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在会计准则中的应用探讨_毕业论文.doc_第1页
公允价值在会计准则中的应用探讨_毕业论文.doc_第2页
公允价值在会计准则中的应用探讨_毕业论文.doc_第3页
公允价值在会计准则中的应用探讨_毕业论文.doc_第4页
公允价值在会计准则中的应用探讨_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 目目 录录 1 摘要摘要 2 2 ABSTRACT 4 3 引言引言 7 3 1 研究背景 7 3 2 研究意义 11 4 公允价值的内涵公允价值的内涵 12 4 1 公允价值的定义 12 4 2 公允价值的本质 14 4 3 公允价值的合理确定和估计 15 4 4 公允价值的优缺点 18 4 4 1 公允价值的优点 18 4 4 2 公允价值的缺点 19 5 公允价值的计量和计量属性公允价值的计量和计量属性 22 5 1 公允价值计量和计量属性的定义 23 5 1 1 IASC的定义 23 5 1 2 FABS的定义 25 5 2 公允价值的计量 26 5 2 1 计量公允价值方法 26 5 2 2 计量公允价值标准 27 5 3 公允价值与其他计量属性的关系 28 5 3 1 公允价值与其他计量属性的关系 29 5 3 2 公允价值容易成为利润操纵工具的根源分析 34 6 公允价值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公允价值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35 6 1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35 6 1 1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36 6 1 2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36 6 1 3 公允价值的相关性 37 6 1 4 公允价值的可靠性 39 6 2 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情况分析 41 6 2 1 公允价值的理论基础及现实基础 42 6 2 2 公允价值的运用是会计国际化的必然要求 44 6 2 3 公允价值的运用符合我国现实的经济发展环境 44 6 3 目前我国公允价值的适用范围 45 7 新公允价值准则的应用新公允价值准则的应用 46 7 1 公允价值在投资房地产的应用 46 7 2 公允价值在债务重组的应用 47 7 3 公允价值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应用 47 1 7 4 公允价值在非货币性交易的应用 47 7 5 公允价值在新准则中的应用要十分谨慎 不能滥用 48 7 6 公允价值计量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的运用 49 7 7 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中的应用 49 8 结束语结束语 50 8 1 结论 50 8 2 建议 50 8 3 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 54 2 公允价值在会计准则中的应用探讨 1 1 摘要摘要 近年来 全球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变革 给会计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大量金 融工具的涌现 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我国报表使 用者的信息需要 经济社会的变动性和风险性要求会计计量的基础 从历史成本基础转向更相关的价值计量基础 二十世纪 80 年代以 来 公允价值一直是国际会计界的一个热点问题 至今己取得了显 著的研究成果 在我国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中 大量引入公允价 值的计量属性 这既符合国际会计计量的发展趋势 也适应了我国 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如何充分利用国际研究成果 指导和评价公 允价值在我国的研究和运用 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 公允价值的应用是对潜在损益的确认调整 并不会增加企业价 值 但是却会对企业的财务报告产生巨大影响 在市场价格急剧上 升或急剧下跌时 企业的利润将得到大幅提升或大幅下降 而且在 各个准则中对企业财务成果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 本文回顾了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 发展历程 深入分析了公允 价值在新准则中的应用情况 计量和确认方法 探讨了公允价值对 企业财务报告及经营行为的概括性影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大量金融工具的涌现 历史成本计量属 3 性己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我国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需要 在我国颁布的 新会计准则体系中 重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 成为新准则的最大 亮点之一 这是符合国际会计计量的发展趋势的 也适应了我国经 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但同时也存在许多亟需探讨的问题 例如 公 允价值引入后在具体准则中的运用情况如何 对上市公司产生了怎 样的影响呢 引用公允价值计量是否会提高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呢 因而 研究它们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对公允价值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涉及到诸多方面的问题 本文由于时间和能力水平的有限 只对公允价值在新准则应用的部 分问题进行了研究 论文首先阐述了本文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再 对国内外有关公允价值的研究进行简要回顾及总结 然后 从公允 价值的概念入手 探讨了本文研究依据的基本理论 其后对国内外 公允价值的应用情况做了总结 由此对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提出 了笔者的建议 通过研究 本文得到如下启示与结论 1 计量观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重要理论依据 计量观的使用利于 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2 公允价值的相关性是不容置疑的 而其本身也并不缺乏可靠性 缺的是技术层面 现值及其应用 上的大量投入及完善公允价值信 息披露机制 3 新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应用还是相对谨慎的 有较多的限定 对从 定量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到 公允价值损益科目对上市公司当期的利 4 润影响也较小 并不如准则颁布初期人们预期那么大 利用该准则 进行利润操纵的可能性比较大 4 从对金融资产调整额的回归检验结果发现 其对股价缺乏增量的 解释能力 最后 笔者针对本文对公允价值应用的分析结果 给出如下建议 1 完善对公允价值相关损益的分类情况 2 出台公允价值计 量准则 3 编制全面收益表 4 加强审计的配套建设 关键词关键词 公允价值 会计准则 会计计量 2 2 Abstract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financial instruments It is a challenge for original cost which can t match the accounting report users requirement In the new accounting standard which issued in 2006 fair value measurement has been used in the accounting calculation It is not only according with the mainstream of the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development but also fit to the economics In the new accounting criterion system which our country issues in 2006 have introduced just and sound value to measure again the ones that become new criterion are the a bit one of more most light this 5 accords with development trend that the international accountant measures have met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too but have a lot of problems needing badly being probed into at the same time For example how is the application in concrete criterion after just and sound value is introduced What kind of influence is produced to listed company Quote the value relevance that just and sound value will measure and improv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herefore studying them has very important realistic meaning and long term meaning Carry on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and involve the problem of a great deal of respects to the relevant problems of just and sound value because this text because time and ability level are limited some problems employed in the new criterion only to just and sound value carried on research Have explained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this text and research meaning at first and then review and summarize the research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levant just and sound value briefly in thesis Then proceed with concept of just and sound value basic theories of probing into this text and studying the basis Have thereafter made the summary to the 6 application situation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just and sound value Finally I made quantitative analysis to the operating position of just and sound value And therefore has proposed the author s suggest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just and sound value in our country Through studying this text is enlightened with the conclusion as follows 1 It is to adopt the important theoretical foundation that just and sound value is measured to measure the view It is useful to measure the use of the view and do benefit to improving the decis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2 The relevance of just and sound value is indubitable and it does not lack dependability either it was the technological aspect current value that lacked and employed Generous input to have and improving the information announcing mechanism of just and sound value 3 The application of just and sound value of the new criterion is still relatively prudent there are more limitations To can see increase and decrease subject of just and sound value influences smaller too to the profit of current period of listed company from the result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ing issue as standards initial people 7 expect then loud The debt restructuring of listed companies in particular category of listed companies in the current period compared with a profit impact the use of guidelines for profit manipulation more likely 4 From finding to the return test result of adjusting volume of the financial assets it lacks the explanation ability of increment to stock price Finally 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fair value of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given the following recommendations 1 Improve the fair value gains and losses related to the classification 2 Establish fair value measurement standards 3 Bring in the concept of entire profits 4 To strengthen the fair value audit system KeyKey WordsWords fair value the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accounting measurement 3 3 引言引言 3 1 3 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竞争的不断加剧 多元筹资的股份制企业的发 展 尤其是上市公司的大量增加和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 使得会计 8 的目标由主要为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提供可靠信息 转向为投资者 债权人 供应商等主要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提供相关信息 无论如何 在可靠性的基础上 努力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是对会计信息质量 的必然要求 公允价值因为能够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 业绩等信息 已经被认可作为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的重要计量属性 国际会计准则及美国等一些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 纷纷将 公允价值作为重要甚至是首选的计量属性加以运用 以提高会计信 息的相关性 从计量属性角度看 公允价值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财 务会计的发展方向 因此 其运用的范围和程度也就成了衡量一个 国家或一个地区 一个组织会计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在传统的 交易或事项中 对于经济业务发生当时所采用的实际交易的历史成 本 由于其真实可靠 具有可验证性 一直以来备受推崇 但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会计计量方法的不断演进 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受 到越来越多的批评和质疑 因为这种计量模式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 面向过去的 在市场价格发生变动的情况下 不仅不能反映企业持 有资源的利得 也不能客观反映报告日企业资源的真实价值 由于 历史成本信息无法及时和全面地反映经济环境的变化 因而也难以 为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信息 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 人们开始在会计计量中逐步引入公允 价值的概念 以期能够及时反映现行和未来经济环境变化对企业资 源的影响 随着 决策有用观 呼声的不断高涨 公允价值计量属 性应运而生 并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在各国的会计准则中得到广 9 泛运用 公允价值计量立足于当前的公平交易 是最贴近商品内在 价值量的客观表述 因而对企业的利益各方最具有决策相关性 然 而 由于公允价值的获取 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 以及公允价值 应如何融入到已经相对完善的现行会计准则体系中等问题的存在 公允价值在近十几年来一直是国际会计研究前沿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也是一波三折 公允价值在 1998 年出 现于 债务重组 非货币性交易 等具体会计准则中 后因实 际运行中出现很多公司滥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情况而在 2001 年 修订后的准则中被限制使用 新准则体系在金融工具 投资性房地 产 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均 谨慎地采用了公允价值 从而成为本次会计准则的一大亮点 对这 一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首先 对可以取得公允价值的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价是国际会 计准则 美国及多数市场经济国家会计准则的普遍做法 国际上早 己越过 要不要用 现值和公允价值的争论阶段 而主要进人 如 何用 的阶段 国际上也丝毫没有因 安然事件 的出现而延缓研 究与采用现值和公允价值的进程 从 1975 年开始的 30 年来 FASB 对公允价值计量体系的研究始终没有间断过 公允价值在美国会计 准则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 公允价值有深厚的十大理论基础 它 符合经济收益概念 全面收益概念 现金流量制和市场价格会计假 设 现代会计目标 相关性和可靠性质量特征 会计要素的本质特 10 征 未来会计确认的基础 现值和价值理念 计量观和净盈余理论 以及财务报表的本原逻辑 公允价值的运用能有效地增强会计信息 的相关性 为投资者 债权人等众多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加有助于其 决策的信息 就拿投资性房地产来说 账面 2000 万元 如果市价 涨到 2 亿元会计上就应该反映 2 亿元 这样的信息才真正真实有用 如果仍然坚持在报表上显示 2000 万元 会计处理倒是简单了 但 这种信息不仅不能帮助投资者进行决策分析 甚至还会误导 其次 适宜于公允价值应用的 土壤 已初步形成 公允价值 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2003 年中央做出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若干间题的决定 标志着我国的市场经济己经由初创转向完善 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已经确立 我国的证券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和完善 在强化公司治理 提高运作透明度 清理违规行为 构建 上市公司综合监管体系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中国证监会推进股权 分置试点 改革了上市和再融资的程序 颁布了大量监管规章 加 强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舞弊查处的力度 财政部加大了对会计信 息质量和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监督检查 上市公司内外治理水平 进一步提高 注册会计师 资产评估师 独立董事等的理性经济选 择为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构筑了多道 防火墙 广大投资者对会 计信息进行分析判断 有效甄别的能力也有所加强 证券市场的有 效性逐步提高 第三 公允价值在新准则中的应用较为谨慎 不会导致滥用 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比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确定公允价值 11 的应用范围时 更充分地考虑了我国的国情 作了审慎的改进 公 允价值的运用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 在基本准则第四十三条中就明 确指出采用重置成本 可变现净值 现值 公允价值计量的 应当 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在有关具体准则 中 对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 都有明确规定的限制条件 比如在投 资性房地产准则中就明确规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 应当同时 满足下列条件 一是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 二是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 格及其他相关信息 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做出合理的估 计 可见在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 禁止含有较多假设的估值技术的 运用 只有在具有一定的可靠性的基础上才能够使用公允价值 并 不是所有投资性房地产都可以采用公允价值 因此只要严格地按照 准则实施 公允价值就会真的做到公允 正是受这一理论的启发 本文尝试对公允价值及其应用进行粗 浅的探讨 3 2 3 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 作为国内外会计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公允价值的研究对探 索会计发展趋势 完善会计理论 促进会计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建设 都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同时也有助于解决知识经济时代下无形资产 人力资源会计 环境会计等新领域的会计计量问题目前我国与国际 经济交往越来越密切 国内会计有关规定与国际惯例已近趋同 学 12 习与借鉴国际关于公允价值的最新研究成果 对我国公允价值的应 用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同时也更加有利于国内国外经济的发展与融 合 不仅如此 研究公允价值有助于维护入世后我国的经济利益 完善我国现行会计标准和独立审计准则 改进财务报告 减少会计 信息失真缺陷 从而有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我国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应用一波三折 这次大范围应用公允 价值是本次新会计准则的一大亮点 本文认为 虽然公允价值计量 在新会计准则中得到大量应用 但由于严格的限制条件和我国市场 体系的不完善 公允价值的实际应用效果将很不理想 而且有些准 则将会出现有准则而很少用的境地 比如投资性房地产准则 本文 希望对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应用的分析 使人们能够对公允价值 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认识和把握 既不要对公允价值持盲目乐观的 态度 也不要因相关配套的不完善 对新事物的不适应而对其失去 信心 公允价值的概念是一个看似简单易懂 实则复杂重要的问题 因此 有必要对其认真研究一下 4 4 公允价值的内涵公允价值的内涵 4 1 4 1 公允价值的定义公允价值的定义 最早提出 公允 概念的国家是英国 1844 年 英国股份公司 法就规定 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必须 真实和公允 fullandfair 1947 年的英国公司法有将其改为 真实和公允 true and fair 一 13 直沿用至今 成为英国编制财务报表最为重要的原则 而最早明确 提出公允价值定义的应该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AICAP 了 其起 因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与金融界之间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确 认 计量和报告的论争 1970 年在 ACI 队的 ABP 公布的会计原则委 员会报告书第 4 辑 APB Statmenet No 4 中 公允价值被认为是 当在包含货币价格的交易中收到资产都是所包含的货币金额 以及 在不包含胡比或者货币要求权的转让中的交换价格的近似值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 当时人们对公允价值的理解还比较简单和 片面 但是已经表明历史成本原则下的会计信息已经不能满足信息 使用者对其的要求了 在学术界的摸索下 公允价值被人们提了出来 随着研究的深 入和时代的发展 公允价值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国际上的重视 国 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工 ASC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英 国会计准则委员会 UAKBS 等研究机构也先后提出了对公允价值的 定义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C 在 1995 年制定的国际会计准则第 32 号 IAS32 金融工具 披露和列报 中指出 公允价值是指在 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 的金额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BS 1996 年在财务会计准则 公告第 125 号 AFS125 金融资产的转让和服务以及负债清偿的会 计处理 中指出 一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是自愿的双方在当 前交易 而不是被迫或清算销售 中据以购买 或承担 或销售 或清 偿 资产 或负债 的金额 1998 年 FABS 在 FAS133 衍生工具和套 14 期活动的会计处理 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与 AFS125 中的一样 2000 年 FABS 在第 7 辑财务会计概念公告 SAPC7 在会计计量中使 用现金流量和现值 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仍与 FAS125 中的相同 而在 2004 年 6 月颁布的公告中 将公允价值的定义修改为 在当 前交易中 在熟悉情况 不关联 自愿的各方之间进行资产交换或 债务清偿的价格 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在财务会计报告准则第 7 号 FRS7 购买会计中的公允价值 中指出公允价值是指熟悉情况 的自愿双方在一项公平而非强迫或清算销售中交换一项资产或负债 的金额 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 CIAC 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 公允价 值指没有受到强制的熟悉情况的自愿双方在一项公平交易中商定的 对价的金额 IAS cAIBS 的金融工具联合工作组 脚 G 于 2000 年 底完成的金融工具综合准则征求意见稿 金融工具和类似项目 准 则草案和结论基础 对公允价值定义如下 公允价值是企业在计 量日由正常营业报酬趋势的正常交易中销售资产将收到的或者解除 负债将付出的估计价格 我国财政部 1999 年颁布的 企业会计准则一一非货币性交易 等准则中参照国际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定义为 在公平交易中熟 悉情况的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4 2 4 2 公允价值的本质公允价值的本质 从字面上分析公允价值的含义 公允价值 fair value 是一个 15 很广义的概念 Fair 在英文中是 公平 公正 的意思 它带有很 大的主观性 取决于行为人的主观判断 在汉语中 公允有公众许 可 公众认可或公众接受的意思 同时 它也可以上升到道德层面 去理解 所以葛家澎认为 公允 是属于道德范畴而不是属于经济 范畴 并举英国的实例为证 作为一种最高原则和比准则更高的 规范 英国会计最高理想 真实和公允观 是按法律上的判决行事 的 会计准则上对此没有明确的解释 而 Value 价值 众所周 知的是经济学里最重要的概念 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构成了经 济理论的核心 价值理论 Fair vaule 公允价值 它是市场对价值 的认定 其侧重点是在价值上 如何计量 成为会计学的一个重大 课题 现阶段 会计学学术界提出以可观察到的市场价格或现值 无前者的情况下 计量 正如经济学界以价格计量价值一般 因此 公允价值的本质是价值而不是价格 市场价格或现值等 等都只是其现实的表现形式而已 明确这一点对理解公允价值及其 相关问题是很重要的 在下文 公允价值与其他计量属性的关系 部分还会有所探讨 4 3 4 3 公允价值的合理确定和估计公允价值的合理确定和估计 公允价值作为一种在公平的市场交易中 自愿的双方所达成的 一致的市场交易金额 只有在真实的交易发生时才是确定的 其余 的时候都是估计数 公允价值的估计一般方法主要包括 市价法 类似项目法和估价技术法 市价法指将资产和负债的市场价格作为 16 其公允价值的方法 为确保公允价值估计结果的可靠性 所选用的 市场价格应至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是活跃市场中的交易价格 2 是相同项目最近的市场价格 3 是计量日的市场价格 若无法得到计量日的市场价格 可以是 稍微提前的市场价格 但必须对计量日与市价日之间由于时间的流 逝和市场条件的变化对公允价值产生的影响加以合理估计 4 若计量对象在计量日存在不止一个市场价格时 应当选取最有 利于企业的一个市场价格 5 市场价格中存在的与所计量的项目 的权利与义务并不直接相关的部分应予以剔除 需要注意的是 作为公允价值的市场价格不能是如下类型的交易 1 发生在一个或多个的正经历财务困难的企业之间的交易 2 发生在关联方企业之间的交易 3 按以前签订好的合同进行的交易 4 受到了其他的与之相关联交易影响的非独立交易 5 非经常性的交易等 类似项目法是在找不到所计量项目的市场价格的情况下的一种替代 方法 它是通过参考类似项目的市场价格来确定所计量项目的公允 价值的一种方法 类似项目法应用的关键是类似项目的确定 所谓 的类似项目是那些与所计量的项目具有相同的现金流量形式的项目 研究两个项目是否相似的具体步骤如下 17 1 确定所要计量的项目的期望现金流量 2 选定另外一个初步认为具有相似特征的资产或负债 3 比较两个项目的现金流量以确保它们是相同的 4 评价是否在一个项目中影响其价值的因素在另一个项目中同样 全部得到了反映 比方说 不同的风险水平 如果存在这样的未被反 映的因素 应确认该因素的影响能否被合理剔除 如果不可能被合 理剔除 则这两个项目不是相似项目 5 判断两个项目的现金流量面对经济状况变化时是否按照同样的 方式变化 如果不是 则它们不是相似项目 在判定一个项目是所计量项目的类似项目之后 并不意味着其 市场价格就成了所计量项目的公允价值或者成为该项目公允价值的 参考价值 还应该参照前述市价法部分市价法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以及市场价格失灵的情况做出判断和调整 估价技术法是指当一项 资产或负债不存在或只有很少的市场价格信息时 采用一定的估价 技术对所计量项目的公允价值做出估计的方法 不存在或只有很 少的市场价格信息的情况 是指至少存在下述情况之一的情形 1 一 项现时或近期的交易是不可能或很困难的 2 该资产或负债是独 特的或非常的不寻常 3 虽然存在交易 但市场参与者对其交易 的价格或估价技术保密 运用估价技术时 企业所使用的估计应当 与市场的参与者所使用的估计和假设相一致 例如市场利率 外汇 汇率 商品价格以及政府和行业的统计数据等 即使对于某些影响 公允价值的因素 企业自身的估计和假设是其惟一的信息来源的情 18 况下 也要保证这些假设与市场参与者所使用的估计和假设是一致 的 企业在选择计量公允价值的估价技术时 应确保该估价技术 反映了所计量项目公允价值的下列要素 1 对未来现金流量的估 计 或者在更复杂的情况下 一连串不同时间的未来现金流量 2 对 这些现金流量金额或时间可能的差异的预期 3 以无风险利率表 示的货币的时间价值 4 包括了资产或负债中内在不确定性的价 格 5 包括非流动性和市场非完美性的其他因素 有时这些因素是 不可确指的 只有反映了这五个要素的估价技术才是恰当的估价技 术 通常 在确定所计量项目的公允价值时 为了兼顾信息的相 关性和可靠性 根据成本效益原则 我们要对不同的资产 在上述 三种方法中进行选择 这三种方法的采用是有一定程序的 一般而 言 首选的方法是市价法 其次才是类似项目法 最后再考虑采用 估价技术法 这三种方法的主观成分是依次增加的 而应用难度也 是依次增加的 在使用这三种方法时应严格遵循每种方法的应用条 件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我国会计准则中也对这三种方法的运 用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 如我国非货币性交易准则指南规定了公允 价值的如下确定原则 如果该资产存在活跃市场 该资产的市价即 为其公允价值 如果该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 但与该资产类似的资 产存在活跃市场 则该资产的公允价值比照相关类似资产的市价确 定 如果该资产和与该资产类似的资产均不存在活跃市场 则该资 19 产的公允价值可按其所能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以适当的折现率计算 的现值评估确定 4 4 4 4 公允价值的优缺点公允价值的优缺点 4 4 1 4 4 1 公允价值的优点公允价值的优点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能够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求 公允价值 能够合理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从而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 当 价格上涨时 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资产负债表中 除货币性项目外 非货币性资产和负债都会被低估 这种报表不能揭示企业的真实财 务状况 对决策可能不相关 而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相比 能较准 确地披露企业获得的现金流量 从而更确切地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 偿债能力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 其得出的信息能为企业管理人员 债权人 投资者等的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能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企业利润 的计算是通过收入与相关的成本 费用配比进行的 收入按现行价 格计量 而成本 费用按历史成本计量 这样因为收入和费用计量 属性不同造成的价差 不利于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 所以对于 收入和成本 费用均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更科学合理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符合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通常是指收入与相 关的成本 费用进行配比 如果采用历史成本法 收入按公允价值 计量 费用则按历史成本进行计量 虽然计量单位都用货币计量 20 但计量属性存在差异 为了使会计核算符合配比原则 就要求会计 核算中推行公允价值计量 这样更能体现会计的相关性 稳健性等 原则的要求 4 4 2 4 4 2 公允价值的缺点公允价值的缺点 1 信息质量的可靠性难以保证 相对于具有客观性 确定性和可验证性的以实际交易为基础的 历史成本计量 公允价值计量虽然在财务报表中能提供更为相关的 信息 但因其具有不确定性 变动性 因此难以满足会计信息可靠 性的质量要求 二是关联交易影响了价格的公允性 尤其是在上市 公司与其母公司进行资产交换时 2 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实际操作问题 由于资产的公允价值不容易确定 目前采用公允价值属性 实 际操作时能做到的只能是选择最接近公允价值的计量 尤其是在资 产或负债不存在公平市价的情况下 需要通过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 现值来探求公允价值的情况 大多数时候 公允价值的确认只能来 源于双方协商 那么公允的程度就有待提高了 同样现值利率的取 得也会存在具体困难 这些都给计量公允价值留下可选择的空间 而且要审核公允价值计量是否准确也比较困难 在目前市场机制不 健全 投资者主要以企业财务报表指标作为投资决策依据 公司内 部治理结构尚不合理的情况下 不排除因受自身利益驱动的高级管 理人员可能利用此进行利润调节和会计造假的情况 虽然在新准则 21 中也针对这些情况做了一些规定 但是这些规定许多还是定性的概 念 仍然存在进行人为操作的空间 3 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成本问题 首先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动态计量属性 对全部资产和负债 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就意味着每一个会计期间都要对全部资产和负债 进行重新计量 除了需要专门的评估计量人员从事准确地确定资产 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工作外 还需会计人员对资产和负债进行全面调 整的账务处理 这就要增加资产评估成本和账务管理成本 另一方 面 为了预防利用公允价值计量进行盈余管理 运用公允价值计量 必须增加监管成本 其次 公允价值的运用对于大多数会计从业人员来说也是十分 陌生的 要掌握新准则的有关具体运用 培训必不可少 培训费用 也将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要使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能提高财务信 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必定要增加成本 4 公允价值计量可能增加财务报表项目的波动性 在公允价值的计 量模式下 经济环境和风险状况的变化以及企业自身信用的变化 都会引起企业财务报表的波动 甚至可能误导财务报表使用者 5 公允价值计量与新准则中其他准则的磨合协调问题 我国的新准则主要参考了国际准则 同时也根据我国的实情进 行了修改 这些引用与修改在实际操作中会不会出现一些不协调的 问题 对此我们也不得不进行思考 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各个准 则间也有着密切的相关性 它们之间的细节问题不容忽视 例如 22 资产减值准则中规定 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 在以后会计期间不 得转回 这条准则减少了企业操作利润的空间 但是从另外一个 角度讲 它与新准则中公允价值理念又是完全相背的 在我国目前 市场发育不完全的状况下这种矛盾不可避免 因此新准则的内部也 必须经过一个磨合完善的过程 此外 此次修改是十多年来一次重 大的改动 改动后的衔接以及实际操作中必然会碰到一些未曾预料 到问题 不断的解决新问题是我们不得不面临的事情 5 5 公允价值的计量和计量属性公允价值的计量和计量属性 会计的核心问题之一是会计计量问题 而会计计量问题中首先 要研究的就是计量属性问题 公允价值归根结底是一种计量属性 要想追究它的本质 就要对计量与计量属性进行探讨 综上所述 可以看出公允价值的 8 个特点 其中 包括各国研 究机构概括的 3 个公允价值的特点 除了早期 ACI 以对公允价值的 定义外 1 公允价值是在公平的交易中形成的 交易双方志愿且熟悉情况 而且交易的金额是公平的 在强迫的交易中或清算过程中的交易中 形成的金额不能算做公允价值 2 公允价值计量的对象是全面的 即公允价值是资产或负债的公 允价值 不仅仅资产有公允价值负债也同样具有公允价值 3 形成公允价值的市场是普遍存在的 形成公允价值的市场环境 23 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条件 只要在该市场环境下存在公平交易 那么 不管是在活跃的市场中还是在不活跃的市场中就都可以形成公允价 值 除了以上 3 个公认的特点外 笔者认为公允价值还具有以下 5 个特 点 4 公允价值是动态的 公允价值的形成具有其特定的时间和空间 约束 时间和空间环境发生变化 其公允性也会发生变化 以前公 允的价格是当时的公允价值 到现在就成了历史成本 就可能不公 允了 离开了时空谈公允价值就和没有时间和企业名称的资产负债 表一样 毫无意义 5 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是复合的 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不像 FABS 5 种 和 AISC 4 种 定义的计量属性那样具有各自非常鲜明 相互区别 相互独立的特征 只是前几种计量属性在不同情况下的 重复和混合的表现 6 公允价值计量是不可简单叠加的 一个系统的整体价值有时候 远大于其内部个体价值的叠加 商誉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 这就 意味着各个个体的价值必须被充分的评估 7 公允价值是主观的 公允本身就带有很大的主观性 取决于行 为人的主观判断 公允价值更取决于交易双方的主观判断 8 交易和交易双方是不确定的 所有公允价值定义都没有说明交 易和交易双方是否是假定的或是特定的 谢诗芬认为是假定的 笔 者比较赞同她的观点 假定与特定与否的关键是交易是否实现 没 24 有实现时 其交易和交易双方可以说是假定的 一旦交易实现 那 其交易和交易双方就成为现实的了 5 1 5 1 公允价值计量和计量属性的定义公允价值计量和计量属性的定义 5 1 1 5 1 1 IASCIASC 的定义的定义 IASC 在其 1989 年 7 月公布的 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 中指出 计量是指 为了在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内确认和列示财务报表的要 素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 这一过程涉及悬着具体的计量基础 这 里的计量基础就是指计量属性 计量属性是指 一个项目要予以数量化或计量的方面 如历史 成本 历史收入 现行成本 现行收入等 属性作为一个概念比计量 为窄 计量的涵义不仅包括辨认要予以计量的属性 还包括剂量尺 度的选择 例如 货币单位或者不变购买力单位 IASC 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 第 100 段特别提到 财务报表在 不同程度上并且以不同的结合方式采用若干不同的计量基础 这些 计量基础包括 1 历史成本 资产的记录 按照其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 物的金额 或者是按照为了购置资产而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 负 债的记录 按照承担义务而收到的实得款项的金额 或是在某些情 况下 如所得税 按照在正常经营中为偿还负债预期支付的现金或 25 现金等价物的金额 2 现行成本 资产的列报 按照现在购买同一或类似资产所需支 付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 负债的列报 按照现在偿付该项负债 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不予折现的金额 3 可变现价值 清偿价值 资产的列报 按照现在正常变卖资产 所能得到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 负债的列报 按照其清偿价 值 即在正常经营中为偿还负债预期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不 予折现的金额 4 现值 资产的列报 按照其在正常经营中所能产生的 未来现 金流入净额的折现价值 负债的列报 按照其在正常经营中予以偿 还所需的 未来现金流出净额的折现价值 注 5 1 2 5 1 2 FABSFABS 的定义的定义 而 FABS 在其 1978 年 11 月公布的第 1 辑财务会计概念公告 SAFC I 中提出了计量属性这个概念 它是指 一个项目要予以数量化或计 量的方面 1984 继而又在第 5 辑财务会计概念公告 SFACS 企业 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和计量 中列举了现行会计实务中采用的五种 主要的计量属性并分别定义如下 1 历史成本 历史收入 历史成本指为取得一项资产所付出的现 金或现金等价物 历史收入指义务发生时所收到的现金或现金等价 物 2 现行成本 是指如果现时取得相同的资产或与其相当的资产将 26 会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3 现行市价 是指在正常清理过程中 出售一项资产所能获得的 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4 可实现 可清偿 净值 可实现净值是在常规的业务中 一项资 产可望换得的 未经贴现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扣除转换时倘若发 生的直接成本 可清偿净值是在常规的业务中 为清偿一笔债务预 期付出的 未经贴现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包括偿付时可能发生的 直接成本 5 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是指在常规业务中 一项资产可望换得 的未来现金流入量的贴现值 减去为取得流入量所需的现金流出量 的贴现值后的余额 或在常规的业务中 为清偿一笔债务预期需要 发生的未来现金流出量的贴现值 SFACS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 FABS 和 IACS 都没有使用 公允价值 这一术语 而现行会计实务是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的多重属性并用 的混合计量模式 现行成本 现行市价 可实现净值和未来现金流 量的现值通常被视为反映资产或负债的现行价值而与历史成本相对 应的计量属性 简言之 在上述五种计量属性中 后四种是与第一 种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相对应的现行价值计量属性 27 5 2 5 2 公允价值的计量公允价值的计量 5 2 1 5 2 1 计量公允价值方法计量公允价值方法 从公允价值的定义可以看出 公允价值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它 是市场对价值的认定 而价值理论认为 价格可以替代抽象的价值 并提出了计量价值的两种方法 直接计价法和间接计价法 同样 在会计学中这样的方法也适用 只不过是选用的次序正好相反而已 1 间接计价法 当市场上存在直接信息或者存在相类似的交易信息的情况下 即市场上存在资产或负债的交易价格或者存在相类似的交易的情况 下 交换价格即为公允价值 因为市价是所有市场参与者充分考虑 了收益及风险之后所形成的共识 是在公平和自愿条件下市场交易 各方承认和接受的 因此市价最能代表公允价值 而且 由于市场 的普遍存在 现行市价的取得相对容易 所以其应用范围在会计领 域更广泛 2 直接计价法 当直接以及类似交易不存在的情况下 则以合约规定的或可以 预期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来估计公允价值 即现值计量 现值被 认为是唯一一种能够与价值质的规定性保持一致的计量方法 也是 一种最为相关的计量方法 运用现金流量的现值方法估计公允价值 涉及三个因素 预期未来现金流量 折现率 估计调整数 现值实 28 际反映的是预期现金流量的价格 它蕴含了市场对资产 或负债 未 来现金流入 或流出 的价值预期 因此 它能近似地反映资产 或 负债 的公允价值 也就是说 公允价值的计量是先通常是采用某种可观察的由市 场决定的金额 但是当无法获得这种可观察的市场金额的信息时 就只能转而使用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值或现值来计量某项资产或负 债了 简而言之就是 先用间接计价法 实在不行时再用直接计 价法 5 2 2 5 2 2 计量公允价值标准计量公允价值标准 有关计量属性必须同时符合以下四个标准 才能确认为公允价 值 这四个确认标准是 1 符合定义 计量属性要符合公允价值的定义 2 可计量性 足 以充分可靠的予以计量 3 相关性 有相关信息在用户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