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考试复习资料.doc_第1页
采煤考试复习资料.doc_第2页
采煤考试复习资料.doc_第3页
采煤考试复习资料.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1.断层要素 2.正断层: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 逆断层: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 平移断层:两盘沿断层面发生相对水平位移的断层。3.煤的形成:第一阶段:泥炭化阶段,以生物化学降解作用为主。 第二阶段:煤化阶段 ,以物理化学变化为主。 成煤的必要条件:第一、温暖潮湿的气候;第二、大量植物生长、死亡;第三、大面积沼泽;第四、地壳运动配合4.煤层特征:1)煤层的厚度 :薄煤层3.5m 2)煤层的倾角:缓斜煤层025倾斜煤层2545急斜煤层4590通常又把8以下的煤层称为近水平煤层。第二章1. 矿图是矿山工程中用各种投影方法绘制,以描绘矿山各项探采工程及其周围地质情况和煤层空间位置为主的,供地质、测量、采矿等人员使用的矿山生产及管理用图的总称。2. 煤层层面与具有一定高程的水平面相交所得到的交线,就是煤层层面上的等高线。3. 把煤层层面上的等高线用标高投影的方法投影到水准面上,得到的图形就是煤层等高线图。4. 煤层层面有上下之分,上层面是煤层与顶板的交面,下层面是煤层与底板的交面。上层面等高线图叫做煤层顶板等高线图,下层面等高线图又称为煤层底板等高线图。5. 煤层产状的确定:煤层底板等高线的延展方向就是煤层的走向,过等高线上任一点向标高值较小的等高线作垂线,该垂线方向就是煤层的倾向。煤层倾角可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用作图法或计算求得。其步骤如下: 在任意两等高线之间作垂线AB,AB即为两等高线之间的平距l。过B作AB的垂线BC,并取BC等于两等高线之高差h,联接AC,则角CAB即为煤层倾角。或用下式计算煤层倾角: 第三章 井田开拓1. 井田开拓:从地面开掘一系列的井巷进入煤层。2. 井田开拓的主要内容:a确定井筒的形式、数目及其配置,合理选择井筒及工业广场的位置;b合理地确定开采水平数目和位置;c布置大巷及井底车场;d阶段内的划分;e确定矿井开采程序,做好开采水平的接替;f进行矿井开拓延深、深部开拓及技术改造。g合理确定矿井通风、运输等生产系统。3. 井田划分的原则:a井田范围、储量、煤层赋存及开采条件与矿井生产能力相适应;b保证井田有合理的尺寸;c充分利用自然等条件划分井田;d合理规划矿井开采范围,处理好相邻矿井之间的关系。4. 井田内的再划分: (1)井田划分为阶段和水平: 阶段:在井田范围内,沿煤层倾斜方向,按一定标高把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于走向的长条部分,每个长条部分具有独立的生产系统,称之为一个阶段。水平:布置有井底车场和主要运输大巷,并担负该水平开采范围内的主要运输和提升任务的水平 。一个开采水平可只为一个阶段服务,也可以为该水平上下两个阶段服务。2)阶段内的再划分采区式:阶段内的再划分带区式(3)井田直接划分为划分为盘区或带区:当井田内煤层倾角很小,接近水平时,由于煤层沿倾斜方向高差很小,没有必要再按标高划分阶段。这时,可沿煤层主要延展方向布置主要大巷,将井田分为两翼,然后以大巷为轴将两翼分成若干适宜开采的块段,每个块段叫一个盘区。每个盘区通过盘区石门与主要大巷相连构成相对独立的生产系统。5. 主井:为直接与地面相同的直立巷道。专门或主要用于提升煤炭的称为6. 副井:主要用于提升矸石下放设备器材 升降人员等辅助提升工作7. 石门:长轴线与煤层走向直交或斜交的岩石平巷称8. 煤门:在厚煤层内,与煤层走向直交或斜交的水平巷道,称为9. 开拓巷道:为全矿井、一个开采水平或阶段服务的巷道,如井筒、井底车场、阶段(或水平)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等。服务年限一般在1030a。10. 准备巷道:为整个采区服务的巷道,如采区上(下)山、采区上下车场、采区石门等。服务年限一般在35a。11. 回采巷道:为工作面采煤直接服务的巷道,如区段上、下平巷和开切眼等。服务年限一般在0.51a。12. 斜井开拓与立井开拓相比的优缺点? 斜井优点:1,井筒施工工艺,施工设备与工序比较简单,掘进速度快,井筒施工单价低,初期投资少2,地面建筑,井筒设备,井底车场及硐室都比立井简单,井筒延伸施工方便,对生产干扰少,不易受地板含水层的威胁3,主提升胶带化有相当大的提升能力,可满足特大型矿井主提升的需要4,斜井井筒可作为安全出口,一旦发生透水事故人员可迅速撤离。缺点:1,斜井井筒长,辅助提升能力少,提升深度有限2,通风路线长,阻力大,管线长度大3,斜井井筒通过福含水层,流沙层施工技术复杂立井优缺点:1,对各种地质条件适应性强,技术可靠,不受煤层,厚度,深度,水文等限制2,井筒施工技术复杂需用设备多,要求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井筒装备复杂,掘进速度慢,基本建设投资大13.立井开拓的优缺点? 优点:立井开拓的适应性强,一般不受煤层倾角、厚度、瓦斯、水文等自然条件的限制;立井井筒短,对辅助提升有利;井筒通风断面大,阻力小;当表土层为富含水的冲击层或流砂层时,立井井筒比斜井容易施工。缺点:井筒施工技术复杂,需要设备多,要求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井筒装备复杂,掘进速度慢。基本建设投资大;井筒延深困难。14. 井底车场: 是连接井筒和主要运输大巷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是连接井筒提升与大巷运输的枢纽。包括巷道、硐室和线路。15. 井底车场的调车方式: 1、顶推调车:电机车牵引重列车使入车场调车线20,电机车摘钩,驶过道岔N1,经错车线,过N2道岔绕至列车尾部,将列车顶入主(副)井重车线。然后,电机车经过道岔N1,绕道回车线19,入主(副)井空车线,牵引空列车驶向采区。以上是环行车场中常用的调车方式。2、专用设备调车:设备专用调车机车、调车绞车或钢丝绳推车机等专用调车设备在调车线上,当电机车牵引重列车驶进调车线后,电机车摘钩,驶向空车线牵引空车,调车作业由专用设备完成。这种方式车场内要设专用设备。3、甩车调车:电机车牵引重列车行至分车道岔N1前10-20m进行减速,并在行进中电机车与重列车摘钩,电机车加速过分车道岔后,将道岔搬回原位,重列车借助惯性驶向重车线。这种调车方式简单,可提高车场通过能力,但要求有一段甩车巷道,司机要熟练掌握行车速度及操作技术。有条件时应尽可能采用。分车道岔的操纵可采用电磁自动方式。第5章 采煤方法1. 壁式体系采煤法与柱式相比,说明壁式的优点?2.影响采煤方法选择的因素:1) 地质因素:煤层倾角;煤层厚度;煤层的软硬、煤层的稳定、含水量等。2) 技术与装备水平3) 管理水平3.巷道布置图(对应名称)4.比较三个采煤工艺的异同点?2. 采空区处理: a垮落法;b缓慢下沉法;c煤柱支撑法;d充填法。3. 最大控顶距: 最小控顶距: 放顶距:4. 单一倾斜长壁采煤法巷道布置图(P97)5. 倾斜长壁采煤法与走向长壁采煤法相比的优缺点? 优点(1)巷道布置简单,巷道掘进及维护费低,投产快。巷道掘进工程量少15%,相应工期短。(2)回采巷道沿煤掘进,易固定方向,采面可等长布置,利于生产管理。(3)运输系统简单,占用设备少。运输设备及辅助人员可减少30(4)通风系统简单,风路短,通风构筑物减少约1/3.(5)对某些地质条件的适应性强:倾斜断层 可沿断面伪斜布置;淋水 仰斜开采;瓦斯大 俯采。(6)技术经济效益显著:采面单产增加,巷道掘进率(m/万t)降低 ,采出率(%)增加,工效(t/工)提高 。 缺点:(1)长距离倾斜巷道辅运和行人困难;(2)当前采掘运机械设备不完全适应倾斜长壁的要求;(3)大巷装车点多,可设带区,共用一个煤仓。(4)下行回风 注意监测。第6章 矿井通风1. 矿井通风方式:.按照矿井进风井和回风井相互位置关系,可把矿井通风方式分为三种基本类型:1)中央式,又可分为中央并列式和中央分列式两种。2)对角式,又可分为两翼对角式和分区对角式两种。3)混合式,混合式是中央式和对角式或中央并列式和中央分列式所组成的一种综合形式,它是老矿井进行深部开采时常采用的通风方式。2. 掘进通风方式分类及优缺点?(P112) 方式:掘进通风方式主要有压入式、抽出式和混合式通风三种, 优缺点:压入式使用的时柔性风筒,经济投入比较便宜,但是供风距离比较短,不适合超长距离通风。抽出式通风使用的时硬质风筒,就是铁皮风筒或者玻璃钢风筒,造假比较高。混合式通风式管理比较困难。 第八章 矿井安全 1.瓦斯爆炸条件及其防治?(1)瓦斯浓度:瓦斯浓度在516范围内时有爆炸性,当瓦斯浓度为95时爆炸威力最大;瓦斯浓度超过16(假设瓦斯在整个空间中的分布是均匀的)时,则既不能燃烧也不能爆炸,但是这种高浓度瓦斯具有潜在的爆炸危险,在混入新鲜空气之后有可能有爆炸性。(2)高温火源:瓦斯的引火温度为650 750煤矿升下有多种可能出现的火源都有引燃瓦斯的可能 。 如吸烟、电焊和气焊、外因火灾和自然发火、电火花、井下爆破特别是违章爆破、摩擦碰撞以及静电放电产生的高温或火花等。(3)足够的氧气:当氧气浓度小于12时,瓦斯就不再具有爆炸性。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将瓦斯爆炸的条件概括如下:瓦斯在空气中必须达到一定浓度;必须有高温火源;必须有足够氧气。只有当以上3个条件同时存在时,瓦斯才能发生爆炸。2、 预防瓦斯爆炸的措施? 1)防止瓦斯积聚加强矿井通风加强瓦斯检查及时处理局部积聚的瓦斯瓦斯抽放2防止瓦斯引燃:杜绝一切非生产高温热源(3)限制瓦斯爆炸范围扩大3.煤尘爆炸的条件? a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 b空气中的悬浮煤尘达到一定浓度:煤尘爆炸的下限浓度:褐煤为4555gm3左右、烟煤为110335g / m3 ;上限浓度一般为15002000gm3。 c有高温火源:爆炸温度一般为700800以上。 只有当以上3个条件同时具备时,煤尘才能爆炸,否则煤尘不能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