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比例式的证明方法.doc_第1页
初中数学比例式的证明方法.doc_第2页
初中数学比例式的证明方法.doc_第3页
初中数学比例式的证明方法.doc_第4页
初中数学比例式的证明方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讲 比例式的证明方法艺术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艺术的特征.为什么人们总是用数和线或由数和线所描述的事物来说明问题呢?这是因为任何概念除了与数和线相对应的这些特征以外,再无其他更重要的特征了.莱布尼兹知识方法扫描 1形如ab=cd的乘积式的证明,常化成比例式。而比例式的证明,可由题目条件选择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相似形的性质或角平分线性质定理来解决。必要时还需引入第三比来转化。 2形如,一类式子的证明,常将其转化为若干比例式之积来解决。如要证明,可先设法证,二式相乘即可。这里寻找线段x,是证题的关键。 3形如一类以分式形式出现的等式的证明,一般是利用比例关系化为分母相同的一组比,然后进行计算,这种方法类似于分式运算中的通分。还有一类形如的式子中没有线段的比,可以化为的形式来证明。 4形如ab+cd=ef的等式的证明,常将e或f两段中的一段分成两段,如将f分为x+y,然后设法证明ab=ex,cd=ey即可,选择f上的分点,是探寻证题思路的关键。 5利用比例线段还可以用来证明线段或角的相等,以及证明直线的平行与垂直等,还可以用来计算有关线段长度,及角的度数等经典例题解析例1(1985年合肥市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如图,在O内,弦ABCD,QOAB交BC于P,交AC延长线于Q,求证:OPOQ=OA2。证明 如图,连结PA,OB。因ABCD,QOAB,故BOM=AOM=AOB =ACM,于是BOP=PCQ。又OPB=CPQ,于是OPB=Q。但显然有OPB=PAO,于是PAO=Q。从而POAAOQ,OPOQ=OA2。例2ABC的三条内角平分线相交于I, 过I作DEAI, DE交AB于D, 交AC于E. 求证:.证明 如图,DIBADIDBI(901)290BACABC90(180ACB)ACB3, 同理可证EIC2, 故有IDBCIB. , 即 IB2BDBC. 同法可证CEICIB,IDBCEI,AI平分DAE, AIDE,DIEI.故 即ID2BDCE. 例3(198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如图,已知AD是ABC的外接圆的直径,由B,C分别作AD的垂线交AC的延长线于E,交AB于F,求证:。证明 设FC,EB分别交AD于H,G。连结BD,CD。由射影定理,得 AB2=AGAD, AC2=AHAD,于是由 CFBE,得易证AEBABC,于是由得。例4四边形ABCD是圆内接四边形,求证:ACBD=ABCD+ADBC。证明 作DE交AC于E,使1=2,因3=4,故CDEDAB,于是有,ABCD=DBCE同理可证DAECDB,DABC=BDAE将上面两式相加,可得ABCD+ DABC= DBCE+ BDAE=BD(CE+AE)=BDAC。评注1 本题就是托勒密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线之积等于它的两组对边乘积之和。2托勒密定理的逆定理也是成立的,即若一个四边形的对角线之积等于它的两组对边乘积之和,那么这个四边形内接于圆。例5(1985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大庆市初中数学竞赛)如图,P为ABC的中位线DE上的一点,BP交AC于N,CP交AB于M求证:解 如图,过A作BC的平行线分别交直线BN、CM于G、H连GC、HB.易知HGDEBC.由于D为AB中点,可知P为BG、CH的中点故四边形BCGH为平行四边形,有于是,即 例6在ABC中,ABC=124求证:。分析 要证明,只要证明或即可。设法利用长度分别为AB,BC,CA及ABAC这4条线段,构造一对相似三角形,问题可能解决注意到原ABC中,已含上述4条线段中的三条,因此,不妨以原三角形ABC为基础添加辅助线,构造一个三角形,使它与ABC相似,期望能解决问题证明 延长AB至D,使BD=AC(此时,AD=ABAC),又延长BC至E,使AE=AC,连结ED下面证明ADEABC设A=,B=2,C=4,则A+B+C=7=180由作图知,ACB是等腰三角形ACE的外角,所以ACE=180-43,所以 CAE=180-3-3=7-6=从而EAB=2EBA,AEBE又由作图AE=AC,AE=BD,所以 BE=BD,BDE是等腰三角形,所以DBEDCAB,所以 ABCDAE,即。所以例7(1999年上海市高中理科班、数学班招生选拔测试数学试题)如图所示,在锐角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E是AD上一点且满足AEED=CDDB,过D作DFBE,F为垂足,证明:AFC=90。证明 DF为RtBDE斜边上的高, EDF=EBD, 故EFDEDB。于是,从而。由条件, 所以,即有 另一方面,AEF=90+EDF=CDF, 即AEF=CDF 由可知AEFCDF, 所以AFE=CFD. 于是AFC=DFE=90.例8(1978年天津市数学竞赛试题)设ABC为等腰三角形,BC为底边,D为从A到BC的垂足,以AD为直径作圆,由B,C依次作圆的切线BE和CF, E,F为切点,证明EF在ABC内部一段的长等于它在外部两段之和。证明 过A作O的切线与CF的延长线交于K点,则有AK=FK,CD=CF。易证 AKMFDC, 于是有,即,所以MH=HF,同理GM=GE, 于是GH=MH+GM=HF+GE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1997年荆州市初三数学竞赛试题)如图。D为ABC的BC边的中点,E为AC边上的点,且AC=3CE,,BE和AD交于O点,则等于(A) 2 (B) 3或4 (C) 3 (D) 42(1994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设锐角的三条高,相交于,若,则的值是(A); (B);(C); (D).3如图, ABC中, AD是角平分线, BAC120, 若ABc, ACb, ADx, 则( ) A、bxc B、 C、 D、b, c, x的关系无法确定二、填空题4在RtABC中, 斜边BC上的高为AD, 则_.5(第17届哈尔滨市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如图,从圆O外一点M作圆的切线MA,切点为A,再作割线MBC,交圆O于B,C两点,ANC的平分线交AC于E,交AB于D,则的值等于 .6(1990-1991学年度广州等五市初中数学联赛试题)如图,正ABC和正A1B1C1中,点O既是AC的中点,又是A1C1的中点,则AA1:BB1= .三、解答题7求证:圆外切等腰梯形的高是其上下两底的比例中项. 8已知G为ABC的重心, 过A、G作一圆与BG相切, 若CG的延长线交圆于H, 求证:AG2CGHG. 。9(1996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四川赛区预赛试题)如图,在ABC中,C=90,A的平分线AD交BC边于D,求证:.10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D是底边BC上的高,CE是腰AB上的高,DFCE于E,FGAD于G,求证:。11如图AB是半圆的直径,C,D是半圆上两点AD,BC交于P ,求证:APAD+BPBC=AB2 12(2000年我爱数学初中生夏令营试题)已知M,N分别在正方形ABCD的边DA,AB上,且AMAN,过A作BM的垂线,垂足为P。求证APNBNC。13在ABC中, P、Q分别是AB、AC边上的点且PQBC, 延长CA到D, 过Q作QEBD与BA的延长线交于E, 求证:CEPD. 14ABC的内切圆O切BC,CA,AB于A,B,C.过O分别作ABC各边的平行线,它们在BC,CA,AB上截得的线段分别为EF,MN,PQ,求证: 。 15如图, 在MPN的边PM上有点A, D;在边PN上有点C, B, AB与CD相交于F. (1) 若PF是MPN的平分线, 求证:;(2) 若, 则PF是MPN的平分线. 同步训练题参考答案1D 过D作DFBE,交CE于D,显然D为CE中点。AE=2CE=4EF,=4。2B 由题设可知,H,D,C,E四点共圆.因此,有 同理,所以 3. B过D引DEAB,交AC于E因为AD是BAC的平分线,BAC=120,所以BAD=CAD=60又BAD=EDA=60,所以ADE是正三角形,所以EA=ED=AD 由于DEAB,所以CEDCAB,所以 由,得, 从而,即.41=1。5. 1 因ME是ANC的平分线,故有。于是 = + = ,因MA2=MBMC,故=1。6连结BO,B1O,则BO,B1O分别是ABC和A1B1C1的高,且。又因AOA1=BOB1=90+BOA1, 于是AA1OBB1O,.7如图, 设O为等腰梯形ABCD的内切圆, E、G、F是切点, 连OA、OG、OB, 易证ABO为直角三角形, 有OG2AGBG , 但AEEDAG, BFFCBG, 即AD2AG, BC2BG, 而EF2OG, 故由得:(EF)2ADBC, 从而EF2ADBC. 8. 延长AG至K, 使GKAG, 连结CK, 延长CF交圆于H, 连结AH, 因CEKC, 故KADE, 而ADEH, 故KH, 又ADHKDC, AHGCKG, 于是, 但AGKG, 故AG2CGHG.9过C作AD的垂线,垂足为E,CE的延长线交AB于F,则AC2=AEAD.因CAD=FAE,AECF,故CE=EF。过E作EGBC交AB于G,则BC=2EG。所以。10延长FG交AB于K,连結DK,易证FDCEKF,从而可证EFDK是矩形。由ADBDGF可得,由ADBAGK可得,由ADBKGD,可得,三式相乘即得11过P作PEAB于E, 由RtAPERtABD, 可得, 故APADAEAB, 同理BPBCBEAB, 两式相加, 得APADBPBCAEABBEAB(AEBE)ABAB2. 12. 证法1:因AMPBAP,故又AMAN,ABBC,故连PC,因PANPBC,所以PANPCB。从而ANPBCP,于是P、N、B、C四点共圆。因此,BNCBPCAPN。证法2: 过N作DC的垂线交MB于L,连AL。则A,N,L,P四点共圆,故APNALN。设BCa,ANb,在CBN中,由BNL与BAM中,有即,故NL又在ANL中,从而RtANLRtCBN,于是ALNBNC。因此,APNBNC。13由PQBC得, 由QEBD得, 故有APACAEADABAQ, 从而, 又PADEAC, 于是APDA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