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1分) (12年)潭州东池戴氏堂记 柳宗元弘农公刺潭三年,因东泉为池,环之九里。其岸之突而出者,水萦之若玦焉。池之胜于是为最。公曰:“是非离世乐道者不宜有此。”卒授宾客之选者谯国戴氏曰简。为堂而居之。堂成而胜益奇,望之若连舻縻舰,与波上下。就之颠倒万物,辽廓眇忽。树之松柏杉槠,被之菱芡芙蕖,郁然而阴,粲然而荣。凡观望浮游之美,专于戴氏矣。 戴氏尝以文行见荐,而志不愿仕。与人交,取其退让,受诸侯之宠,不以自大,其离世欤?好孔氏书,旁及庄文,以至虚为极,得受益之道,其乐道欤?贤者之举也必以类。当弘农公之选,而专兹地之胜,岂易而得哉!地虽胜,得人焉而居之,则山若增而高,水若辟而广,堂不待饰而已奂矣。戴氏以泉池为宅居,以云物为朋徒,抒幽发粹,日与之娱,则行宜益高,文宜益峻,道宜益茂,交相赞者也。既硕其内,又扬于时,吾惧其离世之志不果矣。 君子谓弘农公刺潭得其政,为东池得其胜,授之得其人,岂非动而时中者欤!于戴氏堂也,见公之德,不可以不记。 注刺潭:担任潭州刺史。 【译文】弘农公杨凭任潭州刺史三年,以东泉为源头建造成东池,方圆有九里。池岸高突而伸进池中的地方,在水的环绕下就像是开了缺口的玉环。池中美好的景物以这个地方最为突出。杨先生说:“要不是超脱世俗而乐守圣贤之道的人,不应该享受这里的景物。”最后把它授予宾客中最优秀的人,即谯郡的戴简,为他建造了一座房子让他居住。戴氏堂建成以后,景致就更加奇异了,从远处眺望戴氏堂,好像船舰连在一起,随池中波浪的起伏而上下浮动。走进戴氏堂,俯视池面,岸上的所有景物都倒映在池中,上下映衬使人感到更加空旷迷茫而隐约不清。在东池旁种植松柏杉槠各种树木,在池水当中种上菱芡荷花,树木繁茂,林荫遍地,菱芡荷花绽开鲜艳的花朵。凡是观赏漫游的美好景致,都集中在戴氏堂了。戴先生曾经因为他的文章德行而多次被观察使举荐给朝廷,可是他的志向却不愿意做官。他与人交往,总是采取退让的态度,受到观察使的尊宠,也不因此而自高自大,他难道是超脱了这个世界吗?他喜欢孔子的著作,也涉猎庄子、文子。以道家所说的虚静精神状态为最高境界,得到谦虚受益的道理,他难道喜欢道家学说吗?贤能者举荐的人一定也是贤能的。被弘农公选中,而独自享受这个地方的美景,难道是容易得到的吗!地方虽然好,再得到合适的人居住在这里,那么山就好像是增加土石而加高了,水就好像是经过开辟而加宽了,堂还没来得及装饰就已经明艳照人了。戴先生的泉水池塘作为宅地居所,以美丽景物作为朋友弟子抒发幽雅的情趣,发扬精纯的品性,每天与它们相乐相娱,那么他的品性应该更加高尚,文章应该更加峻峭,学问思想应该更加盛大,这是二者之间互相促进的缘故。他既然已经美在内心,又扬名于社会,我担心他超脱世间的志向不能实现了。君子说弘农公做潭州刺史,把州事治理得很好,建造东池使得此处景致更加美好,又把东池授予合适的人,这难道不是举措行动都合于时宜吗!从戴氏堂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扬先生的德行不可以不记下来。22.第段“水萦之若玦焉”中的“之”是指 。(用自己的话回答)-东池岸边向外突出的地方 -细解:考点:“14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明确“之”字指代什么?“其岸之突而出者”。“其”指代什么?东池。然后“用自己的话回答”,即翻译过来。考查代词的指代作用,也还是考查对文言词句的理解能力。有些疑问的是:照理说应该是向池内突出才对,不知为什么翻译成“向外突出”。另外,从翻译的角度讲,“其岸之突而出者”,可以按定语后置来理解,即把“之”看作定语后置的标志。答案只是一种理解,并非直译。 23.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第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2分) -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建在水边的戴氏堂好像相连的大船随波起伏的奇特景象。 -细解:考点:“31鉴赏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句子。”第一步当然还是要理解这个句子:望之若连舻縻舰,与波上下。翻译过来就是:一眼望去,戴氏堂像连系在一起的船舰,随池中波浪上下起伏。我们就明白了,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效果就是“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远望之下浩淼水中的戴氏堂奇特的景象”。效果主要是把“远望浩淼水中的戴氏堂形如船舰随波起伏”的奇特景象生动地表现出现。只有2分,不需要说出作者词语背后的情感。 24.第段“堂不待饰而已奂”的原因是什么?(2分) -因为在这里居住着有才德的人。(“在这里居住”1分,“有才德的人”1分) -细解:考点:“1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相关语句是:“地虽胜,得人焉而居之,则山若增而高,水若辟而广,堂不待饰而已奂矣。”原因是“得人焉而居之”,理解这句话就可以了:得到合适的人居住在这里。那么,“人”是什么人?即后文所谓“行”、“文”、“道”“交相赞”的人。堂还未加装饰就已美轮美奂了,是因为在这里居住着才德俱佳的人。有些“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的陋室铭)的意思。 25.下列与戴氏有关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 A戴氏是谯国人,他是弘农公宾客中的一位佼佼者。B戴氏堂是东池胜景,由弘农公建造送给戴氏居住。 C戴氏推崇孔子的思想,也能够博采其他人的学说。 D戴氏非常喜欢自然风物,常陶醉其中,抒发情怀。 -:B -细解:考点:“1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A项,原文是“宾客之选者谯国戴氏曰简”,这里涉及到古代对人的称谓的习惯以及定语后置;B项,原文是“卒授宾客之选者谯国戴氏曰简。为堂而居之。”先“授”后“为”,而且“为堂”与“居之”的主语是一人,所以建造者是戴氏。该项理解错。C项,原文是“好孔氏书,旁及庄文(“文子”,为战国末黄老新道家的代表人物文子所著)”,所以说“戴氏推崇孔子的思想,也能够博采其他人的学说”。D项,原文是“戴氏以泉池为宅居,以云物为朋徒,抒幽发粹,日与之娱”,该项 表述对这句话理解正确。 26.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分) -本文描绘了戴氏堂的美景,称赞了戴简离世乐道的情操,颂扬了弘农公治政、识人的才能和中正的美德。(答对1点给1分) -细解:考点:“24概括段落大意和全文主旨,揭示写作意图。”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虑这个题目:一是通过概括每段段意来概括全文内容;一是从题材、情感、思想三个方面来概括。方便一点的是前者:第段主要是描绘了戴氏堂的美景(“凡观望浮游之美,专于戴氏矣”),第段称赞了戴简离世乐道的情操(“其离世欤”,“其乐道欤”),第段颂扬了弘农公治政、识人的才能和中正的美德(“弘农公刺潭得其政,为东池得其胜,授之得其人,岂非动而时中者”。“得其政,为东池得其胜,授之得其人”,治政、识人的才能;“动而时中”,为人行事却时时固守中正,即有“中正的美德”)。不过不同的文体概括文章内容的方式是不同的,这里我们所面对的是古代“记”体文,这种文章常常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即事明理,即景抒情。概括的时候将“景”(或“事”)、“情”、“理”理出来就可以了。换成其它类型的散文,或者小说,论文等,又当别论了。 (六)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2分) (13)许氏吴兴溪亭记 权德舆溪亭者何?在吴兴东部,主人许氏所由作也。亭制约而雅,溪流安以清,是二者相为用,而主人尽有之,其智可知也。夸目侈心者,或大其门户,文其节棁,俭士耻之;绝世离俗者,或梯构岩巘,纫结萝薜,世教鄙之。曷若此亭,与人寰不相远,而胜境自至。青苍在目,潺湲激砌。晴烟阴岚,明晦万状。鸥飞鱼游,不惊不喁。时时归云,来冒茅栋。许氏方目送溪鸟,口吟招隐,则神机自王,利欲自薄,百骸六藏之内累,无自而入焉。有田二顷,傅于亭下,耕作之功,出于僮仆。每露蝉一声,秋稼成实,倚杖眺远,不觉日暮。岁食之余,则以给樽中。方其引满陶然,心与境冥,是非得丧,相与奔北之不暇,又何可滑于胸中。噫!举世徇物以失性,而不能自适,且谬戾于动静之理,君之动也。仕宦代耕,必于山水之乡,故尉义兴,赞武康,皆有嘉闻。其静也,则偃曝于斯亭,循分食力,不矫不躁。庸讵知今日善闭,不为异时之大来耶?予知之深,故因斯亭以广其词云。【注】滑:乱。尉义兴,赞武康:指在义兴、武康两地做官。大来:指吉祥亨通。【参考译文】 简约而雅致,溪流安静而清澈,这两者相互衬托,而主人完全拥有它们。许氏的智慧就可以推知了。想耀人眼目有夸耀自大之心的人,有的把房门建得很高大,把屋梁上的节和棁装饰得很漂亮,节俭之士以此为耻;隔绝人世远离世俗的人,有的用梯子架构在山崖上,缝纫连缀女藤薜萝作为衣服,儒家的正统思想鄙视这样。哪里像这座亭一样,与人世间相隔不远,而风景优美的地方自然就到了。青翠苍绿的树木就在眼前,青翠的山林就在眼前,潺潺流动的溪水冲激着石阶。晴天时的云烟,阴天时的雾气,明明暗暗 变化万端。鸥鸟在空中飞翔,鱼儿在水里游动,鸟儿没有惊怕,鱼儿不露出水面。汪时有流云飘来,覆盖着茅屋。许氏就用目光送别溪上的飞鸟,口里吟诵着招隐诗篇,那精神自然旺盛,利欲之心自然淡薄,全身骨骸和五脏六腑的内在劳累,就没有办法侵入了。许氏有两顷田地,就连在溪亭之下,耕作的溪亭是什么东西呢?它在吴兴的东部,是由主人许氏所修建的。溪亭的式样事情,由僮仆去做。每到了带着露水的秋蝉鸣叫,秋天的庄稼成熟结实,许氏就拄着拐杖远眺,不知不觉就到了日暮时分。一年粮食的节余,就用它来供给杯中酒。当许氏酌满酒杯陶然自得时,内心与环境相契合,是非得失都一起迅速消失还来不及呢,又怎么能在心中扰乱呢。唉,普天下的人们因追求身外之物而丧失了本性,因此不能悠然闲适自得其乐,并且对动静的道理相悖谬。许氏的动,以做官来代替耕种,一定在山水秀美的地方,所以许氏在义兴做县尉,在武康做辅佐的官员,都有好的声誉。许氏的静,则是在这座溪亭里躺着晒太阳,恪守职分,自食其力,不矫情,不浮躁。怎么知道今天的善于闭守,不会成为他时的吉祥亨通呢?我深深地理解这个道理,所以借着这座亭子来发挥这些话。22第段“主人尽有之”中的“之”指 。(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简约雅致的亭子和安静清澈的溪流相得益彰,由此形成的胜景。-细解: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这道题目不仅仅是考查虚词,从解题过程来看,还需要整合信息的能力。“用自己的话”,而不是照抄,既不是照抄原文,也不是照抄翻译。 要求:一是理解,一是归纳。“约而雅”,“简约与雅致”;“安以清”,“安静与清澈”。 其实,这四个词语不是一般的形容词,而是一种美学概念,甚至是哲学概念。“是二者相为用”,什么意思?应该是相互增辉,相得益彰的意思。然后是归纳:是溪、亭共同作用形成的胜景。23分析第段写“夸目侈心者”和“绝世离俗者”的作用。(3分)-为了反衬许氏不求奢侈而又不远离世俗的特点。-细解:考点:分析文章的思路、结构、写作特点。首先当然得理解“夸目侈心者”和“绝 世离俗者”分别是怎样的人:夸目侈心者,或大其门户,文其节棁,俭士耻之(炫耀贪心的人,有的扩大自己的门窗,装饰房梁,节俭的人以此为耻);绝世离俗者,或梯构岩巘,纫结萝薜,世教鄙之(离群索居的人,住在山岩上靠梯子或藤萝与外界联络,普世的观念看不起他)。这两种人,一个求奢侈,一个远离世俗。“曷若此亭,与尘寰不相远,而胜境自至。”这一句很重要,“怎么比得上这个亭子,离尘世生活不远,又有一份胜景”。 可见,是用这两种人来衬托许氏的,而且是反衬(文章以写许氏为主,这两种人为宾):反衬许氏为了反衬许氏不求奢侈而又不远离世俗的特点。解答这类题目,需要从作者的写作技巧角度思考,所以考查的是写作特点。24简析第段写“鸥飞鱼游,不惊不喁”一句的意境。(2分)-这句话描绘了空中飞鸥、溪中游鱼悠然自得的样子,营造出和谐静谧的意境。-细解:考点:鉴赏作品的艺术形象、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意境属于艺术形象范畴。分析诗歌意境一般包括三个层面:一要描摹诗歌图景,二要概括意境特点,三要剖析作者思想情感。第一层面,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自己的语言,通过想象还原画面,尽量避免照抄原文,可以局部引用;二是抓住主要景物,尽量做到情貌并重、形神兼备。“鸥飞鱼游,不惊不喁”。“鸥鸟在空中飞,小鱼在溪流中游”,其状态是:“不惊不喁(yng鱼口向上,露出水面。浊水中挣扎的样子)”,安闲自在。第二层面,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特点,怎么概括?根据作者景物描写的角度来概括:看空间、辨色彩、听声响、感冷暖、察物象、观物态,等等。这里主要是从景物的情态与声响角度来表现的,所以对意境特点的概括也是从这两个25对第段画线句理解的正确一项 ( D )。(2分)A是非得失都一起逃跑,没有空暇再去扰乱他。B是非得失被一起克服,心情便不会再被扰乱。C是非得失无法一起顾及,心情可能会被扰乱。D是非得失都一起消失,自然不会再去扰乱他。-细解:首先是“相与奔北之不暇”:相与,一起;奔北,败逃,逃逸;不暇,来不及。这个句子应该是宾语前置,即:来不及一起败逃。上文说的是许氏“引满陶然(酒杯斟满,心情陶然),心与境冥”(心神与环境融为一体),内心充实、愉悦。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是非心、得失心无处安身,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又何可滑于胸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面包店营销方案模板
- 就业咨询栏目设置方案
- 村卫生所防汛应急预案方案
- 路堑墙专项施工方案
- 荔湾区营销方案设计
- 汽车地推活动策划方案
- 杭州亚运志愿活动方案策划
- 营销业务实施方案模板
- 踏春策划方案活动流程详细
- 建筑临水方案设计规范
- 燃气运营安全管理方案
- 2025-2026学年粤教粤科版(2024)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查冻扣业务知识公安机关等执法单位相关试题试卷
- 济南战役教学课件
- 小学生班干部竞选
- 2025年秋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第一学期)
- 妇科外阴解剖学课件
- 2025四川省水电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电力公司员工招聘6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安置协议转让合同范本
- 倒睫科普课件
- 2025年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模拟卷:反垄断法基础知识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