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我课堂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我课堂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我课堂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我课堂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我课堂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四年级(下)语文教案 班 级:四( )班 科任老师:_ “我课堂”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日期:2013年月日教学内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共几课时共一课时第一课时课型讲读第几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了解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懂得爱护图书的意义和要求,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爱护图书的意义,要求,学会方法。2、在实践中养成坚持写日记和爱护图书的好习惯。“我”学习“我”引导调整与反思讨论:如何写好作文?勤于观察,勤于积累,把观察的东西及时积累下来。讲明写日记的意义写日记有什么好处?分组讨论。交流。小结。写日记能够为自己提供写作机会,帮助提高写作水平。通过对看到的、听到的事情或者一些问题的思考,帮助自己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明白自己该怎么做、怎么想,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交给写日记的方法日记的内容和注意点。观察图画,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日记的主体部分可以写什么?该怎么写?怎样才能写好日记?1, 要持之以恒。2, 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可以成为日记的内容。3, 用自己的语言写想说的话。日记的书写及格式讨论交流。总结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在今后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要坚持写日记,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我”作业给新课本包上封皮。做书签。把办公室图书分类整理好。“我课堂”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日期:2013年月日教学内容1.走,我们去植树共几课时共二课时第一课时课型讲读第几课时教学目标1读准生词,理解“版图、沟渠”。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3抓住关键词语,通过朗读体会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的愉悦心情。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生字新词,正确的朗读课文。难点:初步体会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的愉悦心情。“我”资源1植树节的由来: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1979年2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通过了将3月12日定为我国植树节的决议,这项决议的意义在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和各项林业建设的步伐。将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之日定为我国植树节,也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并且要实现得更好。2据联合国统计,现在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设立了植树节。由于各国国情和地理位置不同,植树节在各国的称呼和时间也不相同,如日本称为“树木节”和“绿化周”;以色列称“树木的新年日”;缅甸称为“植树月”;南斯拉夫称为“植树周”;冰岛称为“学生植树日”;印度称为“全国植树节”;法国称为“全国树木日”;加拿大称为“森林周”。“我”预习1朗读诗歌,读正确、读通顺,试着读出感情。想想诗歌内容。2学习字词。完成一课一练第一、三题。3阅读补充习题第四题内容。“我课堂”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日期:2013年月日“我”学习“我”引导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走近课文(5分钟)1树林是孕育人类的母亲;是人类的资源宝库;能保护土壤;能涵养水源;能调节气候,制造氧气;能净化空气;能消除噪声。2齐读课题。第二板块:预习展示(20分钟) 预习作业2:1.学生自由朗读词语,指名读。2.理解词语意思:和煦:温暖。回荡:声音等来回飘荡。音符:乐谱中表示音长或音高的符号。版图:国家的领土、疆域。乖乖:不淘气、听话。3.齐读词语。4. 学生展示,组内批阅。 预习作业1:课文朗读【学习单1】小组选择喜欢的方式合作朗读课文。时间:3分钟1.小组朗读展示。2.在教师指导下练读。第三板块:整体感知(14分钟)【学习单2】1.仔细观察插图,想想他们在干什么?2.自由朗读诗歌,想想诗歌分几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3.学习时间:5分钟1. 学生自主学习。2. 学生展示。预设:1.(三个少先队员扛着铁锹、拎着水桶、拿着小树苗去植树。)2.第35小节讲了植树的好处;第1、2小节讲了少先队员怀着愉悦的心情,在荒滩等处栽下了棵棵小树;第6小节写了森林是“绿色宝库”,与人类关系密切。第四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1分钟)第一板块:导入揭题1.你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讲树林和我们人类的关系吗?(结合预习作业3)(指名学生讲述)2.是啊,树林对于我们人类真是太重要了!我们一起去植树吧!3.板书课题,齐读。第二板块:预习导学 预习作业2: 出示词语: 植树 沟渠 回荡 音符 版图乖乖 栽树 和煦 欢声笑语 绿色工厂2.导学指名朗读词语。理解词语意思:和煦、回荡、音符、版图、乖乖。区别“栽、载、裁”。1. 指名一名学生展示交流一课一练一、三题。 预习作业1:课文朗读1.在小组内选择喜欢的方式合作朗读课文。教师巡视、观察学生合作学习。2.学生展示朗读。第三板块:整体感知导学:1. 出示挂图,你们看,他们在干什么?2. 自由读诗歌,想想哪几个自然段讲了植树的好处?3. 1、2小节和第6小节分别写了什么?第四板块:布置作业“我”作业完成习字册,抄写词语2遍。完成一课一练第二大题。搜集关于植树节的标语,如“植树造林利国利民”等。“我课堂”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日期:2013年月日教学内容1.走,我们去植树共几课时共二课时第二课时课型讲读第几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深入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意义及作用,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理解“绿色宝库” 的意思。感悟“染”字的妙处。理解“绿色宝库” 的意思。感悟“染”字的妙处。3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植树的意义及作用。难点:理解“绿色宝库” 的意思。感悟“染”字的妙处。“我”资源1.小黑板、挂图2.植树的好处:树木是我们的朋友,他们每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改善了我们的生活环境,而且,到处都是清新空气,让我们感觉舒畅,他还有六大作用:1.含养水源 2.净化空气 3.固定土壤 4.减少噪音 5.美化环境 6.遮阳防辐射。由于树木茂密的树冠绿叶能遮拦阳光、吸收太阳的辐射热,因而降低了小环境内的气温。树木象一台台巨大的抽水机,它不断地把土壤中的水分吸收进树体内,再通过叶片的蒸腾作用把根所吸收水分的绝大多数以水汽的形式扩散到大气间,因而改善、调节了空气中的相对湿度。树木还能对人类赖依生存的环境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我”预习1试着背诵课文。2.阅读有关资料,了解植树的好处。“我”学习“我”引导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走近课文(2分钟)1.齐读课题。2.预设:欢快、愉悦。第二板块:学习1、2自然段(12分钟)【学习单1】1自由朗读第1、2小节,从哪儿看出少先队员去植树的决心很大?2.哪些词句写出了少先队员的喜悦心情?3.少先队员在什么地方植树?那串省略号表示什么?想象一下他们还会去哪儿呢?先单独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和学习小组内的同学交流。学习时间:4分钟学生自主学习预设:1. “走”字后面的停顿,“我们一起去植树”后面的感叹号。2. 轻快的脚步、欢声笑语3.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 田野、校园、村庄4.少先队员会想: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就像今天栽下的小树,在阳光雨露下,健康蓬勃地成长,将来就是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第三板块:学习35自然段(17分钟)【学习单2】自由读课文。思考:植树有哪些好处?学习时间:2分钟学生自主学习预设:植树的好处:树木是绿色工厂,为我们送来清新的空气;多栽树多添绿,染绿祖国的版图;让风沙低头,鸟儿欢舞,抵御自然灾害。一个“染”字用得贴切形象,写出了只要我们坚持植树造林,我们的祖国就会成为一个绿色世界。“绿色的希望”指的是少先队员满怀希望栽的小树。第四板块:学习第6自然段(8分钟)1. “绿色宝库”指的是森林。2.少先队员植树造林的决心之大,点明了全诗的中心。3.齐读最后一节预设:1 珍爱绿色,珍爱我们共有的家园。多一片绿叶,多一份温馨。生命在于绿色,希望在于绿色。第五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1分钟)第一板块:揭题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走,我们去植树。(齐读课题) 读课题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小结过渡:阳春三月,微风拂面,让我们沐浴着美好春光植树去。第二板块:学习1、2自然段1.任务驱动:完成学习单12.导学:(1)教师相机指导朗读,读出植树时的豪情。(2)指导用欢快的语气读有关句子。(3)红领巾的足迹遍布祖国大地,红领巾的欢声笑语回荡在祖国上空,看到一棵棵青翠的小树拔地而起,少先队员们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4)指导朗读,要读出轻快、有力的语气,读出少先队员的蓬勃朝气。让我们一起在朗读中感受这一份喜悦。第三板块:学习35自然段1.任务驱动:完成学习单22.导学:(1)读后交流。相机板书:绿色工厂 增添新绿 绿色希望(2)进一步理解词句,指导朗读。理解“绿色工厂”。讲解光合作用:叶子吸取水分和二氧化碳后,能在阳光的作用下产生氧气,树叶通过光合作用吸进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从而使空气得到净化,减少了环境污染。指导读好“给我们送来清新的空气,让每个人都健康、幸福。”感悟“染”字的妙处。“绿色的希望”指什么?仿照第5小节写句子:叫 ,让 。4.齐读,进一步体会植树给我们带来的好处。第四板块:学习第6自然段1“绿色宝库”指什么?为什么说森林是“绿色宝库”,除了“盖房,架桥,造桥,铺路”外,树木还有哪些用处?2最后一句与开头一节的末句相同,首尾呼应,再次表明了什么?3植树的好处如此之多,植树的意义如此重大,让我们动员所有的朋友一起去植树。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节。4交流搜集关于植树节的标语第五板块:布置作业“我”作业完成一课一练、补充习题剩余的题目。背诵诗歌。写一篇倡议书,倡议同学们为绿化我们的家园行动起来。“我课堂”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日期:2013年月日教学内容2.第一朵杏花共几课时共二课时第一课时课型讲读第几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落大意,初步感知人物形象。3赏读仿写第六小节,积累内化课文语言。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难点:赏读仿写第六小节。“我”资源1. 小黑板、挂图。2.竺可桢人物介绍。“我”预习1标出自然段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熟课文。2自学生字词语,组词。完成一课一练第一大题。3收集阅读竺可桢的介绍。“我”学习“我”引导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走近课文(3分钟)1学生背诵高鼎村居、孟浩然春晓、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贺知章咏柳2齐读课题。第二板块:预习展示(18分钟)预习作业2:1.学生自由朗读词语,指名读。2.理解词语意思:顷刻间:极短的时间。(刹那间、一瞬间)郑重:严肃认真。郑重 慎重 严重王阿姨做事一向谨慎,没有经过( )考虑。是不会轻率处理事情的。这个问题很( ),一定要立即设法解决。爸爸( )地说,从今天其不再吸烟,看来他戒烟的决心很大。3.齐读词语。4. 学生展示,组内批阅。预习作业1:课文朗读1.小组选择喜欢的方式合作朗读课文。2.小组朗读展示。3.在教师指导下练读。4.自由练读。第三板块:整体感知(12分钟)1.第一朵杏花是在清明节开放的。课文主要写了竺可桢爷爷。2.学生了解竺可桢爷爷的事迹。【学习单1】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他几次看花呢?2. 再读课文,看看课文可以分几个段落,每段都讲了些什么?3.学习时间: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展示。预设:课文写了竺可桢爷爷两次看花。第15小节讲了竺可桢爷爷问孩子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时候开放的,孩子回答不上来;第615小节讲了第二年春天,孩子告诉竺可桢爷爷第一朵杏花开了,竺可桢爷爷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第16小节写了竺可桢爷爷正是通过常年精确、细致地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第四板块:学习第六小节(6分钟)【学习单2】1.你觉得哪些词或句子用得十分传神?读着这几句话,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联想起哪个成语或诗句。2.春天来了,大地万物发生了变化。同学们,春风还使得什么更美了?仿写:春风吹红( ),吹开了( ),吹( ),吹( )学习时间: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展示预设:1.这是个排比句,句式整齐,朗读上口。通过写春风“吹绿柳梢,吹青小草,吹皱河水,吹鼓花苞”将看不见的春风写活了,既形象,又生动。“皱”用得神奇。说到“皱”,人们想到的往往是皱纹、皱眉等,很难将它和美好的春天联系到一起,但作者在这里化腐朽为神奇,不仅写出了轻风轻抚河面的暖暖春意,而且让人头脑重立即就呈现出了微波粼粼的图画。“鼓”也用得巧妙。如果说成“春风吹大了杏树的花苞”,就无法让人体会杏树那勃勃的生机。2.微风吹过,湖面泛起了一道道的波纹,小草苏醒了,探出了头来,风儿吹绿了柳梢,杏树的花苞胀得鼓鼓的,就要绽开了!第五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1分钟)第一板块:导入揭题1. 春天来了,我们学过哪些写春天的诗呢?2春天来了,柳树伸展开嫩绿的枝条,草儿也伸个懒腰从地底下钻出来,燕子在天空中跳着欢快的舞蹈,桃树、梨树、杏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也都开满了花。你知道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时候开的吗?今天我们学习(板书:第一朵杏花)3.板书课题,齐读。第二板块:预习导学 预习作业2: 出示词语: 一株 泛出 仰起 吹皱 曾经精确 估计 掌握 明媚 程度 郑重 绽开 大概 规律 兴冲冲顷刻间 竺可桢2.导学指名朗读词语。理解词语意思:顷刻间,写几个近义词。理解郑重。完成词语区别练习。指名一名学生展示交流一课一练第一题。预习作业1:课文朗读1.在小组内选择喜欢的方式合作朗读课文。教师巡视、观察学生合作学习。2.学生展示朗读。第三板块:整体感知1.同学们读了课文,能不能回答老师刚才的问题: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时候开的?课文主要写谁?2.我们来看看竺可桢爷爷是个什么样的人?(教师讲解竺可桢介绍)3.竺可桢先生胸襟豁达开阔、治学严谨勤奋、待人宽厚至诚,堪称品格和学问的伟人。让我们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出示学习单1)4. 导学:(1)课文写了竺可桢爷爷几次看花?(2)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第一次看花?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第二次看花?第16小节告诉了我们什么?根据提示,可以分为几段?(3)每段分别讲了什么?5.“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同学们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再读课文,一定有更多收获。第四板块:学习第六小节课文中有一个段落写得很美,我们一起来赏读。出示: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春风吹绿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1.任务驱动:完成学习单22.导学:(1)你觉得哪些词或句子用得十分传神?读着这几句话,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联想起哪个成语或诗句。2.春天来了,大地万物发生了变化。同学们,春风还使得什么更美了?(3)时间像飞箭说明( )。你还能说说时间像( ),像( ),也像( )。第五板块:布置作业1出示句子:春风吹绿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2指名读一读,说说描写的什么内容。3春天,哪些花开放了?说说花的特点。4再读读这段话,你发现这段话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用词准确,有变化)5是的,很多人关注花儿的芳香,花儿的模样,而有个人,他关心的是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想知道是谁吗?6简单介绍:竺可桢,我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家,中国近代气象创始人。概括课文,梳理段落1浏览课文,说说竺爷爷有什么样的品质?(认真、严谨)2那么课文是怎样写竺可桢爷爷这种认真严谨的品质的呢?课文的最后一段总的说明了竺爷爷的这种品质,我们可以把它单独的作为一个部分。想一想,如果按时间先后顺序,前面的内容应该如何分为两部分呢?“我”作业完成习字册,抄写词语2遍。完成一课一练第二大题,补充习题第一、二题。搜集科学家的故事并阅读。 “我课堂”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日期:2013年月日教学内容2.第一朵杏花共几课时共二课时第二课时课型讲读第几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读文,让学生感受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使学生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竺可桢的优秀品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抓住两次对话,感受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为什么以“第一朵杏花”为题目。“我”资源小黑板“我”预习1.思考:从文字中你感受到了竺可桢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2画出有关的句子好好读读品品。我学习我引导调整与反思一板块:走近课文(2分钟)1.本篇课文写了竺可桢的故事。2.课文写了竺可桢两次看杏花的情景,分别是一年前和一年后。3观察精确,一丝不苟第二板块:品味语言,感受人物品质(32分钟)(一)品读一至五自然段【学习单1】默读课文一至五自然段,在最有感触的地方做上批注(圈、画、写)。学习时间:5分钟预设:1.竺可桢爷爷从外面回来,看到杏花开了,便走近“走近杏树数了数、已经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儿”看出竺可桢爷爷观察得很仔细。齐读句子。2. “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弯下腰来:说明竺爷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习惯地问”说明竺可桢在坚持长期物候观测的日子里养成了主动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小组练读对话,展示朗读。杏花只指单纯的花朵,而第一朵杏花并不停留于表面含义,其实是为了从竺可桢把握第一朵杏花开放的精确时间这件事,来说明他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 齐读第六小节。(二)品读六至十五自然段1.学生齐读第715小节。【学习单2】轻声朗读,为句子加上提示语。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竺爷爷( )地问:“什么事情呀?”小孩子( )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竺爷爷( )地问:“什么时候?”小孩子( )地说:“刚才。”竺爷爷( )地问:“是第一朵吗?”小孩子( )地说:“是。”预设:奇怪、高兴、激动、自豪、半信半疑、肯定。根据提示语练习朗读。学生展示分角色朗读。3. 预设:小孩子是为自己终于完成了竺爷爷去年交给的任务而高兴,竺爷爷是为自己终于弄清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而兴奋。 4. 预设:竺爷爷顷刻间象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5. 预设:“郑重”的意思是严肃认真。从“郑重地计下”可以看出竺可桢对科学研究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6.自由朗读介绍竺可桢的文字。竺可桢是我国气象学、地理学的奠基人。从1917年开始,他就养成了每天写日记的习惯。天气和大自然的变化是他每天必须纪录的内容。几十年如一日的精心观测,积累了许多重要的数据,这为他掌握气候变化的规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直到他去世前一天,还用颤巍巍的笔在日记本上记下了当天的气温、风力等数据。在他一生中,曾不止一次地说过这样一段话:【我需要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竺苛桢】7.交流自己的读后体会。预设:我从中明白了竺爷爷是一名治学严谨的科学家,对待科学,从来没有半点马虎。我觉得竺爷爷是个意志坚强,热爱科学的人,在他生病时还不忘做记录。竺爷爷还很关心小朋友,他教我们做事情时要仔细观察。8.有感情地、带着崇敬之情地再次朗读。第三板块:总结迁移(5分钟)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交流自己的学习感受。 预设: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竺爷爷不但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而且搞科学研究一丝不苟、实事求是。我们做学问也要学习竺爷爷主动探索、精益求精的品质。第四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1分钟)第一板块:复习导入1 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板书:竺可桢2 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分别是什么时间?3 你觉得竺可桢是位怎样的科学家?第二板块:品味语言,感受人物品质(一)品读一至五自然段课文是怎样写出竺可桢观察细致,一丝不苟的?细读一到五自然段,在最有感触的句子旁做好批注。导学: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1)出示:竺可桢爷爷从外面回来,看到杏花开了,便走近从哪里看出是精确观察? 是啊,竺爷爷是走近了杏花才数的,这样可以数得更加清楚一下。这样的观察才是“精确地观察”,齐读这一句话。(2)出示:“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你从中读出了什么?四人小组练读。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的话,一个读旁白,一个做评委。第一朵杏花和杏花有什么不同?小结:第一朵杏花是最早开放的杏花,它是物候变化的一个标志,这第一充分体现了竺可桢爷爷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引读第六节。(二)品读六至十五自然段师述:一年前,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答不上来,带着竺爷爷的嘱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 1.任务驱动:完成学习单12.导学:(1)读第一遍:自由轻声读,想想这是谁说的?帮它加个提示语。(2)读第二遍:同桌讨论,每一句该用怎样的语气读?(3)读第三遍:根据提示语读出语气,指导朗读。(4)读第四遍:指名生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子的话,其余读旁白。3师述: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不难听出竺爷爷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动、非常兴奋。那王老师不禁要问小孩子为什么高兴?竺爷爷为什么高兴? 4除了对话部分,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竺可桢爷爷的兴奋和激动?朗读体会带点词语的作用。5“郑重”什么意思?你从“郑重地计下”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日子又体会到什么? 【板书:一丝不苟】师述:是的,“一丝不苟”,竺爷爷的话也证实了这一点。(引读竺爷爷的话)6.大家猜猜看竺可桢爷爷还会郑重地记下哪些日子呢?补充竺可桢和自然日记:竺可桢精确观察大自然:什么时候第一朵花开,第一声蛙鸣,第一次雷声,第一次落叶,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雨-他的笔记本是大自然的缩影。这一个个精确的时间离不开他长年累月的细心观察,也是他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的最好反映。【板书:精确观察 】师出示竺可桢生平介绍。7.自己读读想想,从竺爷爷的话中,你明白了什么呢?8.竺爷爷倾注了一生的心血致力于科学研究,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是我国一位了不起的科学家。来,让我们带着对竺爷爷的敬意再一次齐读。第三板块:总结迁移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总结:课文讲述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3学了本文,你觉得应向竺爷爷学些什么?第四板块:布置作业是的,同学们,竺可桢爷爷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他一生写了很多的著作,他对气候现象的研究达到了世界级水平。他对待科学研究很认真,从来不用大概、也许这类的字眼。课文中有段话就写了他的这些品质和特点。你们发现了吗?(指名读最后一段话)“又”、“习惯地问”常年搞科学研究他要知道的是第一朵,而不只是这四朵,追问:为什么必须是第一朵呢?再读读这段对话,小孩子后面都是“!”,说明什么呢?竺可桢爷爷的话中多是“?”,说明了什么?如果把这段对话这样写可不可以?出示句子:竺可桢爷爷问:“什么事情啊?”小孩说:“竺爷爷,杏花开啦!”竺爷爷赶忙问:“什么时候?”小孩说:“刚才。”竺爷爷又问:“是第一朵吗?”小孩说:“是。”(不能表现高兴急切的心情。)课文为什么以“第一朵杏花”为题?同学们,看来,真是小事见精神呀!课文就是最好的例子。在描写的时候,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里都要认真思考。我们也要像课文中那样,处处表现出这个人的特点来。“我” 作业完成一课一练和补充习题剩余练习。阅读科学家的故事或昆虫记,在好书伴我成长上有所体现。“我课堂”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日期:2013年月日教学内容3.燕子共几课时共二课时第一课时课型讲读第几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3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的大意。难点:正确书写生字词,能根据课文内容理解词语的意思。“我”资源 郑振铎(18981958)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社会活动家。生于浙江省永嘉县,原籍福建长乐县。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1921年同茅盾、叶圣陶等人共同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23年主编小说日报。1931年任燕京大学教授。抗战时期留居上海,与许广平等刊行鲁迅全集。抗战胜利后创办民立周刊。解放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考古研究所所长、文物局局长、文化部副部长。他的著作有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郑振铎文集等。 课文节选自他的散文海燕,有改动。 燕子是一种候鸟,体小、翅膀尖而长,尾巴分开像剪刀,背部黑色,肚皮白色。常在人家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是益鸟。在我国,春天飞到北方,秋到南方。“我”预习1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读正确、读流利。2划出生字词,尝试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荡漾、聚拢、偶尔、俊俏3尝试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4自学生字词,完成一课一练第一、二、三题。我学习我引导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走近课文(5分钟)预设:燕子一种候鸟,体小、翅膀尖而长,尾巴分开像剪刀,背部黑色,肚皮白色。常在人家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是益鸟。在我国,春天飞到北方,秋到南方。第二板块:预习展示(15分钟) 预习作业2:1学生自由朗读词语,指名读。2理解词语意思: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吹拂:掠过,拂拭掠过:轻轻擦过或拂过3近义词:俊俏 (俏丽) 掠过 (拂过)4齐读词语。预习作业4:集体交流一课一练中的第一题。学生展示,组内批阅。预习作业1:课文朗读【学习单1】在小组内选择喜欢的方式合作朗读课文。学习时间:4分钟朗读展示。第三板块:整体感知(14分钟)【学习单2】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先单独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和学习小组内的同学交流。学习时间:5分钟预设:第一段写燕子活泼可爱的样子。第二段写燕子在春光浪漫时从南方赶来了,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第三段写燕子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第四段写样子落在电线上休息。第四板块:学习第一自然段(5分钟)1指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预设:“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凑成小燕子”是小燕子外形的勾勒,“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突出燕子活泼机灵的的特点。2预设:作者抓住重点,写出了燕子外形的特点。3背诵第一自然段。第五版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1分钟)第一板块:导入揭题1同学们,每当春姑娘到来的时候,她的使者燕子(板书课题)就会从南方赶来,你看到过这个春天里的小精灵吗?在你眼中,燕子长得什么样儿呢?2我们再来看看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眼中的燕子是什么样的?第二板块:预习导学 预习作业2:出示词语:乌黑发亮 俊俏轻快 剪刀似的 活泼机灵 吹拂 洒落 展开 赶集似的 烂漫无比 微风 掠过 稻田 翼尖 圆晕 几痕 荡漾 电线杆 沾1 指名读词语。2 根据课文说说词语的意思。3说说词语的近义词。4齐读。 预习作业4:集体交流一课一练中的第一、二、三题。 预习作业1:课文朗读1教师巡视、观察学生合作学习。2学生展示朗读。3在教师指导下练读。4自由练读。第三板块:整体感知1.任务驱动:完成学习单12.导学:相机板书:外形美春之美飞行美歇息美第四板块:品读燕子的外形美1指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1)燕子的外形美在哪儿?(2)你们从哪些词句读出了这种美?结合交流板书:羽毛乌黑发亮翅膀俊俏轻快尾巴剪刀似的2作者为什么只写燕子的羽毛、翅膀和尾巴,而不写嘴巴、眼睛呢?3师小结:写动物的外形不一定非要面面俱到,抓住特点描写就行了。4指名朗读,读出燕子的外形美。5指导背诵第一自然段。 第五版块:布置作业唱唱歌曲小燕子,说说见过的燕子长什么样的。书写课题时,提醒“燕”不是草字头。课文每个自然段都讲了什么?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外形、赶来、飞行、休息)指导学生从写小燕子的角度来概括小结:这篇课文是一篇散文,共有四个自然段,先写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再写燕子从南方赶来为烂漫无比的春天增添了许多生趣,然后写燕子在天空中、湖面上的飞行,最后写燕子在电线上休息,从四方面写出了燕子的美丽。指读课文想想小燕子最有特点的地方是什么?具体写了哪几个方面?出示填空练习,口头填一填一身( )的羽毛,一对( )的翅膀,加上( )似的尾巴,这就是( )的小燕子。“我”作业完成习字册,抄写词语2遍,背诵第一自然段。完成一课一练第四大题。学习第一自然段的写作方法写一种小动物。“我课堂”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日期:2013年月日教学内容3.燕子共几课时共二课时第二课时课型讲读第几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3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教学重难点重点是抓住重点词语进行诵读、感悟,品味燕子的动态美和静态美;难点是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我”资源教学挂图,小黑板“我”预习1思考作者描写燕子的一些方法,画出喜欢的句子,读读品品。2阅读补充习题第四、五题内容。3完成课后习题4“我”学习“我”引导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走近课文(4分钟)1默写校对。2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第二板块:学习第2自然段(11分钟)【学习单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写的是什么?把主要的词语画下来。学习时间:3分钟预设:第二自然段共有4句话。写了微风、细雨、柔柳、青草、鲜花、燕子。从“吹拂”“洒落”感受到春风、春雨的柔和。从“展开”感受到柔柳的生机和变化从“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感受到花草长的旺盛、热烈。赶集:小草儿,绿叶儿,各种美的花儿,都一起赶到春天里来了,运用了比喻。(3)预设:春天的美引来了燕子,燕子又为春天增色。(理解生趣)(4)预设:春天是轻柔的,因为( 风轻轻地吹拂,雨细细地飘洒);春天是新鲜的,因为(柔柳展开了嫩叶);春天是热闹的,因为(燕子赶来为春天增添生趣);春天是多彩的,因为(有青的草,绿的芽,还有各色鲜艳的花儿竞相开放)。第三板块:学习3自然段(9分钟)【学习单2】1自由读第3自然段,思考:小燕子飞行时有什么特点?2默读第3自然段,分别找出描写小燕子飞行“轻”和“快”的句子。学习时间:3分钟预设:1.燕子飞得很快,很轻。2“斜着身子”,是说飞行的轻,姿势优美;“掠过”是说飞行的速度快。有感情地朗读抵自然段。第四板块:学习第4自然段(10分钟)1.预设:休息:优雅五线谱春之歌、春天在哪里、春天和燕子2预设: “痕”表示若隐若现,很细。“一支春天的歌”:春天,真美!蓝天,是优美的背景;电线,是规整的五线谱;燕子,是灵活跳跃的音符,随时都会激情地演奏;春天,是大自然的巨大乐章,一直在生气勃勃地动情咏唱。4齐读2、3、4节第五板块:指导背诵,总结提升。(5分钟)学生练习背诵课文。第六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1分钟)第一板块:复习导入1听写生词:微风 掠过 稻田 翼尖 圆晕 几痕荡漾 电线杆 沾2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第二板块:学习第2自然段,体会“春天美”1观察图画,感受春天的气息。2.任务驱动:完成学习单13.导学:(1)交流: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写的是什么?(2)从这些词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3)课文是讲燕子的,作者这里为什么要用一大段写春天的美?(4)填出能够概括本段春景的词语及句子:出示:春天是轻柔的,因为( 风轻轻地吹拂,雨细细地飘洒);春天是新鲜的,因为( );春天是热闹的,因为( );春天是多彩的,因为( )。第三板块:学习第3自然段,体会“飞行美”1.任务驱动:完成学习单12.导学(1)理解“小圆晕”“小圆晕”是什么?(教师板画) 作者为什么不说“小圆圈”而说“小圆晕”“晕”是什么意思?师小结:在作者的眼里,不但燕子美,就连燕子点水荡起的一圈圈波纹也像七彩的光圈那么漂亮。咱们在读一读这句话,读出燕子飞行的“轻”和小圆晕的“美”。(2)理解“横掠”、“沾”、“荡漾”的意思,体会这些词语的好处。(3)大家把第三节朗读一遍,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第四板块:学习第4自然段感受“歇息美”呀!我们光顾着看小燕子飞行啦。瞧,那边有几对小燕子已经飞倦了,正落在电线上休息呢。1.(出示插图1):你们看,小燕子休息时的姿势怎样?看着这幅图,你联想到了什么? 让我们读读课文的第4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个场面的? 给这幅图取个名字。2呀,这段话中有一个词用错了,明明是“几根”细线,怎么能说是“几痕”呢?为什么说停着的燕子“谱出一支春天的歌”?3听,这些小家伙在快乐的歌唱呢。你能听出它们在唱些什么吗?4怪不得作者要说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春天的歌。就让我们和着春天的赞歌,深情地诵读2、3、4节,再来感受一下春光的明媚和小燕子的可爱。第五板块:指导背诵,总结提升。1.根据板书和插图,指导学生背诵课文。2.总结:这篇课文,从燕子的外形,写到燕子在春天里飞来了,接着从燕子飞行的美,又写到它停息的美。就像一幅清雅灵动的水墨花鸟画,动静结合,有声有色,载着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赫然出现在我们眼前。第六版块:布置作业每当春天悄悄地向我们走来,小燕子就会跟随着春天的脚步,从南方飞来。请你默读第二自然段,把写小燕子的语句画下来。(抓住“增添”、“吹拂”、“洒落”、“赶集似的”来说)春天是多么生动,多么有趣,让我们的生活有了很多情趣。这生活的情趣就是“生趣”。在这样生机勃勃的春天里,小燕子的到来,真可以说是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小燕子为春光增添了哪些生趣呢?请你读一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从中找出答案。如果你是小燕子,你会谱出怎样一首歌呢?“我”作业背诵课文。摘抄描写春天的诗句。小练笔:“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春天的歌。”燕子会谱出一支怎样的歌?你能试着写出歌词来吗?“我课堂”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日期:2013年月日教学内容4.古诗两首共几课时共二课时第一课时课型讲读第几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江南春并能熟练背诵。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3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感受春天的美。4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艺术美和自然美的鉴赏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熟读成诵。难点:结合古诗简洁的语言想象丰富的画面,先说再写。 “我”资源1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人(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他的诗风格明快豪放,雄姿英发,特别是抒情写景的绝句,意境清新,尤为后人传诵。2描写春天的古诗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咏柳绝句“我”预习1收集并背诵有关春天的古诗。2朗读江南春,尝试理解诗句的意思。3借用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绿映红 水村 山郭 酒旗风 楼台“我”学习“我”引导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走近课文(5分钟)1学生背诵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杜甫绝句,美好春光。朱熹春日,这是一首游春诗,也是一首哲理诗。高鼎村居,这是描写的乡村春天的美景。2“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 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3杜牧,字牧之,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二十六岁中进土曾做过幕僚,很不得志。他关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间为人民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