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让我们成为智慧的教师.doc_第1页
研究,让我们成为智慧的教师.doc_第2页
研究,让我们成为智慧的教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研究,让我们成为智慧的教师近日,我读了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觉得此书给我身临其境的感觉,因为这些案例是如此的真实,贴近我们的日常教学。那一个个熟悉的案例,都在提醒着我:教育的智慧来自于研究。遇到问题要先想为什么,再想怎么办。如果没有找到问题的根由,盲目采取教育行为,最终效果是不会好的。因为在那些问题学生面前,即使一个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如果没有对他们进行深入的研究,了解他们为什么会有这种行为,仅仅靠老师的爱心和耐心根本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这使我想起了我曾教过的一个学生沈同彬,我是在他三下年级时任教的,他家离校较远,每天都是乘接送车来校读书,这孩子人蛮机灵,长得虎头虎脑,蛮好看的,可就一点不好,不爱做作业,经常拖赖作业,而父母对他的期望值又很高。据以前教过他的老师反映,这个坏习惯,他一年级时就有了,可我当时想习惯是可以慢慢培养的,我相信,只要我有爱心,有耐心,真情投入,必定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可是一段时间下来,收效甚微。后来经过家访,了解到他的家庭学习环境不太好,爸妈的工作处离家较远,每天傍晚要很迟才回家,家中还有一位年迈有病的奶奶,因无人管教孩子,有时孩子放学后去阿姨家,晚饭后再接孩子回家,而且他父母关系也不是很好,两人好像都只知道自己的工作和赚钱,孩子的学习和作业情况根本没时间管,也没心情管。说实在,这样的孩子也挺可怜的。据了解,孩子来我校上学的原因是:1、上学、放学有接送车,2、阿姨家在学校附近,3、看中我校的教学质量。了解这些情况后,我与他父母进行了沟通,首先让他们明白送孩子到这么远的学校来读书的目的是什么,他们赚钱的最大目的又是什么,而孩子在成长,对他的教育是一天都不能耽搁的,因为我们都明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内涵。于是,我们达成了一个共识:家长多抽一点时间陪陪孩子,多关心一下孩子,每天检查一下孩子的家庭作业情况;放学尽量给孩子有一个安心学习,做作业的环境;家长和老师多联系,及时沟通,而第二天孩子上交的家庭作业,也成了我每天亲自检查的必修课。开始效果还不错,有一次数学单元测试还得了满分。可不知怎么的,一段时间下来,他的老毛病又犯了,而且比以前更严重,与他妈妈联系,还说被这孩子弄得累也累死,羞又羞死,头也痛死了,真是无药可救了。后来在与他爸爸的联系中知道,原来他妈妈有一段时间因厂里工作忙,晚上加夜班,没回家,而孩子爸爸的话又不灵,故孩子拖赖作业的老毛病又犯了。我也多次找沈同彬谈话,告诉他好习惯的培养需要耐心和毅力,让他坚持一下,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可他就像没听到,一副“死猪不怕开水汤”的样子,我又气又急,一时也拿他没办法,就这样又回到了在学校补家庭作业的恶性循环中,作业时做时不做,成绩也是时好时坏。我也用过好多种办法,想解决这个问题,可是无济于事。在一次我与他的沟通中,了解到他想回到家附近的学校读书,为此事,我也劝过他的父母,让他们考虑一下孩子的意愿,毕竟好学校的压力对孩子来说是蛮大的,可能孩子的问题就在此呢?孩子既然自己要回去,也应该从孩子的出发点来考虑一下,可他的父母不答应,原因是我校教学质量好,又是农村中的名校,如回去的话,太没面子了。要不是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我想他父母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让他回去读的。那是五下年级快期末的时候,一天吃午饭前,班长跑来告诉我,沈同彬莫名奇妙地背着书包翻墙走了,而这天又那么巧天下着雨,我一听急了,也顾不上询问原因和拿伞,急忙跑出校门去追,可他已跑远了,这时刚好有一个熟人骑着摩托车经过,我连忙把他叫住,让他带着我去追,等我追上他后,一开始我让他跟我一起回学校他死活不肯,说不想在这儿读书,想回家,在我再三做思想工作下,我牵着他的手,边劝边拽地把他拉回了学校,而这时吃中饭的时间已经过了,我带着他来到学校食堂就餐,看着他大口大口地吃着饭,可我一点都吃不下。后来了解到他出走的原因是因为当时他在做作业,而有同学不小心碰了他一下,而真正的原因是下学期他想回到家附近那边去读书,因此,他就荒唐地演出了“翻墙出走”这出戏。我于是和他父母联系,让他们下午抽时间来校一趟,在校领导的陪同下,我们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沟通,最后他父母打算让孩子转学去别的学校就读,还向我表达了谢意和歉意,后悔当初没有早一点听我的建议。在沈同彬要读六年级的时候,他转学了,算起来现在应该已读初三了,不知道当时我这样的分析和安排是否符合他真实的意愿。我教了二十多年的书,像他这样中途转学的学生是唯一的一个,现在我时不时会想起这件事,我在想,他为什么不爱做作业,为什么过了两年多会想到用这种方法离开这所学校,难道对这所学校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