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战略与绩效管理.PPT_第1页
供应链管理战略与绩效管理.PPT_第2页
供应链管理战略与绩效管理.PPT_第3页
供应链管理战略与绩效管理.PPT_第4页
供应链管理战略与绩效管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供应链管理战略与绩效管理 供应链管理战略 供应链思想的产生 早在五十年代 1958年 Forester 管理 实践 已经在理解企业的成功如何依赖于信息流 物料流 资金流 人力资源 资本设备相互作用的突破口上 这五个流形成的系统相互作用 相互促进 并引起改变与波动 它形成对决策 政策 组织形式 投资选择效果的期望的基础 供应链思想的产生 Forrester认为 因为组织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 系统的变化会影响功能的绩效 他用计算机模拟说明了订单信息流对供应链成员生产和配送绩效 以及对整个供应链绩效的影响 后来的实验包括大家熟悉的 啤酒游戏 和对 牛鞭效应 的研究 牛鞭效应 Demand Time Demand Time Demand Time Demand Time Demand Time 影响 大幅增加的可变性 较差的沟通缺乏可见度人为错误流程局限 能力 批量 时间滞后 需求的较小变化 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 客户需求的较小波动随着订单沿着供应链向上通过被放大 供应链问题的主要原因 Forexample Babies Retailers Distributors P G 3M SCM WhatIsIt 早在80 s 对功能领域 FunctionalSilos 的整合的思想就已经很流行 包括采用组织的设计 及相关绩效考核 sharedmetrics 客户 跨功能部门团队 采购 制造 配送 客户服务 销售与营销 可是 对过程与信息的整合并没有重视 结果效果有限 结合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重要性已经凸现 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质量生产制造1970 s1980 s1990 s2000 s Mostofthegainsachievablefromaninternalfocushavebeenrealized whiletheopportunitiesthatexistthroughcooperationandcollaborationarethenewfrontier DemandPlanning Procurement Mfg Ass y Distribution CustomerService Delivery Suppliers Customers SCM WhatIsIt 供应链 是由产品流从需求点到交货点为止的一系列作业活动构成 供应链管理 在这些作业中的过程与信息整合 其目的是优化供应链 扩展供应链 包括与供应商 客户的整合 供应链中还有其他的第三方参与 如物流服务供应商 一个供应链管理的模型 供应链供应商的供应商供应商核心企业客户客户的客户 全球环境 公司间的合作功能转移 第三方物流 关系管理 供应链结构 营销销售研发预测生产采购物流信息系统财务客户服务 功能间的协调 信任 承诺 风险 相互支持 供应链的 流 产品服务信息资金需求预测 客户满意价值利润价值优势 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到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供应链管理是对供应链所涉及组织的集成和对物流 信息流的协同 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提高供应链整体竞争能力 目前供应链管理面临的挑战 降低成本的要求日增库存压力客户服务要求的提高最大客户化服务与大生产力的矛盾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复杂的间接销售渠道 供应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缺乏可见性76 的发货人不能跟踪运输途中的货物缺乏控制能力54 的发货人无法精确地计算总运输费用53 的发货人无法看到海关和法规信息经常更新缺乏自动操作多数发货人必须通过手工方式才能获得运输路线 日程安排和价格信息 74 的发货人把电话作为通讯的首选方式 供应链管理中一些关键的问题 1 配送网络的重构2 库存控制问题3 配送战略问题4 供应链集成和战略结伴5 产品设计6 信息技术和决策支持系统7 顾客价值的衡量 供应链管理的复杂性及原因 1 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的网络 这个网络是由具有不同冲突目标的成员和组织构成的 2 使供应与需求相匹配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3 系统随时间而变化 最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战略 就是使系统成本达到最小和满足顾客需求的战略 4 许多供应链问题是新问题因此无法对所有涉及的问题作出清楚的解释 供应管理的方案可帮助现代企业管理实现转变 从功能管理向过程管理的转变从产品管理向客户管理转变从交易管理向关系管理转变从库存管理向信息管理转变 系统的发展 继承 功能平台 MRP MRPII ERP 扩展的企业 内部的流程集成 协作供应链 协作的供应网 时间 1960 70 1980 90 s 2000 调查发现 企业实施完整的供应链管理后 可在以下几个方面获得效益 交货能力提高16 18 库存量减少25 60 定货周期缩短30 50 预测准确性提高25 80 总体生产率提高10 16 供应链成本降低25 50 补给率 FillRates 提高20 30 产量提高10 20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供应链上各个企业的合作和相互支持是分不开的 管理咨询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价值 定义关键供应链过程过程的总成本开发 过程重组 减少供应链成本战略的开发 供应链的各个活动的诊断 包括生产计划 存货计划和控制 质量控制 采购 预测 包装等 识别供应链过程与客户需求的关键联系 详细的不同供应链领域的优化 网络优化 第三方物流 运输计划 供应链绩效衡量 预测 减少周转时间等 物流服务供应商在供应链整合中的价值 协调 进 出运输 信息处理 销售 跟踪 成本 绩效 存货在供应链中的协调供应链成员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协调设计 重新设计 供应链供应链整合或创新供应链咨询 从供应链管理导向到取得供应链管理的成果 供应链取向系统观点战略观点 单个公司取向信任承诺相互依赖组织的兼容视野关键过程领导高层支持 供应链管理三个以上的具有供应链取向的公司信息共享风险与回报分享类似的客户服务目标与重点关键过程的整合长期关系功能协同 结果降低成本改进客户价值和服务竞争优势 SCM是一种管理哲学 案例 Wal Mart的供应链管理 美国零售业的著名企业Wal Mart与服装制造企业SeminoleManufacturing是两家众所周知的实力强大的公司 彼此之间有着广泛而长期的业务往来 Wal Mart与SeminoleManufacturing的供应链合作分三个阶段 初期阶段 Wal Mart公司1983年开始采用销售时点系统 PointofSales或POS系统 1985年开始建立系统 并于1986年与SeminoleManufacturing公司开展合作 当时合作的领域局限于订货业务与付款通知业务 通过电子交换数据系统发出订货明细单和受理付款通知 来提高订货速度和准确性 以及节约相关业务的作业成本 发展阶段 Wal Mart与行业内的其他商家一起成立了VICS委员会 VoluntaryInter IndustryCommunicationsStandardsCommittee 来协商确定行业统一的EDI标准和商品识别标准 VICS委员会制定了行业统一的EDI标准并确定商品识别标准采用UPC商品识别码 Wal Mart公司基于行业统一的标准设计出POS数据的输送格式 通过EDI系统向供应方传送POS数据 基于Wal Mart传送来的POS信息 SM可以及时了解Wal Mart的商品销售情况 把握商品的需求动态 并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物料采购计划 SM利用EDI系统在发货之前向Wal Mart传送预先发货清单 ASN 这样 Wal Mart可以事先做好进货准备工作 同时可以省去货物数据的输入工作 实现商品检验工作的高效化 Wal Mart在接收货物时 用扫描读取机器读取包装箱上的物流条型码SCM ShippingCartonMarking 并将获取的信息与预先储存在计算机中的进货清单ASN进行核对 判断到货和发货清单是否一致 从而简化了检验作业 在此基础上 利用电子支付系统EFT向供应方支付货款 同时只要把ASN数据与数据相比较 就能迅速知道商品库存的信息 这样做的结果使Wal Mart不仅节约了大量事务性作业的成本 而且还能压缩库存 提高商品周转率 供应商管理库存阶段 VMI 在实现了与供应商初步合作的基础上 Wal Mart进一步将进货和库存控制的职能转移给供应方 SM在向Wal Mart发货前保持货物的所有权 并进行相关的库存控制 它通过一体化的信息系统获取Wal Mart的POS信息和ASN信息 通过分析把握商品的销售和Wal Mart的库存动态 在此基础上 SM根据事先与Wal Mart达成的协议决定发货时间 发货数量以及运输方式 发货的信息预先以ASN形式传送给Wal Mart 以高频率 小批量进行连续库存补充 由于采用VMI 不仅可以减少供应方的库存 还能减少需求方的库存 实现供应链整体库存水平的降低 此外 这一合作显著改善了SM对Wal Mart的按时发货率和库存周转率 通过实施VMI 按时发货率提高了约40 库存周转率提高了30 左右 而相关商品的销售量则上升了20至50个百分点 CaseStudy HP 原方案 Hewlett一Packard公司原来生产的低价DeskJet系列打印机的供应链如图1所示 每个部门分别生产及装配打印机 各部门在地域上互相分隔 由制造到消费共需约6个月 原方案是 工厂生产 地区性 的产品 即工厂为各地区性市场生产打印机 再加上与需求地区一致的电源插头 变压器以及用当地语言写成的说明书 统一包装后发往目的地 结果是 尽管打印机相同 但是工厂生产的却是一簇不同 品种 的打印机 为了能满足不同地区 国家的需求 批发部门不得不为不同的品种建立较大的库存 这在欧洲和亚洲特别明显 因为那里的标准较为复杂 原方案 CaseStudy HP 新方案 HP公司对其供应链分析后重新建模 基本考虑是工厂生产通用打印机后 直接发往各批发部门 批发部门再将打印机和当地语言的说明书 电源线装箱 发往消费者 这就大大地缩小了全部库存量 见图2 新方案 CaseStudy HP 结果 其结果是 为了满足98 的订货服务目标 原方案需要维持7周的成品库存量 而新方案只需5周的库存量 按照现有的规模 一年可以节省3千万美元 节省的成本一方面来自库存量的减少 另一方面来自库存价值的减少 因为将产品地区化 加入不同的电源线 变压器 说明书 使产品的价值增加 通用打印机库存的价值显然比地区化的打印机低 CaseStudy HP 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 地区化方案 对美国本土并不适用 由于美国适用的标准划一 批发部门若是重新开箱 加入电源线 变压器和说明书 再重新包装 这笔费用将更加昂贵 因此 在美国必须另行设计方案 案例 3PL在供应链管理的作用合作背景 电子产品制造商产品 彩电 DVD 音响 显示器生产地 北京 苏州 广州全国销售网络2001年30亿销售额合作前供应链运作模式 案例 3PL在供应链管理的作用物流公司背景 94年注册 注册资金7000万全国43个分公司或办事处专业3PL 提高物流模式设计 IT设计 运作管理服务员工700 具有国内外物流专家支撑全国联网IT 可与客户系统对接在物流观念 人才 规模 IT支持 标准化流程化管理 运作成本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重组背景 对快速与高效供应链的要求仓库数量太多 发布不合理 造成计划与库存管理困难业务模式变化 客户自提到配送 引起供应链成本增加物流供应商过多 管理难度增加 效率低下 整体服务水平难以提高小的物流供应商合作风险大供应链中统一的标准与业务模式难以建立信息系统的对接与标准化难以实施 重组目标 网络结构与性能改善减少仓库数量增加供应可靠性提高服务水平 增加销售简化流程提高效率简化供应链管理流程降低物流成本借助专业的3PL 提高供应链的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运作成本 物流信息系统 减少供应商 提高管理效率从约40个减少到3 4个 重组实施方法 确定目标未来3 5年供应链管理目标邀请招标国内著名物流供应商参与竟标 提供解决方案与报价供应商选择评估及选择合作伙伴成立项目团队确定双方人员和组织结构项目实施制定实施计划及实施办法绩效评估制定绩效评估标准和评估办法 供应商选择标准 成本及服务水平基础设施及资源管理和质量控制信息技术人力资源发展方向 减少仓库 第一阶段10 第二阶段20 第三阶段3 参与供应商整合 仓储12 仓储9 仓储4 仓储4 运输27 运输6 运输4 运输3 供应商减少 371365 Dec 00Mar 01Jul 01Dec 12 信息系统 原来的模式 现在的模式 绩效评估 开发KPI 双赢 电子产品制造商供应链优化订单周期98 仓库减少33 流程标准化管理效率提高 成本减少 员工数量减少30 与物流供应商建立长期伙伴关系 共同发展 双赢 物流公司培养了一批专业的供应链运作管理队伍 IT 策略 解决方案 项目管理 低运作成本规模效益效率提高 减少重复输单 统计和结算提高速度 争取时间与合作伙伴建立长期关系 共同发展 供应链绩效衡量 绩效衡量的目的与角度 目的监控 服务水平和物流成本控制 如运输货损的跟踪指导 如 payforperformance 两大角度基于活动的衡量 一些主要工作的效率和效用过程衡量 考虑的是整个供应链所实现的客户满意度 基于物流活动的衡量指标 每笔订单录入时间交货时间分拣时间查询时间每一客户订单录入时间客户的订单分拣时间客户的送货时间每项产品订单分拣时间产品的送货时间 内部绩效衡量 主要是将目前的活动或过程同以前的运作或目标进行比较 信息收集较为容易时 可以应用内部绩效衡量成本客户服务生产率资产管理质量 物流成本绩效衡量指标 物流客户服务绩效衡量指标 物流生产率绩效衡量指标 物流资产管理绩效衡量指标 物流质量绩效衡量指标 影响完好订单的因素 订单录入差错遗漏信息 如产品代码 所定购的产品无法提供赊帐无法按订单上的日期发运分拣错误有关分拣的不准确的书面工作延误运输不完整的书面工作提早运抵运输中的货损发票错误超额收费错误客户折扣支付手续错误 小结 内部绩效衡量着眼于服务客户所需的活动最小化 成本对于较大型的公司而言 还要考虑客户服务 资产管理以及生产率的衡量 这种内部衡量体系并没有对外部过程的效率进行很好的评定 尤其是没有从顾客的角度进行衡量 外部绩效衡量 目的是监控 理解和保持一种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 客户感知衡量最佳实践的标杆化 客户感知衡量 主要涉及可供性作业周期信息的可用性问题的解决产品支持该项衡量工作可由公司自行处理 也可以寻求咨询公司的帮助 最佳实践的标杆化 重点 可与之比较的组织的衡量标准 实践和过程 确定关键的绩效衡量指标 如果有可能 要跟踪历史绩效水平和当前的绩效水平 标杆化应用的方面和业务类型 供应链的综合绩效评定 要求运用整合的观念 在整个供应链中的绩效评定要在各部门和各环节间具有可比性和一致性 主要有四方面 顾客满意度 质量时间成本资产 两种衡量的比较 结果性衡量侧重于整个过程的结果 如对满足顾客需求的过程和对时间进行管理的过程的结果进行衡量诊断性衡量侧重于过程中某一具体活动的衡量 整合的供应链衡量框架 客户满意关键指标 诊断指标 按承诺日期运送 按承诺日期或提前完成订货的百分比担保费用 以收入的百分比表示的平均担保成本客户查询的反应时间和解决时间 查询反应时间是在接到客户电话到合适的公司代表与其联系时的时间 解决时间是彻底解决一个客户查询需要的时间 时间的关键指标 诊断指标 采购周期和制造周期 如果开始你无订货或只能满足部分订货 那么为制造一个可装运的产品 累计的内部和外部的提前期供应链反应时间 认识到市场需求有较大转变的理论时间 发现 重新计划需求和以20 的幅度增加生产的内部转化的时间生产计划完成 完成生产计划的平均实际频率 5 资产的关键指标 诊断指标 预测准确度 使用最近3个月其间平均的产品预测准确度库存的陈旧 淘汰 由于库存价值降低而招致的费用 用平均总库存价值百分比表示能力的利用率 现今总的可以利用的能力的百分比 即现今的实际生产量除以7天运作 每天24小时取得的生产量 绩效指标问题 如果库存计划人员设定的目标是使得库存水准保持在一定水平 则出于对自身年终目标的实现 可能会更倾向下面一些方法 采用较快的运输方式 从而降低各地分公司或各库存点的周期库存采用小批量生产的计划方法 降低工厂仓库或中心仓库的平均库存要求采购人员小批量的订购原材料或干脆将部分原材料的库存转移到供应商 结果将会直接带来与其他同事或部门的矛盾储运部门的费用增加生产制造部门的费用增加原材料采购的成本增加了 绩效指标问题 如果储运部门设订的业务指标是全年的储运费用必须维持在某一固定水平 则储运管理人员 可能会倾向下面一些方法 提供更为节省的运输方式 减少分布的库存点数目 在考虑运输质量和费用的运输商时 更注重后者 后果 平均运送速度降低造成运送时间的延长订单 或内部订单 的服务水准降低运输的破损率增加等等 而这种结果 反过来又迫使库存计划人员增加库存水准的设置 案例 矩阵式的绩效评估 基本原则 副总裁级以下的每个员工 含副总裁 的年终绩效评估将来源于两个主要方面 50 来自公司的整体效益 50 来自员工的个人业绩表现 或其部门的业绩表现 衡量员工的个人业绩表现 或其部门的业绩表现 时 要尽可能地量化 量化的指标为5 7个 5 7个个人业绩衡量指标 或部门业绩衡量指标 中要有两个指标来源于该员工 或部门 的业务所影响的其他员工 或部门 的业绩衡量指标 每个指标所占的权重 在每个员工以及员工之间 根据业务要求可有所不同 对于各个指标的考核 按5个档次 0 50 100 150 和200 完成 并事先要制订相对应的计量办法 组织架构 案例 矩阵式的绩效评估 物流管理部门 库存水平绩效评估 避免短期行为 原材料 储运 库存计划与控制部 采购部 储运部 储运部经理年终评估 供应链绩效管理 SCPM 短期考虑的解决方法造成不良的结果 SCPM的传统方法 标准计划 按职能建立和跟踪的指标 曾被认为是衡量绩效最为合适的方法 平衡计分 建立了一套反映财务 客户 内部业务过程和创新的平衡体系 目标是使经理对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站在一个更全面的角度来考察 以作出更好的决策 标准计划的局限性 由于仅关注职能部门自己的衡量 它们以牺牲整个公司的利益为代价获得某一局部的绩效最优 平衡计分的局限性 它们大多是静态的管理指标 无法真正使行动或绩效得到改善 供应链绩效管理 SCPM 循环 识别 理解 行动 验证 供应链绩效管理带来的好处 从SCPM到企业管理 如今 SCPM正被大型公司用来管理其内部SC的绩效和外部SC的绩效 如供应网络 除SC外 该方法用于其它职能领域时 其潜在的价值也是很大的 比如产品开发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财务管理 售后服务 市场营销 客户关系管理 甚至战略计划 结论 SCPM使企业可以发现绩效中的例外情况 理解问题和可选择的情况 对影响较大的问题和机会采取行动 并不断使与目标相关的行动行之有效 采用了这样的系统 企业提高了反应能力和客户服务水平 减少了库存和采购成本 提高了生产类资产和配送类资产的利用率 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 TheSCCisanindependent not for profit globalcorporationwithmembershipopentoallcompaniesandorganizationsinterestedinapplyingandadvancingstate of the artsupplychainmanagementsystemsandpractices Over700CompanyMembersCross industryrepresentationChaptersinAustralia NewZealand Europe Japan Korea LatinAmerica andSouthEastAsiawithpetitionsforadditionalchapterspending Over30newmemberspermonthTheSupply ChainCouncil SCC hasdevelopedandendorsedtheSupplyChainOperationsReference model SCOR asthecross industrystandardforsupplychainmanagementTheSCCwasorganizedin1996byPittiglioRabinTodd McGrath PRTM andAdvancedManufacturingResearch AMR andinitiallyincluded69voluntarymembercompanies Membership 700 SCCmembers Composition40 Practitioners25 EnablingTechnologyProviders20 Consultants15 Universities Associations GovernmentOrganizations Quantifytheoperationalperformanceofsimilarcompaniesandestablishinternaltargetsbasedon best in class results 标杆比较 Characterizethemanagementpracticesandsoftwaresolutionsthatresultin best in class performance 最佳实践分析 流程参考模型 Capturethe as is stateofaprocessandderivethedesired to be futurestate 业务流程重组 Capturethe as is stateofaprocessandderivethedesired to be futurestate Quantifytheoperationalperformanceofsimilarcompaniesandestablishinternaltargetsbasedon best in class results Characterizethemanagementpracticesandsoftwaresolutionsthatresultin best in class performance 什么是流程参考模型 流程参考模型集成众所周知的业务流程重组 标杆比较和流程衡量等方法 成为跨功能管理的一个框架 Supplier Customer Customer sCustomer Suppliers Supplier Make Deliver Make Deliver Make Source Deliver Source InternalorExternal InternalorExternal YourCompany Source SCOR按五个不同的管理过程来架构 SCOR模型 BuildingBlockApproach流程Processes绩效衡量Metrics最佳实践BestPractice技术Technology Customers Suppliers P1PlanSupplyChain 计划 P2PlanSource P3PlanMake P4PlanDeliver 采购 生产 配送 S1SourceStockedProducts M1Make to Stock M2Make to Order M3Engineer to Order D1DeliverStockedProducts D2DeliverMTOProducts D3DeliverETOProducts S2SourceMTOProducts S3SourceETOProducts SCOR 5 0 流程Processes 采购退货 P5PlanReturns 配送退货 Enable 层次 示意 解释 1 2 3 4 Configuration Level Process Categories Process ElementLevel Decompose Processes Plan Deliver Make Source Acompany ssupplychaincanbe configured to order atLevel2fromapproximately24core processcategories Companiesimplementtheiroperationsstrategythroughtheiruniquesupplychainconfiguration Companies finetune theirOperationsStrategyatLevel3 Level3definesacompany sabilitytocompetesuccessfullyinitschosenmarketsandconsistsof ProcesselementdefinitionsProcesselementinformationinputsandoutputsProcessperformancemetricsBestpractices whereapplicableSystemcapabilitiesrequiredtosupportbestpractices Implementation Level Decompose Process Elements Companiesimplementspecificsupplychainmanagementpracticesatthislevel Level4definespracticestoachievecompetitiveadvantageandtoadapttochangingbusinessconditions SupplyChainOperationsReferencemodel TopLevel ProcessTypes Level1definesthescopeandcontentfortheSupplyChainOperationsReferencemodel Herebasisofcompetitionperformancetargetsareset Not in Scope 描述 BalanceProductionResourceswith ProductionRequirements EstablishDetailed ProductionPlans Identify Prioritize andAggregate ProductionRequirements Identify Assess andAggregate ProductionResources P3 1 P3 3 P3 4 P3 2 SCOR包含3层详细内容 Return Return Mappingtheprocesses Consumer P2 P4 P3 P4 S1 D1 S1 P2 P2 P3 P4 M2 S2 D2 M1 D1 S1 S2 D1 M1 EuropeanRMSupplier KeyOtherRMSuppliers S1 AlphaRegionalWarehouses RMSuppliers Consumer ALPHA P1 P1 P1 连接供应链属性与第一层绩效指标 供应链SCOR卡和差距分析NEWProductLine Consumer RMSuppliers S1 D1 S1 M2 S2 D2 M1 D1 S1 S2 D1 M1 S1 CycleTime ScheduleAchievement PerfectOrderFulfillment DeliveryPerformance Supplierontimedelivery PerfectOrderFulfillment Supplierontimedelivery PerfectOrderFulfillment OnTime InFull Docs Damage OnTime InFull Docs Damage RevenueAccountsReceivableCashFlow PerfectOrderFulfillmentActual 85 PerfectOrderFulfillmentGoal 95 ScheduleAchievementActual 95 PerfectOrderFulfillmentActual 90 DeliveryPe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