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书就是我的事业追忆张顺光老师2014-11-25 红河谷中太阳城他是一位严师,生前学生怕他,死后却有无数天南海北的学子在轻声哭诉阴阳两隔的怀想;他对妻子满怀柔情,对儿女舐犊情深,但为了让学生成人成才,他年复一年地以校为家,把工作当事业;他家在他去世前仍欠着18万元的债务,他却背着家人用平时省下的2万多块钱资助民中的贫困学生这个平时沉默少言,只知埋头苦干的彝家男人,直至病逝前,他严守了一生的“秘密”这才为亲友所知晓这一切,都源于他一个朴实却又坚定的信念“教书就是我的事业”。今年8月中旬,元江县民族中学历史教师张顺光病倒在讲台上,无力再站起来。经查,张顺光患肝癌晚期。9月25日,已经进入弥留之际的张顺光对守在床边的妻子说:“我还有三个心愿没有实现:第一是向党支部交党费;第二借了校长的5700块钱,一定要还;第三是学校的新课改还没有最终完成,学生综合素质量化评价方案还得完善,放心不下张顺光走了,再也回不到他默默奉献一辈子的三尺讲台。这个平时沉默少言,只知埋头苦干的彝家男人没有留下任何豪言壮语,却在他去世之后被同事、亲友和学生们深深怀想。“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干,你会很快乐”元江县民族中学位于红河街道桥头社区,这是一座被绿油油的田野和有着袅袅炊烟的村庄包围的乡村学校。1996年,张顺光从云南民族学院历史系毕业后进入民中任历史老师。民中校长张荣华比张顺光早6年任教,他数了数,从1996年至2014年的18年时间里,张顺光一直在民中教授历史课,有12年担任班主任(多为毕业班、补习班)、6年史地组教研组长、4年年级主任、2年德育处副主任,今年7月才任德育处主任。无论是任班主任、年级主任,还是在德育处工作,张顺光要面对的便是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学生,全校80%以上都是少数民族学生。不但要关注他们的成绩,还要关注他们的生活与成长。李意强是2007年进入民中任教的,和张顺光合作了6年多时间。刚参加工作时,他总感觉诸事不顺,工作难以开展。张顺光就开导他说:“如果你想当好一名老师,就从班主任做起吧。不当班主任,你体验不到老师的酸甜苦辣。”多年后,李意强才感悟到,只有良师益友才会说出这样终身受用的话。校园里的张顺光,有着不同的两面,课堂外,他为人真诚直率,不摆架子,一脸和善,就是一位普通的大哥哥,学生私下里都叫他“帅哥”、“黑帅”;课堂上,他却是一位严师。在很多同事、学生眼中,张顺光严厉得有些霸道,有些不讲道理。民中的生源多来自元江县那诺、龙潭、咪哩、因远等乡镇,山区少数民族学生多,学生成绩、素质参差不齐。张顺光发现,民中的差生多半差在英语。为此,在他当班主任的班级里,他规定,英语成绩差的学生每周必须熟记且背诵60个英语单词才能进教室上课,并指派学生为组长监督执行。同事杨金选不解地问:“你教历史的怎么也去管英语的事。”可他就是不听劝。张顺光的性格与脾气常常让他的学生受不了,背地里就有人骂他、恨他。不过理解他的学生也不少。他的学生孙钟琴回忆说:张老师眼里,学生没有优差之分,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他没有放弃过一个学生,总是一遍又一遍教诲,事无巨细,亲历亲为,他把心血、时间都放在了学生身上,他的温暖总能传递给每个人。要不是他这样执著,怎么可能有那么多人走进大学校园。在日常教学中,张顺光一直推崇养成教育,叶圣陶说过一句话“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他印象很深。有一次,在与同事李意强谈教育时,他说,教育最基本的目标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合格的公民。元江民中的新课改自2009年启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352”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综合素质“量化”评价方案、别开生面的班会课和家长会。张荣华说,最具有民中特色的是前两项。“352”课堂教学模式,即一节40分钟的课,学生用30%的时间自主学习,50%的时间合作讨论交流,20%的时间由老师为学生解答疑难问题。学生综合素质量化评价方案,则是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规范,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这个方案是民中新课改的前提。张顺光是民中新课改的主要操作、探索的教师之一。尤其对学生综合素质量化评价方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汗水。杨金选回忆说,为了探索完成新课改的既定任务,张顺光又像单身汉时那样“以校为家”,这样他才有大量的时间放在学生、教学上。为给学生做一个表率,张顺光每天坚持参加学生的早读和晚读,晚读结束后,是晚自习,自习完了,有的学生还要挑灯夜读到11点多。他就这样一直陪着学生,直到他们进宿舍休息。在妻子龙秀萍的印象中,丈夫上班每天早上6点天没亮就出门,这时家人都还没起床,开车走4公里多的路到校,中午不回家吃饭,晚上到家一般11点半,有时是12点,家人都已经睡了。张顺光家生了一对龙凤胎,女儿、儿子都很可爱,整天看不见他,想爸爸想了没办法,龙秀萍就把孩子带到学校去看他。在张顺光与同事的共同努力下,元江民中的新课改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从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成绩,到学生个人成绩、个体综合素质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新课改“民中经验”开始在全市不少学校得以推广。有朋友问张顺光,你这样不分白日黑夜的操劳,已经没有了自己的时间,你不觉得苦吗。他说,你要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干,你不但不会痛苦,还会很快乐。“让困难学生也能顺利毕业”生活中的张顺光,不抽烟,不打牌,日子过得很节俭。同事许灵知道张顺光的妻子早年下岗,家庭开支又大,但还是会开玩笑地说:国家没发工资给你吗?一天都不买新衣裳。张顺光总是笑笑说,衣裳嘛,还能穿就得了。大家都知道他过得节俭,却没有人留意到他的零用钱都花在哪些地方。等他去世后,大家才恍然大悟。学生王心蕴是2010年毕业的,曾任过班里的生活委员,她记得,张老师任他们班主任那几年,班里有两个“基金”:一个是由张老师提议,全班同学每周随心捐出的5角至10元不等的零花钱“助学基金”,每周有四五十块钱,交给班上最困难的学生做生活费;另一个是张老师自己掏钱设的“奖励基金”,分为一本笔记本、5元、10元、20元等不同奖项,凡是月考成绩最好或进步大的学生都能得奖。据王心蕴回忆,三年来班里大部分同学都得过张老师的私人奖励。这样的奖励,几年下来也是一大笔钱。学生王旭梅是民中2010年的毕业生,老家在咪哩乡大兴村,到民中求学那几年,家里并不宽裕。王旭梅回忆说,张顺光老师在了解到她的家庭情况后,月初总会悄悄塞给她50块钱,每月都有,这样的资助一共持续了2年。今年王旭梅已从普洱学院毕业,在澜沧县工作了,每回想起当年的张老师,心里还会有一股暖流在涌动。学生白福贵来自元江县澧江街道南昏村一个贫困的傣族家庭。2012年,他高考失利,随后进入民中理科补习班复读一年,这个班的班主任正是张顺光。补习这一年,张顺光在精神上激励他,在学习上辅导他,在生活上资助他。张老师无偿给他的生活费累计超过1000元。白福贵说,没有张老师,他是无法考上昆明理工大学的。同事李意强也记起来了:有一天中午,张顺光找他借200块钱。他问借了做什么用,张顺光随口说,班上有个学生又没钱吃饭了。这样的钱,李意强也借过给学生,借了都是不需要还的。张顺光还找校长张荣华借了5700块钱,当时看张顺光急匆匆的样子,张荣华什么都没问就把钱凑齐了给他。后来经家人证实,这笔钱也资助了刚毕业没钱上大学的毕业生。10元、20元、50元、100元、200元不是施舍,而是将自己的“私房钱”以借予、奖励之名给班上最贫团、成绩好的学生,却从不希望归还。张顺光去逝后,许灵听说了他资助贫困生的事迹后却一点也不吃惊。因为在元江民中,有太多极度贫困却刻苦用功的好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是全体民中老师的共同心愿和义务。许灵记得:有一对夫妻都是民中老师,他们长年每月每人从工资中拿出200元资助一位贫困学生,直到上完三年高中;有一位女老师,家里刚刚从银行贷款买了房,就接到她的学生打来电话,说考上大学没钱交学费。尽管欠了一堆债,她还是向亲友借了2000元,寄给这位求助无门的学生。许灵能感觉到,多年来,张顺光也在做同样的事,只是他从不提起,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怕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其实,在元江民中义务帮助困难学生已经蔚然成风,从1999年起,民中党支部呼吁党员每人每月向在校贫困生捐款10元,全校27位党员积极响应。张顺光也是其中一员,16年来,他从未间断,一共捐了1300多元。张荣华说,后来,社会上不少有爱心、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也加入了进来。先是元江万绿生物有限公司每年出资10万元,用以资助民中贫困生完成学业;去年11月,嘉宝莉助学基金会也加入进来,资助民中25名品学兼优的贫困生时至今日,校内校外的爱心传递仍在继续。“家里的孩子只有两个,学校的孩子有上千个,我不能舍大家而顾小家”一天24小时,张顺光把每天十几个小时留给了学生,留给了他热爱的教育事业。对此,他的妻子龙秀萍虽有委屈,但却很理解:“他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他想用教育去影响、改变身边更多的人。”龙秀萍告诉记者。为了理想,他可以忘记白天黑夜,忘记休息,忘记家。龙秀萍还记得,2005年2月7日,他们的龙凤胎孩子降生了,丈夫在她身边没呆几天就回学校了,因为他带毕业班,得提前开学。龙秀萍向他抱怨、发火,丈夫先是静静地听着,然后安慰道:“家里的孩子只有两个,而学校的孩子有上千个,我不能舍大家而顾小家”。张顺光带给妻子最美好的记忆,永远停留在了他们的孩子出生后那些短暂、温馨的周末。即使是周末,张顺光也难得有时间陪家人、带孩子。偶尔一天,可以挤出时间来了,那便是最幸福的时光,张顺光会带着两个孩子去新华书店看半天的书,回家来,龙秀萍就能看到孩子们一手拿书,一手喝牛奶的开心样子。到了晚上,家里的茶几,一边是两个孩子在做作业,一边是丈夫埋头写教案、批作业这样的场景让她终身难忘。幸福总是短暂的,今年高考前,龙秀萍就已经发现丈夫的脚和肚子有浮肿,便劝他去医院,可他还是一如往常地早出晚归。民中的门卫师傅也查觉到他的脸色不正常,叫他去医院做个查查,可他只是一笑了之。7月22日,今年的高考成绩公布,照例,23日史地教研究组要开会分析高考结果。那天早上,张顺光给同事许灵打电话,说身体不舒服,不能参加下午的分析会。谁也没想到,下午三点,他又急匆匆地赶到民中开会。许灵清楚,那天的会很重要,张顺光一定是放心不下。8月中旬,张顺光病倒在讲台上,无力再站起来。在家人的催促下、陪伴下,他到玉溪看病。17日,因病情严重,转到昆明昆华医院,他的病情被医生确诊为肝癌晚期,时日已经不多。消息不胫而走,在昆上学的元江学子相约来看望他,来了一拨又一拨。8月25日,张顺光回到元江,躺在家里,民中的同事去看他,他还忍着病痛说:“不出两月,我又可以回校上课,和大家在一起了。”民中副校长卢永进来看望他,他挣扎着坐起来,掏出了早准备好的150元钱,说是要交今年第三季度的党费。卢永进一阵难过,对他说,等你的病养好了,自己来学校交吧。9月25日,张顺光已经进入了弥留之际,他感知到人生已经到了尽头,就对守在床边的妻子说:“我现在还有三个心愿没有实现:第一是向党支部交党费;第二是他向校长借了5700块钱,一定要还:第三是学校的新课改还没有最终完成,学生综合素质量化评价方案还得完善,放心不下。”接着便是对妻子的最后倾述,从断断续续的、充满了对妻子无限愧疚之情的话语中,家人这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江都中学、宜兴中学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
- 贵阳市第二实验中学2026届化学高二上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检查作业(露天矿山)模拟考试题库试卷
- 学校新生晚会活动方案
-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重要内容试卷及答案
- 大学生销售比赛策划方案
- 小区物业元旦活动方案
- 2026届乌海市重点中学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市场主体登记条例课件
- 海水养殖产品种苗相关项目实施方案
- 雅思英语单词词汇量8000
- 自然灾害信息员业务知识考核试题
- 房产租赁合同文本与房产租赁合同模板
- 2022年临沧市市级单位遴选(选调)笔试试题及答案
- 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医院消防安全整改工程施工方案
-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总体部署完整版
- 天津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原则
- YY 0054-2010血液透析设备
- GB/T 8017-2012石油产品蒸气压的测定雷德法
- GB/T 528-2009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