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外国语学校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docx_第1页
靖江外国语学校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docx_第2页
靖江外国语学校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docx_第3页
靖江外国语学校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docx_第4页
靖江外国语学校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靖江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依次写出汉字。(4分)当你打开一本本不同的书j,就如同进入一座座不同的城堡,远离世间的xunhu与躁动。千年的先贤圣人、今世的凡夫俗子都可能与你不期而遇,你可以与之娓娓而谈,也可以与之唇枪舌剑。书中的人物任你调遣,书中的声音任你qng听,书中的思想任你评判。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B.今天我们班到郊外分组活动,你是参加义务劳动小组呢?还是参加社会调查小组?C.创造,是人类智慧高度发展的结晶;创造,也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D.鲁迅先生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如何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减少人口增长速度,保持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平衡,这是摆在一些国家面前的重大课题。B.像我这样极为普通的芸芸众生的人,也许不能取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但也可以使生命熠熠闪光。C.当灵感迸发、文思泉涌时,美妙的文辞会源源不断地流泻到笔下,这都源于作者平时注重知识和生活的积累为基础。 D.我们欣赏古代诗词,应该全面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和环境,真正走进作品,去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1)纸上得来终觉浅, 。(2)俶尔远逝, ,似与游者相乐。(3)辛苦遭逢起一经, 。(4)当回忆往事的时候, ,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5)诗人常常移情于物,用来抒发自己的强烈而隽永的感情。杜甫春望中的“ , ”,写作者睹物伤情,表达出了亡国之悲和离别之痛。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 , ”,用落花喻人,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著追求。5.名著阅读 (6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他把手枪放在膝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益而充实。”这段文字中的他是 (填人名),他因为 而产生了这个念头,但最终战胜了自己,最后创作出一部中篇小说 。 (3分)(2)他曾经“四次死里逃生”,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中两次死里逃生的经历及其意义。 。(3分)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长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你们班最近围绕“长城”专题开展了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结合“长城”专题的学习,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活动一】大家开展了收集关于长城诗句的活动,请写出你最喜欢的那句。(1分) 【活动二】我们都知道“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国际长城之友协会曾向长城管理机构捐赠了30个印有“不爱长城非好汉”字样的垃圾箱。你能说说这两句话的含义吗?(4分) 【活动三】CCTV.COM(新闻联播)报道:在八达岭长城,记者看到,由于被人刻上密密麻麻的字,城砖已经面目全非。有人在长城上表达爱意,也有人把对他人的恨留在长城上,一些外国游客也“入乡随俗”,将这里当作留言墙,韩文、英文等文字时有出现。假如你看到了这条消息,针对此种现象,你将怎样留言?(3分) 二、阅读理解(共60分)7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6分)春宵自遣唐李商隐地胜遗尘事,身闲念岁华。晚晴风过竹,深夜月当花。石乱知泉咽,苔荒任径斜。陶然恃琴酒,忘却在山家。【注】唐武宗即位,李商隐参加吏部书判甄拔考试,入选,授秘书省正字。不久,因母亲逝世而离官服丧3年。此间,他种过田,植过树,凭吊古迹,读书赋诗,过着类似农居的生活。(1)请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歌颔联所展示的画面。(3分) (2)“石乱知泉咽,苔荒任径斜”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3分) (二)阅读宋代苏辙的庐山栖贤寺新修僧堂记一文,完成811题。(14分)元丰三年,余得罪迁高安。夏六月,过庐山,知其胜而不敢留。留二日,涉其山之阳,入栖贤谷。谷中多大石,水行石间,其声如雷霆,震悼不能自持,虽三峡之险不过也。故其桥曰三峡。渡桥而东,依山循水,水平如白练,横触巨石,汇为大车轮,流转汹涌,穷水之变。院据其上流,右倚石壁,左俯流水,石壁之趾,僧堂在焉。狂峰怪石,翔舞于檐上。每大风雨至,堂中之人,疑将压焉。问之习庐山者,曰:“虽兹山之胜,栖贤盖以一二数矣。”(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辞典,有删改)【注】高安:地名,今属江西。震悼:惊恐。兹:这。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问之习庐山者( ) 渡桥而东 ( ) 汇为大车轮 ( ) 依山循水 ( )(2)下列加点字与“知其胜而不敢留”中“而”意思和用法相同的是( )(2分) A.潭西南而望 B.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C.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D.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虽 三 峡 之 险 不 过 也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虽兹山之胜,栖贤盖以一二数矣。译文: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译文: 11. 本文表现了庐山水的哪些特点?(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214题。(10分)手机是条“贪吃蛇”过去的10多年里,随着技术进步,手机已经越来越神通广大。它就像当年那款游戏中的“贪吃蛇”,在通话的“本能”之外,已经吃掉了掌上游戏机、卡片式相机、MP3音乐播放器、电子词典和录音笔等设备。现在,它又咬住了电子导航、移动支付等猎物,彻底改变了一些产业的形态,让卡西欧等老牌公司损失惨重。个人用品也成了这只贪吃蛇进攻的目标。手环、手表、眼镜一类可佩戴设备,大有被它吞噬的趋势;就连牙刷这样的生活必需品,也被它叼进了嘴。最近,已经有生产商推出了一款电动牙刷,可以根据使用者刷牙时对手柄的压力,采集口腔中每颗牙齿的信息,在手机上生成牙齿情况的全息图,并定期生成牙齿情况报告,提出健康建议,甚至帮助使用者与牙医进行信息交流。手机已经进化成为社交生活的路由器,人们习惯了通过电话或微信联系,甚至离开它就无法正常沟通,手机依赖症和交流恐惧症开始在人类社会蔓延。手机,看上去已经无所不能。当客厅里的电视、书房里的电脑、卧室里的睡眠记录仪、盥洗室里的牙刷,乃至车库里的车辆都被手机一一攻克后,谁会是电子设备们最后的堡垒? (选自2014年第7期财经国家周刊,有删改)12根据选文,说说手机的发展带来了哪些方面的影响。(4分) 13选文第段主要运用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14第段中加点词语“看上去”能否去掉?请说明理由。(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10分)成功需要下点笨功夫 “不说别的,现在这个时代,愿意在农村住上一年的孩子,又有几个?”乡村里的中国导演焦波说。他带着3个“90后”和两个“80后”组成的“零经验”团队,在一个村子里跟拍了373天,“熬”出一部“夺龙标”的纪录片。 成功有万千法门,他们进了一道窄门,走了一条慢路,下的是笨功夫。在机巧花样翻新,捷径奇货可居的世态里,年轻人能甘行此道,的确不寻常。身边不难看到“发足狂奔”的人。做学问者,以时髦为宗,以速成为要,“冷板凳”是坐不得的,借助信息技术,炮制应景文章,博取一时浮名;做实业者,不讲积累,不论抱负,寻思的是找靠山、走捷径、赚快钱,泡沫不破只管吹。多少人口念快字诀,身登青云梯;成名要趁早,发家恨太晚。春风得意马蹄疾也就罢了,一旦不能成其所愿,则自怨自艾乃至怨天尤人,顿觉人生灰暗,社会不公云云。 时代这么快,慢了怎么行?道理似乎讲得通,但却忽略了一个常识:走得多远与行走的速度并不必然相关。而且世上的很多事情,“快”字往往背道而驰。就拿焦波和他的学生们来说,正是因为慢,才暗合了乡土的内在节奏,共振出惊心动魄的力量;也与文化产业慢工出细活的特点合辙,得以出此精品。又如做企业,有精雕细刻、用心经营,让时间在招牌面前失效的百年老店;也有一夜暴大,却终毁于一旦的流星企业,快则快了,却走出条覆亡的不归路,给世人看了场戏而已。人生也不是一快解千忧。有句文艺范儿的口号:“慢慢走,欣赏啊!”大概是要提醒人们别只顾着赶路,要看看路边的风景。道理很正,但不够通透。细细一想,人生不是跑步比赛,绝非“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路数。一条人生路,万千岔路口,人生精彩处,恰在于未知。走得太快,不知要错过多少精彩,丢失多少种可能。不是吗?年老者大都有一种人生经验,当回首往事,发现很少有人能在年轻时的生涯规划中规划一切,且正是途中的峰回路转,让人生变得荡气回肠。所以,人生有那么多不确定性,急什么? 最难的是慢慢下点笨功夫。趋利避害、避重就轻不算可耻,但做到肯下笨功夫,得有点情怀,怀着点敬畏心,不对付事儿。工作生活中很多事其实是可以绕着走的,保证走得漂亮走得快,很多时候还走得顺当;也有人冒着傻气、透着憨劲,迎着困难上,死磕硬打,这么走很难走得快,姿势肯定漂亮不了。但这后一种人,才是社会的脊梁,能负重前行的脊梁。让这样的人不吃亏,得实惠,事业才有希望。有句话说的好,好东西是聪明人下笨功夫做出来的。小到个人人生,大到家国天下,都需要“好东西”,让我们一起下点笨功夫吧。( 人民日报 2014年4月1日 19 版,有删改) 15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16文章用乡村里的中国导演焦波获奖一事开头,有何作用?(3分) 17请分析第段中划线部分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5分) (五)阅读刀爱一文,完成1922题。(20分)刀爱明媚的三月三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奶奶用刀砍树的声音。“三月三,砍枣儿干”每到这个时候,奶奶都会这么低唱着。在清凉的阳光中,奶奶手拿一把银亮的刀,节奏分明地向院子里的枣树砍去。那棵粗壮的枣树就静静地站在那里,用饱含沧桑的容颜,默默地迎接着刀的洗礼。“奶奶,您为什么要砍树?树不疼吗?”我问。在我的心里,这丑陋的树皮就像穷人的棉袄一样,虽然不好看,却是它们抵御冰雪严寒的珍贵铠甲。尽管冬天已经过去,可现在还有料峭的春寒啊。奶奶这么砍下去,不是会深深地伤害它们吗?难道奶奶不知道“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吗?我甚至偷偷地想,是不是这枣树和奶奶结下了什么仇呢?“小孩子不许多嘴!”奶奶严厉地呵斥着,把我赶到一边,继续自顾自地砍下去,一刀又一刀那时候,每到秋季,当我吃着甘甜香脆的枣时,我都会想起奶奶手里凛凛的刀光,心里就会暗暗为这大难不死的枣树庆幸。惊悸和疑惑当然也有,但是却再也不肯多问一句。多年之后,我长大了。当这件事情几乎已经被我淡忘的时候,在一个远近闻名的梨乡,我又重温了童年的一幕。也是初春,也是三月三,漫山遍野的梨树刚刚透出一丝清新的绿意。也是雪亮的刀,不过却不是一把,而是成百上千把。这些刀在梨树干上跳跃飞舞,像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梨农们砍得也是那样细致,那样用心,其认真的程度绝不亚于我的奶奶。他们虔诚地砍着,仿佛在精雕细刻着一幅幅令人沉醉的作品。梨树的皮屑一层层地洒落下来,仿佛是它们伤痛的记忆,又仿佛是它们陈旧的冬衣。“老伯,这树为什么要这样砍呢?”我问一个正在挥刀的老人。我隐隐约约地感到,他们和奶奶如此一致的行为背后,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我童年里没有知晓的那个谜底。“你们读书人应该知道,树干是用来输送养料的。这些树睡了一冬,如果不砍砍,就长得太快了。”老人笑道。“那有什么不好呢?”“那有什么好呢?”老人反问道,“长得快的都是没用的枝条,根储存的养料可是有限的。如果在前期生长的时候把养料都用完了,到了后期还拿什么结果呢?就是结了果,也只能让你吃一嘴渣子。”我怔在了那里,没有说话。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树是这样,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人如果年轻时过于顺利,就会在不知不觉间疯长出许多骄狂傲慢的枝条。这些枝条,往往是徒有其表,却无其质,白白浪费了生活赐予的珍贵养料。等到结果的时候,他们却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来奉献给收获的季节。而另外一类人,在生命的初期,就被一把把看似残酷的刀,斩断了圆润而酣畅的歌喉,却因此把养料酝酿了又酝酿,等到果实成熟的时候,他们的气息就芬芳成了一壶绝世的好酒。从这个意义上讲,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而且,伤短爱长。当然,人和树毕竟还有不同:树可以等待人的刀,人却不可以等待生活的刀。我们所能做的,也许就是在有刀的时候,去承受,去积蓄;在没有刀的时候,去寻找,去打造。让我们铭记刀爱,用生活的砥砺,去迎接累累的硕果和甜美的微笑。(选自思维与智慧2014年第2期,乔叶作,有删改)18. 请概括出“我”对砍树这一行为的情感态度的变化。(2分)儿时: 长大了: 19. 联系具体语境,回答下列两小题。(6分)(1)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好在哪里。(2分)他们虔诚地砍着,仿佛在精雕细刻着一幅幅令人沉醉的作品。 (2)结合语境赏析文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