,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探索过程。第三目维新变法思想,从早期维新思想、维新思想、维新变法运动几个方面介绍了近代思想的沿革变化。这些思想从学造器物到仿行制度,先学习西方实用科技后学习社会政治学说,探求强国之路。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林则徐被称为 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魏源的 师夷长技以制夷 思想;洋务派 师夷长技以自强 思想;早期维新思想和90年代维新思想;(2)理解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一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3)运用所学知识认识中国人民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探究与当时世界形势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1)联系必修的有关内容,讨论近代中国人思想解放的时代背景。(2)运用制表的方式,将学西方、寻变革的思想历程梳理清楚。(3)历史材料分析能力是历史教学要培养的重要能力之一。本课设计注重对历史材料的运用,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和探究活动,以充足的史实材料作铺垫,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在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历史材料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能力,同时深刻理解、切实体验历史。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新思想的代表人物敢于面对现实、冲破樊篱、放眼全球探索救国之路的爱国精神与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创新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思想的变化历程,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思想在洋务运动中的作用;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教学难点分析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认识近代思想发展的过程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教具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电脑、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情景导入:方式一:今天大家对外国人一般怎么称呼? 老外 是比较常用的。一般称呼中加 老 显得亲切,比如 老乡 老表 老婆 老公 ,同时这也体现了我们中国人友善的态度,博大的胸怀,说明我们把你当做自家人,没拿你当外人呀!但是100年前,我们喊他们什么? 洋人、洋鬼子 !这其中包含着排斥、惊羡、效仿和痛恨的复杂情感。200年前呢? 夷、洋夷 ,这是拥有辉煌文明和强大国力的中国对外国的一种蔑称。但是就是这蛮夷之邦中的英国,在1840年发动了鸦片战争,把以 天朝上国 自居的清王朝打得一败涂地,颜面尽失。这场战争给古老的中国带来巨大的冲击,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在严峻的现实面前,率先惊醒,掀起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大潮,奏响了向西方学习的新乐章。方式二:视频 复兴之路 片段(2分钟)。 三千年之变局 指什么变局?投影显示 列强侵华,民族危机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率先惊醒,开始摆脱与西方隔绝的状态,掀起了以向西方学习为主题的近代思想解放潮流。投影显示 学习西方,思想解放学生讨论,老师整理:中国君主专制强化、自然经济主导、对外闭关锁国,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建立、工业化进程起步、加紧殖民扩张。投影显示一、看世界,雾里探花 师夷长技以制夷探究: 世界 如何? 雾 是何意?从视频中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国内、直接三个方面总结背景。(为何看?谁在看?如何看?看到了什么?)1.背景(19世纪40-50年代)(1)国际:欧美崛起,侵略扩张(2)国内:封建危机,妄自尊大(3)直接:鸦片战争,惊醒志士2.表现:人物、活动、观点林则徐 近代中国 开眼看世界 的第一人设问:为什么说林则徐是近代中国 开眼看世界 的第一人?编译四洲志和各国律例;仿制船炮,迈出了 师夷长技 的第一步。林则徐提倡学习西方的 长技 主要指军事科学技术。开中国近代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个人的爱国精神,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魏源 编写海国图志,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系统介绍世界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介绍并传播西方先进技术;赞扬美国的总统选举制度,称瑞士的民主共和制为 西土之桃花源 ;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救国主张。这是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翔实的专著,也是探寻学习西方富国强兵之道的启蒙之作。这促使人们开阔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了解世界,对近代维新变法思想有一定的影响。展示材料:材料1: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材料2: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 叙合作探究: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含义是什么?(手段、内容、目的)手段 向西方学习;内容 军事科学技术;目的 抵制侵略,维护统治 魏源扮演了两大角色:他是黄昏时的猫头鹰,理性地预告了天黑后的凄凉;他是黎明前的云雀,清脆地预告了天亮后的雾霭。 周兴旺3、影响:引导国人、开阔眼界、关注世界、启迪思想。展示资政新篇和瀛环志略的图片,说明其影响。提问:你觉得早期先进的中国人冲破藩篱,睁开眼睛,看到的是怎样的世界?全面吗?他们看到的主要是船坚炮利,更悲哀的是没有得到统治者的认可,没有能付诸实施。据统计,当时国内有士绅百万余人,有能力读此书的也多达三百多万人,然而却很少有人认真地阅读和领会书中的深刻内涵。相反,许多守旧的朝廷官吏的骂声却扑面而来, 在他们眼中这无疑成了一本大逆不道的书。 海国图志最终在国内的印刷数仅有千册左右。 过渡:正如当代历史学家戴逸所说的 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造成以后很久时间,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 。展示图片:1860年咸丰帝颁布的学习西方技术的上谕中国在错失了20年的发展机遇以后,才开始了 师夷长技 的实践 19世纪60 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发动的洋务运动。这场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二、学器物,移花接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 背 景(20世纪60年代)展示图片:1851年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太平天国运动,1860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总结:必要性:内忧外患加剧可能性:西学逐步传播2、含义分析材料,师生合作探究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乃不能及 李鸿章材料二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人心,西学应世事,而必无孛于经矣。 材料三 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可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夫所谓道本者,三纲四维是也。 张之洞劝学篇中 学:中国传统文化(儒家)西 学:西方文化(近代科学技术)中学为体:纲常名教为国家命运根本;西学为用:学习西方先进科技 中学为体 指以中国旧的封建制度、纲常礼教为主体、本质; 西学为用 应该是指学习西方先进的一些东西,为封建制度服务。它的实质指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强化封建制度,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3、目的: 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加深理解对洋务派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主张的正确理解是A、以 自强 和 求富 为基本出发点 B、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客观评价C、借助西方科技维护中国的传统封建制度D、用 中学 来对抗 西学 的传播(过渡)是否所有的清政府官员都支持洋务派?请判断下面言论的派别窃闻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同治六年二月十五日大学士倭仁折洋务派与顽固派派的异同提示:同 目的、阶级立场异 态度、手段那中体西用思想和林则徐、魏源思想有何差异呢?(学思之窗)(给出提示,学生自主回答)继承(同):学习内容、根本目的、阶级立场、影响发展(异):学习领域、首要目的、实践程度论从史出:看材料,谈 中体西用 思想的影响洋务运动中诞生的近代中国第一1862年中国人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蒸汽机在安庆内军械所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 北洋水师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 京师同文馆图片:晚清留美幼童提问总结影响(1)将 师夷长技 思想付诸实践(2)推动洋务运动开展,迈开了中国经济,教育,军事近代化的第一步。(3)促进西学传播,推动思想解放但是洋务运动成功了吗?展示图片:甲午战败标志洋务运动破产失败的原因何在?有一位思想家是这样分析的 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 育才于学堂,论证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 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这位思想家认为中国富强是什么? 变革制度 三、变制度,昙花留香 兴民权,行立宪1、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60年代)自主学习 背景、代表、主张、意义、缺陷强调这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体现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但是没有形成完整体系,没有付诸实践。(过渡)岁月如逝,到了19世纪90年代,中国似乎清醒了,因为他们看到的世界比原来清淅多了。由此,假如你是19世纪末期的一位资产阶级爱国者,你觉得怎样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 既要政治变革,又要救亡图强。两者结合起来。看看康梁谭领导的维新运动。展示时局图和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民办企业比较表,师生合作分析90年代维新思想发展的背景2、维新思想的发展(19世纪90年代)背景:政治:民族危机加重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思想:早期维新思想奠定基础(2)概况(阅读课本,结合材料,分组学习,合作探究) 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宪法,开国会,行三足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 时诸侯皆祭天地,孔子定为天子祭天地 康有为 今日策中国者,必曰兴民权。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天演论敲响了危亡警钟:生物不断在 变 、不断进化,这是不可抗拒的规律,社会也是如此。中国变法救亡不仅合理、可能,而且刻不容缓!天演论出版以后,不上几年,便风行全国,竟作了中学生的读物了。天演 、 物竞 、 淘汰 、 天择 等等术语都渐渐成了一班爱国志士的 口头禅 ,还有许多人爱用这种名词做自己或儿女的名字。 严复 人物主要著作主要思想思想特点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否定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论证变法合理西儒结合托古改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抨击专制,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变法和图存相结合 严复天演论人民主权以西方进化论作为变法维新的理论武器合作探究1有人说: 康有为是跪着造反的。 你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他为什么要 跪着造反 ?答案1、意思:(1)借助孔子(2)保留、依靠皇帝 (3)宣传反封建专制的维新变法思想2、原因:封建势力强大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低,资产阶级力量较弱,没有自己鲜明的旗帜。中国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借助它可以为变法减少阻力康有为的出身、经历、地位。合作探究2他们思想的共同点:政治上: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合作探究3洋务派思想与维新思想的不同(提示:学习内容、阶级属性、根本目的)器物 制度地主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维护封建统治 发展资本主义展示图片:光绪帝和定国是诏,戊戌六君子,简单介绍戊戌变法经过。介绍谭嗣同的死,进行情感教育,过渡到维新思想的影响展示图片谭嗣同。 (维新变法失败后)日本使馆派人表示可以为谭嗣同提供保护,他毅然回绝说: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正如鲁迅所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展示材料,探究影响材料一 康有为思想引起极大震动,成为 思想界一大飓风 , 梁启超喻为 火山大喷火也,其大地震也。 沈渭滨百年戊戌变法研究回顾材料二 一批一批的中国人接受了进化论;一批一批的传统士人在洗了脑子之后转化为或多或少具有近代意识的知识分子。就其历史意义而言,这种场面,要比千军万马的厮杀更加惊心动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三 据统计,1895年以前全国报刊只有15家,但戊戌时代三年之间,据初步统计,数量跃至64家。 1898年,学会、学堂、报馆合计达300所以上 。时务报发行最高达到一万七千份,成为中国第一大报。三则材料分别说明维新思想的范围之广,冲击之大,理论之新,构成了进度中国启蒙、觉醒、思想解放潮流材料四 这些年来中国国民觉些甚么呢?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 -1923年,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这说明中国的民族意识、民主意识逐步增强。展示图片:京师大学堂牌匾、戊戌变法时期的报刊杂志、梁启超创办的 经正女学堂 、 废除妇女缠足的 天足会 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