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二轮 描写手法.doc_第1页
诗歌二轮 描写手法.doc_第2页
诗歌二轮 描写手法.doc_第3页
诗歌二轮 描写手法.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衡水市第十三中学高三语文组 助力一六 赢在高三 奋进为中华之崛起 诗歌二轮之描写手法(事物、景物) 领悟高三的胜利密码 班级:_ 姓名: 1、 塑造事物形象的方法:(1)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2)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形、声、色、味、动作等)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其他物、环境、人等)的手法。例: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注释】此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手法分析:上片开头两句写出了寓居环境的寂静烘托出鸿的孤。下片采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通过写孤鸿惊恐不安,心怀幽恨,拣尽寒枝,不愿栖息,宁愿忍受寂寞和寒冷,表现了自己被贬后内心的幽愤寂苦之情。(从“虚实结合”“比喻”“象征”“衬托”等角度分析,也可。)如拣尽寒枝不肯栖:拟人;虚实结合(或类比);孤鸿不愿选择高枝栖息,宁愿忍受寂寞和寒冷;用孤鸿自比,表现了自己遭到贬官后内心的孤苦和清高。详解:上阕写的正是深夜院中所见的景色。“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接下来的两句,“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周围是那么宁静幽寂,在万物入梦的此刻,没有谁像自己这样在月光下孤寂地徘徊,就像是一只孤单飞过天穹的凄清的大雁,让人联想到:“幽人”那孤高的心境,正像缥缈若仙的孤鸿之影。这两句,既是实写,又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下阕,更是把鸿与人同写,“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通过动作直写自己孤寂的心境。人孤独的时候,总会四顾,回头的寻觅,找到的是更多的孤独,“有恨无人省”,没有谁能理解自己孤独的心。世无知音,孤苦难耐,情何以堪?“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在寒枝间飞来飞去,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过这样寒冷的夜晚。这里,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作者与孤鸿惺惺相惜,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鸿的心理活动,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化,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练习: 州宅堂前荷花 范成大凌波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有意十分开晓露,无情一饷敛斜阳。泥根玉雪元无染,风叶青葱亦自香。想得石湖花正好,接天云锦画船凉。【注】范成大(11261193),苏州人,晚年退居家乡石湖。此诗为范成大外任地方官时所作。凌波:水面之上。 1 本诗颔联描写精妙,试作具体分析。(6分) 2同是写荷花,本诗与周敦颐的爱莲说相比,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后两联作简要分析。(5分)广群芳谱(清)刘灏六出玉盘金屈卮,青瑶丛里出花枝。清香自信高群品,故与江梅相并时。次韵中玉水仙花二首(其一)(宋)黄庭坚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暗香已压酴醵倒,只比寒梅无好枝。注:卮:酒杯。水沉:沉香木。酴醵(t m):花名。3 这两首诗共同表现了水仙花的哪两个特征。(2分)4简要分析这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5分)2、 塑造景物形象的手法:(1) 四个结合:动静、虚实、正侧、点面(2) 三个角度:(观察)远近、高低、俯仰;(感官)视、听(视听结合)嗅、味、触(多感官描写)、通感;(描绘)绘形、绘声、绘色(3) 四种技法:白描、工笔、渲染、列锦(4) 六种修辞:比喻、比拟、夸张、对比、衬托(正/反)、双关例: 南柯子忆旧 仲殊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注】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手法分析:远近结合。“十里青山远”是远景,写出了青山历历在目之景;“潮平路带沙”是近景,写出了潮水退去,沙迹残留的路面之状。视听(动静)结合。“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是视觉描写,“数声啼鸟”是听觉描写。“数声啼鸟怨年华”,拟人,表达作者内心的愁怨。详解:开篇两句写出了一幅山水映带的风景画面,这画面隐衬出画中人孤身行旅中的寂寞感。想借旅游来纵情山水,消除俗虑。下面他骤然发出“数声啼鸟怨年华”的慨叹,这何尝是啼鸟怨年华,而是行客自己途中听到鸟声油然而起年华易逝,青春不再的忧伤之情。鸟啼花放,原是快意畅游的大好场景,可对一个弃家流浪的行脚僧人来说,感到的却是“凄凉时候”,前面再冠以“又是”二字,说明这种飘泊生涯为时已经不短了。作者能把旅途中的见闻感受用词笔如实写来,情景并茂,显示了他的浓郁诗情和坦率性格。过片进一步以“残月”、“晓霞”点明这是一个夏天的早晨,白露冷冷,清风拂拂,残月方收,朝霞徐敛,作者继续行走没有归宿的路上,他一面欣赏着这清爽夏朝的旅途光景,一面也咀嚼自己长期以来萍踪无定的生涯况味。行行重行行,不觉来到一处绿杨堤岸的荷池旁边,池中正开满荷花。一个人浪迹天涯,缺少的正是个谈心旅伴,当此孤寂无聊境地,美丽的荷花一下竟成了难得的晤谈对象。“绿杨堤畔问荷花”,这一“问”颇有情趣。“问荷花”,显出了词人清操越俗的品格,暗示出只有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才配作自己的知己。亭亭玉立的荷花以它天然的风韵唤起了他的美好记忆,使他恍然意识到这里是旧地重游。他清楚记得那次来时,为了解除行旅劳倦,曾向这儿一家酒店买过酒喝,乘醉观赏过堤畔的荷花。这一切都因眼下荷花的启发而记忆犹新。于是最后他欣然向荷花发出问话:“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那人家”是自指,“家”此用作语尾词,是对“那人”的加强语气。这句话的意思是“你还记得年前到此买酒喝的那个人么?”于此情景相生的妙笔中可以见出僧人的性格、风趣,和他那物是人非的复杂心情。练习:4 曾经的苦,现在的痛,都是将来的笑颜,我流的汗水,会折射出我的光芒! 送子相归广陵 李攀龙广陵秋色雨中开,系马青枫江上台。落日千帆低不度,惊涛一片雪山来。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5.与送孟浩然之广陵相比,本诗写“送别”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6.这首诗是如何描写景物的?请简要赏析。(6分)灵隐寺月夜 清厉鹗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月在众峰顶,泉流乱叶中。一灯群动息,孤磬四天空。归路畏逢虎,况闻岩下风。【注】厉鹗:清代文学家。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香界:指佛寺。灯:指佛殿中长明灯。7 本诗写景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6分) 8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5分)临江仙辛弃疾逗晓莺啼声昵昵,掩关高树冥冥。小渠春浪细无声。井床听夜雨,出藓辘轳青。碧草旋荒金谷路,-丝重记兰亭。强扶残醉绕云屏。一枝风露湿,花重入疏棂。 注作者罢官闲居时,与友人一起游园后写下本词。井床:井边的栏杆。乌丝:印有墨线的纸。9 上片描写景物的层次非常清晰,请简要说明。(5分)10 本词最后三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1(6分)颔联运用拟人、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荷花晨昏各异的神态与风韵。(2分)“有意十分开晓露”准确写出清晨荷花带着晶莹的露珠尽情绽放的风姿(2分)“无情一饷敛斜阳”生动再现荷花在落日的余晖中敛起花瓣冷艳庄重的情态。(2分) 2相同点:两诗都抒发了对荷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并且借花喻人,表达出坚守理想和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向。(3分) 不同点:本诗尾联,诗人由州宅堂前的荷花,想到自己家乡石湖的荷花以及往来穿梭的游船画舫,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归隐之心。(2分)3晶莹澄澈(冰清玉洁)幽香弥漫4同: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水仙花如“玉盘”“玉肌”,表现了水仙花花瓣的晶莹澄澈之美。(比喻1分,分析1分)异:第一首诗主要运用拟人的手法,用“自信高群品”,敢于“与江梅相并时”表现花的清香。第二首则运用对比的手法,将水仙花与酴醵、寒梅对比,衬托水仙花的幽香。(拟人、对比各1分。语言表达通畅、准确1分)5.本诗虚写分手后友人到达广陵后秋雨萧瑟,长江波涛似雪的景象。(2分)(送孟浩然之广陵从眼前离别着笔,实写别景别愁。)本诗将惜别之情和对友人的关怀之情渗透在那凄凉风雨、连天白浪中,以哀景衬哀情。(3分)(送孟浩然之广陵绘明媚之景,以乐景衬哀情。)6.动静结合。着一“开”字,巧妙地把广陵秋色铺展在萧瑟风雨中,与江边系马青枫之静态相结合,使画面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比喻贴切。惊涛拍岸,白浪滔天,犹如雪山崩塌,滚滚袭来,极为生动,极具视觉冲击力。想象奇特。诗人用想象的手法,虚写友人归去的地方广陵的景物,惟妙惟肖,极富情趣。(每点2分)7从不同视角来写景:由外到内,前四句写寺庙外景包,五、六句写寺内景色:俯仰结合,抬头“月在众峰顶”,低头“泉流乱叶中”。层次井然,画面立体感强。视觉听觉相结合来写景,山涧绕寺门、月在山上、一灯长明等是所见,泉流、动息、孤磐是所闻。呈现出景色的多姿多彩,丰富了内容。运用衬托手法来写景,由静景写到动景,以动衬静,更觉佛寺秋夜的静谧。(每点2分)8前三联借山寺空幽冷寂抒发了诗人孤独惆怅之情。尾联写诗人担心山中遇虎,加之风声鹤唳,抒发了惊恐不安之情。科考落榜,家境艰难,抒发了落魄无奈之情。(答两点即可给满分)9从时间的角度,分为两个层次来描写:前三句是第一个层次,写白天所见;后两句是第二个层次,写入夜后的情景。(2分)从“听觉视觉”转换的角度,也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句写听觉,第二句写视觉,构成第一层“听觉视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