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金融制度的建立 第二章金融制度的建立 第一节银行和信用工具的发展第二节证券市场的发展 第一节银行和信用工具的发展 一 银行和信用工具发展的原因二 商业银行的借贷业务三 信用工具的发展四 清算制度的建立五 中央银行制度 一 银行和信用工具发展的原因 货币需求增加 但货币的供给量缺乏弹性16世纪西欧货币存量大幅度增长 一 银行和信用工具发展的原因 1526 1535年 欧洲本土的蒂罗尔银矿与萨克森银矿的产量达到顶峰 每年大约生产70吨白银 148 1520年每年从西非运往里斯本的黄金在半吨以上 1500 1650年 从美洲合法运入西班牙的黄金达181吨 通过走私 海盗和直接贸易形式流入的黄金数量甚至更多 此外这10年间从美洲合法运抵西班牙的白银达16886吨 一 银行和信用工具发展的原因 货币需求增加 但货币的供给量缺乏弹性货币增长推动贸易发展 但并未解决硬币缺乏困难 一 银行和信用工具发展的原因 硬币缺乏困难 磨损或贮藏会损失一部分货币 与东方贸易的逆差使欧洲流失更多货币 人口迅速增加 新兴工业发展等一系列新出现的的或扩大了的经济活动都需要货币 一 银行和信用工具发展的原因 据史料记载 欧洲与东印度 中东地区的贸易始终处于逆差状态 16世纪西班牙大量贵金属运往东方 17世纪英国和荷兰成立东印度公司 每年需要大量现金到东方采购 1601 164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向远东输出银币超过75万英镑 1700 1701高达到703497英镑 荷兰东印度公司1618年输出50万达克 1700年为125万达克 一 银行和信用工具发展的原因 随着商业的开展 人们的日常生活被卷入商品经济的洪流 购买面包 服装 纳税 支付年金都需要货币 一 银行和信用工具发展的原因 货币需求增加 但货币的供给量缺乏弹性17世纪20年代后 贵金属输入减少 一 银行和信用工具发展的原因 17世纪20年代之后 欧洲采银业全面萧条 同时来自美洲的白银输入量急剧下降 此时欧洲贵金属存时也减少了 1700年后 巴西发现黄金 欧洲的货币重又增多 这种周期性的货币短缺总会使资金周转不灵的商人陷入困增 甚至破产 为此人们想方设法改进对黄金和白银的依赖 二 商业银行的借贷业务 商业银行的借贷业务内容国家与私人的借贷私人与私人的借贷早期 商业银行家 的出现 二 商业银行的借贷业务 国家与私人间的借贷是近代初期最为显著的借贷现象通常的做法是以税收做为抵押 向民间金融家借贷 如 包税制 和 派税制 二 商业银行的借贷业务 私人与私人间的借贷私人间的借贷也很普遍 在农村和城市中都有 通常是由当铺老板或放债人提供 借款人以财产作为抵押 或立下字据 二 商业银行的借贷业务 早期的 商业银行家 出现 银行 充当放债人与借款人的中介 最早在中世纪的意大利出现 1630年后 这种性质的银行数目剧增 这种角色最早由金匠扮演 后发展为专业的商业银行 二 商业银行的借贷业务 存贷业务发展并不顺利社会上对放债人及其行业长期存有敌意 银行家经营无方 二 商业银行的借贷业务 利率革命 及其意义 政府取消对贷款利率的限制 从而增加了贷款的供给 行业竞争的加剧 最终使利率全面下调 意义 不仅在于利率的降低 更在于形成了以资金供求决定利率高低的机制 二 商业银行的借贷业务 宗教革命后使借贷情况发生变化 1545 1551英国议会允许最高借贷利率达10 1571年解除了对高利贷的禁忌 荷兰国会1685年下令取消对银行家及其雇员 家属参加圣餐礼的限制 人们借贷的看法发生了根本转变 二 商业银行的借贷业务 尼德兰和安特卫普的公共贷款利率从1500年的25 降至1550年的9 荷兰在17世纪60年代可以借到利率低于4 的贷款 英国的利率也由1500年的10 降至1624年的8 1714年之后降至5 16世纪20年代后的热纳亚共和国可以获得利率为1 5 的贷款 三 信用工具的发展 商业银行的发展促进了信用工具的发展 随着商业交易量的增加和交易范围的扩大 现金交易显得落后而可笑 产生于中世纪时期的商业票据得到发展和完善 汇票和支票 三 信用工具的发展 汇票在14世纪开始广泛使用 为异地异国间的贸易提供了便捷的结算方式 汇票意味着一笔短期的贷款 16世纪70年代起汇票背书后可以转让 三 信用工具的发展 17世纪之前 除意大利外 支票在欧洲其他国家还不常见 银行存款人要想将自己账户上的存款转到别人账户上 必须亲自到银行口述一份转账授权书才具有法律效力 17世纪60年代 英国出现了最初的支票 三 信用工具的发展 但由于商业银行信誉得不到保障 所以欧洲很多国家限制商业票据的转让 四 清算制度的建立 清算制度是在私人银行和信用工具发展的基础上由一般的票据交换发展而来的 四 清算制度的建立 最早的票据交换在定期举行的集市上进行 在集市场上有一些不地参加集市的银行家为商人提供服务 商人将其所有的承付款项都记在银行的账簿上 集市结束后 银行家将各个客户的借款与贷款汇总起来结算 其收付着额用现金支付 这其实就是早期清算制的产生过程 四 清算制度的建立 16世纪以后 国际集市场逐渐丧失了它的商业重要性 越来越多的商人在一些主要商业中心建立了常驻办事处与货栈 一年四季都不间断的贸易活动需要大型的 管理得当的银行 于是由政府创办的公共银行应运而生 四 清算制度的建立 公共银行主要执行存取款 账户转账 将应付汇票汇入客户的贷方等业务 公共银行很快成了重要的信用交易中心 它们都企业垄断所在地区的票据交换业务 真正成为世界贸易结算中心的是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汇兑银行 四 清算制度的建立 阿姆斯特丹汇兑银行于1606年经市场议会批准 1609年正式营来 接受存款 转账 开发汇票的业务 还有权兑换货币 买进金银和外国货币 铸造法定货币等 当时规定所有价值在600弗罗林以上的票据只有通过银行才能办理 所以几乎每个商人都在银行开立账户 但银行不向客户提供处人贷款 客户存款由阿姆斯特丹公司担保 直到1683年 该银行都为票据交换提供免费服务 四 清算制度的建立 18世纪英格兰银行取代了阿姆斯特丹银行在国际结算中的地位 1694年英格兰银行以股份公司的开展在伦敦成立 起初 该行只向政府贷款和发行银行券 但不久它便承担了多项业务 接受存款 金银贸易 发行货币 处理税收 为政府转移海外财富等 此外 还为国内外客户贴现支票 贴现率为5 或6 五 中央银行制度 中央银行是由200多年前的普通商业银行演变而来 在银行发展早期 银行不但数目众多 而且独自发行银行券 银行经营和银行券的兑现在地区间割裂开来 随着市场范围的扩大 迫切需要统一银行券的发行 经过银行业竞争和重组 实力雄厚 信用程度高的大银行逐渐发展成中央银行 五 中央银行制度 初创时期的中央银行 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是瑞典国家银行和英格兰银行 英格兰银行被认为是近代中央银笔的鼻祖 从19世纪初到一战前 很多西方国家都成立了中央银行 五 中央银行制度 法兰西银行 1800 普鲁士银行 1875 荷兰国家银行 1814 奥地利国家银行 1817 哥本哈根银行 1856 俄罗斯银行 1860 日本银行 1882 比利时国民银行 1850 西班牙银行 1856 丹麦国家银行 1818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1913 第二节证券市场的形成 一 股票市场二 债券市场三 南海泡沫事件 一 股票市场 股票与债券的雏形家族合伙企业增加资本的途径有两条 一是接受外界的有息存款 二是原先合伙人追加资本 追加资本以提供款项的多少取得固定利息收入 相当于债券的雏形 而原始资本由根据公司盈利与亏损情况取得报酬 相当于股票雏形 一 股票市场 股票交易的发展1600年后股票可以转让 逐渐开始了股票的交易 17世纪中叶 正式的股票交易市场出现 在股票交易中不仅有买方和卖方间的直接转让 而且有通过越来越多的证券经纪人进行的间接转让 二 债券市场 债券市场上有公司债券和国家债券之分 英国和荷兰的公司大都选择发行公司债券作为筹资手段 债券期限灵活 收益稳定 风险较小 受到人们普遍欢迎 一些大公司的债券有很好的流通性 可在1小时内兑换成现金 二 债券市场 政府向公众举债是通过 年金 方式实现的 年金是投资者将一笔款项一次性借给政府 然后在规定时间内按照双方商定的利息从政府取得年金 年金分为三种类型 永久性年金 偿债性年金 数人寿期年金 但年金利息常因政府的财政状况恶化而被拒付 三 南海泡沫事件 1719 1721年的南海泡沫事件是近代首次金融危机 法国面对严峻的财政状况 允许用国债票面值购买印度公司的股票 由于国债交易价格低于其票面值 因此债券持有都迫切将手中的国债换成股票 于是股票价格疯涨 法国公债减少 三 南海泡沫事件 与中国面临同样债务危机的英国也采用了同样的办法 允许用年金换南海公司的股票 南海公司股价上涨 引起整个股票行情看涨 新的股份公司纷纷成立 但并未有业绩 1720年欧洲各国股市相继崩溃 硬币从流通中消失 在爱尔兰甚至回到物物交换的阶段 三 南海泡沫事件 此后英法两国采取了不同的应对危机的办法 在法国 专门成立了一个机构 财政调查委员会 在一定期间内强行兑换所有的信用债券和银行券 它们将这些债券兑换成政府公债券 年息减至2 2 5 法国政府借助这一措施来减少公债和减轻年息负担 但在以后几十年中 政府信用降到最低 一切度图建立全国发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西南宁市良庆区农业农村局公开招聘工作人员4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贵州兴黔人才资源有限责任公司招聘派遣人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汽车融资租赁合同协议书
- 招标代理解除合同协议书
- 买房佣金返点合同范本
- 2025广西凭祥市林业局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招聘3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广西防城港市港口区公车中学秋季学期顶岗教师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码头台阶铺设合同范本
- 家庭采暖项目合同范本
- 服装西装租赁合同范本
- 中国工分制管理制度
- 2025-2030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乌镇景区管理制度
- 国企职称评聘管理制度
- 公司意识形态管理制度
- 微电网短期负荷预测-洞察阐释
- 月饼代销合同协议书
- 精神康复与躯体管理训练体系
- 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5-2011)
- 隧道运营养护管理手册上册
- 《废旧锂电池的回收与再利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