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凯美瑞培训教材PPT课件.ppt_第1页
全新凯美瑞培训教材PPT课件.ppt_第2页
全新凯美瑞培训教材PPT课件.ppt_第3页
全新凯美瑞培训教材PPT课件.ppt_第4页
全新凯美瑞培训教材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新凯美瑞新技术资料 2 章节第一章 车型概述第二章 发动机概述第三章 底盘概述第四章 电气概述 目录 3 第一章 车型概述 车型阵容 4 ASV501 L2 J3 E4 T5 G6 K7 C8 车型代码 第一章 车型概述 5 5 车型外观 第一章 车型概述 6 车型内饰 第一章 车型概述 7 新增6AR FSE发动机直列4缸 2 0升 16气门 DOHCD 4S双燃油喷射系统VVT iW智能广角可变气门正时进气系统水冷EGR废气再循环系统最大输出功率 123KW 6500rpm最大扭矩 199N m 4600rpm保留5AR FE发动机直列4缸 2 5升 16气门 DOHC 双VVT I最大输出功率 135kW 6000rpm最大扭矩 235N m 4100rpm 动力系统 第一章 车型概述 8 底盘系统 采用U760E自动传动桥及U761E自动变速器新增空档控制 减档补油控制 预紧差速器 全档位锁止控制 1 包括中间轴齿轮传动比 2 单一组件 第一章 车型概述 9 悬架 前 麦佛逊支柱式悬架后 双连杆支柱式悬架 制动 前制动器采用16英寸通风碟刹 后制动器采用16英寸实心碟制动控制系统 ABS EBD 制动辅助 TRAC TRC 和VSC 底盘系统 第一章 车型概述 10 转向 转向柱助力式EPS 电动转向 电动调整式倾斜和伸缩转向柱 手动调整式倾斜和伸缩转向柱 轮胎和轮毂 尺寸 轮毂型号P215 60R16 16x6 5J 铝合金轮毂P215 55R17 17x7J 铝合金轮毂 底盘系统 第一章 车型概述 11 电气系统 配置全新设计的卤素 和HID 高强度气体放电 大灯采用了LED的DRL 日间行车灯 部分车型HID 大灯装载AFS 自适应前照明 系统 远光 卤素 近光 卤素 HID 镀铬饰条 示廓灯 LED DRL LED 转向信号灯 第一章 车型概述 12 尾灯 刹车灯 后尾灯下半部 示廓灯 后尾灯上半部 采用了LED 后尾灯中间增加了一条与车尾装饰件接合的镀铬饰条 电气系统 第一章 车型概述 13 6AR FSE发动机 第二章 发动机概述 14 6AR FSE发动机规格 1 2 第二章 发动机概述 15 凯美瑞可使用欧5标准 6AR FSE发动机规格 2 2 第二章 发动机概述 16 6AR FSE发动机性能曲线图 第二章 发动机概述 17 O 适用的 1 高性能和高可靠性2 低噪音和低振动3 重量轻和设计紧凑4 良好的维修性5 净化排放和提高燃油经济性 6AR FSE发动机主要特征 1 2 第二章 发动机概述 18 O 适用的 1 高性能和高可靠性2 低噪音和低振动3 重量轻和设计紧凑4 良好的维修性5 净化排放和提高燃油经济性 6AR FSE发动机主要特征 2 2 第二章 发动机概述 19 1 采用了进气VVT iW和排气VVT i 从低至高转速范围内均实现大扭矩输出 2 进气侧的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机构采用了中间档位锁止技术 6AR FSE发动机配气机构 概述 第二章 发动机概述 VVT iW 可变气门正时智能广角 系统概要 a 进气侧采用3叶片式VVT iW控制器 凸轮轴正时齿轮总成 b 采用2个锁销在VVT iW工作范围的中间相位时锁止叶片 c 采用辅助弹簧辅助提前方向上的扭矩 以便叶片返回至中间相位对进气凸轮轴 凸轮轴 扭矩波动进行响应 以牢固连接2个锁销 因此 发动机在延迟工作状态停止后 起动发动机 曲轴正在转动 时 确保了发动机起动性 20 6AR FSE发动机配气机构 第二章 发动机概述 21 VVT iW控制器 凸轮轴正时齿轮总成 6AR FSE发动机配气机构 VVT iW 可变气门正时智能广角 系统组成 第二章 发动机概述 22 6AR FSE发动机配气机构 凸轮轴正时齿轮螺栓 VVT iW 可变气门正时智能广角 系统组成 第二章 发动机概述 23 6AR FSE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 D 4S燃油喷射系统概述 第二章 发动机概述 24 D 4S燃油喷射系统说明1 D 4S系统同时采用缸内直喷方式与进气口喷射方式 通过按运转状态进行分别喷射控制 形成均质的混合气 2 由于废止了D 4系统中采用的涡流控制阀 且进气端口改进为高流量型 因此比D 4系统更能将直喷系统的优点满负荷性能发挥出来 6AR FSE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 第二章 发动机概述 25 D 4S燃油喷射系统图 6AR FSE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 第二章 发动机概述 26 喷油器 直接喷射 D 4S燃油喷射系统主要零件组成 6AR FSE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 第二章 发动机概述 27 D 4S燃油喷射系统主要零件组成 喷油器 进气口喷射 a b 6AR FSE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 第二章 发动机概述 D 4S燃油喷射系统主要零件组成 28 1 2 3 4 5 输油管 直接喷射 6AR FSE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 第二章 发动机概述 D 4S燃油喷射系统喷油器的安装 直接喷射 29 清除积碳 SST 导具 斜削部位 SST 固定架 喷油器密封件 SST 固定架 SST 导具 1 2 3 4 6AR FSE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 第二章 发动机概述 D 4S燃油喷射系统喷油器的安装 直接喷射 SST导具零件号 09260 39020 09261 03020 SST固定架零件号 09260 39020 09261 03010 30 5 6 6AR FSE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 第二章 发动机概述 D 4S燃油喷射系统各种燃烧方式的控制与运转领域D 4S系统中 为了使刚刚冷起动之后的催化预热性能提升 持续实施 分层燃烧 并且 其他的运转领域中 也持续实施 均质燃烧 31 6AR FSE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 第二章 发动机概述 32 D 4S燃油喷射系统各种燃烧方式的控制与运转领域 1 分层燃烧a 发动机冷起动之后 从最初的进气口喷射用喷油器将燃油喷射出来 并将燃烧室内的混合气均质化 b 接下来 通过缸内直喷喷油器喷射燃油 形成火花塞周围是可燃混合气而外围是稀薄的混合气的分层 c 由于通过这种混合气的分层化 可以实现点火时机的大幅延迟 且能够使废气的温度上升 因此能够促进催化的预热 并能够降低冷起动时的排放 6AR FSE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 第二章 发动机概述 D 4S燃油喷射系统各种燃烧方式的控制与运转领域 33 分层燃烧示意图 6AR FSE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 第二章 发动机概述 34 D 4S燃油喷射系统各种燃烧方式的控制与运转领域 2 均质燃烧a 为了达到符合发动机运转状况的燃烧状态 通过同时使用进气口喷射用喷油器与缸内直喷喷油器或者分别使用其种一种喷射器来形成均质的混合气 b 通过利用缸内喷射燃油的气化热效果冷却进气 以提高进气填充效率与耐爆震性 6AR FSE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 第二章 发动机概述 D 4S燃油喷射系统各种燃烧方式的控制与运转领域 35 均质燃烧示意图 6AR FSE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 第二章 发动机概述 概述 36 6AR FSE发动机水冷EGR废气再循环系统 第二章 发动机概述 如图所示 发动机系列号压印在发动机气缸体上 37 发动机系列号 6AR FSE发动机识别信息 第二章 发动机概述 38 6AR FSE发动机控制系统 第二章 发动机概述 39 概述a 该自动传动桥为紧凑 轻量化且大容量的6速超级电子控制传动桥 ECT b 采用ATF加热器 变速器油冷却器 c 采用带长度调节机构的变速器控制拉索总成 d 采用换档锁止系统 e 采用换档锁止解除按钮 可以手动超控换档锁止机构 U761E自动变速器 第三章 底盘概述 控制 40 U761E自动变速器 第三章 底盘概述 41 制动系统 真空泵检查 a 将真空计软管连接到真空泵总成上 b 起动发动机并暖机2分钟或更长时间 c 在发动机怠速运转的情况下 测量真空泵总成的负压 标准压力 高于86 7kPa 如果结果不符合规定 则更换真空泵总成 d 从真空泵总成上拆下真空计 第三章 底盘概述 42 制动系统 真空泵安装 a 安装新的真空泵总成时 在3号O形圈上涂抹发动机机油 b 重复使用真空泵总成时 将新的2号O形圈安装到真空泵总成上 在新的3号O形圈上涂抹发动机机油并将其安装到真空泵总成上 c 在安装孔的内表面涂抹发动机机油d 对准真空泵总成的联轴器齿和凸轮轴的凹槽并用4个螺栓安装真空泵总成 1 1 2 第三章 底盘概述 概述a 盲点监测系统使用亚毫米波雷达探测驾驶员盲点 只使用外后视镜时看不到的区域 中出现的车辆 并通知驾驶员 当探测到相邻车道中出现的车辆时 系统会通知驾驶员使用每个外后视镜上的指示灯 b 如果探测到盲点中有车辆在旁边行驶 相应的外后视镜上的指示灯会发亮 c 当有车辆出现在驾驶员即将驶入的车道中的盲点时 如果转向信号灯正在运行 相应的外后视镜上的指示灯会闪光 盲点区域 盲点区域 盲点监控系统 43 第四章 电气概述 44 功能及组成a 盲点监视系统使用相同的盲点监视传感器执行2种功能 盲点监视功能和RCTA 后方两侧来车警报 功能 b 使用盲点监视器主开关 警告取消开关总成 可同时启用或禁用盲点监视功能和RCTA功能 无法单独启用或禁用任一功能 c 盲点监视系统由2个盲点监视传感器 转向传感器 车外后视镜总成LH和RH 盲点监视器主开关 警告取消开关总成 RCTA蜂鸣器 盲点监视蜂鸣器 和组合仪表总成组成 d 盲点监视功能利用传感器检测在车辆盲点中行驶的车辆 帮助驾驶员确认变道时的安全性 盲点监控系统 第四章 电气概述 操作条件 45 盲点监控系统 第四章 电气概述 46 倒车侧方盲点监视器概述当驾驶员从停车位倒档时 倒车侧方盲点监视器功能使用类似毫米波雷达探测正在靠近盲点的车辆 使用后方位监视器的外后视镜无法确认该盲点 探测到正在靠近盲点的车辆时 倒车侧方盲点监视器功能警告驾驶员使用外后视镜上的蜂鸣器和闪光指示灯 倒车侧方盲点监视器功能使用相同的ON OFF开关和外后视镜指示灯作为盲点监测系统 盲点监控系统 第四章 电气概述 倒车侧方盲点监视器操作条件 47 盲点监控系统 第四章 电气概述 48 概要a 智能驻车辅助系统在导航接收器总成的多功能显示屏上显示车辆的后方视野 此外 该系统控制转向以辅助驾驶员进行垂列式驻车和纵列式驻车 b 根据来自1号超声波传感器 安装于前保险杠两侧 的信号 系统计算目标驻车位置并降低驾驶员调节多功能显示屏上目标驻车位置的负担 c 提供 EasySet 功能 如果系统在驻车辅助模式下识别驻车空间的线 白线 则无需手动设定目标驻车位置 从而提高可用性 d 使用导航接收器总成的多功能显示屏上显示的辅助模式按钮 可启用或禁用智能驻车辅助系统 e 与导航系统一样 此系统配备自诊断功能 可在显示屏上出现的特定窗口进行操作 智能停车辅助系统 第四章 电气概述 49 概要当智能停车辅助系统通过图像处理后探测到停车位时 将在屏幕上描绘出停车位的轮廓 当无法辨识停车位时 位于前保险杠左右侧的IPA超声波传感器将尝试着探测停车位 并迅速描绘出停车位的轮廓 智能停车辅助系统 第四章 电气概述 50 维修注意事项a 初始化从蓄电池负极 端子上断开电缆时 导航接收器总成上可能显示 Systeminitializing 系统初始化 在此情况下 恢复转向角中心点 方法 在发动机起动时 在水平地面上向左 右打满方向盘 智能停车辅助系统 第四章 电气概述 51 b 校准 智能停车辅助系统 第四章 电气概述 52 采用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可探测到车辆前方的其他车辆或物体 b 采用预碰撞刹车辅助系统控制装置及报警 制动控制装置 c 采用警告时点选择功能 驾驶员可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发出警告的时点 按钮上有 远 中 近 三种级别可选 e 禁用VSC系统时 也会禁用碰撞预测制动辅助和碰撞预测制动控制操作 概要 预碰撞安全系统 第四章 电气概述 53 操作 首先系统判定车辆与前方障碍物发生碰撞的可能性很大时 会利用多信息显示屏和警告蜂鸣器警告驾驶员并帮助避免发生碰撞 也就是碰撞预测警报 紧接着进入碰撞预测制动辅助控制 该系统在碰撞前进入备用模式 这时如果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 制动液压增高以提高液压响应和减速率 如果当驾驶辅助ECU判断车辆会发生无法避免的撞击时 会向防滑控制系统的ECU发出操作请求信号 触发预碰撞刹车系统 预碰撞安全系统 第四章 电气概述 54 第四章 电气概述 动态雷达巡航控制系统 动态雷达巡航控制系统具有车距控制功能 通过调整车速使汽车与前方车辆的车距保持在设定好的范围 车距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控制 定速控制 减速 加速控制以及追随控制 概要 55 1 定速控制装置使汽车保持通过巡航控制开关设置好的固定速度2 探测到同一车道前方车辆减速时 减速控制装置会使汽车减速 必要时还会启动制动装置 如果系统不能正常减速 警报会响起以提醒驾驶员 3 追随控制装置根据前方车辆的车速变化调整汽车车速 以将车距保持在驾驶员设定的范围内 4 前方车辆离开汽车所在车道时 加速控制装置会使汽车慢慢加速至驾驶员设定的车速值 然后汽车会以定速行驶 5 系统控制状态通过巡航控制显示屏显示 巡航控制系统通过组合仪表板设置巡航控制显示屏和综合信息显示屏 第四章 电气概述 动态雷达巡航控制系统 功能 56 概述 充电系统使用充电控制 即ECM根据行驶状态和蓄电池的充电状态调节发电机总成的充电电压 充电系统 第四章 电气概述 5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