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扬州美景PPT课件.ppt_第1页
介绍扬州美景PPT课件.ppt_第2页
介绍扬州美景PPT课件.ppt_第3页
介绍扬州美景PPT课件.ppt_第4页
介绍扬州美景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扬州 我们的故乡 市场营销H131汤泽楷岳雷高剑波 1 让我们一起在一曲优美的扬州市市歌 茉莉花 中来了解扬州吧 2 地理位置 扬州市南部濒临长江 与镇江市隔江相望 西部与安徽省天长市相连 西南部与南京市相连 北部与淮安市接壤 东部和盐城市 泰州市毗连 3 气候 扬州冬季偏长 4个多月 盛行干冷的偏北风 以东北风和西北风居多 夏季多为从海洋吹来的湿热的东南到东风 以东南风居多 春季多东南风 秋季多东北风 4 行政区划 扬州市现辖广陵 邗江 维扬3个区 有宝应 仪征 高邮 江都4个县级市 全市共有70个镇 7个乡和14个街道办事处 全市总面积6634平方公里 其中市辖区面积1024平方公里 全市总人口458 8万 其中市辖区人口121万 5 观光旅游 扬州素来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休闲城市 古人赞美扬州的诗句皆成经典传世 如 十年一觉扬州梦 春风十里扬州路 二十四桥明月夜 夜市千灯照碧云 等 扬州园林诸如瘦西湖 个园 何园 汪氏小苑等都是扬州著名的旅游景点 6 扬州著名景区 大明寺瘦西湖茱萸湾京杭大运河扬州八怪纪念馆晚清浙派建筑群 7 千年古刹大明寺 大明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蜀冈中峰 唐天宝元年 742年 名僧鉴真东渡日本前 即在此传经授戒 该寺因以名闻天下 8 瘦西湖 位于扬州市北郊 现有游览区面积100公顷左右 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 具有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和扬州园林特色的国家重点名胜区 2010年被授予中国旅游界含金量最高荣誉 全国AAAAA级景区 成为扬州首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瘦西湖 9 茱萸湾风景区是国家AAA级旅游区 位于扬州市区东北5公里 面积约50公顷 东临古运河 西傍大运河 北通邵伯湖 南望江都水利枢纽工程 扬州动物园 茱萸湾 10 京杭大运河运河两岸风光带 古运河扬州段是整个运河中最古老的一段 现在扬州境内的运河与2000多年前的古邗沟路线大部分吻合 与隋炀帝开凿的运河则完全契合 从瓜洲至宝应全长125公里 Beautiful 11 扬州八怪 是清代活跃在扬州画坛上的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画家 以其立意新 构图新 技法新的艺术作品开创了一代新画风 为中国书画艺术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业 扬州八怪纪念馆 12 晚清浙派建筑群 吴道台宅第 13 14 15 个园 16 汪氏小苑 17 除了瘦西湖等风景名胜以外 还可以去去这些地方 唐城遗址汉陵苑世界动物之窗 双东 历史街区古运河水上游蜀冈西峰生态公园冶春园吴道台宅第荷花池公园卢氏盐商住宅史可法纪念馆凤凰岛扬州八怪纪念馆朱自清故居崔致远纪念馆琼花观高旻寺普哈丁墓园双博馆马可波罗纪念馆扬州佛教文化园仙鹤寺隋炀帝陵瓜洲古渡润扬森林公园等 18 同学们一定要记住最佳旅游时机哦 所谓 烟花三月下扬州 每年的春季就是游览扬州的最佳时间 每年4月18日 5月18日 扬州市都会举行 烟花三月经贸旅游节 此时的扬州烟雨朦朦 稀有的琼花正当盛开 花香扑鼻 是旅游的黄金季节 19 想知道扬州的特色吗 富春包子 20 富春茶社 富春茶社是一座闻名中外的老店 1885年始为富春花局 由茶座起家 历经百年 形成了花 茶 点 菜 结合 色 香 味 形俱佳 闲 静 雅 适取胜的特色 它是维扬点菜的正宗代表 为适应海内外宾客的需求 近年来富春茶社进行了更新改造 继 春江 醉月 餐厅建成后 淮扬第一楼 融中国传统的古典亭楼建筑艺术和现代化装饰于一体 点缀以清新雅致的假山 喷泉 餐厅内红木桌椅 漆器桌椅古色古香 舒适典雅 楼内花卉盆景 争芳斗艳 置身其中宴饮小酌 心旷神怡 21 牛皮糖 22 2020 3 20 23 关于牛皮糖的传说 牛皮糖的传说是宋开宝年间 宋太祖赵匡胤攻击南唐时 一次激战中不慎受伤误入龙虎山脚下 昏倒在泸溪河畔一家作坊旁 坊主的姑娘救了他 在她的精心照料下 赵匡胤不仅伤恢复很快还和姑娘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但是为了完成宋朝统一大业 他不得不暂时离开她 临别前夜 姑娘端出自己精心制造的甜品送给他 赵匡胤拿起一粒一拉竟有一米之长而绵延不断 放在嘴里竟非常柔嫩耐嚼 满口含香 不禁深受感动 姑娘的一片深情匡胤永世不忘 此糖后伴随赵匡胤南征北战渐渐传到民间 老百姓根据此糖果的特性就称为 牛皮糖 了 24 扬州剪纸 25 全国闻名的扬州三把刀 26 高邮双黄蛋 27 江苏高邮一带所饲养的鸭子个头大 毛皮紧 潜水深 觅食力强 一般都在水网地区放养 多食鱼虾 所生的蛋蛋质细 黄油多 据记载 早在乾隆年间高邮咸鸭蛋已成为席上珍品了 高邮咸鸭蛋 28 扬州炒饭不同于家常蛋炒饭 配料众多 工艺精湛 按文索骥 可登大雅之堂 29 三丁包 扬州三丁包子的馅心 以鸡丁 肉丁 笋丁制成 故名 三丁 30 狮子头 色泽红亮 香味诱人 肥而不腻 入口即化 老少咸宜 往往底菜 青豆 先被一抢而空 31 扬剧是江苏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 原名 维扬戏 主要流行于苏北 江南 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区 它是以古老的 花鼓戏 和 香火戏 为基础 又吸收了扬州清曲 民歌小调发展起来的地方戏种 扬州清曲是中国江苏既古老又有影响力的曲艺之一 清代康 乾年间是其鼎盛期 曾流传于全国许多地区 扬州清曲大部分音乐源自本地小调 再次为 传自四方 的各地小调 其音乐具有民间性及地域特性 曲词题材极其广泛 曲目十分丰富 扬州清曲历史久远 元代小唱 散曲是其渊薮 明代的许多小曲风韵至今仍有保留 演唱者分 阔口 和 窄口 均以字行腔 注重腔韵和发声 每个演唱曲目有一至数人参加 至今保持传统坐唱形式 扬剧 扬州清曲 花鼓戏 是扬州民间逢年过节群众性娱乐的一种表演形式 香火戏 是通过祈神赐福活动 配以大锣 大鼓等乐器进行表演的戏剧 20世纪初 扬州民间花鼓戏逐渐从自娱发展到唱堂会 先后组班到上海 汉口等地演出 地点有农村转向城市 观众由乡民转为市民 演出性质有庙会自娱转向营业性 经常化 这就使得原有的剧目远远不能适应新的演出需要 于是 花鼓戏顺理成章 开始大量吸收清曲曲牌和曲目 花鼓戏的内容和形式也由此而令人耳目一新 鉴于唱腔细腻 又以丝竹伴奏 所以俗称 小开口 32 汉族占扬州总人口的99 以上 此外还有40多个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总人口2万多 占全市总人口的0 6 高邮下属的菱塘回族乡是江苏省唯一的民族乡 关于民族 33 关于城市荣誉 1982年首批历史文化名城1998年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2年国家卫生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2003年国家园林城市 江苏人居环境奖城市 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国家节水型城市 国家畅通工程优秀管理城市2004年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 国家级生态示范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市2005年国家节水型城市2006年联合国人居奖城市2009年中国和谐管理城市 34 关于语言 扬州话是江淮方言的代表 她的存在至少也有三 四百年的历史了 它曾经是明朝时期的官话 以扬州方言为载体的曲艺有扬州清曲 扬州评话 扬剧等 这些曲艺已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35 又叫扬州评词 是以扬州方言说表的古老曲种 流行于江苏北部和南京 镇江 上海等地 看戏要看梅兰芳 听书要听王少堂 王少堂是现代扬州著名的评话表演艺术家 扬州评话 始于明末 兴于清初 到清代中叶达到极盛阶段 在艺术上扬州评话以描写细致 结构严谨 首尾呼应 头绪纷繁而井然不乱见长 讲求细节丰富 人物形象鲜明 语言生动有趣 艺人在创作和表演时 还刻意渲染扬州本地风光 充满了浓郁的地方色彩 它演出方便 表演不需舞台 不需化妆 亦不要道具 布景和音响设备 只要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即可演出 说者多为一人 说中夹评 只说不唱 以扇子 手帕为道具 以醒木击桌加强氛氛 表演时注意运用口技 绘声绘色 一人多角 以手 眼 身 步 神与口头说表紧密配合 使观众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如入其境 扬州评话 36 扬州弹词 原名弦词 流行于扬州 镇江 南京及苏北里下河地区 是与苏州弹词并称的曲艺曲种 表演分单档和双档两种 单档一人说唱 以三弦伴奏 双档二人对唱 乐器为三弦 琵琶 扬州弹词表演以说表为主 弹唱为辅 讲究字正腔圆 语调韵味 其说表多用扬州方言 起角色时也用外地 码头话 以区别和刻划人物 双档演出 二人相应配合 以不同人物的口吻 声调对话 一人侧重叙述 一人侧重唱曲 扬州弹词 37 关于名人 张若虚 唐代扬州诗人 春江花月夜 作者 鉴真 唐代扬州僧人 唐代赴日本传戒并首创日本律宗的高僧 白居易 唐代诗人 于扬州居住数年 杜牧 唐代诗人 于扬州为官十年 苏轼 宋代文豪 为官数年曾任扬州知州 马可 波罗 意大利旅行家 元世祖忽必烈统治时期 任扬州总管3年 38 朱自清 朱自清 1898年11月22日 1948年8月12日 原名朱自华 后改为朱自清 号秋实 字佩弦 现代著名散文家 诗人 学者 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 生于江苏海州 今连云港市 朱自清有著作26种 共约190万言 包括诗歌 散文 文艺批评 学术研究等 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 朱自清文集 1988年 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的搜集 整理 出版了6册 朱自清全集 朱自清虽在 五四 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 但是 1923年发表的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却显示出他的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 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 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 背影 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关于名人 39 郑板桥 1693 1765 清代画家 书法家 诗人 名燮 字克柔 号板桥 兴化市 原属扬州 人 扬州八怪 代表人物之一 郑板桥善画 尤擅写兰竹 亦善书法 楷 行 隶三体相兼 以画法入笔 用隶体参入行楷 自成一格 号称 六分半书 后人称之为 乱石铺街 又善诗文 作品明白流畅 不受神韵格调之缚 其中 悍吏 私刑恶 孤儿行 逃荒行 等作 描写人民疾苦 家书 道情 等作 自然坦率 为世人称道 人称郑板桥诗 书 画三绝 关于名人 40 史可法 南明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