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试题.doc_第1页
安全生产试题.doc_第2页
安全生产试题.doc_第3页
安全生产试题.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试题单位: 部门(班组): 姓名: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1、在工作中要贯彻执行( )的方针,坚持( )的原则,坚持生产管理服从( )的原则,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2、在行车区间巡线时,应在( )走行。在双线区间,应面迎列车方向走行;通过桥梁、道口或横越线路时,应做到( ),严禁来车时抢越。3、对通信线路维护工具及安全防护用品,在( )前必须进行检查;在维护工作中,禁止使用( )工具、安全防护用品。4、凡进行危险性较大、影响人身安全的工作时,必须( ),并由( )。5、通信设备故障处理要做到三清:( )。6、机房内严禁使用可能引起火灾的取暖设备;严禁使用汽油、丙酮等易燃品清扫带电设备;不准( )和使用( )。无人站、地下室和通信站机房内,不得存放( )。7、通信管道挖土施工时,在沟深1米以上的沟坑内工作,必须不着( )。8、安全第一,是说明人与物、安全工作与生产任务的关系;预防为主,是说明( )、( )之间的关系,体现了防范胜于救灾的指导思想。9、防火工作的基本措施加强( )。10、在进行与( )交流电源有关工作时,必须注意( )和( )。二、单选题 (每题1分,共20分)1、我国安全生产方针是()。A.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C.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D.预防为主,安全第一2、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2000年9月20日国务院第31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国务院令(第291号),并于( ) 起正式施行。A.2000年9月20日 B.2000年10月1日 C.公布之日 D.2001年1月1日3、 从业人员应当严格遵守( )。A安全生产法律 B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C安全生产法规 D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4、安全带的正确挂扣方法是( )。 A低挂高用 B高挂低用 C平挂平用5、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 )。A停止作业 B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C撤离作业场所 D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6、“一班三检”是指( )。 A.在班前、班中、班后进行安全检查 B.在早、中、晚进行巡回检查 C.每天进行三次安全检查。7、重大事故,是指造成( );大面积停电,造成减供负荷;主要电气设备损坏,由于停电造成较严重的政治影响和经济损失。A.一人死亡或三人及三人以上重伤 B.一至二人死亡或三人重伤C.一至二人死亡或三人及三人以上重伤 D.二人死亡或三人及三人以上重伤8、遇雷雨天气,( )上杆工作。A可以 B禁止9、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 ) 。A批评 B检举 C控告 D批评、检举、控告10、电气安全主要包括人身安全、( )安全。A.照明 B.设备 C.电气 D.空调11、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必须登记建档、评估,制定( ) 。A.应急预案 B.防范措施 C.处理方案 D.有关事宜12、安全带的使用期限为( )年,发现异常应提前报废。 A35 B46 C.5713、 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 )和强令冒险作业。A违章作业 B工作安排 C违章指挥14、在35千伏以上电力线下方或附近作业,必须严防与电力线接触。在进行架线、紧线和打拉线等作业,应保证最小空中距离为( ) 米。A.2.5米 B.4米 C.4.5米 D.6米15、 杆上有人作业时,杆下距离电杆( )m 范围内不得有人。A1 B1.5 C2 D316、在竖立过长或过重的电杆时,应使用( )、手扳葫芦或绞车等工具靠近路基立杆,撤杆有危及行车安全时,应采取防护措施。A.支架 B.叉杆 C.梯子 D.绳子17、工作场所发生火灾时,应( )。A尽快乘搭电梯离开 B按防火通道标志离开 C各显其能,凭自己的本领逃离 18、当身上衣服着火时,可立即()。A.奔跑离开火场,灭掉身上火苗B.用手或物品扑打身上火苗C.就地打滚,压灭身上火苗19、用灭火器进行灭火的最佳位置是()。A.下风位置 B.上风或侧风位置 C.离起火点10米以上的位置 D.离起火点10米以下的位置20、驾驶员不能穿( )驾驶车辆。 A球鞋 B拖鞋 C皮鞋三、多选题(每题2分,共40分)1、安全生产教育是企业向全体职工进行( )所必须做的宣传、教育和训练,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A.安全制度 B.安全思想 C.安全知识 D.安全技能2、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坚持( )的原则。A.以法管理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3、安全就是企业员工在生产过程中( )等,企业财产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受损坏。A.没有危险 B.不受威胁 C.不出伤害 D.不出事故4、通信机房内不准( )。A.吸烟; B.使用电热水器、电炉等电热器具; C.乱拉乱搭电线;D.用汽油等易燃液体擦拭地板和存放易燃、可燃液体和气体;5、通信责任故障分为( )。 A.违章人为 B.维修不良 C.电务施工 D.原因不明6、装卸或搬运长大、笨重器材时应( )。A.有专人负责指挥 B.对使用的杠子、绳索等工具要认真检查,防止滑动或折断 C.装载要牢固 D.禁止在车辆运行中或未停稳前进行装卸7、在日常检修中必须坚持安全第一,认真执行( )的安全制度并提前和使用部门联系。检修工作以不干扰运输作业为原则,检修后应对设备运用性能进行全面实验。A. 人身安全八条 B. 三不动 C. 三不离 D. 三不放过8、立杆时应注意( )。A立杆时必须由有经验的人员负责组织,明确分工 B立杆前检查立杆工具是否齐全牢固 C立杆时,非工作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工作现场 D立起的电杆未回土夯实前,不准上杆 E、参加立杆人员听从统一指挥,各负其责。9、通信故障分为( )。A.通信行车事故 B.通信一类障碍 C.通信二类障碍10、电信机房是指包含在站点(机站)内的安装有( )的房间。A.通信设备 B.电源设备 C.其他辅助设施附属 D. 光缆成端11、过河飞线应注意()。A.最好在汛期前水浅时施工B.在汛期内施工,必须注意水位涨落及水流速度C.注意绳、滑车等的粗细、大小、拉力、载重等是否安全12、防止机房内火灾发生应做到( )。A.机房内严禁使用可能引起火灾的取暖设备 B. 严禁吸烟和明火C.不得存放易燃物品、不准使用汽油、丙酮等可燃物品清扫带电设备D.机房内应备有二氧化碳灭火器,并设专人保管,定期进行检查,保持完好13、电气线路往往由于( ) 等原因,产生电火花、电弧或引起电线、电缆过热,而造成火灾。A.年久失修 B.短路 C.过载运行 D.接触电阻过大14、维修电源设备时,必须断开( )。并在相应交流电源刀闸处挂安全牌。A.交流电源 B.直流电源 C.地线 D.防雷装置15、扑救火灾要争取( ),将火灾扑灭在初起阶段。A.灭好 B.灭早 C.灭小 D.灭了16、按发生的形式,线路施工维护作业事故可分为( )。A.高空坠落伤害事故 B.人身伤害事故 C.道路交通事故 D.设备损毁事故17、通信设备发生故障,有关维修人员应( )。A.应及时准确地作出判断,迅速组织修复,缩短故障时间B.对影响列车调动和干局线的必保设备、电路必须采取倒代迂回等应急措施,以减少影响程度。C.不准存放与设备无关的资料和备件外的其他材料物品18、家用电器失火的主要原因?( )。A.电器短路 B.超负荷 C.漏电 D.线路接触不良。19、员工不准在铁路( )等地方坐卧休息、乘凉、避风、避雨、避雪等。A.钢轨上、车底下 B.枕木头、道心内 C.桥梁上 D.隧道内20、安全生产专业管理人员还要熟知国家的安全生产法律、( ),了解生产的全过程,具有广博的综合知识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A.法令 B.条例 C.技术规范 D.标准 E.规定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是为了防雷、防强电、防电感应、防电腐蚀、防通信干扰以及作为通信正常工作和保护人身安全而设要接地。 ( )2、在市区跨越公路、铁路、弱电流电线或通航河道上挂线作业时应与有关单位联系,并进行防护;挂线时禁止用肩或随身将电线带到电杆上,在原有电线路上加挂电线时,必须检查电杆、横担,确认牢固后方可进行挂线;挂线时,最后采取放一条紧一条,不准将所有电线放完后,再一齐紧线。( )3、为防止冻伤事故,在冬前糊好窗缝,钉好门帘和防寒毡条,无暖气设备工区可以使用电热取暖。 ( )4、在检修中执行“三不放过”的内容是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 )5、卸笨重器材,应用绳索拉住,前方和两侧均不得站人,但可以直接推卸器材。 ( )6、人身安全八条的主要内容是登高作业、站内作业、笨重作业、井内作业、喷灯作业、桥上隧道作业、强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