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苏轼咏月诗文》导学案.doc_第1页
九下《苏轼咏月诗文》导学案.doc_第2页
九下《苏轼咏月诗文》导学案.doc_第3页
九下《苏轼咏月诗文》导学案.doc_第4页
九下《苏轼咏月诗文》导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下苏轼咏月诗文导学案 苏轼咏月诗文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理解诗词主旨,理解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2、通过诵读、探究,结合背景深刻理解两首诗词所蕴含的情感。3、通过诵读,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时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学习重点:理解诗词主旨,理解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学习难点:结合背景深刻理解两首诗词所蕴含的情感。学习时数:两课时。 鉴赏诗词的一般方法与步骤:1、理解诗词所写的意境,一般要用现代语进行翻译或描述,对特定意象要精细描述。2、理解诗词所用的表现手法或修辞,并对所用的表现手法或修辞进行适当分析,指出其妙处。3、理解诗词中关键字、句,并进行重点分析,赏析其用在此处的美点、妙点在何处。4、理解诗词所表达的主旨和情感,分析诗词要表达的主旨,分析语句要表达的情感,并进行体会式分析。5、谈赏读人(自己)的感受,即写出自己在读了诗句后的深刻感受。*诗词中的意象与意境:意象:诗人创作诗歌作品,要借助一定的形象,它们已经附着了诗人的主观认识和情感(即“意”),故称为“意象”。意境:是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 依赖于作品的意象而产生,是超越于具体意象之外,需要通过联想和想象才能达到的境界。教材助读:一、作者情况:1、苏轼(10371101): (朝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 。他一生坎坷,多次被贬官放逐。神宗时反对变法,但在密州、徐州任上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后以“谤讪朝廷”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出知杭、颍、扬、定四州。徽宗初遇赦召还。2、苏轼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诗、词和散文都代表北宋文学最高成就。其 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父 ,弟 合称“三苏”。与 、 、 、 、 并称为“唐宋八大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作题材广泛,记游、怀古、赠答、送别、说理无不入词,对严格的音律束缚也有所突破,促进了词的发展,如赤壁赋等。他与辛弃疾同为 “ ”派代表人物。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我们学过苏轼的诗文有: 名句有: 二、写作背景:1、元丰二年,苏时由于和当时主张变革,实行变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同,做事讽刺新法,被捕入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 一个有 职无权的闲官。元丰六年,其友张怀民也被贬到黄州,寄居于承天寺。记承天寺夜游就写于这一时期。它反映了苏轼谪居生活的一个片断。2、苏轼为人耿直率真,他始终不能迎合皇帝和当时王安石领导的新法,以至一贬再贬,在苏轼被贬为杭州通判的时候,他的弟弟苏辙正北上密州,二人终不得见,正值中秋,作者仰望明月,睹物思人,写下了水调歌头这篇千古绝唱。教材预习,诗文初读:一、初读诗文,识记字词:1、字音:未寝( )藻( )荇( )竹柏( )宫阙( )琼楼( )不胜寒( )低绮户( ) 共婵娟( )书写: 2、词意:欣然起行( )月色入户 ( )念无与为乐者( )( )相与步于中庭( )如积水空明( )藻、荇交横(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 )兼怀子由( )唯恐( )高处不胜寒( )何似在人间( )不应有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 婵娟( )( )二、再读诗文,读准 节奏,读出韵味。在组内进行比赛,看谁读得节奏准确,有韵味。三、在诵读的基础上,翻译这两篇文章:1、记承天寺夜游 水调 歌头 中秋 教材探究,诗文深读:一、记承天寺夜游1、这篇 “记”的要素是: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2、本文的构思角度是( )A、托物言志 B、即景生情 C、类比象征 D、以物喻人 3、(1)文中描写月光的句子是哪些?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美妙境界? (2)文中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是哪些?抒写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你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 二、水调歌头 中秋1、“水调歌头 ”是 ,“中秋”是 。2、小序交代了 等内容,其中“子由”是 。3、词 的上、下阙分别写了什么内容?有何联系?上阙 下阙 联系: 4、在上阙中,作者为何写到“琼楼玉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下阙中,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怎样理解? 6、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 诗文读练,提高能力:1、阅读记承天寺夜游,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写在作者贬职期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一致。 B.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闲”字相关。 C.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 D.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2、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的赏月的“闲人”罢了。 B.表现了作者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产生了异常欣喜的心情。 C.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去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和解脱。 D.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3. 下面咏月的诗句中,哪两句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什么?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4、请简要写出你读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体会。 月诗集锦:1.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2.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 8.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9.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