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经济学教学大纲.doc_第1页
土地经济学教学大纲.doc_第2页
土地经济学教学大纲.doc_第3页
土地经济学教学大纲.doc_第4页
土地经济学教学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地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土地经济学是研究和分析土地经济问题的科学,它既是土地科学学科体系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既是一门应用经济学、生产要素经济学,又在土地科学中居于重要地位。因此,是土地资源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吸收和借鉴西方土地经济的某些研究成果,结合中国土地制度改革和土地利用的实践,全面的阐述土地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学生从事土地管理方面的工作提高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方法。二、基本要求1、了解土地的基本特征、分类和土地经济学的研究领域。2、掌握土地利用的基本理论,并用于对我国土地利用实践的分析。3、了解土地制度的内涵及其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及如何完善我国的土地制度。4、在掌握地租、地价和土地市场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了解土地权属转移,土地收益分配及其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并用于对我国现状的评价和改革借鉴。三、教学说明及学时分配本课程共45学时,课堂讲授40学时,讨论5学时。在教学中结合我国现实的土地经济问题,分土地市场、土地权属转移及收益分配、土地利用经济和土地制度四大部分来讲解土地经济的基本理论。土地利用经济和土地权属转移及收益分配部分理论较多,现实问题也不少,在学时分配中所占比例较大。各章学时分配章 序内 容学 时第一章导论2第二章土地市场2第三章土地的供给与需求2第四章地租理论及应用4第五章土地价格理论及应用2第六章土地金融2第七章土地税收2第八章土地利用概论2第九章土地集约利用3第十章土地规模利用3第十一章土地分区利用6第十二章土地计划利用2第十三章土地可持续利用5第十四章土地制度概论2第十五章中国现行土地所有制2第十六章中国现行土地使用制2第十七章中国现行土地管理体制2合计45 四、讲授纲要第一章 导 论目的要求:了解土地的一般知识和本门课程的研究对象、内容、方法及发展状况,从而明确学习目的,自觉学好本门课。基本知识点:土地的概念、特征、功能与分类;土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二章 土地市场目的要求:了解土地市场的内涵、特点、功能,运行条件、模式和运行机制,中国建立土地市场的客观必然性及条件,中国土地市场的运行模式和机制,国家对土地市场的管理与调控。基本知识点:1、土地市场的内涵、特点、功能与运行条件、模式与运行机制;2、中国开放土地市场的必然性与必备条件;3、中国土地市场的体系及其内容、特点,中国土地征用;4、中国土地市场的管理原则及基本手段。第三章 土地的供给与需求目的要求:了解土地供给与需求的含义及影响因素,以寻求实现土地供需平衡的途径。基本知识点:1、土地的自然供给与经济供给含义,影响土地经济供给的因素和增加土地经济供给的措施;2、 人地关系及其实质;3、土地需求及其影响因素;4、土地供求关系及实现土地供求平衡的途径。第四章 地租理论及应用目的要求:了解西方经济学地租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及其区别,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原因及来源,社会主义条件下地租范畴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基本知识点:1、地租的概念及分类,西方经济学的地租理论,马克思地租理论;2、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原因与来源及影响因素、资本主义级差地租、的关系;3、 资本主义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原因与来源及影响因素;4、 资本主义垄断地租、矿山地租和建筑地段地租的来源及特点;4、社会主义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存在的依据,社会主义级差地租的性质、特点和分配,社会主义制度下地租范畴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第五章 土地价格及应用目的要求:了解马克思主义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土地价格理论,把握土地价格的内涵及特点,了解土地价格影响因素、变动趋势和评估土地价格的方法。基本知识点:1、马克思主义的土地价格理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土地价格理论;2、土地价格的内涵、特点与形式;3、影响土地价格的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和其他因素;土地价格的变动趋势及规律性;1、 土地价格评估的重要性、原则和方法;2、 土地价格管理的体系和制度。第六章 土地金融目的要求:了解土地金融的基本知识,中国发展土地金融业的意义,发达国家土地金融制度的特点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发展中国土地金融业的注意问题。基本知识点:1、土地金融的概念、特点、种类和作用;2、中国土地金融业的历史沿革,金融制度、特点和发展前景。3、国外的土地金融制度及其特点。第七章 土地税收目的要求:了解土地税的概念及分类,旧中国土地税制的特点及本质,中国现行的土地税制及其功能,改革完善中国土地税制的基本框架。基本知识点:1、税收的概念与特点,税法的概念、类型及作用,税制的概念及构成;2、土地税收的概念、特点、分类与功能;3、旧中国的土地税收及旧中国土地税制的本质;4、中国现行税制及其改革;5、国外的土地税收。第八章 土地利用概论目的要求:了解土地利用的含义和基本原则,掌握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评价方法。基本知识点:1、土地利用的涵义,土地利用的基本内容,土地利用的目标及实现手段;2、土地利用的基本经济原则;3、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第九章 土地集约利用目的要求:把握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涵义及其对中国土地利用的现实指导意义,在此基础上理解集约经营的含义及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基本知识点:1、“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思想的形成及演变,正确把握“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涵义;2、土地肥力与土地报酬的区别,土地报酬的实质及形态;3、土地报酬变化的几个阶段及其教学分析;4、农业土地集约度的正确掌握和集约利用的途径,非农用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第十章 土地规模利用目的要求:了解土地规模利用的基本理论,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涵义,实现我国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途径。基本知识点:1、土地利用规模及其表现,土地规模报酬的变动类型,土地规模经济的来源,集聚经济,外部性问题“内部化”产生的规模经济;2、农业经营中的土地规模问题,扩大农业土地经营规模的经济机制和条件,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确及其组织形式和途径;3、城市规模与土地利用,房地产开发和土地规模利用。第十一章 土地分区利用目的要求:了解土地区位利用理论,并用于分析我国土地区位利用问题。基本知识点:1、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城市区位论和市场区位论;2、农业土地分区利用原理、农业土地综合分区利用和农业地区专业化;3、城市土地利用的特征和意义,城市土地分区利用原理,中国城市土地分区利用的问题与对策;4、矿业土地利用、交通运输业土地利用和旅游业土地利用的特点及合理利用的对策措施。第十二章 土地计划利用目的要求:了解土地计划利用的必然性及意义,中国土地利用计划的基本体系与管理。基本知识点:1、 土地计划利用的含义、必然性、意义及其与市场配置的关系;2、 中国土地利用计划体系的构成与特点;3、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内容、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方向。第十三章 土地可持续利用目的要求:了解土地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基本特征、原则,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依据及应用,土地人口承载力的研究。基本知识点:1、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基本特征、原则、理论依据;2、土地可持续利用含义、特点、基本政策目标、评价及其对策与措施;3、土地人口承载力的概念和研究内容。第十四章 土地制度概论目的要求:了解土地制度的内容,中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及其问题和完善措施。基本知识点:1、土地制度的概念与构成,土地制度的特点;2、土地所有制的含义及其产生与发展,土地所有制的法律形式,土地所有权的转移制度,土地所有制的改革;3、土地使用制的含义,土地所有制与土地使用制的关系,土地使用制的分类,土地租赁关系的性质,土地使用制度的法律形式;4、建立土地管理制度的客观必要性,土地管理的内容、目的、任务与手段,土地管理机构的设置及职能分工;5、产权的概念、结构及其起源和功能,土地产权的权能构成,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租赁权、抵押权的含义及其性质。第十五章 中国现行土地所有制目的要求:了解中国现行土地所有制的形式,这一所有制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它有哪些优点和不足,如何加以完善。基本知识点:1、中国现行土地所有制的性质和形式,全面理解和认识中国现行土地所有制需要把握的几点;2、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和国有制的建立,城市土地国有制的建立;3、对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的几种主张,坚持与完善农村现有土地所有制的依据,完善现行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的途径。第十六章 中国现行土地使用制目的要求:了解中国现行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特征和局限性及其改革完善途径,传统城市土地使用制的基本特征、形成及其弊端,现行城市土地使用制的形成、基本内容及其完善。基本知识点:1、中国现行农村土地使用制的状况,改革与完善现行农村土地使用制的几种主张,我国农村土地使用制的改革实践;2、中国传统城市土地使用制的特征,这一使用制的形成过程和存在的弊端,现行城市土地使用制的形成、基本内容及其完善;3、国有企业改革中土地资产处置的原则与方式。第十七章 中国现行土地管理体制目的要求:了解建立土地国家管理体制的客观必然性,中国现行土地管理体制的运行及存在的问题,探讨现行土地管理体制的改革方向。基本知识点:1、 中国现行土地管理体制的演进;2、 城乡土地统一管理体制的确立与运行及其缺陷;3、国土资源统一管理体制的确立、构架、运行及其发展趋势。五、教材及参考书使用教材:毕宝德.土地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参考教材:1、美伊利等.土地经济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周诚.土地经济学.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3、曹振良等.土地经济学概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4、日野口悠纪雄.土地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5、周诚.土地经济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6、崔太康.土地经济学.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7、刘书楷.土地经济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参考书目:1、WECD.Our common future.Oxford Univ.Press,19872、FAO.FESLM: An International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Sustainable land Management. World Soil Resources Reports. 1993 3、UNEP.Social aspects of sustainable dryland management.John Wiley & Sons.New York.19954、Meadows D. H. The Limits to Growth. Pan Books.London.19725、Goldsmith E. A Blueprint for Survival. Ecosystems LTD.London.19726、Mann R.E. Glob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ystem Action Plan for Phase I.Scope Report 3,Toronto, Canada.19877、美雷利巴络维.土地资源经济学.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898、周起业.西方生产布局学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9、英西蒙詹姆斯等.税收经济学.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10、四川农业大学课题组.四川省土地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量.199211、张文秀.资源经济学.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12、毕宝德.中国地产市场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13、厉以宁等.现代西方经济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14、刘再兴等.生产布局学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15、孙瑛等. 可持续发展管理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69391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7、黄通等编译.土地金融论.台湾:台湾正中书局,197018、张德粹.土地经济学.台湾:台湾正中书局,197919、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0、王霞等.城市土地经济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21、张跃庆等.城市土地经济学.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5 22、姜文来等.资源资产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3、范炜.城市居住用地区位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24、李鸿昌等.城市土地经济学.广州:科学普及出版社广州分社,1988 25、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联络室等.土地规模经营论. 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 26、王光希等.中国地价.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1996 27、徐樵利等.国土资源评价方法论.武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8、姜志德.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29、杨重光等.中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十年.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1996 30、王卫国.中国土地权利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