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穴位贴敷疗法 耳压疗法 第五章穴位贴敷疗法 穴位贴敷疗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 选取一定的穴位贴敷某些药物 通过腧穴刺激疗法和药物外治法的共同作用 起到扶正祛邪 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 本项技术既可统治外症 也可内病外治 从针灸学角度看它属于灸法的延伸 药物组方多采用具有刺激性及芳香走窜的药物 如野消喘膏冶等制剂 具有一定的 发疱疗法 特征 常用于久咳久喘 腹泻 痹症 喉喑病 口疮 小儿遗尿等方面的病症 一 基本操作方法 一 辨证选穴用药1 腧穴选择及配伍 1 辨证取穴 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 通过辨证论治选取贴敷的腧穴组方 组穴宜少而精 一般不超过2 4穴 局部贴敷或以痛为腧 贴药范围勿大 2 辨病选穴 神经节段选穴 根据疾病诊断 选取患病脏腑相应经络的腧穴 或根据病症所属相应的神经节段选取腧穴进行敷贴 3 局部选穴 选择离病变器官组织最近 最值直接的腧穴贴敷药物 或在病灶局部选这适当的阿是穴 也可以在患病脏腑相应的体表选择腧穴或选用相应的背俞穴 4 选端取穴 根据上下相引的原则 上病下取 下病取上 如鼻鼽 口疮去涌泉 脱肛取百会等 2 药物组方 外治法所使用的药物与内治方药一致 针对所患病症辨证用药 多选气味具厚之品 有时甚至选用力猛有毒的药物 补法可用血肉有情之品 在此基础上适当伍用通经走窜 芳香开窍 活血通络之品 以促进药物吸收 如冰片 麝香 沉香 丁香 檀香 菖蒲 川椒 白芥子 姜 肉桂等 选择适当溶剂如姜汁 酒 米醋等调和敷贴药物或熬膏 以达要力专 吸收快 收效速的目的 二 敷贴方法1 贴法 将已制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 然后外覆布粘贴 或先将药物置于胶布粘面正中 再对准腧穴进行粘贴 巴布剂 硬膏剂可直接将巴布剂或硬膏中心对准穴位贴牢即可 适用于膏药 巴布剂 丸剂 丙剂 磁片的腧穴贴敷 2 敷法 将已制备好的药物 直接敷在穴位上 外覆塑料薄膜 并以纱布 医用胶布固定即可 使用于散剂 胡剂 泥剂 浸膏剂的腧位贴敷 对胶布过敏者 可选用低过敏胶带或用绷带固定贴敷药物 三 贴敷时间根据疾病种类 药物特性及身体状况而确定贴敷时间 一般情况下老年 儿童 病轻 体质偏虚者贴敷时间宜短 出现皮肤过敏如瘙痒 疼痛者应即刻取下 1 刺激性小的药物每次贴敷4 8小时 可每隔1 3天贴治1次 2 刺激性大的药物 如蒜泥 白芥子等 应视患者的反应和法疱程度确定贴敷时间 约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 多在1 3小时 如需在贴敷 应待局部皮肤基本恢复正常后在敷药 或改用其他有效腧穴交替敷贴 3 敷脐疗法每次贴敷时间可在3 24小时 隔日1次 所选药物不应为刺激性大及发疱之品 4 冬病夏治腧穴贴敷从每年入伏到末伏 一般每7 10天贴1次 每次贴3 6小时 连续3年为一疗程 二 常见病症的穴位贴敷疗法 一 发作日久的虚寒型咳嗽 喘证 哮病 肺胀等肺系疾病咳嗽由外感内伤的多种病因 导致肺气失于宣发 肃降 哮病是一种突然发作 以呼吸喘促 喉间哮鸣有声为临床特征的疾病 痰浊内伏为哮病的宿根 常因感受外邪或饮食不当而诱发 肺胀是因咳嗽 哮喘等证日久不愈 肺脾肾虚损 气道滞塞不利 出现以胸中胀满 痰涎壅盛 上气咳喘 动则尤显 甚则面色晦暗 唇舌发绀 颜面四肢浮肿 病程缠绵 经久难愈为特征的疾病 这些疾病都具有久咳久喘 反复发作的特点 大多属于虚寒证型 临床表现为咳嗽 喘息反复发作 迁延日久 鼻涕 痰液清稀而白 背部畏寒 冬季症状明显加重或感受风寒后发病 而夏季病情减轻或缓解 舌质淡红 苔薄白或薄黄 脉细或沉或弱 治法 温经散寒 操作步骤 采用冬病夏治消喘膏治疗 消喘膏药物组方选温经散寒 辛香走窜 开窍活络之品 炒白芥子21克 醋元胡21克 细辛12克 甘遂12克 药物烘干或焙干后共研细末 取老姜汁的原汁 药物刺激量略高 或用清水稀释2 3倍 药物刺激量较小 作为粘附剂 糅合药粉 制成18份球形膏药丸备用 药物可以临时配制 也可以密闭包装冷冻储存 贴敷时机 每年夏季 农历三伏天期间使用 每两次至今啊间隔7 10天 三或四次未一个疗程 与当年伏天次数一致 每年贴1 2个疗程 连续3年为一个治疗周期 如有效本疗法也可常年使用 贴敷方法 取俞 心俞 膈俞3对背腧穴 穴位加减 喘息严重者加定喘 冬季反复感冒者加大椎 咳嗽痰多者加脾俞 咳嗽遗尿者加肾俞 喉中痰鸣难以咯出者加天突 每个穴位贴敷一个药丸 直接贴压于局部 按压成饼状 并用脱敏胶布固定 表层可再覆以橡皮膏 以防药物外渗污染衣物 或先将药物置于胶布粘面正中 再对准腧穴进行粘贴 每次贴3 6小时 局部刺痛反映明显者应提前取下 皮肤反应 药物贴敷于穴位后 多数患者局部会出现麻木 温热 烧灼感 疼痛 微痒 针刺 疼痛等感觉 也有部分患者无明显感觉 这些均属于药物吸收的正常反应 患者多能忍受 如果上述感觉特别剧烈 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 请患者及时取下药物 用清水冲洗局部 用药后局部皮肤出现潮红 轻微红肿 轻度出水疱属于该疗法的正常皮肤反应 出现适度的皮肤反应疗效会更好 本疗法绝大多数患者反应轻微 但有1 左右的起疱率 个别患者敷药处皮肤会遗留色素沉着 二 感冒是因风邪侵袭人体而引起的疾病 临床上以头痛 鼻塞 喷嚏 恶寒 发热 脉浮等为主证 诊断依据同前 相当于西医的上呼吸道感染 流行性感冒等 治法 解表解表疏风 操作步骤 1 薄荷泥涂擦法 取鲜薄荷叶数片 用手揉成泥状 擦太阳穴 迎香 合谷穴 可使头痛 鼻塞缓解 体温下降 每日2 4次 1 3天为1疗程 2 蒜泥贴敷法 当感冒伴有明显咽痛时 可用本法贴合谷穴 方法为将大蒜 最好三紫皮独头蒜 10克 去皮为净 捣烂如泥状 每次风趣u3 5克贴穴位上 一般贴1 3小时 以皮肤发痒为红但不起泡为度 每日贴敷一次 3 5天为1疗程 3 冬病夏治消喘膏 使用于身体虚弱 遇冷或冬季加重的复发感冒患者 三 口疮是指口腔疮疡或溃烂的一种病证 局部灼痛 常反复发作 久久不愈 多由心脾积热 外感热邪 或阴虚阳亢或虚阳浮越而致 诊断依据同上 相当于西医的口腔溃疡 治法 导热下行 操作步骤 吴茱萸贴敷法 取吴茱萸12克 烘干或焙干后研细末 陈醋调糊适量贴敷两侧涌泉穴 胶布固定 每日换一次 也可睡前贴敷晨起后取下 7日为一疗程 此外 本法对咽喉作痛亦有效 也可以用吴茱萸9克 胆南星3克 共研细末 醋调适量贴敷涌泉治疗小儿口角流涎 四 面瘫病俗称口僻 吊线风 是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 多因正气不足 脉络空虚 卫外不固 风邪乘虚而入中的脉络 气血痹阻而发生 患者常在清晨洗脸漱口时发现口眼歪斜 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表情肌动作丧失 额部皱纹消失 眼裂增大 鼻唇沟变浅 口角下垂 并被牵向健侧 患侧不能作蹙额 皱眉 闭眼 露齿 吹口哨 鼓腮等动作 相当于西医的面神经炎 治法 祛风通络 养血和营 操作步骤 面瘫膏 蓖麻仁30克 马钱子5克 研末 加朱砂1克 共捣研成膏 备用 去穴选患侧颊车 地仓 四白 阳白 翳风等穴位 每次选2 4穴 每穴去膏药绿豆大小贴敷 胶布固定 每天换贴一次 7天为1疗程 三 禁忌症1颜面部慎用有刺激性的药物贴敷 严防有强烈刺激性的药物误入口 鼻 眼内 2 对于可引起皮肤发疱 溃疡的药物需注意 1 糖尿病患者应慎用或禁用 2 孕妇及瘢痕体质者禁用 3 眼 口唇 会阴部 小儿脐部等部位禁用3 过敏体质者或对药物 敷料成分过敏者慎用 4 贴敷部位皮肤有创伤 溃疡者禁用 四 注意事项1 刺激性强 毒性大的药物 贴敷腧穴不宜过多 贴敷面积不宜过大 贴敷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刺激过大或发生药物中毒 2 对于孕妇 幼儿 久病 体弱者一般不贴敷刺激性强 毒性大的药物 同时注意使用药量不宜过大 贴敷时间那不宜过久 并在贴敷期间注意病情变化和有无不良反应 3 治疗期间禁食生冷 海鲜 辛辣刺激性食物4 敷药后尽量减少出汗 注意局部防水5 本疗法会出现局部皮肤色素沉着 潮红 微痒 烧灼感 疼痛 轻微红肿 轻度出水疱等反应 可自然吸收 无需特殊处理6 贴敷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范围较大 程度较重的皮肤红斑 水疱 瘙痒现象 应立停药 进行对症处理 极少数过敏体质者 对某种贴敷药物出现全身性皮肤过敏症状 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7 贴敷部位出现起疱或溃疡者 待皮肤愈后再进行敷药 小的水疱一般不必特殊处理 让其自然吸收 大的水疱应以消毒针破溃的水疱应做消毒处理后 外用无菌纱布包扎 以防感染 第六章耳压疗法 耳压疗法是指使用丸状物贴压耳穴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耳压疗法常用于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如偏头痛 三叉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等 炎症性疾病如中耳炎 牙周炎 喉咙炎 风湿性关节炎 面神经炎等 功能紊乱性病症如肠功能紊乱 神经衰 癔症等 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 哮喘 过敏性结肠炎 荨麻疹等 一 基本操作方法 一 耳穴探查人体某部位出现病理改变时 往往会在耳廓上的一定部位出现某种阳性反应 如压痛 丘疹 脱屑 血管充盈等 耳穴探查以压痛法探查耳穴压痛为主 耳穴虽然不大 但有一定的区域 当人体患病时 敏感点常不是一个穴位的整个区域 而是这个区域中的某一点 所以耳穴取穴不能机械的按解剖定位取穴 而是要在该耳穴的区域内探查压痛阳性反应点 这是耳穴准确定位的重要步骤 1 探查工具 金属或木质探针 探头端圆钝 直径约1 5 2毫米2 探查步骤 1 确定耳穴探查的区域耳穴探查的区域包括与疾病相关的耳穴区及望诊观察到的阳性反应区 与疾病相关的耳穴区包括 1与疾病部位相关的耳穴区如胃病反应在胃穴 目病在眼穴 肩痹在肩关节穴等 2与中医证候相关的耳穴区如骨痹 耳鸣等 因肾主骨 开窍于耳 故反应在肾穴 偏头痛属足少阳胆经的循行部位 故反应在胆穴 3 与现代医学理论相关的耳穴区如月经不调反应在内分泌穴 消化道溃疡反应在皮质下 交感穴等 望诊观察到的阳性反应区是指用肉眼在自然光线下 观察耳穴部有无变形 变色 丘疹 结节 充血 凹陷 水疱等阳性反应 2 探查方法 采用压痛法在上述耳穴探查的区域用探针以轻 慢而均匀的压力寻找压痛敏感点 嘱患者感到受压处明显疼痛时及时告知或医者根据患者皱眉反应作出判断 这些压痛敏感点就是耳压治疗准确的耳穴刺激点 二 耳压治疗1 治疗工具 王不留行籽 胶布 镊子 碘伏 棉球2 操作步骤 在选用耳穴部位进行擦拭消毒 将王不留行籽粘附在0 6乘0 6厘米大小的胶布中央 用镊子夹住贴敷于耳穴上 并给予适当按压 使耳廓有发热 胀痛感 即 得气 双侧耳穴轮流使用 2 3日换 3 常用耳压方法 用拇 食指尖或指腹相对置于贴有王不留行籽的耳穴的耳廓正面和背面 或用食指尖或指腹置于贴有王不留行籽的耳穴的耳廓正面 垂直施压 包括强刺激按压法和弱刺激按压法 1 强刺激按压法 垂直按压耳穴上的药丸 至患者出现沉 重 胀 痛感 每穴按压1分钟左右 如有必要 每穴重复操作1 3遍 每天3 5次 本法适于实证 年轻力壮者 对内脏痉挛性疼痛 躯体疼痛及急性炎症有较好的镇痛消炎作用 2 弱刺激按压法 一压一松地垂直按压耳穴上的药丸 以感到胀 酸 轻微刺痛为度 每次压3秒 停3秒 每次每穴按压2分钟左右 每天3 5次 本法是一种弱刺激手法 不宜用力过重 适用于各种虚证 久病体弱 年老体衰及耳穴敏感者 二 常见病 多发病的耳压疗法 一 牙痛常由外感风邪 胃火炽盛或肾虚火旺等致火邪循经上炎而发牙痛 表现为牙齿疼痛 牙龈红肿 面颊部肿胀等 可按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进行诊断 相当于西医的牙龈炎 治则 清热止痛 常用强刺激按压法 操作步骤 1 取穴 口 屏肩 颌 牙 神门 2 配穴 牙痛兼有口臭 牙龈肿痛 嗳腐可加用胃 大肠 兼有发热 恶寒 喉咙痛加耳尖 轮1 轮2 轮3 牙痛兼有反复腰膝酸软 五心烦热加用肾 3 操作 耳穴消毒 采用压痛法在上述耳穴探查的区域用探针以轻 慢而均匀的压力寻找压痛敏感点 嘱患者感到受压处感到明显疼痛时及时告知或医者根据患者皱眉反应作出判断 这些压痛敏感点就是耳压治疗的准确的耳穴刺激点 在上述准确的耳穴刺激点上贴敷王不留行籽后 用拇 食指尖或指腹相对置于患者贴有王不留行籽后 用拇 食指尖或指腹相对置于患者贴有王不留行籽的耳穴的耳廓正米纳 垂直施压至患者出现沉 重 胀 痛感 每穴按压1分钟左右 如有必要 每穴重复操作2 3遍 每天3 5次 双侧耳穴轮流使用 2日1换 二 胆肝管结石常由胆肝气滞 湿热阻滞日久城市 是胆肝时期疏泄条达 经脉气机阻滞而为痛 表现为上腹部或剑突下疼痛 压痛 且向右肩放射 可伴有厌油 恶心 呕吐 口苦 不思饮食等消化道症状 急性发作时可有发热 黄疸等 可按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 进行诊断 相当于西医的肝胆管结石 治则 疏肝理气止痛 常用强刺激按压法 操作步骤 1 取穴 肝 胆 交感 内分泌 皮质下2 配穴 伴有恶心不欲饮食 口苦加用腹 脾 厌 发热 黄疸加用十二指肠 二迷根 3 操作 耳穴消毒 采用按痛法在上述耳穴探查的区域用探针以轻 慢而均匀的压力寻找压痛敏感点 嘱患者感到受压处感到明显疼痛时及时告知或医生根据患者皱眉反应作出判断 这些压痛敏感点就是耳压治疗的准确的耳穴刺激点 在上述准确的耳穴刺激点上贴敷王不留行籽后 用拇 食指尖或指腹相对置于患者贴有王不留行籽后 用拇 食指尖或指腹相对置于患者贴有王不留行籽的耳穴的耳廓正米纳 垂直施压至患者出现沉 重 胀 痛感 每穴按压1分钟左右 如有必要 每穴重复操作2 3遍 每天3 5次 双侧耳穴轮流使用 2日1换 三 胃脘痛病饮食生冷 情志所伤导致中焦胃寒 失于和降 引起疼痛 主要表现为上腹胃脘部急性绞痛 拒按 可伴有恶心 脘闷 呕吐等症 可按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进行诊断 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胃痉挛 治则 理气和胃止痛 常用强刺激按压法 操作步骤 1 取穴 胃 十二指肠 大肠 小肠 神门 2 配穴 平素食欲不振 气虚加用脾 反腐发作伴呕吐脘闷加用交感 皮质下 三焦 3 操作 耳穴消毒 采用压痛法在上述耳穴探查的区域用探针以轻 慢而均匀的压力寻找压痛敏感点 嘱患者感到受压处感到明显疼痛时及时告知或医者根据患者皱眉反应作出判断 这些压痛敏感点就是耳压治疗的准确的耳穴刺激点 在上述准确的耳穴刺激点上贴敷王不留行籽后 用拇 食指尖或指腹相对置于患者贴有王不留行籽的耳穴的耳廓正米纳 垂直施压至患者出现沉 重 胀 痛感 每穴按压1分钟左右 如有必要 每穴重复操作2 3遍 每天3 5次 双侧耳穴轮流使用 2日1换 四 梅核气多因七情郁结 阴虚内热 气机不利致痰气郁结于咽喉 主要临床表现为咽部干疼 异物感 胀紧感等 病程较长 喉部不适症状时轻时重 治则 养阴化痰 解郁开窍 常用弱刺激按压法 操作步骤 1 取穴 咽喉 肺 三焦 气管 2 配穴 恶心烦闷加用神门 胃 咽部干疼 入夜加重加用肾 胆 3 操作 耳穴消毒 采用压痛法在上述耳穴探查的区域用探针以轻 慢而均匀的压力寻找压痛敏感点 嘱患者感到受压处感到明显疼痛时及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线上线下融合策略-第21篇-洞察与解读
- 蜂媒授粉员安全实操评优考核试卷含答案
- 水产捕捞工班组评比考核试卷含答案
- 植物促生菌应用-洞察与解读
- 虚拟场景交互设计-第5篇-洞察与解读
- 药店医保人员合同范本
- 设备配方购买合同范本
- 购销合同的技术协议书
- 路灯节能审计合同范本
- 轮毂修复合作合同范本
- 2025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金山镇选聘专业化管理大学生村文书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DB44∕T 2604-2025 城镇污水处理能源消耗限额
- 2025至2030中国养老地产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年安康杯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吊绳的施工方案
- 上海财经大学:低空+发展研究报告(2025年)
- (人教2024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单元《线和角》大单元教学设计(新教材)
- 2025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
- 别墅设计平面介绍
- DB33-T 1455-2025 涉企增值服务工作指南
- 《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测试竞赛考试练习题库(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