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课童趣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2、反复朗读课文,培养语感(能读准节奏、停顿),能用自己的话叙述文章内容。3、把握文言词语解释的最常见方法,积累一点文言词汇。学习重点: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学习难点:反复朗读课文,培养语感(能读准节奏、停顿),能用自己的话叙述文章内容 课前预习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把握文言词语解释的最常见方法,积累一点文言词汇,唤起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2、认真完成预习自测,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出来,并填写到后面“课后反思“处。3、利用15分钟高效完成。教材助读1、作者简介: 沈复,字三白,清代元和(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生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卒年不详。善画能文,至今未发现有关她生平的文字记载。据浮生六记来看,他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与妻陈芸感情甚笃,因遭家庭变故,夫妻曾旅居外地多年,历尽坎坷,妻死后,他去四川出任幕僚。晚年学道,直到老死。浮生六记共六卷,每卷皆有小题,依次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据考证,最后两卷系伪作,文字亦不如前。不过前四卷,记叙家居及游历生活,文笔细腻,不做粉饰,名莹纯净,感情真挚,堪称中国文学中颇具新鲜意味的创作。2、相关背景 嘉庆十三年(1808年)五月间,沈复随翰林院编修齐鲲出使琉球,参加册封琉球国王的盛典,十月间归国。在此期间,写作了浮生六记。浮生六记是自传体的散文。原有六记: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今存前四记。作者以纯朴的文笔,记叙自己大半生的经历,欢愉处与愁苦处两相对照,真切动人。书中描述了他和妻子陈芸志趣投合,伉俪情深,愿意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经历了生离死别的惨痛。作者继宋代李清照金石录后续及明代归有光项脊轩志之后,在浮生六记中以较长的篇幅记述了夫妇间的家庭生活,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实属稀见。书中对山水园林、饮食起居均有独到的评述。据考证,最后两卷系伪作,文字亦不如前。3、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 (1)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体,特点是简洁、典雅。文言文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现代汉语也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二者同源而异流,二者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同为主,不同为次,所以不难学,我们要有学好的信心。(2)学文言是为了继承祖国的文化,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上的许多事情;文言文中的许多词汇、语汇依然保存在现代汉语中,学文言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仓库。(3)学好文言文的关键在于培养语感。培养语感方法有“三要”:一要熟读背诵课文,目的是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二要自己用心领悟,目的是把“言”和“意”融为一体,见“言”而知“意”;三要主动积累词汇、语汇,目的是掌握文言文的表达工具。这三条密切相关,缺一不可。预习自测1、下列加点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童稚(zh ) 藐小(mio) 拟作(n )B、项为之强(jing ) 唳(l ) 怡然(y )C、土砾(l) 壑(h ) 癞虾蟆(m )D、庞然大物(png ) 鞭(bin ) 素帐(zhng )2、下列句子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故时有物外之趣 B、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C、花台小草丛杂处 D、神游其中,怡然自得3、对“定神细视,以从草为林”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聚精会神地认真观察,把草丛看做树林。B、细细地观察,一以为从草是树林。C、视看它,认为杂草丛生像树林一样。D、静下心来细看,好像是杂乱的草丛中长出了森林。4、下面对文中加点的虚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故时有物外之趣(助词,相当于“的”)B、昂首观之,项为之强(两“之”都为代词,且指代对象相同)C、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介词,当“被”讲)D、以从草为林(动词,当作,看待)5、照下面的朗读示例,大声朗读课文三遍以上,要求读准句子的节奏、停顿。示例:能/张目对日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使之/冲烟/而飞鸣 作/青云白鹤/观 (说明:“/”表示明显的停顿,“”表示极短的停顿)6、文言词语的解释,最常见的方法是添字组词法和换用同义词替代法,如:细(仔细)、察(观察)其纹理;昂(抬)首(头)观之。请按此方法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项( )为之强作( )青云白鹤观( )果( )如鹤唳云端以丛草为( )林( )为( )之怡然称快兴( )正浓方( )出神驱( )别院7、尝试着用自己的话叙述文章内容,把你不清楚词义的词语、不理解句意的句子都写在下面。我的疑问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课内探究学始于疑你能梳理出文章的结构吗?试用简洁的话表述。质疑探究1、朗读课文,读准节奏、停顿,粗知文章大意。(范读、领读、自由读、分组读、齐读)2、疏通文意,能用自己的话叙述文章内容。(逐段疏通,学生提问不理解的词语义,学生解答,师帮助,生在书上或讲学稿上做好记录,以便积累。)3、文章主要叙述了哪两件事?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能统摄这两件事的词语(主旨)是什么?4、为什么说这两件事都有“物外之趣”(或者说,作者是如何获得“物外之趣”的)?你认为要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沈复从小即有如此闲情,以至后来成为文学家,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5、文中写了儿时哪几件“物外之趣”?这些趣事说明了什么?当堂检测1、用“/”标出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处。(1)果 如 鹤 唳 云 端(2)私 拟 作 群 鹤 舞 于 空 中(3)昂 首 观 之,项 为 之 强(4)徐 喷 以 烟2、蚊声本来细小,可文中为什么写成“夏蚊如雷”?3、用两个四字短语概括第2段描绘的两幅图画。4、第3段中哪一句与开头的“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相呼应?5、第3、4自然段中作者写了哪几件“物外之趣”?这种“物怎么得来的?课后反思课后训练1、平常的事物或景象,经过想象和联想,往往会变得美丽而奇特,从而获得超出这一事物或景象本身的乐趣。你小时候有过这样的体验或经历吗?请用简洁的话叙述出来。2、课文最后一段的记趣极富有情节变化。你看,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骨专家签合同范本
- 收购股分合同范本
- 私人飞机转让合同范本
- 锚索锚杆合同范本
- 新农村劳务合同范本
- 广告维修制作合同范本
- 商品网签合同范本
- 酒店房间租房合同范本
- 手写的转租合同范本
- 电缆报废回收合同范本
- 华为交付流程管理制度
- 第二单元(单元解读)-六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 住院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安全管理专家共识解读
- T/CECS 10198-2022防水保温一体化板
- 2025年大数据分析师职业技能测试卷:Python数据分析库Pandas高级应用试题
- GB/T 45524-2025公共安全易燃易爆气体探测报警装置
- 关联公司转租协议书
- 三级高频词汇必背
- 校园文化建设中心
- 《无人机介绍》课件
-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