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phors We Live By读书笔记.doc_第1页
Metaphors We Live By读书笔记.doc_第2页
Metaphors We Live By读书笔记.doc_第3页
Metaphors We Live By读书笔记.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Metaphors We Live By读书笔记这本书作者是George Lakoff and Mark Johnson,1980 b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1、 第1章的标题是Concepts we live by。这一章作者强调隐喻是一种思维活动的方式,人的思想过程很大程度上是隐喻的。而不仅仅是对词语的修饰。隐喻通常以预设的形式存在,不大容易意识到。 作者还认为隐喻受文化影响。2、 第2章的标题是The Systematicity of Metaphorical Concepts。这一章的内容是讲隐喻是系统性的。从作者举的例子来看,所谓的系统性是指表现在多个词类中,比如time is money这个隐喻可以体现在动词上,可以用have、give、cost、invest、use等等;还可以反映在形容词上,比如可以用enough;还可以反映在副词上,如可以用profitably。揭示隐喻的系统性是发现、证明隐喻存在的办法。3、 第3章的标题是Metaphorical Systematicity:Highlighting and Hiding。在这一节里作者主要谈了管道隐喻(conduit metaphor)和隐喻的多方面性。因为对一个事物存在多个方面的隐喻,所以才有Highlighting与Hiding之分。上一章里谈到argument is war(争论是战争),争论是言语交际的一种,这一章里谈到言语交际还有管道隐喻。当运用一种隐喻进行表达的时候,另一种隐喻就被隐藏起来。最后,作者认为某一种隐喻只能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而不是全部。4、 第4章的标题是OrientationalMetaphors,也就是空间隐喻中趋向隐喻。这一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讲OrientationalMetaphors本身。在第一部分中提出了structural metaphors,意思是:一个概念可以由另一个概念通过隐喻构成,共举了10个OrientationalMetaphor类型的例子。值得注意的是这十种类型分层次,有一类是直接来自空间的,比如health is up and sickness is down,还有一类是间接的,比如good is up and bad is down,作者说后者来自前者。 作者认为隐喻来自人们的实际经验,在这里我觉得Johnson的The body in the mind是最隐喻机制的解释,他也是Metaphor we live by这本书的作者之一。另外,我认为隐喻实际上是基于相似性的关联关系,因为具有这种关联关系而将概念合并到一个词中进行表达。5、 张老师,我是李星明。我看了您给我的这本我们生活中的隐喻,首先我得真心地谢谢您对我关心和帮助。今天我看了这本书的第一章我们生活的概念,我想文中说“争论是战争”的隐喻的确很有道理,我们生活中的确有很多这样的隐喻表达,而我们自身也没有察觉到它们是一个隐喻。我们生活中的很多概念和与之相对的词语也同样是用隐喻的方式构建的。比如认知语言学常说的用空间的的方式去表过时间的概念。这也是一种常见的隐喻方式,但我们一般的人是不能很好的察觉的,因为这种表达太普遍了,太常见了。我也认可我们的日常概念中的大部分都是用隐喻的方式建构的。当然我们生活当中的一些很直观的东西好象没有这方面的隐喻,我们用隐喻的方式建构的概念大多数是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在用空间来隐喻时间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二者存在一定的抽象差,即后者比前者抽象。但在战争和争论中,二者的抽象程度似乎没有比较的点了。也就是说差不多抽象。那为什么我们会选择用战争来隐喻争论呢。把用来表达战争的词语来表达争论。而不反其道而行之呢,或者我们为什么不能说我们是用争论来隐喻战争呢。还有一个就是我们也可以思考一下的,究竟有多少因素影响了隐喻的走向问题。我想用直观的隐喻抽象是必然的。因为我们人类如果不用这种方式,似乎就不能用语言的方式 去表达 抽象的事物了。这是我说不出道理的道理吧。那么我们可以设想在我们语言的概念体系的底层就应是那些如“日,月,星,山,水,土”等词语吧。书中还是没有说清楚这个人类是如何一层层地通过隐喻来建构我们概念体系的。当然这也不是一个研言两语所能说清楚的事情。说实在的,关于这个人类如何概念化现实世界的问题似乎所有似乎书中都没有很好的解决。不过隐喻的说法的确让人心头一亮。我想隐喻一定也是其中的一种 方式,而不是唯一的方式。6、 陈嘉映先生在语言哲学第十五章第四节莱可夫/约翰森隐喻中写到: 莱可夫/约翰森在更广的意义上看待隐喻,这是有启发的,然而在我看来,把方向,本体论因素都做看作喻体是不妥当的。总体说来,我在狭义上界定隐喻,这种界定的主要因素是结构性。因此,我们大致只把莱可夫/约翰森所谓的结构性隐喻称作隐喻,如辩论战争,理论建筑,理论道路。建筑是多个维度的结合而成的具体完形,正因此,我们可以借建筑物的概念来建构理论概念,使我们关于理论 的经验获得明确的形式并且可以借助建筑物的概念来扩展理论概念。而像上这样的概念,本身只是一个维度,不是一个结构,因此我把它称作维度概念。维度概念是二元的,结构概念是杂多的。把上下这类视做喻体,恰恰掩盖了隐喻的特点。7、 第5章的标题是Metaphor and Cultural Coherence。 这一节讲的是隐喻与文化的一致性关系。作者举的是UP-DOWN隐喻与文化的关系,通常认为more is up,more is better,这两个隐喻在三个方面与文化有关系。第一个方面是不同隐喻的有限性问题,还有一个隐喻是more is better,因为在不好的事情上可以用more is up但不能用more is better,所以more is up具有优先性(我觉得这个跟文化似乎没有多大关系);第二,在一些亚文化中,比如天主教的一个苦修派中more is better就不成立;第三,在一个文化中中心性和平衡性比UP-DOWN隐喻更重要。8、 第6章的标题是Ontological Metaphors。 题目的意思是“本体隐喻”,不过我没搞清楚Ontological是相对于什么而言的,除了Ontological Metaphors还会有什么样的隐喻。 这一章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讲的是隐喻能用来表达什么,列了5种:Referring,Quantifying,Identifying Aspects,Identifying Causes,Setting goals andMotivation Actions。 第二大部分是容器隐喻。包括Land Areas;The Visual Field;Events,Actions,Activities, and States. 这一章的具体内容都看得明白,就是不明白整个一章的思路。9、 第7章的标题是Personification。 这一章说的就是修辞上的拟人现象,也没讲什么原理,只是列举了一些现象,说这拟人现象也是隐喻。特地列一章说这个问题大概是因为拟人用得很多。所举的例子都是动词一般用于人、名词为物的情况。10、 第8章的标题是Metonymy。这一章讲的是转喻,也是列举了一些现象,分了几个类,比如:1.The part for the whole. 2.Producer for product. 3.Object used for user. 4.Controller for controlled. 5.Institution for people responsible. 6.The place for the institution. 7.The place for the event.11、 第9章的标题是Challenges to Metaphorical Coherence。 这一章谈到时间有两种隐喻,一种是时间为静止的,人是动的;一种是时间是动的,人是静止的。这样就出现了词汇意义相反但句子意义相同的情况。作者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认为这两种隐喻之间可以协调即不完全冲突。 我以为这一章的目的是,通过分析,说明这种冲突并不影响隐喻作为分析工具的功能。12、 第10章的标题是Some further examples,没有论述,只是一些隐喻的例子。13、 第11章的标题是The partial nature of metaphorical structuring。 这一章谈的是用作隐喻的系统只有其中一部分用于隐喻,比如theory is building中的building只有表示整体性和结构性这一面用于隐喻,建筑内部的其它部分不用于隐喻,这就叫partial。书中还举了一些其它例子,也是用来说明只有一部分性质用于隐喻。14、 第12章的标题是How is our conceptual system grounded? 这一章讲了有些概念不是来自隐喻而是来自直接经验,这些来自直接经验的概念成为概念体系的基础。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总是讲隐喻就是提出源域来自何处的问题。15、 第13章的标题是The Grounding of Structural Metaphors。 这一节讲Structural Metaphors的社会、心理基础。作者举出一个Structural Metaphor的例子rational argument is war,但没给出Structural Metaphor的定义。跟前面举出的隐喻例子在结构上作比较,Structural Metaphor(如rational argument is war)的主语多了一个定语,另外,rational argument和war都不是空间隐喻和本体隐喻。我觉得Structural Metaphor中的Structural可能指的是隐喻本身不是原初性质的,是复合性质的,这样才有Structural一说。 在这一章里,作者解释了rational argument is war这个隐喻的心理和经验的基础,解释什么是rational argument,那么是war。这个过程也就是解释Structural的由来,是怎样从基本的隐喻通过环境因素一步步产生出来的。16、 第14章的标题是Causation: Partly Emergent and Partly Metaphorical。 这一章以Causation为例讲解Causation这个概念部分来自于直接经验,然后以这些直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