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次性使用纤维环缝合器 正常椎间盘 椎间盘突出症 单纯髓核摘除手术的目的 去除髓核解除对神经根压迫 如合并椎管狭窄 椎体滑脱手术目的 减压 融合 固定 骨科最常见的疾病 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 20 13亿人口 2 6亿需要手术治疗的人群10 15 3000 4000万手术治疗 100万 年 脊柱内固定 55万 年 髓核摘除 其他治疗 300万 年年递增25 髓核摘除手术最大的技术难题 髓核摘除后 纤维环遗留下来的切口怎么办 不处理 残留的髓核会再次突出复发率3 27 平均8 12 这是椎间盘手术有史以来 近100年 一直未解决的技术难题 医生怎么办 1告诉病人复发的风险2尽量将髓核去除干净3以融合解决复发 目前现状 大量患者得不到简单有效诊治过度医疗 其实 解决复发最简单的方法就是 纤维环修复术 开始 1967年 MGYasargil教授首次进行纤维环修复 用于减少粘连 基因修复 未来前景广阔 技术有待成熟 物理修复 障碍物植入 体内埋置异物 稳定性及安全性有待改进 纤维环缝合 EFIT 既简单又快速 既安全又有效 Xclose 体内异物残留 医源性复发隐患 纤维环修复技术 纤维环缝合最大的难度 手术通道深 狭窄常规器械无法操作研发难度大 没有参照 2020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 是一家集研发 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 公司专注于椎间盘修复与重建系列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历经四年时间 已成功研制出该产品系列的第一款 一次性使用纤维环缝合器 未来十年 将会逐步推出后续产品我们的目标 成为椎间盘修复与重建领域里的全球领导者 显著降低髓核摘除术后复发率有效减低炎性介质渗漏对神经根的刺激 革命性的产品 缝合器操作步骤纤维环切口选择 线型切口 缝合器操作步骤取出髓核 缝合器操作步骤1自切口一侧刺入弯针 缝合器操作步骤2往前转动旋钮至标志线对齐 直针自动刺入切口另一侧 缝合器操作步骤3扣动扳机 导丝穿入直针 回转旋钮 缝合器操作步骤4拔出缝合器 线结自动向切口靠拢 缝合器操作步骤5近弯针处剪断缝线 缝合器操作步骤6手动打结 用推结器推紧线结 缝合器操作步骤7用纤维环专用线剪剪断缝线 缝合器操作步骤8缝合完毕 手术操作要点缝合前探查很重要 确认能否缝合 手术操作要点 破裂口 2mm 直接缝合 破裂口 2 4mm 先用拉钩聚拢然后缝合 破裂口 4mm 不适合缝合 4mm缝合针间距 同类产品对比 X Close 2010年 纤维环缝合器 美国 Prospective RandomizedControlledStudyofRepairingtheAnulusFibrosusafterLumbarDiscectomy ASingleSurgeon sExperiencespine 2010 07 331 结果 AliAraghi CharisSugden311名患者 对照组104例 治疗组207例 对照组的复发率为7 7 治疗组为2 9 P 0 041 2010年 纤维环缝合器 美国 Prospective Multi 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StudyofAnularRepairinLumbarDiscectomy PreliminaryObservationsNASS25thAnnualMeeting 结果 美国34家临床机构 共58名医生723名椎间盘摘除手术患者24个月的临床随访经纤维环缝合后的患者 其复发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 复发的患者数量减少了85 尚无一例复发 共计520例手术 21家医院 最长术后随访时间为1年10个月 EFIT临床数据 2013年 纤维环缝合器 中国 银和平 内蒙二附院采用缝合器对36例患者进行纤维环缝合 近期疗效满意据报道髓核摘除术后复发时间为7天 8个月 平均5 6个月 我院术后复发时间3个月 4年 平均9个月 纤维环切口或破裂口是椎间盘残余髓核再次突出的根源 直接缝合可得到有效控制 具有显著意义 2013年 纤维环缝合器 中国 李功伟纤维环缝合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100例临床观察 结果 纤维环缝合组 手术时间35 65min 平均48min 出血量10 150ml 平均30ml 对照组 手术时间30 60min 平均45min 出血量10 160min 平均30ml 两组术中无并发症发生 两组术前 术后7天 术后3个月VAS评分 缝合组中有2例手术后3个月VAS评分大于5分 没有再手术患者 对照组有7例手术后VAS评分大于5分 其中1例VAS评分最高 达8 5分 进行MED翻修后恢复 2013年 纤维环缝合器 中国 结论缝合后的纤维环 将外翻的纤维环向椎间隙内包埋 表面光滑平整 椎间盘内部不再与椎管相通 椎间盘内的髓核炎性介质不易外渗 减少了对神经根的刺激 术后疼痛减轻 并且进行纤维环缝合的病例不需要过多切除椎间盘内的髓核 对维持椎间盘的功能和脊柱的稳定性有一定的作用 2013年 纤维环缝合器 中国 金大地PreliminaryclinicalresultsofAnnulusFibrous AF repair Clinicaloutcomes Suturetechnique AFR byThirdAffiliatedHospitalofSouthernMedicalUniversity Twocrossingannularsuture 5cases iftear 0 8cm Singlesutureannularsuture 30cases iftear 0 8cm Twoparallelannularsuture 7cases iftear 0 8cm Conclusions EndoscopicmicrodiscectomywithAFrepair SimplesutureproceduretocloseAFwithgoodTensionPreliminaryclinicalresultsshowedImprovedVASandODIscoreNomajorcomplicationNorecurrentherniation 结论 Anularrepaircanbesuccessfullyaccomplishedingreaterthan90 ofcasesifthediscectomyisperformedwiththeultimategoalofrepairbeingappreciated Repairingtheanulusfibrosuswasshowntobebeneficialbyreducingtheneedforadditionalsurgery inparticularthosere operationsfortruerecurrentherniation Repairoftheannulusfiberosusthusclosingthepathwayforrecurrentherniationhasbeenproposedasanadjunctivemethodtofurtherimproveoutcomesbymitigatingtheneedforsubsequentsurgery 西南 华北 304医院 北京市中医院 北京军区总医院66336部队医院 晋中市四院 郑州大学附属医院 河南省武警医院 内蒙附属二院齐鲁医院 滨州医学院 华东 中大医院 明基医院 长征医院 东方医院 金华医院 西北 西京医院 宁夏一附院 宁夏武警总医院 华南 南方医大三院 东北 吉林省人民 吉大一院 吉大四院 吉林骨伤医院 重庆第三军医大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交通银行2025玉林市笔试英文行测高频题含答案
- 农业银行2025三沙市秋招无领导模拟题角色攻略
- 2025年3D打印技术的快速成型工艺
- 邮储银行2025石家庄市秋招笔试专业知识题专练及答案
- 中国银行2025德阳市秋招英文面试题库及高分回答
- 中国银行2025汕头市秋招英文面试题库及高分回答
- 邮储银行2025白山市笔试行测高频题及答案
- 2025新兴技术对行业颠覆影响
- 工商银行2025临沂市秋招笔试性格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猎头服务合同2篇
- 内分泌科进修总结课件
- 标准预防与隔离技术课件
- 妊娠期贫血的诊断及治疗
- 脊柱外科医生进修汇报
- 口腔正畸进修总结汇报
- 2025年学宪法、讲宪法题库(含答案)
- 骨科无痛病房护理课件
- 2025年国家司法考试《一卷》模拟题及答案(预测版)
- 2025年云南电路基础试题及答案
- 硫酸钙晶须对环氧树脂胶粘剂粘接强度和热性能的作用研究
- 心力衰竭生物标志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