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周测题A(第5周)(教师版)一、基础题(每题5分,共60)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灵秀 磷光 玲珑剔透 聆听教诲B诞生 旦角 淡泊明志 担当重任C宿营 诉说 夙兴夜寐 素昧平生D咨询 滋生 芝兰之室 孜孜不倦【答案】C【解析】A项读lng ln ling lng;B项读dn dn dn dn;C项都读s;D项读zz zh z。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A顺遂su 吉兆zho 歆慕xn 琼楼玉宇qingB捕获p 萌动mng 清纯chn 震古烁今shuC菜畦q 炫目xun 扶掖y 耳濡目染rD宫阙qu 散漫sn 积淀dng 宠辱不惊chng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折(zh)耗 绰(chu)约 水泵(bng) 流水淙(cng)淙B募(m)集 缜(zhn)密 慰藉 (ji) 风驰电掣(ch) C露(lu)面 纤(xin)细 抚恤(x) 弦(xun)外之音D栅(zh)栏 蜷(jun)缩 款识(zh) 敷衍塞(s)责B【解析】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的能力。A项“折”应读“sh”; C项“露”应读“l”, “弦”应读“xin”; D项“蜷”应读“qun”。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歆(xin)羡 懵(mng)懂 浸(qn)润 含英咀(j)华B.绮(q)丽 着(zho)装 崔嵬(wi) 敷衍塞(s)责C.岑(cn)寂 手帕(p) 飙(bio)升 越俎代庖(bo)D.杜撰(zhun) 骸(hi)骨 耸(sng)立 光阴荏苒(rn)D【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能力。重点考查多音字和生活中常见误读字的读音。A项“浸”读“jn” “咀”读“j”。 B项“着”读“zhu” 。C项 “庖”读“po”。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D ) A. 昵(n)称 质(zh)量 衣钵(b) 因噎(y)废食 B. 刍(ch)议 熟稔(rn) 露(l)脸 瘙(so)痒难忍 C. 奇葩(p) 笑靥(yn) 当(dng)真 物阜(f)民丰 D. 绮(q)丽 木讷(n) 顷(qng)刻 入不敷(f)出解析:A质(zh)量应为质(zh)量;B露(l)脸应为露(lu)脸;C笑靥(yn)应为笑靥(y)。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执拗ni 祛暑q 阿其所好 吆五喝六hB. 汤匙ch 巷战xiang 久假不归ji 不揣冒昧chuiC. 鬓角bn 蛇蝎ji 稗官野史bi 成绩斐然fiD. 窗舷xuan 炽热 chi 浑浑噩噩hn 咄咄逼人duB【解析】本题考查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辨析能力。A项“阿”读“”,C项“蝎” 读“xi ”,D 项“舷”读“xin”7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羞涩 袅娜 歌声缈茫 荷塘薄雾B.霜天 廖廓 峥嵘岁月 浪遏飞舟C.细腻 箫索 落蕊残叶 秋蝉嘶叫D.嫩黄 葱茏 婆娑起舞 繁茂苍翠【答案】D【解析】A项“歌声渺茫”;B项“寥廓”;C项“萧索”;D项全都正确。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B )A冀望 建档 捷足先登 宁缺毋烂B抵御 修葺 玲珑剔透 信马由缰C壁垒 赎职 心驰神往 视如仇寇D缄默 疏浚 得垄望蜀 望风响应9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讳疾忌医 微言大义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B磬竹难书 两全其美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C掷地有声 曲意逢迎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D至高无上 原型必露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C【解析】本题考查现代汉语常用字字形的辨析能力。A. 万事具备万事俱备B. 磬竹难书罄竹难书D. 原型必露原形毕露10下列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概率 陶治 冠名权 众志成城B.渲泄 开销 暴发力 杯水车薪C.余暇 神彩发祥地 掉以轻心D.倾泻 凑合 摄相机 摄像机 相儒以沫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重点考查同音字的误写。B项“渲泄”应写为“宣泄”。 C项“神彩”应写为“神采”。D项“相儒以沫”应写为“相濡以沫”。1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C )A散文是倍受读者青睐的文体,古今中外的散文家凭借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文采斐然、脍炙人口的名篇。B上课铃声过后,他才慌慌张张地冲进教室,“报告”声刚落,同学们轰堂大笑,原来他衣服的纽扣错位了。C毋庸讳言,得过且过、敷衍塞责的教师确实存在,但像“最美女教师”张丽莉那样爱生如子、恪尽职守的人,才是教师队伍中的主流。D作为领导干部,面对群众时需要很强的亲和力,只有贴近群众,和颜悦色而不是急言厉色,才能真正听到群众的心声。 解析:A倍受应为备受;B轰堂大笑应为哄堂大笑;D急言厉色应为疾言厉色。1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修炼 俏皮话 集腋成裘 动则得咎B. 朱砂 冷飕飕 锥心泣血 犯而不校C. 恭候 岔路口 废话连篇 故弄玄虚D. 敲诈 副作用 大块朵颐 分庭抗礼2D【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现代汉语常用字字形的能力。C项的“块”应为“快”。二、13.默写(每空2分,共16分)(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不亦乐乎?_,不亦君子乎?(论语)(2)_,_,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3)安得广厦千万间,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家贫,_ _,_,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答案】(1)有朋自远方来,不知而不愠;(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3)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4)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本题偏向于对初中诗歌的默写考查,考察范围广,考生需要在精准背诵的基础上,认真仔细地辨识形近字和易错字,如“愠”“是故”“庇”“假”“藏”等。只是难度较之往年高考,又低一档。三、阅读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24分)寂寞出学问解放周末对话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昨天是第25个教师节复旦大学向全体教师发出致谢和倡议,感谢在学术领域中默默耕耘多年的教师们,并倡导一种甘坐“冷板凳”的治学精神。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下面是记者对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的专访。记者:在教师节这一天,复旦大学为何向全体教师发出这样的致谢?秦:我们向辛勤工作一年的教师致敬,不仅尊重教师的一般性劳动,也特别强调一个重点:不能遗忘在学术领域耕耘多年、默默无闻的教师们。这些教师没有受到媒体的过分关注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因此,容易被遗忘,在这一时刻表达对他们的由衷感谢和深深致敬,是非常必要的。记者:钱穆先生说过,做好学问,要“潜心十年”。秦绍德:是的,类似的说法不少。20世纪50年代,南京大学韩儒林先生就把范文澜先生的治学精神概括为两句话:“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这种甘坐“冷板凳”的精神,就是坚守学术的精神无论外面发生了如何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攀登学术高峰的路途中,一定要坚守学术。在这个方面,我颇为自豪。因为在复旦大学的历史上,不乏甘坐“冷板凳”、作出卓越成就的学者,他们的精神,是复旦重要的精神遗产之一。记者:这种精神是可贵的,但是,是否非得寂寞才能出学问?不甘寂寞就不能出学问吗?秦:这个疑问可能来自于现在一种有目共睹的现象:学术考核时,不少教师拿出了一大摞成果,十几篇论文、好几部大书,都是在有限的几年内写成的。但是,真正在学术界的人都知道,即使是一篇有真知灼见的论文,恐怕也不是一年半载就可以完成的。“著作等身”只有在个别天才身上才能发生。我认为,在现行的考评体制下出现了那么多的“硕果累累”“著作等身”是不符合学术规律的。记者:也就是说,做学问来不得半点浮躁,而必须静心求实。其实,“寂寞出学问”也是中国学界长期以来形成的优秀传统。那么,您认为怎样才能真正耐得住寂寞?秦:在这方面,很多学者都有经验和教诲。做学问,首要的是有兴趣,要有对学问的热爱。比如,陈尚君教授用了20年的功夫做了全唐文补编、全唐诗补编,他做的工作大部分是辑录、校勘、订正,是非常细致认真的学问。当年陈先生住房不宽裕,在出版社借了20平方米的房间,夏天没有空调,但他又不敢开电风扇,怕吹乱纸页,只能打着赤膊,挥汗如雨地工作,多少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很多人说,这多苦啊,我才不吃这个苦呢。实际上陈先生是苦中有乐,这种乐趣,是别人难以体会到的。真正热爱学问的人,即使是在艰苦和寂寞的环境中,内心并不孤单,相反,很充实,很幸福。记者:您倡导学者要“甘坐冷板凳”,显然与当前浮躁的学术环境和文化氛围有关。不少人认为,这不仅仅是学术问题,而且是整个文化和社会的问题。在这其中,媒体似乎也起了不少的作用。那么,您认为,在当今的时代,学者和媒体之间应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秦:应当形成良性关系。媒体要着重宣传学者的学术精神,恰当宣传他们取得的学术成果,而不要去追逐学者的私人生活,不要过度把学者放置在社会热点中。媒体的过度关注会损害学者。记者:不少学者甘心埋首做学问,也有学者以走出象牙塔、主动参与公共空间为己任。秦:确实有好多真正做学问的学者是不发言的。我们的态度是,鼓励学者利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识在媒体上讲点话,关键是要有真知灼见。当分子提出一些意见,对守住社会的良心、主张社会的公正,绝对是有好处的。但是,学着在和媒体互动中,要守住学术界限。学着可以通过媒体适当传播学术成果,但一定不要把名利和传播挂起钩来,不要使自己成为“媒体学者”学者不要以为通过在媒体上的频频亮相,自己就可以变成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对任何事情都能发表看法的“全才”。这实际上是在降低学术的影响,也是在暴露自身的不足。(原载解放日报2009年9月11日第17、18版,有删改)14围绕“寂寞出学问”,秦绍德从哪三个方面做了倡导?(7分)【答案】治学精神方面:要有坚守学术,静心求实的精神;治学态度方面:要有兴趣,要有对学问热爱;治学环境方面:媒体与学者应当形成良性关系,要弘扬学术精神,学术成果而不是学者的私生活。【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先根据题干要求,通读全文,筛选出信息在原文的合理相关的句子,再加以提炼。访谈在记者的提问和总结的带动下分为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均为秦绍德对“寂寞出学问”不同方面的认识,由此分别列出要点即可得出答案。15秦绍德认为,学者“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根据文意,怎样理解这一观点?(7分)【答案】媒体过分关注会影响学者静心求实;媒体过分关注学者的私生活会影响它们恰当地宣传学者的学术成果;学者在与媒体互动中不能守住学术界限,降低了学术影响。【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本题在采访之初即提及,在采访末段专门讨论媒体与学者应有的关系,答题区域可以确定主要在末段,但是也不能忽视前文,媒体作为外部环境是对学者思想是有一定的影响的,这个影响点在于出学问必须“静”,如果媒体过分关注,无疑会打扰学者做学问。16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方法与实践考题
- 医生个人年度总结
- 物业管理服务合同范本:社区安全与消防管理
- 儿童服饰品牌连锁加盟与区域市场拓展合同
- 老龄化社区二手房买卖及适老化改造合同
- 娱乐场所客户体验优化及安全管理协议
- 商业地产租户与物业公司物业租赁与运营合同
- 离婚复婚后再离婚关于财产分割及债务处理的协议
- 离婚房产归女方共同债务分担及子女抚养协议
- 虚拟现实应用服务器购销及VR内容制作合同
- 光纤技术考试题及答案
- 林则徐虎门销烟课件
- 退火炉施工方案(3篇)
- 高层办公楼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健身房股东协议合同范本
- 《急性肺栓塞诊断和治疗指南2025》解读
- 2025年职业病诊断医师考核试题(答案)
- 第一单元 100以内数加与减(二) 单元教学设计-2025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讲座
- 2025至2030年中国丁酮肟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Unit 2 Home Sweet Home 语法与阅读专项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