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1页
2012-2013学年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2页
2012-2013学年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3页
2012-2013学年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4页
2012-2013学年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2013学年高二上期末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全卷满分:150分一、古代诗文阅读(31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 ,猿猱欲度愁攀援。(2)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3)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 。(4)风急天高猿啸哀, 。(5)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6)弦弦掩抑声声思, 。 ,说尽心中无限事。(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樊英,字季齐,南阳鲁阳人也。少受业三辅,兼明五经,隐于壶山之阳,受业者四方而至。州郡前后礼请不应,公卿举其贤良方正、有道,皆不行。安帝初,征为博士。至建光元年,复诏公车赐策书,征英及同郡六人,英等四人并不至。永建二年,顺帝策书备礼,玄纁征之,复固辞疾笃。乃诏切责郡县,驾载上道。英不得已,到京,称病不肯起。乃强舆入殿,犹不以礼屈。帝怒,谓英曰:“朕能生君,能杀君;能贵君,能贱君;能富君,能贫君。君何以慢朕命?”英曰:“臣受命于天,生尽其命,天也;死不得其命,亦天也。陛下焉能生臣,焉能杀臣!臣见暴君如见仇雠,立其朝犹不肯,可得而贵乎?虽在布衣之列,环堵之中,晏然自得,不易万乘之尊,又可得而贱乎?陛下焉能贵臣,焉能贱臣!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若申其志,虽箪食不厌也。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贫臣!”帝不能屈,而敬其名,使出就太医养疾,月致羊酒。至四年三月,天子乃为英设坛席,待以师傅之礼,延问得失。英不敢辞,拜五官中郎将。数月,英称疾笃,诏以为光禄大夫,赐告归。英初被诏命,佥以为必不降志,及后应对,又无奇谋深策,谈者以为失望。初,河南张楷与英俱征,既而谓英曰:“天下有二道,出与处也。吾前以子之出,能辅是君也,济斯人也。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颖川陈蹇少从英学。尝有疾,妻遣婢拜问,英下床答拜。蹇怪而问之。英曰:“妻,齐也,共奉祭祀,礼无不答。”其恭谨若是。年七十余,卒于家。(节选自后汉书) 注 玄:黑色的币帛,常用作聘用贤士的礼品。不訾:不可比量,指非常贵重。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复固辞疾笃 辞:推辞。 B. 环堵之中 堵:院子。C. 月致羊酒 致:送给。 D. 延问得失 延:延请。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隐于壶山之阳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B. 乃为英设坛席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C. 待以师傅之礼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D. 蹇怪而问之 拔剑撞而破之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樊英自幼学贯五经,因此求学者从四面八方来拜他为师,州郡官府及公卿也因此多次征聘他出来做官。B. 樊英曾多次拒绝皇帝的征召。后来,顺帝责令郡县官府把他送进京城。到京后,樊英仍声称有病,不肯拜见顺帝。C. 樊英不惧皇帝的威压,在殿上针锋相对,拒不应命。后来皇帝在生活上关心他,还以师礼相待,他才接受了五官中郎将之职。D. 樊英不得已接受皇帝的诏令,既未能坚守自己的名节,又未能提出奇谋远策。谈到他的人因此感到失望,有人甚至对他进行批评。5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若申其志,虽箪食不厌也。 (2)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苏轼簌簌无风花自堕。 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 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人转舵。 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 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注释:凭仗飞魂招楚些:语出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反故居些”。此处意思是像楚辞招魂召唤屈原那样,召唤离去的友人。(1)词的上片哪些景物表现了暮春的特点?(2分)(2)本篇是词人送别友人之作,词的下片是怎样表现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4分)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A曹丕令曹植以“煮豆”为题赋诗一首。曹植于是作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完哈哈大笑。B马谡到了街亭,既笑诸葛亮“多心”,又笑王平“真女子之见”,还笑司马懿“彼若有命,不来围山”。由于麻痹轻敌,导致街亭失守。C钟会与姜维来到成都,派卫瓘出其不意地收捕了邓艾。邓艾的军马全部归钟会统领。钟会与姜维商议谋反大事,拟诈称魏太后有遗诏,令讨伐司马昭,诸将不服。钟会将诸将困在宫内,并准备将不顺从者全部杀掉。但走漏了消息,卫瓘带兵杀来。钟会自杀身亡,姜维仰天长叹后,苦战至死。D“跃马过檀溪”的是刘备,“威震逍遥津”的是张辽,“百骑劫魏营”的是甘宁,“抬榇决死战”的是庞德,“拔矢啖睛”的是夏侯惇。(三国演义)E刘备与庞统兵分两路进攻雒城,蜀将张任伏兵于山中,把庞统乱箭射死于落凤坡。刘备无心再战,令人到荆州请诸葛亮。诸葛亮把荆州托付关羽后,亲率大军分两路进川。张飞异常英勇,计取巴郡,还收了老将严颜。8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100字左右)(5分)(1)简述三国演义中张飞大闹长坂桥的故事。(2)三国演义设计谋达四百多处,可以说是一部充满智谋的作品,周瑜就实施过“反间计”“苦肉计”“美人计”。请从周瑜的这三个计谋中选择一个作简要概述。(5分)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尽心上)【注】睟:显现。盎:充溢。(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居于天下的中央,安抚天下的百姓,君子以此为乐,这也是君子的本性。B君子不因为通达或困窘而使本性增加或减损。 C君子的本性,仁义礼智植根于内心,外表神情清和润泽,呈现于脸面,流溢于肩背,充实于四肢。君子的本性不必言说,自然而然地表现在“四体”上,不用言语,别人也能理解。D孟子所描述的儒雅君子,外在形象与内在灵魂统一,表里如一,通体流溢着生命的光辉。(2)文段中多次谈及“君子所性”,那么请问孟子所认为的君子本性是什么?(3分)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012题。“敬”的当代价值 对于孔子思想的认识,学界一般以“礼”和“仁”为核心,认为孔子继承了周礼,发展出“仁”的思想,因而着重探讨两者的关系及其当代性意义。其实,在“礼”和“仁”之中还有更本质性的精神内涵,这种精神内涵可以用“敬”来概括。 “礼”最早是祭祀天地神灵的仪式活动。在那些高高在上的“天”、“神”面前,人自然产生敬畏的心理。其中的“敬”,出于内心的崇拜仰慕,而“畏”则是害怕受到惩罚。最早的“礼”活动即内含着这种敬畏的心情。 “礼”由祭祀的仪式活动发展为社会政治活动的规范形式时,“敬”作为内质也留存了下来。这种“敬”保障了“礼”的实践可能性,而且其发自内心,也即出于天赋,由“敬”而发的“礼”活动也就合乎天理,具有道德价值。因此在国家政治活动中要求“敬”,社会的一切活动和个人的修养也以“敬”为内核。孔子继承“礼”的同时,自然吸纳了“敬”的精神。在论语中,“敬”出现21次,频率颇高。这些关于“敬”的阐述,有继承,也有发展。关于祭祀活动,孔子继承了上古对“天”和“神”的敬仰态度,强调“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祭思敬”。即使“敬鬼神而远之”一语,强调实践理性的重要性,也告诫人们对于鬼神要有敬畏的心态。关于政治活动,孔子也承传了西周以来的敬谨精神,故而回答鲁哀公说:“治礼,敬为大。”孔子对于“敬”的发展,在于把它扩展为普通人对待事物的敬业精神。“敬”原本主要表现在人对神、臣民对君王等下对上的关系上,孔子以后则成为所有社会成员为人做事的基本原则。论语中出现的21次“敬”中,关于敬事的即有18次。而且,由“礼”中发展出来的“仁”也以“敬”为本。一般认为,“仁”是“礼”的内核,“礼”是“仁”的形式,故而许多学者着重以“仁”为核心建构孔子的思想体系。其实,“仁”之中也必有“敬”的精神。没有发自内心的“敬”,也就没有真切的仁爱之情。 这种“敬”的思想较之“礼”和“仁”更是人类社会的本质需要,具有当代意义。“礼”和“仁”的思想建立在小农业文明的基础上。小农业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家庭,国家不过是一个家族对其他家族的统治,个人也只是家庭成员,而家庭主要由血缘关系构成。当代社会,已经走出了小农业文明时代,家庭在社会结构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式微。而由于“仁”的观念是基于血缘关系之上的,有着疏近等差的特性,因而在现代社会中就会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与此不同,“敬”是人类在远古时期就普遍存在的精神状态,是人作为有限性的个体,面对无限的自然和社会时必然产生的。从远古主要对于自然的敬畏,到殷周以后更多对于社会中年长者、位尊者的敬重,再到孔子普遍要求的为人行事的敬业,“敬”的外延在扩大,而所抽象的内涵一直延伸着。(选自光明日报2009年10月20日,有删改)10下列选项中关于“敬”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敬”最早源自我国远古时期祭祀天地神灵的仪式活动。 B“敬”以其发自内心、出于天赋的特性而成为一切社会活动和个人修养的“内核”。 C“敬”作为人类普遍存在的精神状态,它的产生和发展体现了历史的必然性。 D“敬”是人作为有限性的个体在面对无限的自然和社会时必然产生的一种精神状态。11下列选项对“仁”、“礼”、“敬”之间关系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礼”和“仁”都以“敬”为本,“敬”保障了“礼”和“仁”的发展可能。 B孔子继承周礼的同时,自然吸纳了“敬”的精神,并从“礼”中发展出了“仁”。 C比起“礼”和“仁”来,“敬”的思想更能代表孔子的思想,更符合人类社会的本质需要。 D“仁”是“礼”的内核,“礼”是“仁”的形式,二者之中都有“敬”的精神内涵。1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敬”保障了“礼”的实践可能性,因此使“礼”由祭祀活动发展为社会政治活动的规范形式。 B孔子对于“敬”的贡献,在于把它发展成为诸如敬重年老位尊者等为人行事的基本原则。 C在家庭作用愈加式微、血缘关系愈加淡薄的现代社会中,“仁”的局限性越来越大。 D深入认识“敬”的精神,有助于更准确地领会孔子思想中“礼”和“仁”的内涵。(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15题。办事儿王和文 每次探亲回家,父亲都会提起表哥。他通常这样说,你表哥真不错,经常来照料我们,大大小小的事都替着张罗。 表哥待我们真是好。我在县城读书的时候,伙食差,经常陷于“饥寒交迫”的境地。多亏了表哥,他当时在县里最气派的第一饭店工作,晚上下了班,经常到学校里给我送去一大块熟牛肉或狗肉,看着我吃下才笑眯眯地离开。 我有时会问,你这样做好吗? 表哥说,我们那里每个人都有一份,自己人吃嘛,撑死了能吃多少? 我很感动,也很诧异,但是狗肉堵着嘴,想不出恰当的话来,只能说,你们不会把饭店拿垮了吧? 果然被我不幸而言中。我考上大学的第二年,第一饭店停业了。表哥呢?进了一家金属乐器制造厂。 我再次放假回家,发现家里的橱柜、水缸盖、锅盖乃至簸箕,全都是亮闪闪的优质材料。我的心一沉!侧立起耳朵,看着父亲。他老人家果然又说,你表哥真是不错。 我决定和表哥谈一谈。我尽量委婉地表达了这样的意思:你这样做对单位和个人都是不负责任的,这样下去对自己是很不利的。 表哥很尊重我这个小弟,他也相当诚恳地表达了他的意思:你表哥我没有别的本事,只能拿破料子给亲戚朋友办点事儿;要是这点事儿都办不了,我还不憋屈死啊;又不是偷出去卖钱,自己人用嘛,打死了能用多少? 我乖乖地闭上嘴巴。 不过,表哥还是感谢我的开导,他说,放心吧老弟,我倒是想拿金块呢,可也得有啊,厂里只有铝合金和擦琴的布料。 我这才注意到,他家里的窗帘、床单、电视机罩都是上好的白棉纱布。 我讪讪地说,你们,你们不会把工厂拿垮了吧? 果然又被我不幸而言中。没过两年,乐器厂倒闭了。表哥呢,下岗了。 又是一年过去。 我再一次回家。阔同学在当地最高档的酒店设宴款待。酒至半酣,我去洗手间,没想到竞遇见了表哥!他做了这里的保洁员。 意外相逢,我们都特别高兴。表哥实在见老,也是奔50岁的人啦,但是热情和仗义丝毫不受时间和地点的局限,他把“正在维修请您稍候”的大牌子架到洗手间门外,说,不让别人进来,给你专用! 我大着舌头说,这不太好吧? 表哥说,嗨,这点事情都办不到,你表哥我在这里不是白混了么? 从洗手闻出来,我发现衣兜里鼓鼓的,掏出来一看,是不知什么时候塞进去的五六包卫生纸。我隐约记起表哥刚才说过一句话:这里只有这东西,真不好意思拿出手。 我嘿嘿笑了,眼泪却止不住流下来(选自京江晚报)13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中的表哥是一个对亲戚朋友热情仗义,喜欢假公济私、损公肥私的艺术形象。 B小说中表哥的境况每况愈下启示我们:个人的利益是建立在集体利益的基础之上的,如果一味假公济私,最终损害的可能就是自身的利益。 C小说中的表哥办事儿注重了人情,注重了个人利益,忽略了制度,忽视了集体利益。 D小说中的表哥勤劳勇敢,他三次变换工作,自身利益并没有受到影响,他的所作所为是有情可原的。 E小说中的表哥做事注重人情,“我”被他的深情所感动,眼泪禁不住流下来,这样写更能突出表哥朴实无华的形象。14文章的题目是“办事儿”,主人公表哥究竟会不会办事儿,还真是一件难以评价的事。请问表哥办了哪些事儿?你对这些事作何评价?(5分) 答:15有人说这篇小说的结尾耐人寻味,请你说说小说的结尾有什么耐人寻味之处。 (5分) 答:四、语言文字运用(9分)16阅读下面的语段,用一句话概括它的中心意思(3分)追求健康长寿是现代人的普遍愿望。近年,美国农业部推出了“食物指南金字塔”图形,成为美国人摄取食物的最佳方案。金字塔底层为面包米饭等谷类食物,是饮食的基础;第二层为蔬菜水果,是维生素的主要来源;第三层为肉、蛋、奶等,是蛋白质的来源;顶层为脂肪、油类、甜食,只要少量即可。许多食品学家都认为这种饮食结构设计合理,有利于人的科学饮食,追求健康长寿。中国90年代也颁布过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强调“食物要多样,粗细要搭配,三餐要合理,营养要保证,甜食不宜多,油脂要适量”,这与金字塔图形十分相似。 17下面是一封求职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四处用词不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4分)日前惠顾你社网站,得知招聘编辑的消息,我决定应聘。我是广天学院新闻系专业2009届本科毕业生,学习成绩优秀,身体健康,表达能力强。现寄上我的相关资料,如有意向,可尽快与我洽谈。(1)将 改为 (2)将 改为 (3)将 改为 (4)将 改为 18.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紧接上文写一个句子。(2分)【要求】另举一个事例;句式与画 的句子相同。读古诗,品古人古事,更能从阅读中拓展我们的视界,培育高尚的情操。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读的是李白蔑视权贵的傲骨,更熏陶了我们率真自由的品性; 。五、作文(70分)19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有这样一则广告语:“人生就像一段路程重要的并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有的人直奔目的地,忽略了沿途的风景;有的人流连沿途的风景,忘记了目的地;有的人赶路途中,偶尔驻足,美丽的风景让他忘却疲劳更好地奔向目的地。 要求:必须符合文体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抄袭,不得套作。连江尚德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期末语文试题答题卷一、古代诗文阅读(31分)(一)1、(6分,每句1分)(温馨提示:只选六句,在相应的序号处作答。)(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 ,猿猱欲度愁攀援。(2)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3)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 。(4)风急天高猿啸哀, 。(5)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6)弦弦掩抑声声思, 。 ,说尽心中无限事。 题号23479(1)10111213答案5、(6分,每小题3分)(1) (2)答: 6、(6分)(1)答: (2分)(2)答: (4分)二、文学名著、 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8、(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二)9、(2)答: (3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14、答: (5分)15、答: (5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9分)16、答: (3分) 17、(4分)(1)将 改为 (2)将 改为 (3)将 改为 (4)将 改为 18、 。五、作文(70分) 题目: 20040020X25=50060080020X25=500参考答案:【译文】樊英字季齐,南阳鲁阳人。从小在三辅接受学业,同时通晓五经。隐居在壶山的南边,来向他学习的人从四方而来。州郡先后以礼相请,他都不答应;公卿推荐他为贤良方正、有道,他都不去。安帝初年,征召他为博士。到建光元年,又下诏书给公车,赐给策书,征召樊英和同郡六个人,樊英等四人都没去。永建二年,顺帝赐给策书,预备礼物,用黑色币帛征请樊英,樊英又坚决推辞说病得严重。于是诏书严厉责备郡县,要郡县用车马送他上路。樊英迫不得已,到京师,推说有病不能起来。于是强行将他抬入殿中,他仍然不肯以礼相从。皇帝发怒,对樊英说:“朕可以让你活,也可以杀掉你;能使你显贵,也可使你低贱;能使你富足,也能使你贫困。你为什么轻慢朕的命令?”樊英说:“臣接受的是天命。活着度完一生,是天命;死了没有度完一生,也是天命。陛下怎么能够使臣活,又怎么能够杀掉臣!臣看见残暴的君主就像见到仇敌,站在暴君的朝堂上还不肯,怎么能够使臣显贵呢?臣虽然身为平民,住在陋室,却怡然自得,无异于皇帝之尊向,又怎么能够使臣低贱呢?陛下怎么能够使臣显贵,使臣低贱!不合礼义的俸禄,即使非常优厚我也不接受;如果能实现我的志向,即使是粗陋的饮食也不厌弃。陛下怎么能使我富贵,怎么能使我贫穷呢!皇帝没法使他屈服,然而尊重他的名声,让他去太医那里养病,每月送给他羊和酒。到四年三月,皇帝于是为樊英造坛设席,以老师的礼节对待樊英,向他询问朝廷得失。樊英不敢推辞,被任命为五官中郎将。数个月后,樊英声称病重,诏书要他以光禄大夫的身份休假。樊英起初接到昭令,大家都以为樊英一定不会改变志向,到后来应对皇上,又没有新奇的计谋和深远的对策,谈到他的人感到失望。最初,河南人张楷和樊英一同被征召,不久张楷对樊英说:“天下有两条道路:出仕与隐居。我以前认为您出仕能够辅助当今天子,有助于当代人。然而您开始以贵重无比的身体,激怒万乘天子,及至享受官爵俸禄,又没听说什么匡时救世的主张,你就进退两难了。”颖川人陈寔自小跟随樊英学习,樊英曾经生病,妻子派侍女拜问,樊英从床上下来答拜。陈寔觉得奇怪,就问樊英,樊英说:“妻是齐的意思,妻子与丈夫一同供奉祭祀,据礼没有不答拜的。”樊英的恭敬谨慎都像这样,享年七十多岁,在家中去世。6(1)堕花;老柳;开过花的樱桃。(2分)(2)虚写(或“想象”)朋友路途遥远,孤独寂寞;化用典故(前人诗句)表达与朋友早日重逢的愿望。(4分) 7选A、C。(A项,兄弟为题,潸然泪下;C项,钟会被乱箭射死,姜维仰天长叹后,自刎身亡。)(5分)8(1)要点:张飞叫骑兵在马尾上拴上树枝,在树林里往来驰骋,冲起尘雾,使曹军莫知虚实而不敢轻进。张飞横矛立马于桥上,大吼三声,吓得夏侯杰肝胆碎裂而亡,曹操及诸军众仓皇而逃。当张飞断桥撤走时,曹操方知中计。每点 1 分(5分)(2)答:反间计:赤壁之战前,曹操拿下荆州,使用降将蔡瑁、张允训练水军东征东吴(1分)。蒋干向曹操请缨过江劝说同学周瑜投降(1分),周瑜将计就计,群英会上设计让蒋干盗走造假的蔡瑁、张允书信,离间曹操与蔡瑁、张允关系(2分),使曹操中计杀了蔡瑁、张允。(1分)苦肉计:赤壁之战相持阶段,(1分)黄盖献计火攻退曹,(1分),并自己请战去曹营实施诈降之计。(1分)周瑜找借口重杖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