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黄浦江水上旅游PPT课件.ppt_第1页
浅谈黄浦江水上旅游PPT课件.ppt_第2页
浅谈黄浦江水上旅游PPT课件.ppt_第3页
浅谈黄浦江水上旅游PPT课件.ppt_第4页
浅谈黄浦江水上旅游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浦江游览景点介绍上海水上旅游研究所顾建华2009 1 1 2 浦江游览的 昨天 提到上海 就不得不提与上海一起成长的黄浦江 黄浦江以其特有的地理区位和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哺育着上海和上海人 她川流不息 上海最早的相关活动 也是从黄浦江开始 3 黄浦江源头之水出龙王山景区 历西苕溪入太湖 经太湖流域的河泊渠港流入上海淀山湖 出淀山湖为东南流向 经拦路港 泖港 斜塘 在风水龙王庙处向东偏南流 经横潦泾转北入竖潦泾 出竖潦泾在松江米市渡向东偏北流 开始称呼为黄浦江 经闸港始折向北流 经过几多弯曲且总体向北流向 在陆家嘴处与苏州河会合 转向东流 再经过一大转弯曲 北到吴淞口入长江 安吉龙王山黄浦江源头 4 黄浦江自上海淀山湖淀峰起至吴淞口注入长江全长113 4公里 平均宽度400米 平均深度8米 具有水流量大 含泥沙多 终年不冻 潮感明显 受寒潮影响等特点 是上海境内最长 最宽 最深的一条河流 黄浦江水上旅游也是依托母亲河 黄浦江 所展开 它的发展也是经历了从无到有 不断发展 5 6 7 8 20世纪30年代横行于上海黄浦江中的外国军舰 从上海浦东渡江而来的旅客 正受公共租界军警的检查 淞沪抗战期间 上海笼罩在炮火硝烟之中 9 10 11 二三十年代黄浦江鸟瞰图 12 1920年代外滩轮渡码头门景 原上海十六铺码头候船大楼 上海旧影 外滩码头1891年 1905年外滩商业码头 上海旧影 外滩码头1891年 13 浦江游览的 今天 作为上海的母亲河 黄浦江凝聚了上海厚重的发展历史 串联了上海众多的标志性景观 发展成上海水上旅游新亮点很自然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 尤其是浦东开发 浦江两岸各方面条件有了翻天覆地地变化 14 浦江游览的 今天 时光流逝 昔日货船客轮川流不息的黄浦江 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特别是1979年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 旅游已经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 需求 如今随着客货码头的搬迁 黄浦江正以 旅游休闲 的新面貌重新登场 以游船方式观赏浦江两岸美景的 浦江游览 近来年发展迅速 成为海内外旅游者前往上海都市旅游休闲的重要节目 通过浦江游览也让众多的海内外旅游者对上海有了更多的认识 15 第二届金茂国际跳伞表演活动 凤凰号 扬帆驶入上海黄浦江 上海风采 号扬帆黄浦江 16 真正的黄浦江水上旅游则始于1979年4月20日 第一艘专业从事浦江游览业务的大型双体游览船 浦江 号启航 开始正式投入运行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 游览船只从当初2艘已经发展到39艘 客位数已从1979年的1000个发展到8000多个 游客接待量也从1979年的24万发展到330万 经营收入从当初的几十万元发展到超一亿 游览船公司从当时的一家也发展到今天的13家 17 近些年 上海又新建了一些现代风格的高楼大厦 这新老建筑的融合 也恰恰是现代化大都市上海风貌的真实写照 在短短的一个多世纪中 上海从一个海滨小城一跃成为远东最大的都市 外滩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想融合的风景线 是西方古典风情和中国现代风情相得益彰的风景区 又是中国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交相映照的风景区 18 浦江西岸那幢幢风格迥异充满异国色彩的万国建筑群 与东岸鳞次栉比的现代建筑交相辉映 美不胜收 沿途不仅欣赏 万国建筑博览群 还可看现代化建筑如到人民英雄纪念塔 东方明珠电视塔 宝山钢铁总厂 同时还可以领略到古代遗迹 如吴淞古炮台遗址等景观 江中来自世界各地的船只争流 气象万千 19 近20年来黄浦江上新建的桥梁 20 浦江游览的 明天 近年来随着黄浦江旅游资源的大举开发 使这条历经沧桑的河流再显新魅力 国际水上旅游客运发展规律 一般是从城市滨水游览观光向近郊水上游览 跨区域水上休闲观光 私人游艇自由巡游渐次发展 21 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上海的举办 又将给浦江旅游带来新的契机 打通水网也将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提供交通及观光便利 上海世博会预计观众会突破7000万人 据测算 世博会期间将有700万人要乘坐游船 22 规划中的世博会会址跨越黄浦江 巧妙融合了时空阻隔 将更好地利用浦东的 集聚效应 促进两岸开发取得突破 在空间上使 东西上海 完全聚合 也就是说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围绕黄浦江做足文章 这也同时说明浦江游船将在其中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23 拟设立的世博 水门 为 宁国路站点 北外滩站点 其昌栈站点 陆家嘴站点 东昌路站点 十六铺站点 24 根据发展规划 黄浦江将根据大力发展水上旅游的需要 建造数个大型游船 邮轮码头 充分发挥黄金地段客运 旅游公共码头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 世界顶级豪华邮轮 蓝宝石公主号 爱兰歌娜 号邮轮 25 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的顾客 开发相应的水上旅游服务产品 不断完善相关硬件设施 大力提升服务质量 开发多样化产品才是浦江游览继续发展的方向 浦江游览需要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大好机遇 真正开展将黄浦江水上旅游这块蛋糕做大做好 尤其是需要在上海世博会结束后能将该产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努力向国际著名水上旅游城市迈进 26 27 黄浦江 上海的象征 国内著名的旅游港湾 浦江游览一直是上海旅游中的一个传统旅游节目 每天从上海外滩浦江岸边码头启航 把您从繁华的上海市区 带到黄浦江与世界第三大河长江汇流入海的地方 吴淞口外的 三夹水 行驶江心 眺望一江之隔 跨越百年沧桑的建筑群 不能不心生感慨 28 南浦大桥南浦大桥于1988年12月15日动工 1991年12月1日建成通车 大桥飞架于浦西陆家浜路至浦东新区南码头之间的江面上 为世界第三大斜拉桥 桥全长8346米 分主桥 主引桥 分引桥三部分 中孔主跨423米 桥宽30 35米 6车道 两侧各设2米宽的人行道 日通机动车5万辆 主塔高154米 塔座是由98根长52米 直径为91 4厘米的钢管打入地下层 加上4000立方米的承台坚实地凝聚而成的地基 其承受能力为6万吨 塔柱中间 由两根高8米 宽7米的上下拱梁牢牢地连接着 呈 H 型 桥下净空高度46米 5 5万吨位的巨轮可安全通行 29 杨浦大桥是继南浦大桥之后又一座跨越黄浦江的自行设计 建造的双塔双索面迭合梁斜拉桥 大桥全长7658米 602米长的主桥犹如一道横跨浦江的彩虹 在世界同类型斜拉桥中雄居第一 挺拔高耸的208米主塔似一把利剑直刺穹苍 塔的两侧32对钢索连接主梁 呈扇面展开 如巨型琴弦 正弹奏着巨龙腾飞的奏鸣曲 邓小平同志亲自为大桥提写的桥名 他以92岁高龄登上杨浦大桥时感慨地说 喜看今日路 胜读万年书 30 上海外滩位于上海市中心区的黄浦江西岸 是上海标志性风景线 在苏州河和金陵东路之间的中山东一路上集中了二十余幢不同国家 不同时期和不同风格的建筑 所以外滩有 万国建筑博览 的美誉 在外滩拥有一栋大楼 不仅是财富的象征 更是信誉 实力和品牌的象征 31 外滩建筑群是上海近代大都市的最初轮廓 荟萃着欧洲各国重要的建筑样式 是近百年来上海的象征 建筑群主要分布在中山东一路1号至33号地段之间 包括古典主义风格的亚细亚大楼 1915年 英国古典式的上海总会大楼 1911年 汇丰银行大楼 1923年 怡和洋行大楼 1920年 欧洲古典折衷主义的海关大楼 1925年 仿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的汇中饭店大楼 1906年 古典主义的东方汇理银行大楼 1911年 装饰上采用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中国银行大楼 1937年 装饰艺术派风格的沙逊大厦 1928年 百老汇大厦 1934年 等等 32 亚细亚大楼中山东一路1号 被誉为 外滩第一楼 建成于1906年 原名麦克波恩大楼 其高8层 建筑面积11984平方米 占地1739平方米 大楼外观具有折中主义风格 立面为横三段 竖三段式 底段与上段均为巴洛克式造型 中段为现代主义建筑风格 大楼气派雄伟 简洁中不乏堂皇之气 可谓简繁相怡 华贵典雅 33 上海总会中山东一路2号 建于1910年 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 外貌既效法美国古典主义 又参照了日本帝国大厦 故而得此别称 其始建于中山一路2号时 是当时上海最豪华的俱乐部 上海总会 大楼一楼为餐厅 二楼为国际海员俱乐部 其余均为客房 整个饭店设施齐全 装修精美 不愧为商务住宿的理想选择 大楼中所使用别致的三角形的电梯是西门子公司制造的 距今已有90年的历史 34 有利大楼中山东一路3号 现为新加坡佳通私人投资有限公司 原名联合大楼 为美国有利银行所有 故称有利银行大楼 大楼于1916年建成 楼高7层整体仿效文艺复兴建筑风格 窗框多采用巴洛克艺术富有旋转变化的图案 大门有爱奥尼克立柱装饰 高大的落地专窗既有利于采光 又增添楼宇气势 整幢建筑是以门为中心的轴对称图形 故而给人以平和的感受 35 大北电报公司大楼 泰国盘古银行 中山东一路7号 一座文艺复兴式风格的大楼 该建筑注重统一 对称 稳重 外立面装饰甚为讲究 每层都采用了古典风格的柱子 或用来承重 或只作为装饰 窗户四周图形多样 立体感强 近似巴洛克式 它的黑顶白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同时也不失一种优雅的感觉 这楼是现在的盘谷银行上海分行 自1908年建成以来 它已四度易主 最早称为大北电报公司大楼 后为中国通商银行及长江航运公司所用 36 轮船招商总局中山东一路9号 作为中国自己经营的第一家新式轮船企业 招商局就是在此期间创办的 招商局建于1901年 该楼宇为座西向东的三层砖木结构 底层正门框向外伸出 正门两侧有高敞的拱形落地窗 二 三层立面用古典柱式装饰 大楼局部外墙用花岗石贴面 招商局大楼可视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滩建筑的典型 无论就具历史性或是艺术性而言 都值得我们前去观瞻一番 37 汇丰银行大楼中山东一路11 12号 属新希腊建筑 建于1923年 原系美商汇丰银行上海分行 美国当时将这座建筑自诩为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的最讲究的建筑 建成时大楼门前放了两只引人注目的大铜狮 据说狮子铸成后 立刻就将铜模毁掉了 从而使这对铜狮成为绝版珍品 现已将其送入上海历史博物馆 该楼八角形门厅的顶部 离地面20多米高处 有8幅由几十万块仅几平方厘米的彩色马赛克镶拼成的壁画 世纪壁画间有一圈美文 译为 四海之内皆兄弟 其象征了在新世纪到来之际 整个世界的和平繁荣 38 海关大楼中山东一路13号 建于1927年 雄伟挺拔 与雍容典雅的汇丰银行大齐肩并列 相得益彰 上海海关大楼结合了欧洲古典主义和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优点 大楼门楣由四眼巨大的罗马花岗石圆柱支撑 以高耸的钟楼为轴线 气势非凡 建筑造型属新古典派希腊式 上段的钟楼的 则为歌特式 有十层楼高 是仿美国国会大厦的大钟制造 在美国造好后运到上海组装 据说花了白银2千多两 是亚洲第一大钟 也是世界著名大钟之一 海关大楼巍然屹立在浦江之滨 它那铿锵 激昂的钟声象征着庄严 象征着使命 39 交通银行大楼 上海市总工会 中山东一路14号 建于1940年 占地1908平方米 建筑面积为10088平方米 属近现代主义风格 建筑设计强调垂直的线条 外立面简洁明朗 底层外墙用黑色大理石贴面 庄严华贵 进门两侧有紫铜栏杆装饰的人造环形大理石扶梯 上到二楼大厅 满目红色 富丽堂皇 厅内36根圆形柱子的的下半部分以及大厅四周墙壁均由红色瓷砖铺贴 装饰 地坪也是红色地砖铺成 大楼外观的凝重与内部的热烈使其别具特色 在古典建筑丛中更显现代气息 40 华俄道胜银行大楼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中山东一路15号 是一座具有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建筑 至今已历了八十多个春秋 国民党中央银行 上海航天局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都先后在此办公 该建筑结构坚实 装饰精致 以正门为中轴线形成对称结构底层大门有双立柱四根 两旁有洞形窗户 二至三层东立面有爱奥尼克柱子 窗户两边也有古典立柱装饰 外墙用白色釉面砖和花岗石相拼 色调和谐 底楼外墙用苏州花岗石轩石勒脚 楼内扶梯用大理石建成 二楼壁上有人物浮雕 巨大的精美彩色玻璃顶栅和回廊 至今还保存完好 41 字林西报大楼 美国友邦保险大楼 中山东一路16号 这里曾是外国在上海开设最大的新闻出版机构 字林西报 馆 友邦保险公司于1998年正式整修入驻 故改名为 友邦大厦 大楼的立面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以粗糙的大石块为贴面 第二层用水泥粉刷 第三层两侧为穹形券窗 加配以造型优雅的塔顶 尽显了建筑的变化及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匀称 和谐 42 麦加利银行大楼中山东一路18号 上海的第一家外资银行是丽如银行 就开在如今被人们称作麦加利银行大楼之内 大楼共五层 底层外墙用花岗石铺贴 内部地坪则是黑白对比的大理石 大门则是楼的主线 南北两边建筑造型对称 二至四层外立面有两根爱奥尼克式柱子支撑 第五层横面中段有6根方型柱子 刻以花瓣造型 为使建筑具有高度感 现顶楼加了三角形屋顶 更让人们感受到麦加利银行大楼的玲珑与别致 43 汇中饭店中山东一路19号 漫步外滩 有一幢白清水砖墙 红砖腰线的建筑特别引人注目 这座美国风格的六曾楼房就是和平饭店南楼 它位于中山东一路19号 原名中央饭店 这座建于1906年的饭店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1909年 万国禁烟会 就在这里举行 1996年又召开了联合禁毒署举办的 上海国际兴奋剂会议 并为 万国禁烟会 立会址标志 1911年中国同盟本部也在该饭店召开了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欢迎大会 这一系列具有纪念价值的史实为和平饭店南楼增添了更多辉煌 44 沙逊大厦和平饭店北楼中山东一路20号 和平饭店南北两楼错落而置 与南楼相比 北楼顿觉气魄豪华 高为77平方米的大楼 由于内外装饰讲究而被誉为 远东第一楼 大楼具有美国芝加哥学派建筑风格 外形简洁明朗强调垂直感 花岗石的墙面 圆锥形的屋顶 紫铜的屋面 无部不渗透出古朴典雅之气 饭店内部设有英 美 印 德 法 美 日 西 中等九国套房 餐厅 大堂装饰富丽堂皇 还有颇受国外游客欢迎的上海老年爵士乐队 在此演奏世界各地名曲 使人仿佛置于一个世界文化与经典艺术相交融的殿堂 45 中国银行大楼中山东一路23号 外滩的建筑素以欧洲风格见长 而中国银行大楼是为数不多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建筑之一 大楼分为主楼和次楼 外墙为金山石 屋顶为平缓的四方攒尖顶 上盖绿色琉璃瓦 楼檐上用斗拱装饰 东立面从高到低有变形的钱币形镂空窗框 大门上方原有孔子周游列国石雕讲述了一个个令人神往的故事 营业大厅的天花板上原来还雕有 八仙过海 的图案 到处洋溢着古色古香的氛围 这些雕梁画栋 碧瓦飞檐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勤劳的结晶 让后人得以继承和发扬 46 外滩24号横滨正金银行大楼 日本横滨正金银行是今日东京银行的前身 20世纪初 老沙逊洋行因衰落而出让其产业 1923年 横滨正金银行买下沙逊在外滩24号的楼房后 重建新楼 新大楼次年春建成 楼高6层 钢筋混凝土结构 占地面积为2500平方米 由英商公和洋行设计 特罗甫 柯尔公司施工 大楼建筑立面是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 大楼以正大门为纵轴线 两侧对称 采用横段构图手法 整个建筑明晰的主线和对称的造型 省却了许多繁复的装饰 使其显得既流畅又稳固 47 外滩26号扬子保险大楼 原是老沙逊洋行产业 后来由扬子保险公司 由美商旗昌洋行于大班于1863年发起成立 买下 扬子大楼建于1918年至1920年 由公和洋行设计 建筑风格为折衷主义 大楼占地面积为639平方米 建筑面积为4374平方米为7层高的钢筋混凝土建筑 48 怡和洋行大楼 上海市外贸局 中山东一路27号 自从1943年上海开埠后 国外商家纷纷开设洋行 怡和洋行就是最早的几家之一 此后英商在这里开展了大量的贸易活动 怡和洋行大楼位于中山东一路27号 是一座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 大楼一 二层为一段 用花岗石垒砌轴线明显 大门和双侧窗框都用罗马半圆拱券石拱造型 正门上方有羊头浮雕装饰 显得庄重坚实 第三至五层又一段 有罗马科林斯柱式支撑 气魄雄伟 显示出浓郁的西欧古典色彩 第三层有石栏杆阳台 整段窗框上方有石雕镶嵌 第五层上方原有的平台 穹顶被拆除 已加高至七层 49 外滩28号格林邮船大楼 1868年德商禅臣洋行买下中山东一路28号 建造了一幢2层楼的 东印度式 建筑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中国接管德国在华产业 28号房地产被英商怡泰公司收购 怡泰公司于1920年重建新楼 并于1922年建成此楼 大楼为7层 高27 5米 占地面积为1951平方米 建筑面积为12825平方米 大楼正大门设计在北京东路2号 大门和边门均设计为罗马拱券 大门上有券形花环装饰 两侧建有花岗石古典柱式 从地面勒脚到2层的外墙均用花岗石贴面 在临外滩的屋顶上设计了一座塔楼 犹如巨轮上的了望台 50 外滩29号东方汇理大楼 即现在的市公安局交通处大楼原是法国东方汇理银行上海分行的办公场所 设计师用豪华浮夸的手笔 在教堂和宫殿中把建筑 雕塑和绘画结为一体 并用短檐 波浪形墙面 重迭柱及壁画 使建筑物产生神秘的宗教气氛 大楼强调立面装饰和处理 尤为注重建筑自身的比例 其上面是贯通的爱奥尼克巨柱 两侧厚实的墙面横向划分为三段 顶部出檐较深 并有精致的雕刻 底层门窗形成三个高大的楼门 居中是线状的浮雕 另外 大楼在小构体上也精雕细凿 力求完美可谓是巴洛克式的经典之作 51 外滩33号英国领事馆 建于1873年 楼高二层 近似文艺复兴式建筑风格 楼宇台基较高 底层竖向中段有五扇圆拱形窗 两边房间窗户倒是圆拱形 外立面整齐见变化 整幢建筑外立面原采用清水砖 层顶用中国蝴蝶瓦铺成 现外墙已采用水泥粉刷 大楼东面楼前有大草坪 环境更现优美 解放后 中国国际旅行社上海分社层设在这里 该社迁出后 由上海市外国投资工作委员会 上海国际经济贸易研究所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等机构设在这里 52 百老汇大厦外白渡桥北侧 由主楼和副楼组成的上海大厦 百老汇大厦 位于外白渡桥的北侧 这是一幢早期现代派风格的八字式公寓结构 外部处理与内部装修简洁明朗 外观气势宏伟 主楼原名 百尧江大厦 副楼又名 浦江饭店 现为三星级宾馆 饭店设有中 美 英 法 日 阿拉伯六国特色高级套房 曾接待许多国家元首及中外游客 53 俄罗斯领事馆外白渡桥北侧 整个建筑俄罗斯风格并不明显 而是带有显著的德国文艺复兴建筑风格 因此 是一座糅合古典构造 德国传统和巴洛克细部装饰于一体的折衷主义风格的建筑 54 气象信号台是外滩标志性建筑之一 列入全国重点保护的建筑物 1884年 法国天主教会创建的徐家汇天文台 在 洋泾浜 外滩 今延安东路外滩 设立气象信号台 信号台是直竖地上的一根长木杆 根据天文台传来的气象信息 1907年 重建圆柱形的气象信号 台统高50米 塔高36 8米 被人们称为 阿脱奴婆 式建筑 为保护这个建筑物 1993年外滩改造工程中 将它向东整体移位20米 二楼现为怀旧时光酒吧 55 上海陆家嘴全景 56 海鸥舫海鸥舫位于东方明珠下 滨江大道与世纪大道交汇处 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 是景观建筑群体之一 该建筑有地下一层地上三层 可同时容纳1500名宾客就餐 设有大宴会厅 多功能宴会厅和风格各异的观景包房 并提供婚宴 定餐服务 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 形成融餐 游 购为一体的综合性海派餐饮景观 海鸥舫店如其名 不论是外观还是内部的装修都是船体的变形 在浦西的外滩凭江眺望海鸥舫 它就像一只点水欲飞的海鸥 57 正大广场正大广场是由泰国正大集团附属公司上海帝泰发展有限公司投资4 5亿美元兴建的大型商厦 总面积达241 000平方米 地上10层 地下3层 是正大集团在中国最大的旗舰项目之一 同时也是当今中国最大的倡导集购物 餐饮 娱乐和休闲于一体的大型购物中心 正大广场于于1993年开工建设 2002年10月18日开幕 58 上海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马来西亚郭鹤年先生创办的香格里拉酒店业管理集团下属香格里拉 亚洲 在上海投资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成立于1994年 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一期总投资为1 4亿美元 总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 是集餐饮 娱乐 会议等功能为一体的涉外豪华五星级饭店 于1998年8月开业 59 上海浦东海关大楼大楼基地占地面积约1 04公顷 该大楼于1992年第二季度正式开工 1995年下半年竣工 大楼总建筑面积为30000平方米 高22层 楼底层占地面积约3800平方米 包括裙房 地下室一层 800平方米 裙房3000平方米 60 震旦国际大楼震旦国际大楼是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临黄浦江最近 景观最佳的高级办公楼 与香格里拉大酒店 上海国际会议中心 东方明珠塔 上海海洋水族馆为邻 是2003年小陆家嘴地区首先开盘的高品质5A甲级智能化办公楼 61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英文名称 ShanghaiWorldFinancialCenter 是由日本森大厦株式会社投资开发的101层超高层综合设施项目 大厦顶部为观光设施 在高度472米 地上100层 处设置了长约55米的观光天阁 此高度将超过被称为世界最高观光厅的加拿大CN电视塔 高度为447米 让每位来访者切身感受该设施的规模以及上海这座城市的活力 此外 在94层设置面积700平方米 室内净高8米的观光大厅 以城市全景为背景 举办各种活动 发挥自上海向世界传播信息的功能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62 上海花旗银行大厦 系美国花旗集团在上海投资建造的第一家集银行俱乐部 金融贸易 商务 会议中心于一体的智能化甲级办公大楼 位于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占地面积11892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4739平方米 主建筑高度180米 裙楼高度15米 共45层 其中地上42层 地下3层 建筑整体呈方形 采用框筒结构体系设计 外围采用口字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配以全玻璃幕墙围护 呈现铁骨柔情之美 花旗集团大厦 63 上海银行大厦上海银行大厦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国际金融贸易中心区内 银城中路 东园路口 建筑面积达108000平方米 建筑结构为地下3层 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 裙房3层及主楼46层 建筑总高度达到230米 地下室层高分别为6米 4米 4 5米 64 交银金融大厦由交通银行投资建设的50层交银金融大厦 位于浦东陆家嘴金融中心区 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 交通银行总行将迁入该大厦办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