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给教师的建议》想到的.doc_第1页
由《给教师的建议》想到的.doc_第2页
由《给教师的建议》想到的.doc_第3页
由《给教师的建议》想到的.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由给教师的建议想到的 谈及教师素养,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给教师的建议,再次展读,我眼前一亮:如此朴素的语言,我们每天经历着的事情,令我们恍然大悟却又浅显易懂的道理我恍若置身雾气弥漫的原野拨云见日般发现了一道道靓丽的教育风景。我读得心旌摇动,理想高扬。我一遍遍地咀嚼,一遍遍地赞叹,在被苏霍姆林斯基深深折服的同时,却掩藏不住内心的羞愧。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与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书中所传导与折射出的有关教师教育素养的问题却让我一遍遍地问自己:“在教育教学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作为一线教师的教育素养到底具备了多少?”现在就以书中的几个实在的事例与我作一番比较进行反思吧。一、教师素养在于知识不断积淀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一位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听课的老师都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课后,临校的一位教师问这位历史教师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的,那位成功的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多么令人震惊的回答!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进行这种准备,“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教师应当知道的东西,要比他教给学生的东西多10倍、20倍;至于教科书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他充当善于弹离的跳板而已。”而反观我自己,平时上课前总是上网浏览别人的教案或教学实录,复制人家精彩的部分,然后抓起教学参考书仔细看看,别漏掉每一个知识点,然后就自我感觉良好地上完课,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不仅想起参加优质课比赛时,需要准备几天几夜,反复备,反复改,甚至把要讲的顺序和每一句话都记在心里,然后再反复试教。尽管教学环节设计精心,准备充分,但在课堂上却往往显得捉襟见肘,感到语言做作,缺乏感染力,有时在课堂上还会由于紧张而忘了精心挑选和准备好的内容。有时学生的反应明显偏离了我的预设,也不能灵活地调整计划,而是牵强地把学生的思路拉回到我的原计划中。殊不知,“真正的教育技巧和艺术就在于,一旦有这种必要,教师就能随时改变课时计划。”甚至,我在精心准备的基础上,还要在课前对学生预先“调教”一番,最后才能上好一堂成功的“表演课”。静下心来想象,这不正是因为我的知识含量不足与文化底蕴苍白吗?由此,我也真正意识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是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确实,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学时游刃有余,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自己知识的储备,使自己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只有我们的知识视野比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教学大纲的知识并不处在大脑的中心,而只是处在大脑皮质最积极区域的一个角落里,那时候他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精工巧匠。”因此,爱好读书应该成为我们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习惯。如同军人喜爱武器、孩子喜爱玩具一样,我们的第一至爱应该是书籍。 二、教师素养在于心理灵活调控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教师只有在自己整个的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心理学,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他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更重要的是,他还认为,教师掌握了一定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其目的完全是为了观察学生,同时把观察的结果转变或体现为对学生施加个别影响的方式和方法。 在给准备教一年级的教师的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提倡教师在开始教班的一年半以前,就要收集自己未来学生的名单,熟悉他们的父母,带领他们到思维的源泉即自然界里去旅行12、13次,对他们的思维进行研究。“只有在这个条件下,才能对一年级的教学工作有充分的准备。” 反问自己:何时对学生做过如此充分的准备的呀?从来没有在课前结合教学内容作心理学的分析,至于有些学生行为上存在偏差,学习上存在困难,也不会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其成因从而进行矫治,只是机械式地辅导。细细想来,师范三年寒窗苦读学来的心理学没有成为我实际工作中的真正指南。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今后我一定把心理科学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都要经常地、用心地按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儿童的心理,弄清楚儿童复杂的精神世界,深入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