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备课点滴体会_第1页
社会备课点滴体会_第2页
社会备课点滴体会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谈谈备课中的点滴体会青田县温溪镇一中 吴健芬记得一位教育学家谈到这样一件事:一位教师的公开课上得非常成功,课后有人问他:“你的这堂课上得这么好,请问你备课花了多少时间?”他回答道:“可以说这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但要问直接的时间。那我告诉你我只花了十几分钟。”从这里可以看出备课非常重要,准备的过程是需要长期思考积累的,是一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写教案很容易,只有十几分钟,但备课不仅仅是写教案。省教学纲要第十二条也明确规范了备课环节,严禁教师不得无教案上课,或照搬教参和他人的教案上课;要重视学科课程标准的研究、学科教材的研读、学生学习基础和需求的分析、学习活动的设计、 例题练习选择、课后教学反思。但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以下三方面问题:1手写教案思路不清;2电子教案网上下载不做任何修改;3完全依赖幻灯片犹如放电影。严重违背了纲要精神。 教师的劳动是创造性的劳动,备课是教师创造性的劳动成果,它没有现成的的模式可以借鉴,而是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完善。那么,接下来我就谈谈这些年教学以来在备课方面一些体会,希望能够给大家一点借鉴。(一)适当整合教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初中社会与历史课改降低了教学的难度,跳跃性很强,大量消减了知识点而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这给教师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在备课时如何用好教材对教材进行“二次加工”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钻研,多思考。一方面尽量用好用足教材,另一方面对教材的内容从宏观上进行整合,微观上适当地取舍,从而创造性地进行教学,以提高教学的效果。例如七年级上地形多样这一课课标要求了解五种地形的主要特点及重要地形的单元名称,在备课时可充分联系后面复杂多样的地形这一课的教学内容能够概括出我国自然环境的总体特征。教学设计时努力挖掘这两个部分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相近似问题,培养类比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把相关知识融会贯通。我设计了如下问题:问题一:中国的地形有哪些种类并在图上指出。问题二:我们家乡青田属于什么地形。问题三:青田的地形对生活生产产生了哪些影响。问题四:如果你是县长将如何利用当地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二) 依学情备课,以生为主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人。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备课时多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站在学生的立场把握学生思维脉搏,针对学生实际做好课前充分准备,制定标准,使之既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又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既培养学生的能力又使他们乐学,消除怕学,厌学的心理。例如对于地球、等高线等较抽象的内容而言,在备课方面就要从节约、高效便利性考虑设计最佳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课前引导学生用橡皮泥参照等高线地形图自制等高线地形模型,使学生亲身体验,加深对等高线地形图理解识别,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再如,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学生一边用眼观察,一边用手绘图,既加深了对图形的印象,又启动了大脑的思维活动,学习地球仪时,教学生绘制地球仪,学生不仅理解经线、纬线、回归线、极圈等地理名词含义和特点,还牢固掌握了东西经、南北纬的规律,对以后的东西半球的判断也是游刃而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自绘“七大洲四大洋”也可以更进一步加深巩固、回忆概括课文的内容使复杂的众多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牢记脑中,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学生更易于对知识的掌握、也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充实备课内容当备课时淡化了手写教案这一环节时,对教材的钻研、知识点的分析、预期目标的设定等教学环节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去研究,特别是又有了高科技的多媒体的帮助,使课堂的容量增大直观性增强,大大提高了课堂效果。使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完美结合。(四)教学设计的实践1.如何强化课标知识落实有三方案方案一:提前检测3-5分钟,检测上堂课的核心知识。要点:严防舞弊,严厉措施确保人人过关方案二:课堂最后五分钟分组背诵方案三:选择题,选择题的负担轻,包涵的知识点多,能够有效检测落实学科知识。2.练习课前准备要点(1)练习内容各题分属于那些章节,错误率统计(2)备好学生情况,弄清哪些题学生错得比较多,需要何种帮助,做到胸中有数,哪些内容需要花的时间多,哪些内容需要花的时间少。总之,在备课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