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含山县林头中学许生xu99sheng 1 2 画面中的小朋友身体的协调平衡 靠的是对外界和自身平衡信息的感知和综合处理 那么对于我们人类是如何做到这点的呢 3 动物和人体都是开放的系统 要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并与外界环境相适应 都离不开生命活动的调节 神经系统在其中扮演了主要角色 神经 体液 免疫调节 4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第一节 4 5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反射 神经调节的过程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兴奋的产生 兴奋的传导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人脑的高级功能 一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一 反射 反射 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 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反射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6 6 条件反射 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 借助于一定的条件 自然的或人为的 经过一定过程形成的 非条件反射 动物生来就有的 通过遗传而获得的先天性反射 7 7 8 你能举一些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例子吗 吃梅止渴 望梅止渴 谈梅止渴 9 例 下列分别属于哪类反射 婴儿的吮吸 狗熊飞车 尝梅止渴 望梅止渴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什么呢 10 二 反射弧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 当感受器接受了一定的刺激后 就会产生兴奋 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 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反射过程 也是兴奋传导的过程 11 11 12 简单地说 反射过程是感受器感受到一定的刺激并产生兴奋 兴奋经过传入神经传向神经中枢 神经中枢通过分析与综合产生兴奋 经一定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 发生相应活动 反射弧的任何一个环节中断 反射都不能发生 例 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 而传出神经受损 那么该左腿会 A 能运动 针刺有感觉B 不能运动 针刺有感觉C 能运动 针刺无感觉D 不能运动 针刺无感觉 B 13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神经元 又称 神经细胞 14 14 神经元 树突 接受刺激 把冲动传向细胞体 轴突 把冲动传离细胞体 传到神经末梢 细胞体 代谢和营养中心 突起 三 神经元 神经纤维 外有髓鞘 神经元的功能是 感受刺激 产生兴奋 传导兴奋 15 15 16 树突 轴突末梢 髓鞘 细胞核 细胞体 轴突 功能 接受刺激 产生兴奋 传导兴奋 神经细胞 神经元 细胞体 突起 其中含细胞核 树突 轴突 神经纤维 多条 短而分支多 一条 长而分支少 17 神经 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 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 神经元 神经纤维与神经 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一个神经元能完成吗 至少需要几个 答案 不能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一个膝跳反射的例子 18 18 19 用手掌内侧叩击上面腿的膝盖下位的韧带 特别提示 腿部一定要放松 不能用力 绷紧 小腿突然跳起 现象 20 实验 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是 肌腱中的感受器 传入神经 脊髓中的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产生效果 21 通过以上测学习 我们掌握了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弧是由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 并通过学习了解了所谓的兴奋时指动物或者人体的某些组织或者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 有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活跃状态的过程 那么兴奋是如何在神经元上 以及神经元之间传到了呢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方面的问题 实验 在蛙的坐骨神经上放置两个电极 连接到一个电表上 静息时 电表没有测出电位差 说明神经表面各处电位相等 当在图示神经的左侧给予刺激时 可以看到 靠近刺激端的电极处先变为负电位 接着恢复正电位 然后 另一电极处变为负电位 接着又恢复为正电位 二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22 24 实验现象 在神经系统中 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 这种电信号也叫做神经冲动 结论 图1 图4 图2 图3 a b a b a b a b 刺激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怎样产生和传导的 思考与讨论 1 神经纤维在未刺激时 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如何 静息 膜外正电荷 膜内负电荷 外正内负 2 当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以后 细胞膜内外电位如何变化 受刺激时 膜外由正 负膜内由负 正 外负内正 阅读P18的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模式图 25 26 为什么会形成电位差 静息时 膜的通透性对钾离子大 对钠离子小 出去的钾离子多于进来的钠离子 所以膜电位是内负外正 兴奋时 膜的通透性改变 进来的钠离子多于出去的钾离子 即兴奋部位膜电位是内正外负 27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如何传导的 静息时细胞 K 外流 外正内负 局部刺激产生兴奋 Na 内流 外负内正 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 形成电位差 电荷移动 局部电流 膜外 由未兴奋到兴奋部位 膜内 由兴奋到未兴奋部位 形成局部电流回路 28 结论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如果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中段施加一适宜刺激 传导方向又是怎样呢 29 30 兴奋传导的详细过程分析 1 未受到刺激时 静息状态 的膜电位 2 兴奋区域的膜电位 3 未兴奋区域的膜电位 4 兴奋区域与未兴奋区域形成 这样就形成了 5 电流方向在膜外由 流向 在膜内由 流向 外正内负 外负内正 外正内负 电位差 局部电流 未兴奋部位 兴奋部位 兴奋部位 未兴奋部位 6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 双向 三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轴突末梢经多次分支 最后每一分支的末端膨大呈杯状 叫做突触小体 这些突触小体可以与多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连 接触而形成突触 1 突触小体 31 2 突触 结构 32 33 3 主要突触组成类型 轴突与树突相接触 轴突与细胞体相接触 4 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 A神经元轴突兴奋 神经递质 突触小体 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突触 B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 34 35 36 5 神经递质 你了解多少 1 产生 2 分泌结构 3 受体 4 种类 5 作用 由内质网 高尔基体产生 线粒体参与供能 突触前膜 突触后膜上糖蛋白 按功能分为两种 使后膜兴奋或抑制 作用后被分解 6 去向 37 兴奋传导与疾病 忧郁症 世界著名拳王阿里40多岁就患上了帕金森症 昔日雄风难在 美国前总统里根 自患上老年痴呆症后 已经很久没在公开场合露面了 帕金森症 老年痴呆症 38 抑郁症确切的病因还不清楚 与患者脑内有多种神经递质出现了紊乱有关 抑郁症往往是遗传 心理和社会环境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的 近年来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数量的明显增加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抑郁症的预防 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切实可行的人生目标 将欢乐带入生活 多到户外活动 建立可靠的人际关系 帕金森症的病因是患者大脑里缺少一种叫 多巴胺 的化学物质 无法把神经系统发出的命令传送给肌肉 指挥肌肉工作 才会出现 手脚不听话 的现象 老人痴呆症患者会逐渐出现记忆能力 语言能力和感觉能力的下降 多数患者发病后几年内还会因脑衰竭而死亡 目前医学界还没有找到治愈这种病的办法 尽管如此 专家认为 衰老难免痴呆可防 即可以通过饮食 运动与改变生活方式加以预防 39 单向传递 7 兴奋经过突触的传递方式 6 兴奋经过突触的传递特点 电信号 电信号 化学信号 40 兴奋的传导 递 小结 1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2 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结构 单向传递 特点 突触 传导形式神经冲动 电信号 局部电流 特点 双向传导 形式 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 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之间的传导 传递的区别 电信号 神经冲动 电信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能源商用车辆市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市场智能化应用:市场需求与应用场景报告001
- 山东省枣庄市第三十九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阶段性诊断检测七年级数学试题(无答案)
- 网络商城和公司转让居间合同
- 四年级 党规党章进课堂教学计划
- 2025年AI应用市场洞察分析报告
- 岩石矿产与课件
- 岩土勘察测量培训课件
- 小黄鹂鸟课件
- 艺术画廊店面租赁及作品转让协议
- 电力箱变安装与供电接入合同
- DB45-T 1696-2018危岩防治工程技术规范-(高清可复制)
- 喷砂检验报告
- 旅游英语ppt课件(完整版)
- DB32-T 4062-202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高清现行)
- 城乡融合发展的做法和经验乡村振兴培训课件
- 最新肛肠科临床诊疗指南
- 供应商分级的管理制度管理办法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
- T∕CTWPDA 06-2019 橡胶木指接拼板
- 职高数学各章节知识点汇总
- 完整版_第八版内科冠心病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