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东风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doc_第1页
襄阳东风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doc_第2页
襄阳东风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doc_第3页
襄阳东风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doc_第4页
襄阳东风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襄阳东风中学2012学年4月高考模拟历史试题命题人:邢敦明 1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分为:院、乡、会、殿四级,分别参加不同科目的考试。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入北京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正在北京参加会试,那么他们应该参加的考试科目是:秀才进士举人状元219世纪50年代初,在中国南方3个省份住过10年的一位英国人说:“我还没看见过一个靠劳作生活的中国人穿过一件用我们的布料做的衣服。”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 B外国的布料质量不如当地土布C严格的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进口 D中国农民生活贫困购买力下降1880年前后,康有为游历香港、上海等地后认为:“览西人宫室之瑰丽,道路之整洁,巡捕之严密,乃始知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旧之夷狄视之。”上述史料表明A先进的中国人正式提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主张B西方文明程度高,中国必须“师夷长技以制夷”C感受近代都市文明,康有为思想发生转变D近代中国人开始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 19世纪4060年代,中国一些传统制造业,如纺织业、制针业等日益衰落,但制茶、缫丝、酱菜、皮革加工等传统制造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材料中这些制造业“意外获得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B洋务派大力兴办近代工业C清政府允许民间开设工厂 D中国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有学者指出,“行中书省是由中央宰相府分出一个机关驻扎在外面,这因蒙古人征服中国,不敢把政权分散,要完全集中在中央。行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书省。”由此可见,元代行省是 A为了监察地方 B为了地方自治的方便C为了从军事上控制地方 D为了提高汉族官僚的权力英国史学家科林伍德认为历史的过程与自然的过程有三点区别:自然过程由事件构成,历史过程由人的行为构成;自然事件只能从外部观察,而人的行为本质应从内部透视;自然过程的过去是死的,而历史过程的过去活在现实中。据此,他认为历史是A.自然史的对立 B.客观存在的行为 C.过去思想的重演 D.按现实需要而进行的装扮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同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A坚决排斥了阴阳五行之说 B从批判时政转变为维护现实统治C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观点 D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中国几千年以来社会上的民情风土习惯,和欧美的大不相同。中国的社会既然是和欧美的不同,所以管理社会的政治自治也是和欧美不同的,不能完全仿效欧美。”孙中山的这一思想体现在中华民国的政治构建上就是A实行总统制共和制 B实行三权分立制 C实行责任内阁制 D实行多党选举制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A明末清初提出的“工商皆本”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D义和团运动中的“扶清灭洋”主张10共产党宣言中写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作者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A阶级斗争学说 B谋求人类解放的目标 C无产阶级政党学说 D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 11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A甲午战争爆发 B中华民国建立 C抗日战争爆发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继希腊人之后,罗马人登上了地中海的历史舞台,他们征服了希腊化的东西,建立起地跨欧、亚、非洲的大帝国。然而,古罗马学者贺拉斯说,被征服的希腊人最终俘虏了罗马人。贺拉斯所说的“俘虏”是指 A商业征服 B文化同化 C宗教皈依 D财富侵蚀131906年美国人安德鲁发表文章时说:“文明国家在与清国签署条约时,表达了要保留对驻上海和清国其他城市的本国公民行使司法权的愿望”。西方列强这一愿望的实现是通过A中英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41919年1月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一文写道:“1917年俄罗斯的革命,不独是俄罗斯人心变动的显兆,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的显兆。”“俄国的革命,不过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罢了。”这段材料意在说明 ( )A二月革命结束了俄国的沙皇专制时代 B十月革命将无产阶级专政变成了现实C十月革命将给中国革命带来新的希望 D社会主义革命已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潮流15有学者说:“我们可以把20世纪看成对现代社会结构弊病的反思以及对其价值系统的怀疑。”下列事件属于“反思和怀疑”的有俄国十月革命罗斯福新政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ABCD161956年7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称:“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国家活动和文化科学的指导思想,这是已经确定的。但是,在学术问题上,在科学研究中,如果有人不采取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或达到了和马克思主义不一致的结认,他仍然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一评论围绕的主题是A“双百”方针的实施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D“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17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指出:“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的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马克布洛赫强调历史研究应A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B抓住事物发展的主要原因C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D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史实18浮生六记是清代文学家沈复的作品,为学界称之为“小红楼梦”。其中,海国记“册封琉球国记略”页中的文字清晰地记载了黑水沟为中国(清迁)与琉球国的分界线,钓鱼台(岛)明显在中国领域内的事实。由此可见A史书典籍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主要见证B史书典籍有助于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增强民族凝聚力C文学作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D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轨变1920世纪90年代以前,仅有联合国大会、七国集团会议等少数多边峰会。而今,各种多边峰会纷纷涌现,如G20峰会、APEC峰会、欧盟峰会、“金砖四国”峰会、世界气候变化峰会等。峰会的大量出现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区域集团化与世界一体化产生冲突B传统双边外交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C美国一极独霸世界已被多极格局取代D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依赖程度加深20第二次工业革命不仅极大提高了生产力,而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至今仍广泛存在,直接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是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和技术的大量创新C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21“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奠定民族工业之基础。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阙惟三端:“曰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透过这段材料,你认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应取决于A民族独立 B积极发展农村经济 C坚持实业救国 D彻底结束封建专制统治22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近代中国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近代中国“设厂自救”浪潮中出现的代表性棉纺织企业。它们A都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都深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C都抵抗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D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231932年天津一家民族企业创建后,仅用三年时间,代理商即遍布全国大中城市,产品远销东南亚。其迅速发展的背景是A天津地处沿海,水陆交通便利 B辛亥革命为其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C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其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D南京国民政府推行了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24管仲说:“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世之仪表也。夫生法者君也”;荀况说:“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可见古代中华法系的突出特征是A法源于君、以礼入法、礼刑结合B以礼入法、司法独立、礼法治国C尚礼重法、敬德保民、人性教化D法律至上、有限君权、法权平等25中共八七会议告全体党员书指出:“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不含混不隐瞒,这并不是示弱,而正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这里谈到的错误,主要指中国共产党A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B采取了“左”倾冒险主义方针C放弃了民族革命战线的领导权 D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二、非选择题:26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文明在相互融合,也在艰难曲折中演变。阅读材料:材料一 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广大农民“交了粮,自由王”,强制他们的力量也并不多。相反,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衰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 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分析决定“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的经济根源是什么?(分)材料中作者认为中国古代农民“交了粮,自由王”,你赞同这一观点吗?简要说明理由。(分)材料二 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例如一万年前,在人口和资源的压力下,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几百年前,欧洲农耕文明的发展也面临着人口与资源的激烈矛盾。后来,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发明了蒸汽机,展开了一场人类对自然更大的征服运动经过几百年的内外战争,逐步建立起了以自由企业为中心的自由民主政体 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人类由低级文明向高级文明的演进过程。(3分)分析影响文明转型的因素最主要有哪些?(分)材料三 为获取资源与市场,工业文明的先导国家以枪炮打开了地球上一切民族和国家的大门,迫使一切后进民族走向工业化之路。近代中国,为实现民族的平等和国家的发展,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期,百年动荡,内忧外患,血流成河。 (3)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由“注视过去”到“开眼看世界”。试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角度,分析这一时期,近代西方文明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包括哪些方面?(6分)材料四:16一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年代1600167017501801185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825135210275510(4)据材料四指出近代英国的发展趋势(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因素。(分)材料五 当前,全人类正共同面临着一场新的文明转型,如果没有新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如果没有新的全球资源配置体系的革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矛盾将会迅速激化,人类就有可能越不过这次文明转型的门槛。 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5)进入20世纪末21世纪初,人类文明在政治、经济方面出现了什么趋势?(2分)谈一谈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应对“新的文明转型”?(4分) 2(10分)社会救济是民生问题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子路在卫国出私财救贫,孔子止之曰:“汝之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显示)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 孔子家语观思材料二:华洋义赈会是由在华外籍人士与上海部分著名绅士组成的慈善团体,民国成立前后,各地灾情不断1912年1月22日,华洋义赈会就赈灾问题 向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递交了一份报告书,报告指出当时受灾的地区共有7各省,人口约270万元。义赈会已为救灾募集到55543.73美元,与需求的总 数相差甚远。孙中山看到报告后极为重视,尽力筹款予以支持。 杨琪孙中山的社会福利思想材料三 邓小平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新的社会环境,创造性地提出了扶贫救济模式我国从八十年代开始对贫困户、贫困县的救济从“输血型”转变为扶持发展的“造血 型”,仅1988年一年,全国各级民政部门扶持贫困户1106.8万户,当年脱贫337.8万户,脱贫率为30.52%,到1990年,使全国人均年纯收 入在200元以下的贫困户已从1.1亿人减少到4000万人。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第02期浅论毛泽东、邓小平的社会保障思想(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在救济问题上的主要观点(2分),并作简要评价(2分)。(2)材料二反映了孙中山社会救济方式有何特点?(2分),分析孙中山看到报告后“极为重视”的主要原因(2分)。(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中邓小平提倡的“造血型”救济有何发展?(2分),你认为我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救济问题的方法是什么?(分)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内阁是在永乐时期(14031424)建立的。通过几代皇帝的努力,明朝曾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政务体系,它在权力平衡方面堪称完善。在中国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7)开始出现的内阁首辅,就是首相的雏形。后来,它被西方人学习,形成了后来的内阁制和首相制。清朝取代明朝后,大多继承了其包括内阁在内的基本制度。 明朝内阁制度的先进性材料二 庆亲王内阁阁员(1911年5月18日1911年11月1日)职衔姓名民族附注内阁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满为应对辛亥危机后由袁世凯取代。内阁协助大臣那桐满两人同时就任。内阁协助大臣徐世昌汉两人同时就任。外务大臣粱敦彦汉民政大臣肃亲王善耆满度支大臣镇国公载泽满学务大臣唐景崇汉陆军大臣荫昌满海军大臣裁洵满司法大臣绍昌满农工商大臣溥伦满邮传大臣盛宣怀汉盛宣怀后因侵权罔上欺君,诏夺职。理藩大臣寿耆满材料三 1912年元旦南京临时政府内阁成立。据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本内阁即总统制下的内阁,临时大总统为国家元首兼政府首脑。1912年3月11日临时约法公布实施,同盟会会员唐绍仪担任国务总理,宋教仁、蔡元培等四名同盟会会员参加第一任内阁,7月15日内阁改组时均被迫辞职。1916年4月21日政府组织令制定公布,中华民国第11任内阁以国务卿总理国务,各部总长皆为国务员,树立责任内阁先声。5月8日袁世凯改政事堂为国务院。 (1)你对材料一中“权力平衡”一说是怎么理解的?(4分)(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比较清末内阁与清初内阁有何异同?(4分)(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内阁及其政权组织形式更迭反复的主要原因。(分)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研究发现:19121919年间,政治混乱与社会经济文化的繁盛形成了鲜明对照,请你用史实对“繁盛”之说加以佐证。(分)东风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4分(2)5分(3)6分(4)4分(5)6分27、(1)4分(2)4分(3)3分28、(1)2分()分(3)8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BACDACBCBBCBADA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ADDDBADDAA东风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参考答案26(1)根源:自然经济或者小农经济。(2分)观点一:赞同,中国小农以家庭为单位,生产经营自主性强,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较轻。观点二:不赞同,中国小农除了交纳国家赋税外,还受到地主剥削,并承担国家的徭役、兵役等任务。(只罗列观点不给分,2分。)(2)答案:演进过程:渔猎采集文明到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3分)两大因素: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人类思想认识的进步(或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2分)(3)答案:经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开始卷入整个世界市场;洋务企业、民族企业等近代工业开始出现。(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