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工作业安全培训 电气安全基础知识 1 2 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对操作者本人 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 特种作业包括 电工作业 金属焊接切割作业 起重机械作业 厂内机动车辆驾驶 登高架设作业 锅炉作业 压力容器操作 制冷作业爆破作业 矿山通风作业 矿山排水作业 省市相关部门规定 并经国家批准的其他作业 3 凡取得 特种作业操作证 的特种作业人员 每3年需参加一次复审培训 对未按期复审或复审不合格的人员 其操作证作废 不得再从事该特种作业 操作证 4 第一部分电气安全技术 触电危害与救护电气安全工作要求与措施电气安全用具与安全标识直接接触电击防护 5 第一章触电危害与防护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电能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最基本和不可代替的能源 电 日益影响着工业的自动化和社会的现代化 然而 当电能失去控制时 就会引发各类电气事故 其中对人体的伤害即触电事故是各类事故中最常见的事故 据统计资料表明 我国每年因触电而死亡的人数 约占全国各类事故总死亡人数的10 仅次于交通事故 随着电气化的发展 生活用电的日益广泛 发生人身触电事故的机会也相应增多 触电事故的发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突发性 令人猝不及防 如果延误急救时机 死亡率是很高的 但如果防范得当 仍可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 即使在触电事故发生后 若能及时采取正确的救护措施 死亡率亦可大大地降低 6 触电事故图片 7 男子偷盗变压器全身烧焦 8 如何防止或减弱触电危害呢 了解触电事故类型和方式了解电流对人体的危害了解触电事故的规律触电后采取积极的救护措施 9 第一节触电的种类与方式 触电事故种类按照触电事故的构成方式 触电事故分为电击和电伤 电击 电击是电流对人体内部组织的伤害 是最危险的一种的伤害 绝大多数 大约85 以上 的触电死亡事故都是由电击造成的 50mA即可致命 特征 1 伤害人体内部 2 在人体的外表没有显著的痕迹 3 致命电流较小 10 电击 按电击时电气设备的状态 电击可分为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 直接接触电击 触及带电体间接接触电击 绝缘损坏等意外情况不带电体带电被触及 11 电伤 电伤 电伤是由电流的热效应 化学效应 机械效应等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触电伤亡事故中 纯电伤性质的及带有电伤性质的约占75 电烧伤约占40 电击伤中约70 含有电伤成分 1 电烧伤 电流的热效应造成的伤害 分为电流灼伤和电弧烧伤 2 皮肤金属化 是在电弧高温的作用下 金属熔化 汽化 金属微粒滲入皮肤 使皮肤粗糙而张紧的伤害 12 电伤 3 电烙印 是在人体与带电体接触电弧部分留下的永久性斑痕 4 机械性损伤 是电流作用于人体时 由于中枢神经反射和肌肉强烈收缩等作用导致的机体组织断裂 骨折等伤害 5 电光眼 是发生弧光放电时 由红外线 可见光 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 电光眼表现为角膜炎或结膜炎 13 触电方式 按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 触电可分为几种情况 单相触电两相触电跨步电压触电乱拉电线触电 14 15 1 单相触电 单相触电 人体接触三相电网中带电体中的某一相时 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 这种触电方式称为单相触电 1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单相触电 21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单相触电 16 17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单相触电举例 以220V的低压配电系统为例 当人体触电时 由于中性点接地装置的电阻R 比人体电阻小得多 所以相电压几乎全部加在人体上 设人体电阻R 1000 I U R 则通过人体的电流大约为220mA 远大于人体的摆脱阈值 足以使人致命 一般情况下 人脚上穿有鞋子 有一定的限流作用 人体与带电体之间以及站立点与地之间也有接触电阻 所以实际电流较220mA要小 人体触电后 有时可以摆脱 但人体触电后由于遭受电击的突然袭击 慌乱中易造成二次伤害事故 例如空中作业触电时摔到地面等 所以电气工作人员工作时应穿合格的绝缘鞋 在配电室的地面上应垫有绝缘橡胶垫 以防触电事故的发生 18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触电分析 当人站立在地面上 接触到该系统的某一相导体时 由于导线与地之间存在对地阻抗Zc 由线路的绝缘电阻R和对地电容C组成 则电流以人体接触的导体 人体 大地 另两相导线对地阻抗Zc构成回路 通过人体的电流与线路的绝缘电阻及对地电阻R0正常情况下 R相当大 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 一般不致造成对人体的伤害 但当线路绝缘下降 R减小时 单相触电对人体的危害仍然存在 而在高压系统中 线路对地电容较大 通过人体的电容电流较大 将危及触电者的生命 19 两相触电 当人体同时接触带电设备或线路中的两相导体时 电流从一相导体经人体流人另一相导体 构成闭合回路 这种触电方式称为两相触电 此时 加在人体上的电压为线电压 它是相电压1 7倍 通过人体的电流与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无关 其大小只决定于人体电阻和人体与相接触的两相导体的接触电阻之和 因此 它比单相触电危害更大 20 21 跨步电压触电 跨步电压触电 是指人进入接地电流的散流场时的触电 由于散流场内地面上的电位分布不均匀 人的两脚间电位不同 这两个电位差称为跨步电压 跨步电压的大小与人和接地体的距离有关 当人的一只脚跨在接地体上时 跨步电压最大 人离接地体愈远 跨步电压愈小 与接地体的距离超过20米时 跨步电压接近于零 22 第二节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电流作用机理电流通过人体时破坏人体内部细胞组织的正常工作 主要表现为生物学效应 电流作用还包括热效应 化学效应 机械效应 23 电流作用征象 电流通过人体 会令人有发麻 刺痛 压迫 打击等感觉 还会令人产生痉挛 血压升高 昏迷 心率不齐 窒息 心室颤动等症状 严重时导致死亡 人体工频电流试验的典型资料见表1 1和表1 2 24 表1 1左手 右手电流途径的实验资料 25 单手 双脚电流途径的实验资料 26 电流的大小人体电阻主要由表皮电阻和体内电阻构成 体内电阻一般较为稳定 约在500 左右 表皮电阻则与表皮湿度 粗糙程度 触电面积等有关 一般人体电阻在1k 2k 之间持续时间电流频率 50Hz 60Hz时电流对人体伤害最严重 电流途径人体健康状况 电流对人体作用因素 27 按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而使人体呈现不同的状态 可将电流划分为三级 感知电流 成年男性1 1mA 女性0 7mA 是指在 50 概率下通过人体引起人有任何感觉的最小电流摆脱电流 成年男性16mA 女性10 5mA 在一定概率下人触电后能自行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致命电流 室颤电流 30mA以上有生命危险 50mA以上可引起心室颤动 100mA足可致死 28 室颤电流与电流持续时间的关系大致如图所示 29 30 31 伤害程度与电流持续时间的关系 通过人体电流的持续时间愈长 愈容易引起心室颤动 危险性就愈大 这主要是因为 能量积累 电流持续时间愈长 能量积累愈多 心室颤动电流减小 使危险性增加 2 与易损期重合的可能性增大 在心脏周期中 相应于心电图上约0 2S的T波这一特定时间对电流最为敏感 被称为易损期 电流持续时间愈长 与易损期重合的可能性就愈大 电击的危险性就愈大 32 伤害程度与电流持续时间的关系 3 人体电阻下降 电流持续时间愈长 人体电阻因出汗等原因而降低 使通过人体的电流进一步增加 危险性也随之增加 4 时间越长 中枢神经反射越强烈 电击危险性越大 33 伤害程度与电流途径的关系 电流通过心脏会引起心室颤动 电流较大时会使心脏停止跳动 从而导致血液循环中断而死亡 电流通过中枢神经或有关部位 会引起中枢神经严重失调而导致死亡 电流通过头部会使人昏迷 或对脑组织产生严重损坏而导致死亡 电流通过脊髓 会使人瘫痪等 上述伤害中 以心脏伤害的危险性为最大 因此 流经心脏的电流多 电流路线短的途径是危险性最大的途径 利用心脏电流因数可以粗略估计不同电流途径下心室颤动的危险性 心脏电流因数是某一路径的心脏内电场强度与从左手到脚流过相同大小电流时的心脏内电场强度的比值 表列出了各种电流途径的心脏电流因数 34 各种电流途径的心脏电流因数 35 例如 从左手到右手流过150mA电流 由表可知 左手到右手的心脏电流因数为0 4 因此 其150mA电流引起心室颤动的危险性与左手到双脚电流途径下60mA电流的危险性大致相同 36 伤害程度与电流种类的关系 100Hz以上交流电流 直流电流 特殊波形电流也都对人体具有伤害作用 其伤害程度一般较工频电流为轻 37 直流电流作用 直流电流与交流电流相比 容易摆脱 其室颤电流也比较高 因而 直流电击事故很少 就感觉电流和感觉阔值而言 只有在接通和断开电流时才会引起感觉 其阈值取决于接触面积 接触状态 潮湿 温度 压力等 电流持续时间以及个体的生理特征 正常人在正常条件下的感觉阈值约为2mA 就摆脱电流而言 300mA及以下时 没有可确定的摆脱阈值 仅在电流接通和断开时引起疼痛和肌肉收缩 大于300mA时将导致不能摆脱 38 直流电流作用 就室颤阈值而言 根据动物实验资料和电气事故资料的分析结果 脚部为负极的向下电流的室颤阂值是脚部为正极的向上电流的2倍 而对于从左手到右手的电流途径 不大可能发生心室颤动 当电流持续时间超过心脏周期时 直流室颤阈值为交流的数倍 电流持续时间小于200ms时 直流室颤阈值大致与交流相同 39 100Hz以上交流电流的效应 高频电流的危险性可以用频率因数来评价 频率因数是指某频率与工频有相应生理效应时的电流阈值之比 感知电流 摆脱电流与频率的曲线关系 40 图中曲线1表示感知阈值 曲线2是感知概率为50 的感知电流线 曲线3是感知概率为99 5 的感知电流线 曲线4 5 6分别是摆脱概率为99 5 50 0 5 的摆脱电流线 41 冲击电流的关系 冲击电流指作用时间不超过0 1 10ms的电流 42 个体特征的影响 身体状况年龄性别 43 人体阻抗 人体阻抗是定量分析人体电流的重要参数之一 也是处理许多电气安全问题所必须考虑的基本因素 人体皮肤 血液 肌肉 细胞组织及其结合部等构成了含有电阻和电容的阻抗 其中 皮肤电阻在人体阻抗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44 人体阻抗 人体阻抗包括皮肤阻抗和体内阻抗 其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体内电阻是除去表皮之后的人体电阻 主要决定于电流途径和接触面积 50v 随皮肤电阻变化 电压较高 皮肤击穿后 为体内电阻 45 人体阻抗与接触电压关系 46 第三节触电事故规律 1 触电事故季节性明显 6 9月事故最多 2 低压设备触电事故多 3 携带式设备和移动式设备触电事故多 4 电气连接部位触电事故多 5 错误操作和违章作业造成的触电事故多 6 不同行业 不同年龄 不同地域触电事故各不相同 47 第四节触电救护 触电救护必须分秒必争 立即就地迅速用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 并坚持不断的进行 同时及早与医疗部门联系 争取医务人员接替救治 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 不应放弃现场抢救 更不能只根据没有呼吸或脉搏擅自判定伤员死亡 放弃抢救 只有医生有权做出伤员死亡的诊断 48 一 脱离电源触电急救 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 越快越好二 伤员脱离电源后的处理1 伤员的应急处置需要抢救的伤员 应立即就地坚持正确抢救 并联系医院 2 呼吸 心跳情况的判定看 听 试三 心肺复苏法心肺复苏法的三项基本措施 通畅气道 口对口 鼻 人工呼吸 胸外按压 人工循环 四 抢救过程中的再判定五 抢救过程中伤员的移动 转院与伤员好转后的处理六 杆上或高处触电急救 49 第四节触电救护 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 越快越好 1 脱离低压电源的方法拉闸断电 切断电源线 用绝缘物品脱离电源2 脱离高压电源的方法拉闸停电 短路法3 脱离跨步电压的方法断开电源穿绝缘靴或单脚着地跳到触电者身边 紧靠触电者头或脚把他拖成躺在等电位地面上 即可就地静养或进行抢救 一脱离电源 50 脱离电源的注意事项 1 救护者一定要判明情况 做好自身防护 2 在触电人脱离电源的同时 要防止二次摔伤事故 3 如果是夜间抢救 要及时解决临时照明 以避免延误抢救时机 触电急救的原则 发现有人触电时 首先要尽快的使触电人脱离电源 然后根据触电人的具体情况 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51 急救 心肺复苏法 1 畅通气道2 口对口 鼻 人工呼吸3 胸外按压 人工循环 胸外按压与口对口 鼻 人工呼吸同时进行时 其节奏为 单人抢救时 每按压15次后吹气2次 反复进行 双人抢救时 每按压5次后由另一人吹气一次 反复进行 52 第二章保证电气安全的要求与措施 第一节电气安全工作基本要求 1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2 配备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3 进行安全检查4 加强安全教育五 组织事故分析六 建立安全资料 53 第二节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1 工作票制度一个工作负责人只能发一张工作票2 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票签发人不得兼任该项工作的负责人工作负责人可填写工作票工作许可人不得签发工作票3 工作监护制度4 工作间断 转移和终结制度 54 第三节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 工作地点必须停电的设备如下 待检修的设备与工作人员进行工作中正常活动范围的距离小于规定距离的设备在44kV以下的无安全遮拦的设备上进行工作时 距离小于规定的设备带电部分在工作人员后面或两侧无可靠安全措施的设备 一 停电 55 工作人员工作中正常活动范围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 56 设备不停电的安全距离 44KV以下设备工作 无安全遮拦设备 57 必须用电压等级合适且合格的验电器高压验电必须戴绝缘手套电压表无指示 不能作为无电指示 二 验电 三 装设接地线 防止工作点突然来电的可靠安全措施 先接地后接设备 拆时相反接地线采用多股软裸铜线 截面符合电流要求 工作完毕恢复 58 四 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拦 如果线路上有人工作 应在线路开关和刀闸操作把手上悬挂 禁止合闸 线路有人工作 的标示牌在室内高压设备上工作 应在工作地点两旁间隔和对面间隔的遮拦上及禁止通行的过道上悬挂 止步 高压危险 的标示牌 在室外高压设备上工作 应在工作地点四周用绳子做好围栏 围栏上悬挂适当数量的 止步 高压危险 的标示牌 59 第四章电气安全用具与安全标识 电气安全用具 保证操作者安全地进行电气工作时必不可少的工具 包括绝缘安全用具和一般防护用具 安全标识包括安全色和安全标志 60 绝缘棒 令克棒 用来闭合或断开高压隔离开关 跌落保险 也可以用来安装和拆除临时接地点 61 绝缘夹钳 用来安装高压熔断器或进行其他需要夹持力的电气作业 62 验电笔 用来检查设备是否带电的一种专用安全用具 分为高压 低压两种 63 绝缘手套和绝缘鞋 64 第二节一般防护用具 包括 临时接地线 隔离板 遮拦 各种安全工作牌 安全腰带 66 67 第三节安全用具的检验与存放 一 日常检验二 定期检验三 存放 68 日常检查 日常检查 清洁 裂纹 钻印 划痕 毛刺 孔洞 断裂等外伤 69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 包括日常检查的内容外 还要进行耐压试验和泄漏电流试验 参看 P124表 70 存放 为了保障安全用具的可靠性 妥善保管的方式如下 一 应存放在干燥 通风处所 二 绝缘杆应悬挂在支架上 不应与地面接触 三 绝缘手套应放在密闭的橱内 并与其它工具 仪表分别存放 四 绝缘靴应存入橱内 不准代替雨靴使用 五 试电笔应放在防潮的匣内 并放在干燥的地方 六 所有安全用具不准代替其它工具使用 71 第四节安全标识 安全色是表达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国家规定的有红 黄 蓝 绿四种颜色红色 禁止 停止黄色 警告 注意蓝色 指令 必须遵守绿色 指示 通行 安全状态 72 安全色与对比色 安全色与对比色 黄 黑红 蓝 绿 白电气上 黄 绿 红代表L1 L2 L3相序 红色电器外壳 外壳带电灰色 接地线路中黑色 工作零线黄绿线 保护零线 73 安全标志 74 第四章直接接触电击防护 目的 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防止直接触及带电体 绝缘 屏护 电气间隙 安全距离 漏电保护等都是防止直接接触电击的防护措施 75 绝缘 绝缘就是用绝缘物把带电体隔离起来 绝缘材料 瓷 玻璃 云母 木材 塑料 橡胶等电阻率一般在10 9欧米以上 等级P127 76 绝缘的破坏 绝缘的破坏是指 电气设备的运行过程中 绝缘材料会由于电场 热 化学 机械 生物等因素的作用 使绝缘性能发生劣化 从而减弱或丧失绝缘性能 1 绝缘击穿2 绝缘老化 其绝缘材料由于受热 电 光 氧 机械力 包括超声波 辐射线 微生物等因素的长期作用 产生一系列不可逆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导致绝缘材料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劣化 3 绝缘损坏 绝缘材料受到外界腐蚀性液体 气体 蒸气 潮气 粉尘的污染和侵蚀 或受到外界热源 机械因素的作用 在较短或很短的时间内失去其电气性能或机械性能的现象 77 绝缘电阻 绝缘电阻是最基本的绝缘性能指标 足够的绝缘电阻能把电气设备的泄露电流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 防止由漏电流引起的触电事故 I U R 绝缘电阻随线路和设备的不同 其指标要求也不一样 就一般而言 高压较低压要求高 新设备较老设备要求高 室外设备较室内设备要求高 移动设备较固定设备要求高等 78 新装和大修后的低压线路和设备 要求绝缘电阻不低于0 5M 运行中的线路和设备 要求可降低为每伏工作电压不小于1000 在潮湿环境 要求可降低为每伏工作电压500 携带式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2M 配电盘二次线路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1M 在潮湿环境 允许降低为0 5M 1OkV高压架空线路每个绝缘子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300M 35kV及以上的不应低于500M 运行中6 1OkV和35kV电力电缆的绝缘电阻分别不应低于400 100OM 和600 1500M 干燥季节取较大的数值 潮湿季节取较小的数值 电力变压器投入运行前 绝缘电阻应不低于出厂时的70 运行中的绝缘电阻可适当降低 79 屏护 即遮拦和阻挡 防止触电事故防止电弧飞溅防止电弧短路 作用 分类 永久性屏护装置临时性屏护装置移动性屏护装置 80 屏护 屏护是一种对电击危险因素进行隔离的手段 即采用遮栏 护罩 护盖 箱匣等把危险的带电体同外界隔离开来 以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所引起的触电事故 屏护还起到防止电弧伤人 防止弧光短路或便利检修工作的作用 防止 1 身体无意识地接近带电部分2 正常工作中无意识地触及运行中的带电设备金属材料制作的必须接地 以防意外带电 81 第三节电气间隙和安全距离 间距的作用是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造成触电事故 避免车辆或其他器具碰撞或过分接近带电体造成事故 防止火灾 过电压放电及各种短路事故 以及方便操作 在带电体与地面之间 带电体与其他设备和设施之间 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必要的安全距离 安全距离的大小取决于 电压的高低 设备类型 安装方式 82 1 线路间距 架空线路导线与地面或水面的距离不应低于表中距离米 83 导线与建筑物的最小距离 m 尽量避免跨越建筑物 导线与树木的最小距离 m 84 同杆架设不同种类 不同电压的电气线路时 电力线路应位于弱电线路的上方 高压线路应位于低压线路的上方 横担之间的最小距离见表 取得有关部门同意 同杆线路横担之间的最小距离 直接埋地电缆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 7m 85 用电设备间距 变配电见P134 明装的车间低压配电箱底口的高度可取1 2m 暗装的可取1 4m 明装电能表板底距地面的高度可取1 8m常用开关电器的安装高度为1 3 1 5m 开关手柄与建筑物之间保留150 的距离 以便于操作 墙用平开关 离地面高度可取1 4m 明装插座离地面高度可取1 3 1 8m 暗装的可取0 2 0 3m户内灯具高度应大于2 5m 受实际条件约束达不到时 可减为2 2m 低于2 2m时 应采取适当安全措施 当灯具位于桌面上方等人碰不到的地方时 高度可减为1 5m 户外灯具高度应大于3m 安装在墙上时可减为2 5m 86 在高压无遮拦操作中 人体或其所带工具与带电体之间的最小距离 m 检修间距 为防止在检修过程中 人体及其携带工具触及或接近带电体 必须保证的距离 低压工作中 人体或其所带的工具与带电体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 1m 不满足条件 加临时遮拦 邻近线路应当停电 87 第四节漏电保护装置 漏电保护 利用漏电保护装置来防止电气事故的一种安全技术措施 原理 漏电保护的原理是 电气设备漏电时 将出现异常的电流和电压信号 即剩余电流和设备外壳的对地电压 漏电保护装置就是通过检测机构取得这两种异常信号 经过中间机构的转换和传递 然后促使执行机构动作 并通过开关设备断开电源 88 漏电保护装置的分类 1 按运行方式 1 不需要辅助电源RCD 2 需要辅助电源RCD2 按安装形式分 固定安装 固定接线RCD和有电缆可移动使用的RCD3 按保护功能 1 不带过载保护RCD 2 带过载保护RCD 3 带短路保护RCD 4 带过载和短路保护RCD4 按动作时间 1 快速型 2 延迟型等 89 90 漏电保护方式 1 全网总保护 1 保护器安装在电源中性点接地线上 2 保护器安装在总电源线上 3 保护器安装在各条引出干线上2 对于移动式电力设备 临时用电设备和用电的家庭 应安装末级保护3 较大低压电网的多级保护 4 漏电报警 断电造成重大损失或事故等情况 91 92 漏电保护装置的选用 1 漏电装置设置的场所 1 手握式或移动式用电设备 2 建筑施工工地用电设备 3 环境恶劣或潮湿场所的电气设备 4 住宅建筑用户的进线开关 5 与人体直接接触的医用电气设备 93 漏电保护装置的选用 2 动作电流数值选择 1 手握式设备15mA 2 环境恶劣或潮湿场所6 10mA 3 医用电气设备6mA 4 建筑施工工地15 30mA 5 家用电器回路30mA 6 成套开关柜 分电盘等为100mA 94 漏电保护装置的安装 95 漏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维护 1 每年对保护系统进行普查 1 检查漏电动作电流值是否符合要求 2 测量电网与设备的绝缘电阻 3 测量中性点漏电流 消除电网中的漏电隐患 4 检查变压器和电机接地装置有无松动和接触不良现象 2 每月应对保护器试跳器实验一次 遇雷雨天气 可增加实验次数 96 漏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维护 3 保护器动作后 若检查未发现事故点 允许试送电一次 若再次动作 需查明原因 不得连续强迫送电 4 严禁私自拆除保护器或强迫送电 5 漏电保护装置故障后 应更换 6 在保护范围内发生触电事故 应检查保护器动作情况 查明原因 在做处理 97 第五节安全电压和电气隔离 安全电压 把可能加在人身上的电压限制在某一范围之内 使得在这种电压下 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超过允许的范围 这一电压就叫做安全电压 98 安全电压限值和额定值 1 限值任何运行情况下 任何两导体间不可能出现的最高电压值 我国规定 工频电压有效值为50V 这一限值是根据人体允许电流30mA和人体电阻1700 的条件定的 直流电压的限值为120V 99 2 额定值我国规定工频有效值的额定值有 42V 36V 24V 12V和6V 如无特殊安全结构或安全措施 应采用42V或36V安全电压 金属容器内 隧道内 矿井内等工作地点狭窄 行动不便 以及周围有大面积接地导体的环境 应采用24V或12V安全电压 当电气设备采用24V以上的安全电压时 必须采取直接接触电击的防护措施 100 安全电压电源和回路配置 1 安全电源 采用安全隔离变压器 安全电压边应与高压边保持加强绝缘的水平 一次侧与二次有良好的绝缘 还可用接地的屏蔽隔离开来 101 安全隔离变压器的一次与二次绕组之间必须有良好的绝缘 安全隔离变压器各部分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下列数值 a 带电部分与壳体之间的工作绝缘2M b 带电部分与壳体之间的加强绝缘7M c 输入回路与输出回路之间5M d 输入回路与输入回路之间2M e 输出回路与输出回路之间2M f 类变压器的带电部分与金属物件之间2M g 类变压器的带电部分与壳体之间5M h 绝缘壳体内 外金属物之间2M 102 安全隔离变压器的额定容量 单相变压器不得超过10kVA 三相变压器不得超过16kVA 电铃用变压器不得超过100VA 玩具用变压器不得超过200VAo安全隔离变压器的输入和输出导线应有各自的通道 导线进 出变压器处应有护套 固定式变压器的输入电路中不得采用接插件 103 2 回路配制 安全电压回路的带电部分必须与较高电压的回路保持电气隔离 并不得与大地 保护导体连接 普通绝缘的电源变压器 一次线长度不得超过3M 并不得带入金属容器内 P1453 插座4 短路保护 一次边与二次边均设熔断器 104 电气隔离 电气隔离是采用一次边 二次边电压相等 1 1 的隔离变压器实现工作回路 二次回路 与其他电气回路电气上的隔离 105 电气隔离需满足以下安全条件 1 隔离变压器必须具有加强绝缘的结构 其温升和绝缘电阻要求与安全隔离变压器相同 2 二次边保持独立 即不接大地 不接保护导体 不接其他电气回路 并应有防止二次回路故障接地及窜连其他回路的措施 对于二次边回路线路较长者 还应装设绝缘监视装置 106 电气隔离需满足以下安全条件 3 二次线路电压U2 500V 二次线路长度L2 200m 二次电压与长度的乘积U2L2 100000V m 4 如隔离回路带有多台用电设备 或器具 则各台设备 或器具 的金属外壳应采取等电位连接措施 这时 所用插座均应带有供等电位连接的专用插孔 107 第六章电气安全用具与测量 第一节电气安全用具 一 操作工具 高压设备的操作用具有 绝缘杆 绝缘夹钳和高压验电器等 低压设备的操作用具有 装有绝缘手柄的工具 低压验电笔等 108 二 防护用具 绝缘手套 戴绝缘手套的长度至少应超过手腕10cm 要戴到外衣衣袖的外面 绝缘靴 鞋 不能用普通防雨胶靴代替绝缘靴 要定期做电气试验绝缘垫 厚度不小于5mm绝缘台 干燥的木条制作遮拦登高作业安全用具 109 第二节电气安全测量 在高压回路上使用钳形电流表的测量工作 应由两人进行 严禁导线从钳形电流表另接表计测量 测量电路的电压时 将电压表并联在被测电路的两端 110 第五章案例分析与防范措施 案例一 某建筑工地新安装了一台搅拌机 上午电工接上线就走了 下午工地开始使用搅拌机 发现转向错了 工地没有电工 工地负责人就自己摆弄电门 他边弄边说 这事简单 把两根线一倒就行了 于是他把三相闸刀开关拉下 伸手去抓开关电源侧的导线 结果手握导线触电死亡 111 事故原因分析 1 刀闸开关虽然拉下 但是其电源侧仍然有电 处于不安全状态 2 非电工禁止进行电工作业 工地负责人属违章行为 3 在操作前要进行验电 而该负责人未弄清是否有电的情况下用手去抓开关的电源侧 这种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4 工地没有能够严格制定执行电工作业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5 员工缺乏电气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目标企业咨询方案
- 住宅建筑概念室内方案设计
- 彩色建筑竞赛方案设计模板
- 衬板工技能比武考核试卷及答案
- 夏日婚礼活动策划方案模板
- 东莞从事入户咨询方案
- 地面岩棉施工方案及工艺
- 石家庄管道施工方案范本
- 智能建筑利用方案设计
- 商丘建筑消防方案设计公司
- Unit4SectionA2a2d课件-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
- 幼儿园安全事故责任认定
- 房地产投资公司总经理岗位职责
- 展会礼仪培训课程
- 学校违规通报管理制度
- 2025年河北省公需课《双碳目标下绿色能源转型趋势》答案
- 2025-2030中国再生金属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策略与风险研究报告
- 客户转让合同协议书范本
- 光伏发电工程竣工最终验收报告
- 2025-2030中国篮球运动鞋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发改价格〔2007〕670号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