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册语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语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品味语言,把握诗歌的大意。2.吟咏诵读,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学重点:1.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2.感悟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教学难点:理解诗人所表达的志趣与胸怀。预习作业:1.查作者和写作背景。2.疏通诗意。3.熟读全诗,读准字音与节奏。4.提出一至三个疑问。教学过程:一、 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有过送别他人的经历吗?是否会将送别的经历用文字记录下来呢?生自由发言预设:有过这样的经历并且会用文字记录下来。引导:这样的习惯很好。古代的文人墨客大都喜欢将“送别”作为题材,以诗词歌赋等形式来展现自己送别的心路历程。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首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与诗人王勃同行,感受他情绪的起伏变化,感悟他的志趣与胸怀!二、 预习交流(一)课文朗读1.两人一组互相听读全诗,注意为对方纠正字音与节奏。2.两人不能解决的疑问,可以举手提问,全班交流解决。3.请生展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与节奏。一生单读(生评价)全班齐读(二)说说诗意请四位同学每人一句说一说大概意思。全诗大概意思:三秦大地拱卫着雄伟的京城,从这儿遥望风烟迷蒙的蜀川。想到了我同你即将分别的离情别意啊,我们都是离开家乡在外做官的人。四海之内存在知己,即使是天各一方也像近邻一样。我们不要在分手的岔路口,像小儿女般哭哭滴滴的把手帕都给沾湿了。三、 品诗悟情引导:跨过刚刚的两道门槛,我们终于可以与诗人同行,走进他的内心了!1.读全诗,你从哪儿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引导:题目(解题)、“离别”、“在歧路”以及书下注释。2.王勃在哪儿送别有人呢?你是如何知道的?引导:送别之地是长安。可以从首联及书下注释得知。(读首联)3.王勃在长安送别友人到蜀川赴任。从地理角度看,两地相隔千里。诗人在此用一个什么字将这相隔千里的两地联系了起来?“望”字。 诗人为什么要“望”呢?引导:好友此去赴任之地,路途遥远(风烟犹言路途遥远、艰辛。),不知前路如何,他内心有一份不舍与惜别,有一份淡淡的惆怅与离别之情。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与其说诗人是用眼睛在望,不如说诗人是用心在望啊!4.试读首联,想想该如何处理语气语调、重音等,才能读出这份淡淡的离别之情。请一生读,并说说自己是如何处理这一联的朗读的。(生评价并再请一生读)全班齐读,试着读出这份情感。板书: 不舍 离别5.作为人类生命历程中共有的情感体验,别离是古今诗词歌咏的一个重要主题。大家来读一下我们知晓的一些有关别离的古诗句。出示:全班齐读一遍。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6.面对离别,人们通常充满了不舍的深情,进而生发出悲苦凄楚之态。那么,诗人王勃的送别之情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呢?他的情感有没有发生变化?发生了变化。带着思考读全诗。你从哪里读出诗人的情感发生了变化?请结合具体诗句来说一说。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一下。(我们可以从颔联、颈联和尾联中读出这种情感的变化。先讲哪一句,视课堂学生回答情况而定。)预设:同是宦游人诗人对友人说道:“我们都是离开家乡外出做官的人啊!”相同的身份,使得诗人更能理解友人的心情。同时,他也是在劝慰友人不要伤感,因为他俩这次分别也是客中之别,只是宦游之路上的又一次离别而已。可以说,这时诗人的感情已经由最初的淡淡的惆怅与不舍,转为释然!试着读颔联,想想该如何处理朗读才能读出这份情感。请生展示读,生评价,全班齐读。女生读前半句“与君离别意”(读出一份不舍之情),男神读后半句“同是宦游人”(读出一份释然之情)。板书:不舍 释然 离别 宦游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诗人对友人说道:“四海之内存在知己,即使天各一方也像近邻一样。”正所谓天涯咫尺,只要我们心中有彼此,这份友情是不受时空限制的。这里诗人用“四海”和“天涯”极言距离之远,但即使如此遥远的距离,知己也依然存在,而且就好像在身边一样。此句,我们感受到诗人面对离别,此时他心中的那份淡淡的惆怅已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份豪迈乐观的情感!试着读颈联,想想该如何处理朗读才能读出这份情感。引导:高昂的调子,重读“存知己”、“若比邻”,以此强调突出语意!请生读,生点评。师生合作读,要求:老师读“海内”和“天涯”,学生紧跟着读剩余的内容。板书:不舍 释然 豪迈 离别 宦游 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诗人对友人说道:“我俩不要在岔路口,像小儿女般哭哭啼啼的把手巾都沾湿了。”面对离别,我们会有不舍,甚至会流下伤心的眼泪。但是诗人在此劝慰友人不要哭泣。这是尾联,就像一曲终了之时,此时诗人的内心面对离别之情,是相对平静的。试着读颈联,想想该如何处理朗读才能读出这份情感。引导:语气舒缓,“无为”重读,可以适当拉长语调。请生展示读,全班齐读。板书:不舍 释然 豪迈 平静 离别 宦游 比邻 无为引导:我们不难发现,诗人面对送别,也怀揣一份离别的不舍情意。但是他没有像大多数人那样,情感始终深陷愁苦缠绵之中而难以自拔。当然,诗人也没有在诗歌中违背情理地去刻意掩饰离愁别绪,而是在跌宕的文情中生动地体现了情感的变化。7.诗人的这首送别诗一扫以往送别诗的悲苦缠绵之态,总体的感情基调是积极乐观的。对此,在预习时就有同学关于此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出示:学生质疑为什么这首诗中诗人面对离别,他的情感是乐观积极的?杨瞻萁诗人面对分别,为什么如此想得开?张进一为什么王勃的离别之情不像一般人那样凄楚悲苦?徐蒋玲引导:面对这三位同学的疑问,老师不禁想到了之前教授古诗词时告知大家深入探究文本背后所隐含的创作主体的思想感情的方法是什么?每每学习一篇新课文,老师总要大家查一查作者和写作背景,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解读文本的一个方法知人论世!关于诗人王勃,其实诗中已经告知了我们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他的身份宦游人!板书:宦游人出示: 宦,做官入仕。宦游指封建文人外出求官或做官。他们往往都要抛下自己的父母妻儿,几年甚至几十年都回不了家。有些已经做了官的,因为犯了错误遭到贬谪,到偏远荒凉的地方去做官。 “宦游”现象造就了中国的送别诗文化,它们大都有着哀怨凄苦这一共同的情感特点。因为离别就意味着将生命交付于茫茫未知的未来,意味着远离亲朋好友,漂泊异乡。同样是“宦游人”身份的王勃,为何面对离别却如此乐观积极呢?出示:诗之基,其人之胸襟也。 (清)叶燮 原诗引导:清代诗学理论家叶燮在原诗中说过这样一句话“诗之基,其人之胸襟也。”也就是说诗歌的根基,是作者的胸襟抱负。诗情源于性情,可以说,诗歌作品是创作主体思想感情和人生价值取向的直接体现和反映。诗人王勃有怎样的人生价值取向呢?出示:王勃(约650年约676年),自幼聪敏好学,被称为神童。龙朔三年(663年) 王勃回到家乡,写上绛州上官司马书等文章,寻找机会,积极入仕。麟德元年秋(664年), 王勃上书刘祥道,直陈政见,并表明自己积极用世的决心。麟德二年,王勃通过皇甫常伯向唐高宗献乾元殿颂,借献“颂”以图仕进之意甚明。乾封元年(666年),王勃通过李常伯上宸游东岳颂一篇,接着应幽素科试及第,授朝散郎,成为朝廷最年少的命官。据史料记载,王勃写作此诗时是20岁左右。读了以上资料,你现在能理解王勃面对离别是为何会有这种积极乐观的情感了吗?小组交流一下。请生发言。引导:他是一个积极入仕的人,渴望建功立业,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他的心中有大志向,他知道在宦游之路上离别将是常态!既然不能改变这一现实,那就坦然面对,因此,面对同样是宦游人身份的好友,面对同样在仕途上有所追求的友人,他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来劝慰对方,其实,也是在劝慰自己!心有大志,不会深陷儿女情长中而无以自拔!这正体现了诗人非同于普通人的一种高远的志趣和旷达乐观的胸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从需求到实施 老旧小区改造的综合分析
- 城市供热管道更新改造工程规划设计方案(范文)
- 绿化景观开发合同
- 程序测试临时工合同
- 国际行李托运责任险补充协议
- 牧场奶牛养殖委托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合同
- 抖音短视频电商带货合作推广协议
- 家政服务公司普通合伙人责任分担与纠纷解决协议
- 写字楼室内装修设计与施工责任合同
- 文化公园空间精装修工程协议
- 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英语真题(原卷版)
- 2025年高三高考冲刺主题教育班会:《高三考前心理调适指南:减压赋能 轻松备考》-2024-2025学年高中主题班会课件
- 九一八事变课件
- 鄂尔多斯市水发燃气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5年广东中考英语三年真题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课件)
- 中学生法制教育课件
- 2024游泳救生员具体考试内容及试题及答案
- 河北省唐山市、廊坊市2025年高三高考第二次模拟演练思想政治试卷(含答案)
- 工程据实结算合同协议
- 2025年山东省中考统考数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 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进位、退位加减法口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