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滑轮知能演练提升ZHINENG YANLIAN TISHENG能力提升1.如图所示,a、b、c三个滑轮中属于定滑轮的是()A.bB.cC.aD.都不是2.如图所示,人作用在绳子的自由端的拉力F都相等,且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比较四个物体的重力,最大的是()A.G1B.G2C.G3D.G43.把质量相等的A、B两物体挂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下面,不记绳子、滑轮的重力和摩擦,放手后()A.A上升B.A下降C.A、B均静止D.无法确定4.小李的质量为50 kg,可以举起80 kg的杠铃;小胖的质量为70 kg,可以举起60 kg的杠铃。他们两人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比赛,双方都竭尽全力,看谁能把对方拉起来。比赛结果应是()A.小李把小胖拉起B.小胖把小李拉起C.两个都拉不起D.两个都拉起5.(2017浙江台州中考)小柯用图中装置提升重为400 N的物体,不计摩擦、绳重和滑轮自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B.人将绳子拉过1 m ,物体也上升1 mC.物体匀速上升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200 ND.使用该装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6.如图所示,滑轮摩擦和重力均不计,物体重都是100 N,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都是30 N,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分别作用于各绳端的拉力F1= N,F2= N,F3= N。7.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来提升重250 N的物体,承重绳子段数n为。若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则拉力 F= N;若使物体上升0.2 m,则拉力F移动的距离为 m。8.如图所示,物体重力G=50 N,挂在滑轮上,绳子一端系在地面上,当力F作用在滑轮上匀速上升时,F为 N(动滑轮重和摩擦不计)。9.(2017山东济宁中考)小可在A端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匀速提起200 N的水桶,若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摩擦,则人拉绳子A端的动力为 N;实际测量A端的拉力为110 N,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滑轮重为 N。10.小军同学为了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省力情况,使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前,小军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动滑轮的重力为1.0 N,每个钩码的重力为0.5 N;实验过程中,小军多次改变动滑轮所挂钩码的数量,分别记下每次所挂钩码的重力及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并将其填写在预先设计好的记录表中(见下表)。动滑轮重G0/N1.01.01.01.01.01.01.01.0所挂钩码的重力G/N0.51.01.52.02.53.03.54.0弹簧测力计示数F/N0.81.01.31.51.82.02.32.5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在忽略摩擦、绳重及实验误差允许的条件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钩码的重力G以及动滑轮的重力G0的关系为;在动滑轮的重力大于或等于物体重力的条件下,使用动滑轮。11.如图所示,某人在A处提起物体,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12.有一个体重为500 N的人站在地面上想借助一滑轮组将地面上一台重2 300 N的机器拉起。请你设计一个最简单的滑轮组装配图,并画出绳子的绕法。(滑轮自重和摩擦不计)探究创新13.某小组同学研究动滑轮的使用特点,他们先用弹簧测力计缓慢提起钩码,如图(a)所示,再分别用重力不同的动滑轮甲、乙、丙(G甲G乙G丙)缓慢提起相同钩码,如图(b)(c)(d)所示。请仔细观察图示的操作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然后归纳得出结论。(1)比较图(a)与(b)或(a)与(c),或(a)与(d)两图可得。(2)比较图(b)(c)(d)三图可得。知能演练提升1.C2.C题图甲是一个动滑轮,使用动滑轮省一半力,F=G1,即G1=2F;题图乙是一个定滑轮,使用定滑轮不省力,即G2=F;题图丙是滑轮组,F=G3,即G3=3F;题图丁也是滑轮组,F=G4,即G4=2F。3.B若不计绳子、滑轮的重力和摩擦,物体A对绳子的拉力大于物体B对滑轮上方左侧绳子的拉力,故A下降,B上升,正确的选项是B。4.B本题考查定滑轮工作的特点,注意人拉绳子施加的拉力与人举起杠铃施加的举力是不相同的。小李和小胖虽然能举起的杠铃重力不一样,但向下拉动定滑轮上的绳子与他们的胳膊的施力无关,对绳子的拉力最大能达到自身的重力的大小,所以小胖能把小李拉起。5.C由题图可知,该装置由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故A错误;使用动滑轮时,物体上升1 m,则绳子的自由端会通过2 m,故B错误;不计摩擦、绳重和滑轮自重,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物体的重力为400 N,则物体匀速上升时拉力为200 N,故C正确;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使用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故D错误。6.解析 题图甲为定滑轮,F1和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相等,故F1=30 N;题图乙为动滑轮,F2是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的一半,故F2=15 N;题图丙也为动滑轮,但F3是物体与水平面间摩擦力的两倍,故F3=60 N。答案 3015607.解析 因为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有5段,故n=5,在不计滑轮重和摩擦的情况下,F=G物=250 N=50 N,拉力移动的距离s=5h=50.2 m=1 m。答案 55018.解析 不计动滑轮重和摩擦时,G为阻力,作用在绳子自由端,阻力臂为滑轮的直径;F为动力,作用于滑轮中心处,动力臂为滑轮的半径。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 G=,所以F=2G=250 N=100 N。答案 1009.解析 因为动滑轮有两段绳子吊着物体,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拉力F=G=200 N=100 N;若不计绳重及摩擦,实际测量A端的拉力为110 N时,根据F=(G+G动)得G动=2F-G=2110 N-200 N=20 N。答案 1002010.解析 从实验所测数据可以看出,若忽略摩擦、绳重及实验误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致为动滑轮与钩码总重的,通过第1、2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在动滑轮的重力大于或等于物体的重力时,使用动滑轮并不省力。答案 F=(G+G0)不省力11.解析 从动滑轮上挂钩开始,依次绕过定滑轮和动滑轮,绳端回到人的手中,提升物体绳子条数为3是最省力的绕法。答案 如图所示12.解析 由于滑轮自重和摩擦不计,所以有F=,可得n=,求出n=4.6,可判断需要5股绳子。答案 绳子绕法如图所示13.解析 (1)对比图(a)(b)中测力计的示数变化,以及拉力方向可知,测力计的示数减小,说明: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对比(a)与(c)或(a)与(d)都能得出相同的结论。(2)对比(b)(c)(d)三图,发现:提起相同的钩码时,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微生物电解制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钢渣磁选提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预涂板水性罩光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黄酒产业工艺流程优化
- 时尚服装秀运营
- 高等教育就业指导服务的数字化创新与劳动力市场适应性研究-洞察及研究
- 家庭居室装饰施工合同2篇
- 智能权限管理机制-洞察及研究
- 电动化产业链整合-洞察及研究
- 湖北省省直潜江市园林二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阶段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婚介服务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协会工资薪酬管理制度
- 办公烟酒领用管理制度
- CJ/T 233-2006建筑小区排水用塑料检查井
- 淀粉大型设备管理制度
- T/CSPCI 00001-2022汽油中苯胺类化合物的分离和测定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
- 考评员聘用协议书
- 近代中国体育思想的嬗变轨迹与时代特征探寻
- DB31T 1373-2022 海三棱藨草种群生态修复技术规程
- 常见精神科药物的副作用及其处理
- 《农业科技创新政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