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地理复习题(包括密云历史).doc_第1页
初一下地理复习题(包括密云历史).doc_第2页
初一下地理复习题(包括密云历史).doc_第3页
初一下地理复习题(包括密云历史).doc_第4页
初一下地理复习题(包括密云历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位于世界东方的大国中国1下列关于我国纬度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 B大部分国土四面临海 C大部分国土位于热带 D大部分国土位于北温带2我国位于A.东半球、南半球;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 B.西半球、北半球;亚洲西部、东临太平洋C.东半球、北半球;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 D.东半球、南半球;亚洲东部、西临太平洋3 从海陆位置看,我国是一个 A. 内陆国家 B. 半岛国家 C. 岛国 D. 海陆兼备的国家4. 我国东部和南部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 A黄海、南海、东海和渤海 B东海、南海、渤海和黄海 C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D南海、东海、黄海和渤海5我国的陆地面积约 A960万平方千米 B9600平方千米 C990万平方千米 D960平方千米6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 A海南岛B钓鱼岛 C崇明岛 D台湾岛7我国现行行政区域基本分为 A. 省、县、乡三级 B.县、乡两级 C. 省、县两级 D.省、乡两级 8目前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A11个 B. 23个 C. 32个 D. 34个9请你辨认下列车牌属于那些省份的车辆,其名称和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河北省、辽宁省、天津市 B河南省、吉林省、山西省 C河北省、辽宁省、上海市D辽宁省、河北省、江苏省10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 A西部人口稠密,东部人口稀疏 B 南方人口稠密,北方人口稀疏C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 D北方人口稠密,南方人口稀疏112005年我国人口总数达到A13.38亿 B13.14亿 C12.1亿 D5.4亿12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其中少数民族有: A56个 B55个 C15个 D100多个13下列不属于少数民族主要聚集的省级行政单位的行政中心 A乌鲁木齐 B拉萨 C昆明 D太原 综合一:读中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变化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从1953年2002年,我国人口平均增长最快的时间段是 (单选) A19531964年B19641982年 C.19821990年 D19902002年(2)自我国人口平均增长最快的时间段以后,我国的人口平均增长速度逐渐变慢,其主要原因是 (单选)。A医疗条件有了显著改善,死亡率降低B工业污染加重,死亡率升高C气候条件发生了变化,出生率降低D实行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3)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主要内容是: , 。第六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14.下图中,正确表示我国地势变化的图形是 15、关于我国地形概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地势东高西低,大致呈阶梯状B 地形类型单一,地表崎岖不平C四大高原主要分布在第一级阶梯上 D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16关于我国地势第三阶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三级阶梯没有高原和山地 B第三级阶梯地表崎岖,不利于农业生产C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等山脉属于第三级阶梯 D第三级阶梯的地形主要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17下列有关等温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幅地图,等温线越密集的地区,气温差异越大 B同一条等温线上的各点气温数值不一定相等 C在等温线地图上着不同颜色后,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D同一幅地图,等温线越稀疏的地区,气温差异越大187月除青藏高原外,我国其他地区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直射北半球 B纬度位置低 C夏季风影响 D 地形平坦19下列表述中,属于我国气候重要特征的是A. 受夏季风影响,东部夏季降水丰富,冬季降水少 B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C7月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D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增多20我国西北内陆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A.距海近 B.背风坡 C.受夏季风影响大 D.受夏季风影响小21. 有关我国降水量季节变化特征,叙述错误的是A. 降水季节和年纪变化小 B.南方雨季长 C. 降水多集中在夏季 D.北方雨季短22. 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丰富,冬季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复杂多样 B夏季风的影响 C纬度位置的影响 D台风的影响综合二:读“中国气候类型图”完成下列要求(1)我国共有( )种气候类型,说明我国气候( )其中有( )种季风气候,说明我国季风气候显著。(2)图中面积最小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 )省全部是该气候类型;受地形因素影响明显的是( )气候。(3)从图中可以看出,位于非季风区的乌鲁木齐属于( )气候;北京地区属于( )气候;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 )气候。云南省最南部属于( )气候。综合三. 下图为武汉、哈尔滨、广州、北京四城市各月降水气温(1)图中数码代号所代表的城市分别是: , 。(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雨季长短的变化规律是 。(3)四个城市降水量最多的是(填城市名称) 。(4)图中英文字母B所代表的城市是: 。(5)图中C城市一月份平均气温约为 (6)图中7月份平均气温最低的是(填城市名称) 。(7)图中一年内气温变化最小的是(填城市名称) 。(8)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 ;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是 23下列直辖市中,长江流经的一组是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A B C D 24位于长江中游的重要支流是 A渭河 B 嘉陵江 C汉江 D汾河 25我国流程最长,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号称“黄金水道”的河流是 A长江 B黑龙江 C珠江 D黄河 26位于长江中游的两大淡水湖泊,组合正确的是A. 鄱阳湖 洞庭湖 B. 鄱阳湖 青海湖 C. 洞庭湖 太湖 D. 鄱阳湖 太湖27下列河流中注入东海的是 A长江B黑龙江 C珠江 D黄河28. 我国易发生凌汛、且下游有“地上河”之称的是 A.长江 B. 黑龙江 C.塔里木河 D.黄河31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地段是 A黄河源头的青藏高原地区 黄河下游的华北平原地区 C黄河入海口地区 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区32位于黄河中游的重要支流是汉江 渭河 赣江 汾河 A B C D33下列河流中注入渤海的河流是 A长江B淮河 C珠江 D黄河34下列河流中冬季没有结冰现象的是 A辽河 B黑龙江 C 黄河 D珠江35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是A.秦岭黄河 B.南岭黄河 C.大兴安岭淮河 D.秦岭淮河 36有关我国东、西部自然环境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部河湖较多,水资源丰富 B西部属于季风区,降水丰富 C东部地形多平原和丘陵 D东部大部分地区属于少水带和无水带 37有关我国南、北方自然环境差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北方冬季气温多在0C以下 B北方水资源丰富、河流冬季结冰 C北方基本上属温带季风气候 D南方河湖众多,水量大综合四读长江水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发源于_省,干流流经_ _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入_ _海,全长 多千米, 是我国流程 ,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2)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处是_和_。(3)位于长江中游的主要支流北岸有_;南岸的湘江和沅江通过_湖注入长江。(4)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长江_游。(5)长江自上游至下游依次流经的地形区分别是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 盆地和 平原。(6)图中是 湖,是 湖。(7)长江流域的水电站主要集中在长江的 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42. 读黄河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1)将黄河上、中、下游分界点地名填注到图中适当位置。(2)将渭河、汾河填注到图中适当位置。(3) 黄河发源青海省 山脉北麓,流经_个省、自治区,注入 海,全长 千米,是中国第二长河。(4)黄河水土流失最严重地段是 (选择填空)。 A黄河源头地区 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区C河口三角洲地区 黄河下游的华北平原地区 (5)用笔将黄河“地上河”河段描粗, 简要说明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第七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和农业、工业1下列关于家庭节水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大量使用洗涤剂 B使用节水用具 C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D用淘米水浇花2中国水资源贫乏,为解决北方缺水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人工降雨 B 植树种草 C跨流域调水 D兴修水库3. 下列现象中,属于水资源浪费的是A.大水漫灌 B.干旱缺水 C.洪涝灾害 D.河流污染4.建设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为了解决A. 水资源浪费 B. 南方洪涝灾害 C. 水资源污染 D. 北方水资源短缺5我国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基本国策,其主要原因是 A 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B 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C 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D 人口多,耕地少6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A.水稻和甜菜 B 水稻和小麦 C 小麦和油菜 D 玉米和大豆7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土地资源丰富,人均拥有量大 B类型多样,分布不均C山地多、平原少、耕地和森林所占的比例小 D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丘陵和盆地8.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A. 水稻 B. 小麦 C. 玉米 D. 高粱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以北,主要为水田 B 国耕地面积广大,人均耕地面积是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倍多C 秦岭淮河以南,主要为水田我D 我国耕地面积占中国土地总面积的23.5%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是A. 环保产业 B. 新能源 C. 电子产业 . 机械制造业11.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是A. 农业发展的水平 B. 工业发展的水平 C. 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水平 D.旅游业发展的水平12下列有关石油化学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石油化学工业必须建在大油田附近 B 南京、上海等地大型石油化工企业都是建在大油田附近C 石油化学工业与生产有关,与生活无关 D 大庆和天津等地的石油化工企业利用附近原油13在发展核电方面,我国优先考虑的地区是 A 西北内陆地区 B 东南沿海地区 C 青藏地区 D 西南地区14北京所在的工业基地是 A沪宁杭工业基地 B辽中南工业基地 C京津唐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15读中国水资源丰缺地带分布图回答问题:(1) 我国水资源主要是地表水,而地表水的主要来源是 。因此,我国水资源丰缺状况的分布规律与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一致或不一致)。(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总量分布情况是 (3) 图中A地区位于中国哪个水资源丰缺地带 ;B地区位于 带。C地区位于 带。 (4) 我国水资源受降水的影响,在时间分配上不均匀, 夏秋季较多,冬春季较少,且降水的年际变化大,造成各年份的水资源分配不均。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匀的措施是_。 (5) 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的措施是_,目前国家正在建设的著名引水工程是_工程。除上述工程措施外,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根本措施是 。16阅读下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新华社北京2002年12月27日电,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南水北调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是事关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千秋伟业。这项工程的实施,对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具有重大意义。 南水北调工程首先启动东线第一期和中线第一期工程,东、中线一期主体工程投资1240亿元,工程建成后,将向北方供水134亿立方米。东线第一期工程工期5年,主要向山东和江苏两省供水;中线第一期工程工期8年,至北京团结湖和天津,到2010年,京城百姓将喝上长江水,南水北调工程每年供应北京的水量将达到13亿立方米。(1)南水北调工程共有 条线路;该项工程首先启动的是 线和中线;从图中可以看出,中线方案的起点在长江重要支流汉江上的 水库向北输往北京市和 市。(2)南水北调第一期工程主要向江苏和山东供水的是 线。(3)你认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后,会对目前北京的水资源状况产生什么影响。 。17读下图回答问题。(1)图中“”符号所代表的矿产为 ,其中 省的储量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图中为 矿(填产地名称及矿种)。(2)图中“”符号所代表的矿产为 ;图中为 油田。 (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最重要的四大综合性工业基地全部位于沿海地区,因为这些地区 便利、 发达、人口密集,消费市场 ,且具有较好的工业基础。(4)图中四大综合性工业基地中全部位于一个省区的是 工业基地和 工业基地。上海是 工业基地的中心城市。(5)有京沪铁路通达并且位于我国南方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 工业基地。 (6)图中 工业基地是四大综合性工业基地位置最靠南的工业基地,其周边煤、铁等矿产资源 (丰富或贫乏);为解决该地区能源不足状况,上世纪末在该省修建了 核电站。(7)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和“工业的粮食”的一组矿产资源是_(单选题)A. 石油和煤 B. 石油和铁矿 C. 铜矿和煤 D. 天然气和铁矿(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是_(单选题)A.电子产业 B.食品加工产业 C.信息技术产业 D.环保产业18将下列矿产和工业部门的数字代号填入框图中,使其符合因果关系。 钢铁工业 汽车制造业 铁矿石 机床制造业 第八章 中国的地方文化特色和旅游业1. 南方居民建房时主要考虑的问题是 A 冬季御寒 B .民族习惯 C .美观漂亮 D .夏季通风透气 2. 北方居民建房时主要考虑的问题是 A 冬季御寒 B .民族习惯 C .美观漂亮 D .通风透气3. 下列民居中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地区正确的一组是A. 四合院和吊脚楼 B. 土楼和窑洞 C. 吊脚楼和蒙古包 D. 四合院和窑洞4. 窑洞是我国特有的民居,主要分布在 A .云贵高原 B 青藏高原 C 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5我国南方屋顶坡度大且窗户小,北方屋顶坡度小且窗户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候条件 B地形条件 C植被条件 D地质条件6下列景点中属于自然旅游资源的是 A 园林艺术 B 北京故宫 C 名山秀水 D司马台长城7. 下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景点位于北京市的是 A 泰山 B 颐和园 C 布达拉宫 D 龙门石窟8贵州 、湖南、四川、 重庆、湖北等地居民喜食辣椒,主要是因为 A受湿热气候的影响 B这些省、市气候寒冷C这些省、市适宜辣椒的生长 D这些省、市降水较少9下列旅游资源中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是 A奇峰异洞 B北京故宫 C名山秀水 D阳光海滩 10下列名山中,不属于我国四大佛教名山的是 A安徽黄山 B 山西五台山 C四川峨眉山 D浙江普陀山11.地方文化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潜在的推动作用,到山西旅游可以看到 A龙门石窟 B大院文化 C大土楼 D乐山大佛7密云地理1关于密云县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位于首都北京的西北部 B、为京城东北交通要隘,有“京师锁钥”之称C、地处高原和平原交界地带 D、密云县西南部的冲积平原为华北平原最北端 2经过密云县的两条重要铁路为 A京承和京包铁路 B京通和京承铁路 C京通和大秦铁路 D京哈和京广铁路3密云县的行政区划分为 A17个镇1个乡 B18个镇 C18个乡 D17个乡1个镇4密云县的面积2229平方千米,2010年底人口约42.8万,其人口密度约是A1930 C 198B192 D203 5密云县位于我国地势的第几级阶梯上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 6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并被誉为“燕山明珠”的是 A官厅水库 B密云水库 C十三陵水库 D遥桥峪水库7关于密云县地形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势总体上为三面环山,中部低缓,西南开口的簸箕型B平原面积广大,约占总面积的80% C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 D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8 以下不是密云县农业主导产业的是 A绿色养殖 B特色果品 C无公害蔬菜 D粮食种植9下列特色果品与分布地区组合正确的是 A大城子红富士苹果 B高岭黄土坎鸭梨 C东邵渠玉皇李子 D西田各庄红肖梨10. 下列乡镇或村庄与密云特色果品分布组合不正确的是A大城子红肖梨 B新城子红富士苹果 C石峨玉皇李子 D河南寨黄土坎鸭梨11. 下列关于密云地区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不正确的是 A沙尘暴 B寒潮 C干旱 D台风 12. 以下不属于密云县四大支柱产业的是 A工业 B交通运输业 C旅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