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东源会计案例分析.doc_第1页
ST东源会计案例分析.doc_第2页
ST东源会计案例分析.doc_第3页
ST东源会计案例分析.doc_第4页
ST东源会计案例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T东源概述ST东源前身是1937年成立的“东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51年后收为国有,取名为“国营东原炼铁厂”。1958年并入新建的“国营三江钢铁厂”。1964年,三江钢铁厂划归重庆钢铁公司管理,定名为“重庆钢铁公司第四钢铁厂”。1986年12月,在重庆钢铁公司第四钢铁厂的基础上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进行股份制试点,并改制成立重庆东源钢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11月28日,公司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重庆东源钢业股份有限公司(原重钢第四钢铁厂)股份变化图1996年A股上市,前三大股东为泛华工程、重钢、东源钢业。2001年10月,泛华工程所持全部东源股份转让予成都锦江合盛投资有限公司,后者占东源总股本27.42%,东源董事长陈凯为实际控制人。2003年10月,东源联合华居投资(美国三大保险基金之一普天寿金融公司子公司)成立重庆东源华居房地产公司,后华居增持,占合作公司66.25%股份。2005年10月,重庆渝富拍得占ST东源总股本21.9%的原重钢所持有全部股份,后透过二级市场收购等方式增持ST东源股份至26.2%。2005年成都锦江和盛所持27.42%ST东源股份被法院冻结,后于2007年8月4日拍卖,由宏信和奇峰出资4.27亿元获得。2007年2月,重庆渝富让华居所持东源华居房地产全部66.25%股份,同时受让ST东源所持东源华居15%股份。金科上市历程图2007 年 3 月 17 日,金科透露再过两年将全面完成上市的各项准备工作。2007 年7 月,金科将上市目标地选在了香港 希望在 2008 年底或者2009 年完成A股IPO。2007 年9 月,美国加纳基金 红星美凯龙以及另外一家基金敲定了入股金科集团2009 年3 月29 日,原ST东源实际控制人四川奇峰集团和宏信置业让位,金科投资公司受让 ST东源股权,价款1.7453 亿元,成为ST东源第二大股东2009 年 3 月 24 日,金科集团宣布,拟对 ST 东源进行重大资产重组,ST东源停牌2009 年 3 月 24 日,金科集团宣布,拟对 ST 东源进行重大资产重组,ST东源停牌2009 年 11 月 30 日,证监会审核有条件通过2010 年4 月,国家调控楼市,证监会冻结涉及房地产业务的上市公司的重组申请2010 年 7 月,东源公司董事会通过了新增股份吸收合并重庆市金科实业集团延期一年的议案2011 年 3 月,通过了国土资源部的审核2011 年5 月27 日,金科深A股借壳东源重组上市成功获批深A股证券代码: 000656利益关联方S T 东源总部:至今只能无 可奈何履行“看守内阁”义务。奇峰宏信:20 0 7 年 8 月 通 过 拍卖取得 2 . 7 4 2% 的控股权;至 2 0 0 7 年 f l 月质押或是减持套现过亿 ;至今仍无具体重组方案面市。重庆渝富2006年6月通过拍卖二级市场收购谈判成为公司大股东2007年8月拍卖会意外败北至今只能等待重组神秘的第三方:现在只有“猜想”的存在。股东名称 持股数量(万股) 持股比例重庆渝富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4508.18 18.03%重庆市金科投资有限公司 3356.43 13.42%四川宏信置业发展有限公司 1608.10 6.43%四川奇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1545.10 6.18%泛华工程有限公司 847.15 3.39%交通银行农银汇理行业成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304.40 1.22%海通中行富通银行 299.99 1.20%谢娥娟 200.00 0.80%罗小莉 187.88 0.75%主要股东主要股东股东名称 持股数量(万股)持股比例重庆渝富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4508.18 18.03%重庆市金科投资有限公司3356.43 13.42%四川宏信置业发展有限公司1608.10 6.43%四川奇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1545.10 6.18%泛华工程有限公司847.15 3.39%交通银行农银汇理行业成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304.40 1.22%海通中行富通银行299.99 1.20%谢娥娟200.00 0.80%罗小莉187.88 0.75% 围绕一笔 8.75 亿余元应收账款,ST 东源(000656)内部川、渝两派的争斗日渐呈现白热化和公开化的趋势。 重庆渝富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为 ST 东源单一大股东,而四川宏信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四川奇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一致行动人,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双方矛盾因重庆渝富延期支付ST 东源参股公司东源华居的一笔土地补偿金而公开激化。这笔补偿金带来的收益对已“三无”的 ST 东源来说,分量等同于救命稻草。 ST 东源:重庆渝富占用巨资 近日,本报记者从 ST 东源一位董事处拿到一份关于重庆渝富长期严重违规占用重庆东源巨额资金的紧急报告 。在这份“紧急报告”中,ST 东源表示,重庆渝富应严格按照承诺在今年6 月 30 日前将合计 87547 万元补偿金和土地综合地价金支付给东源华居;按照 ST 东源持有东源华居 18.75%的股权计算,ST 东源将获得收益 16415 万元,可实现税前利润约 3100 万元。 ST 东源同时认为,重庆渝富与东源华居达成的关于延期一年支付土地补偿金的备忘录 ,表明重庆渝富意图采取违规手段长期侵占 ST 东源 16415 万元巨额资金。这份“紧急报告”还表示,东源华居于今年 6 月30 日召开公司 2008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已被重庆渝富完全控制的” 东源华居未能提前 15 天向公司另一股东ST 东源发出会议通知,项目金额项目金额货币资金 34571100 预收账款 186922其他应收款 58553300 应付职工薪酬 87378.2流动资产合计 93124400 应交税费 13677200持有至到期投资 116704000 其他应收款 468038长期股权投资 202450000 流动负债合计 14419500投资性房地产 6369170 负债合计 14419500固定资产原值 21664500 实收资本(或股本) 250042000累计折旧 2896860 资本公积 104156000固定资产净值 18767600 盈余公积 33936000递延所得税资产 1908280 未分配利润 36769800非流动资产合计 346199000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 424904000所有者权益合计 424904000资产合计 439323000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合计 439323000表1ST东源2009 年6 月30 日资产负债简表单位:元项目金额项目金额货币资金34571100预收账款186922其他应收款58553300应付职工薪酬87378.2流动资产合计93124400应交税费13677200持有至到期投资116704000其他应收款468038长期股权投资202450000流动负债合计14419500投资性房地产6369170负债合计14419500固定资产原值21664500实收资本(或股本)250042000累计折旧2896860资本公积104156000固定资产净值18767600盈余公积33936000递延所得税资产1908280未分配利润36769800非流动资产合计346199000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424904000所有者权益合计424904000资产合计439323000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合计439323000合并三个阶段(一)合并第一阶段,反向购买是否构成业务的判断截止到2009 年,一切合并的准备工作完成,只是等待有关部门审批,当时整个政策对房地产公司的上市进行了控制,该计划一度搁浅根据2009 年公布的 重庆东源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新增股份吸收合并重庆市金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暨关联交易预案 中的公告:本次交易将形成反向购买,会计处理方法采用权益性交易的原则,即上市公司保留的资产 负债认定不构成业务;该会计处理方法是由本次重组会计师经过审慎的专业判断所采用的,最终需得到有关权威部门的认可 因此,该会计处理方法将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如果被认定为采用构成业务的反向收购进行会计处理,将对合并后公司净资产收益率 每股收益产生重大影响 根据对以上内容的阅读理解,可以得出ST东源认为这个合并是不构成业务的合并,选择权益性交易的原则来处理 从案例发生到此时,学者统一认为该合并是一个反向购买的行为,但是对是否构成业务存在不同看法,笔者的观点和预案不太一致,认为该合并的反向购买行为是构成业务的行为,原因如下:业务是指企业内部某些生产经营活动或资产负债的组合,该组合具有投入 加工处理和产出能力,能够独立计算其成本费用或所产生的收入 ST东源并不是一个仅持有现金 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司,从 2009 年 6 月 30 日资产负债简表(表 1)上可以看出,公司仍然具备投入和加工处理的能力,只是在盈利方面表现稍差 财政部的财会便2009 17 号复函中又进一步指出:业务可以为投资者等提供股利 更低的成本或其他经济利益等形式的回报 紧随后一句话就是 有关资产或资产 负债的组合具备了投入和加工处理过程两个要素即可认为构成一项业务所以笔者认为这才是判断是否构成业务的重点 因此得出结论,ST东源 金科业务应该作为一项构成业务的合并来处理(二)合并第二阶段,是否构成反向购买判断据2011 年 5 月30 日的 ST东源:新增股份吸收合并重庆市金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暨关联交易报告书摘要 中交易的会计处理方法变化:本次交易原视同为反向购买,会计处理方法采用权益性交易的原则,即上市公司保留的资产 负债认定不构成业务 鉴于目前黄红云 陶虹遐夫妇已对上市公司形成控制,本次交易视同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该会计处理方法是由本次重组会计师经过审慎的专业判断所采用的,最终需得到有关权威部门的认可 因此,该种会计处理方法将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最新资料显示,以前认定为反向购买的业务现在的会计处理方法变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合并初期黄红云 陶虹遐夫妇控制金科投资,金科投资为 ST东源第二大股东,进而间接控制 ST东源,当 ST东源与金科合并则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反向购买的前提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所以金科上市成功后会计处理方法发生了变更故该次股东大会程序违法,做出的相关决议不具备法律效力。 ST 东源有关董事同时对记者表示,东源华居是一家项目公司,其唯一的资产土地已被重庆渝富代表重庆市政府收走, “按法律程序应该清算。 ”这位董事表示,重庆渝富作为 ST 东源持股比例最大的单一股东,其对东源华居款项的拖欠在事实上构成了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行为,ST 东源董事会将申请交易所冻结重庆渝富已解除限售的股份,并申请停止解禁即将于8 月24 日到期解禁的重庆渝富所持相应股份。 目前 ST 东源董事会中,具有四川奇峰和四川宏信背景的成员占绝大多数。 根据 ST 东源公告称,该公司原董事长陈凯被捕的原因是成都昆华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虚报注册资本金。但是,一位接近锦江和盛的人士透露,陈凯与该公司从来没有任何创办或持股关系。有市场人士猜测,陈凯案发与闽发证券的清算有关。据公积金中心某工作人员介绍,该中心确实于 2000 年在闽发证券购买过一笔五年期国债,资金额超过一个亿。至今,这笔到期国债没有收回,且去向不明。 “至于资金是否被陈凯用于锦江和盛和东源公司的运作,我们不了解情况。 ”该人士称。 而资料显示,锦江和盛成立于 2001 年 7 月,注册资本金 4000 万元。法人代表陈凯时年 29岁,此前曾任职于四川省某证券公司和实业公司。公司成立仅两个月后,锦江和盛又以 8000 万元购得 ST 东源 28.45%的股份, 成为第一大股东。 陈凯如此雄厚的资金实力曾一度遭到市场质疑。 有分析人士认为,陈凯挪用资金注册锦江和盛的目的,就是用这个平台来收购 ST 东源的股权。锦江和盛自注册成立以来,也备受到媒体质疑。 2001年7 月,锦江和盛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 4000 万元。五个股东分别为:张明、王磊松、兰妙司、张斐光、陈凯,上述五位自然人分别持有锦江和盛 20%的股权,陈凯是锦江和盛的法定代表人,另外一名自然人兰妙司则是其母亲。 “其他三名股东也和陈凯有亲戚、近邻等关系。 ”上述权威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锦江和盛成立仅仅两个月后,就以8000多万元的代价受让了ST东源28.45%的股权,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陈凯也当上 ST 东源的董事长,时年 29 岁。锦江和盛一出世就直奔收购上市公司而来, 显然早有精心策划。有知情人士也告诉记者,锦江和盛平时并没有人在,只有接电话的小姐。 陈凯,四川威远县严陵镇人,1973年出生。高中毕业以全县第四名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两年后辞职进入四川省证券公司。 随后任职于四川省世奇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但不久就自己出资注册了锦江和盛以及控股 ST 东源。 陈凯做董事长以来,ST 东源的经营每况愈下,对外投资决策程序、信息披露不规范。最近,受到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1.公司2009年前三季度主要财务指标:每股收益0.0050(元),每股净资产1.6940(元),净资产收益率0.2800%,营业收入618655.7400(元),同比增减78.836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87641.66(元),同比增减90.2067%。2.南充宏凌再次向公司支付了投资收益转让款本金500万元,并同时支付了今年二季度的资金占用费72万元。此次支付之后,南充宏凌已向ST东源支付转让款本金合计2134万元,尚欠转让款本金3466万元,并支付了资金占用费合计891万元。3.公司以新增股份的方式,吸收合并重庆市金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合并完成后公司成为存续公司,金科集团的股东成为吸收并后公司的股东,原金科集团的主体资格注销。4.公司股东四川宏信置业发展有限公司于2009年9月17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363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为1.45%,本次减持后该公司不再持有公司股份。5.公司本次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上市股数为32,579,755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3.03%本次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上市流通日为2009年9月30日。6.公司股东四川奇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于2009年10月21日2009年12月18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2,478,750股,占总股本比例为0.991%。故事开始于2007年8月4日,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法院对ST东源原第一大股东成都锦江和盛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第六大股东四川华州管理顾问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的ST东源股份共计6857万股进行了公开拍卖,上述股份占ST东源总股本的27.42%!当时参加竞拍的公司,包括重庆市属国有独资企业重庆国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四川奇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四川宏信置业发展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以及四川宏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ST东源第二大股东、同为重庆国资委控制的重庆渝富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未参加竞拍,主要是为了规避持股超过30%的要约收购线(渝富目前持有ST东源18.03%股权)。经过37轮竞拍,奇峰宏信联合体最终以4.27亿元拍得上述股份,这一价格,已大大超过原本志在必得的重庆渝富的心理价位和相关部门给予的授权范围,也全盘打乱了重庆渝富此前为之设定的重组计划。但取得控股权之后,从2007年11月5日算起,ST东源停牌已近四个月,至今看不到复牌迹象。从公司定期披露的公告来看,潜在重组方的方案仍处在与监管部门预沟通阶段,进展不大。意图茫茫久拖不决奇峰宏信随后的行为,却与他们在竞拍场上“挥金如土”的气概相去甚远。其中包括奇峰集团将持有的2303万股ST东源中的2170万股质押给银行;奇峰、宏信减持ST东源股份合计347.21万股,他们由此实现“曲线变现”,获得亿元左右现金。这一违规减持,引发了市场不小的波澜,也成为市场质疑其诚意的焦点之一。因为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规定,收购人持有的被收购公司的股份,在收购完成后12个月内不得转让。两公司均表示,上述违规行为是由于相关工作人员不熟悉、也未及时掌握相关法律、法规。两公司均已将减持收益上缴ST东源。但两公司得以变现的减持成本,则达到2233万元。奇峰集团曾参股过华神集团、西藏药业、*ST绵高等几家成都上市公司,其自称不熟悉相关规定,难免令人匪夷所思。直到现在,市场尚看不清楚两公司上述举措的真实意图,但根据合理猜测,无疑是与资金有关。或许正是潜在重组方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举动,导致了ST东源重组的久拖不决。奇峰方面在竞得ST东源控股权时曾表示,奇峰宏信将把在成都、北京的一些项目装进上市公司。但几个月后,此事改为由四川宏义联合宏信置业来主导。这一变数,是否意味着重组东源并非一如他们当时进场拍卖之时所考虑到的景象?重组方案的悬而未决,也使得上市公司本身的处境非常尴尬。目前ST东源手中还有一些资产,但这种局面毕竟对公司的长久发展不利。上市公司的高管由此也无从着力,只能履行“看守内阁”的职能。重组方式的猜想:1.以现有方式来完成最终重组四川宏义主业为房地产开发,同时涉足贸易、高科技、物业管理等,在成都和北京开发的房地产项目累计面积超过200万平米,包括罗浮世家、麓山国际社区、上东阳光等。在这些项目中,资质最好的当属麓山国际社区。市场人士预计,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