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2.doc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2.doc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2.doc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2.doc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2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重点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了解我国先秦文字的演变,天文、历法、医学和音乐的成就。 2. 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片,总结甲骨文、金文、大篆的演变趋势,做课后“活动与探究”练习,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概括能力。 3.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在古代就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培养我们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通过详细了解古代科技成果,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学习“诗人屈原”,对我们进行道德情操教育。重点是甲骨文、商朝历法和诗人屈原。难点是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古代历法和离骚的艺术成就。导入新课:利用2008年奥运会的开幕式的古老中国文明表演引入新课。自主学习:自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0分钟1人物:图1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_。图2是世界文化名人_。 图1 图22地点:湖北_出土了大量的钟鼓乐器。3时间:相传_多年前,就有历法了。合作探究:1.小组游戏参照现在的汉字想象甲骨文中的“日”“月”“人”字分别应该怎样书写?你们造字的依据是什么呢?由此通过从“甲骨文汉字,汉字甲骨文”的推理活动,还能得出什么结论(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2.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甲骨文的被发现,有什么意义?大家可以讨论一下。3. 你见过中医看病吗?中医大夫是如何看病、治病的?我们称医术高明的医生,常说:“神医扁鹊,起死回生”。为什么人们这样喜好“扁鹊”4.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人们都要吃粽子、划龙舟,相传是为了纪念谁?这种民俗反映了人们什么思想感情呢?精讲点拨:1.中华民族早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期就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其成就一直处在世界前列。我国甲骨文是世界古老的文字之一,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商周的“金文”比甲骨文规范,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称“大篆”,随着书写工具的变化,字体也发生了变化。甲骨文的发现,其意义非常大,其中主要的一点,便是把文献资料的真伪可以通过考古成果来证明。到目前为止,对于研究汉字的起源和发展,甲骨文仍然是一种最重要的资料。2.夏、商、西周的天文、历法和医学,处于当时先进水平,古书上关于夏朝流星雨和日食的记载,是世界天文史上的最早的记录。3.我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他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新体诗歌“楚辞”,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春秋战国盛行的“钟鼓之乐”,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屈原是我国古代一位大诗人,后跳汨罗江自杀。相传,他在五月五日投江,当地人民驾舟前往救援,终于不及。但这一举动在后来却变成为一种风俗,就是端午节赛龙舟,现在这个风俗已发展得规模宏大,非常壮观。另外,汨罗江人每年五月五日都要用箸叶包了粟(黍)米做成“角黍”投入水中,使屈原死后免于饥饿。这一举动在后世也发展成为全国性风俗,就是端午节要包粽子。粽子便是古代所说的“角黍”。达标训练:巩固基础: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骨文是指商朝人把文字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B.商周时期的金文是指用金属笔写的字C.“大篆”这种字体出现于春秋时期D.春秋时期人们用毛笔蘸墨,在竹简或丝帛上书写2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据说来源于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3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是 A.华佗 B.张仲景 C.扁鹊 D.李时珍4.反映我国古代音乐发展较高水平的是 A.司母戊鼎 B.马王堆帛画 C.秦兵马俑 D.湖北随州编钟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_时候开始的( )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 6.竹书和帛书出现于( ) A.商朝B.西周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7.我国古代人民很早就制定了比较完备的历法,将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最早制定这种历法是在( )A.夏朝B.商朝C.西周D.战国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年月日记录的日食发生在春秋初期B.战国时期定出一年中有24个节气C.春秋时期,鲁国天文学家观测到一颗彗星扫过北斗,留下了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D.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扁鹊发明了医学上的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为中医所沿用9.下列几项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甲骨文已相当成熟B.金文比甲骨文更规范C.凡是金属器上的文字都叫金文D.大篆出现于西周晚期能力提升:(1)上述内容出自谁的什么作品?(2)这句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3)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有一个节日跟纪念作者有关系,是哪一个?人们为什么纪念他?参考答案:1 A 2 A 3 C 4 D 5 A 6 D 7 B 8 A 9 A 10(1)屈原 (2) 表达了崇高炽热的热爱祖国俄人民的激情。(3)端午节,因为屈原为国为民而死。知识梳理: 课外作业:必做题:背诵二十四节气歌选做题:离骚里有许多名句,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生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你可以多查一些离骚里的句子,并适当背诵一下,体会这些语句的优美和其中的含义。图说历史: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教学目标: 1.重点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其他思想家和军事家的主张。 2.通过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历史与本课思想史联系起来,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提高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3.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难点:(1)思想家老子(2)百家争鸣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孔子的三千弟子吟诵论语的表演,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自主学习: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完成下列各题:15分钟1.人物:图1是儒家学派创始人_。 春秋晚期的_,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百家争鸣的墨家的创始人是_;儒家代表是_;道家代表人物是_。图2是法家代表_;图3是兵家鼻祖_。 图2 图32.时间:处在_时代的有孔子、老子和孙武。处在_时期的有墨子、孟子、庄子和韩非子。合作探究:1. 请给孔子先生做一个名片,那我们该如何介绍呢?2.我们班同学名字或你周围亲朋好友的名字中有没有带“子”的? 3.诸子思想有哪些值得借鉴?活动背景:春秋战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一时间思想文化空前活跃,诸子百家竞相争鸣。但是,诸子思想纷繁复杂,一时难以疏理清楚。活动安排: 1、各历史小组选择一个学派,然后搜集相关资料。 2、阅读和研讨,看看其思想在当今社会中有哪些借鉴意义 3、各小组分别发言,大家共同探讨诸子思想的借鉴意义。精讲点拨:1.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1)政治主张:核心是“仁”的学说,“仁”包含一切美德,“爱人”,人与人应相亲相爱;应用在政治上,就是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残暴的统治和任意刑杀。(2)教育成就:兴办私学,打破了奴隶社会的“学在官府”局面。广收门徒,扩大了受教育的对象;采用“因材施教”,启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法,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向弟子传授“温故而知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态度上,强调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在文化方面的贡献:孔子晚年,根据鲁国历史编成春秋一书。(4)由孔子的弟子整理的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行。(5)地位: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后来,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2.(1)思想家老子时代与称谓: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辩证法思想体现: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老子善于从正反两面思考问题。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著作:老子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一书里。(2)百家争鸣时间:“百家争鸣”开始于奴隶制瓦解的春秋时期,鼎盛于新兴地主阶级登上统治地位的战国时期。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特别是战国时期,奴隶制进一步崩溃,封建社会逐步形成,社会正在经历着一场变革,阶级关系发生巨大变化,新旧势力的斗争十分剧烈。经济和政治领域的变革和斗争,必然反映到思想领域来。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当时社会变革,发表不同主张,互相展开争论,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内容:所谓“百家争鸣”,是形容学派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学派和思想家有墨家的墨子、儒家的孟子、道家的庄子,法家的韩非子、兵家的孙武等。诸子百家的思想如巍巍泰山,是祖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中华文化继续发扬光大达标训练:一、巩固基础:1春秋时期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思想家是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墨子2根据孔子言论整理成的书是A春秋 B尚书 C论语 D诗经3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家是A老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4孔子生活在A春秋晚期 B战国初期 C春秋早期 D战国晚期5“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出自A道德经 B孙子兵法 C韩非子 D论语6推动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因素是A新兴地主的产生B频繁的争霸战争C社会大变革 D.井田制瓦解7下列内容不正确的是A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B孙武的著作是孙子兵法C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D孔子提出了“仁政”治国的学说8下图是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主张的,他是A庄子 B孙武 C墨子 D韩非 9下列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大的是A孔子的儒家学说 B老子的道家学说C墨子的墨家学说 D孙子的兵家学说10战国时期,墨家曾显赫一时,最深刻的社会根源是A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深得人民拥护B墨子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深得世人支持C封建经济发展,小生产者队伍壮大D新兴地主阶级支持墨子主张11阅读自学课文,讨论后填写以下表格。百家诸子时期主张著作儒家孔子孟子道家老子庄子法家韩非子墨家墨子兵家孙武二、能力提升12孔子的名言,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孔子的三句名言的意思是什么?(2)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13阅读图2孟子的名言,走访了解古代、现代有关史事,讨论回答如下问题:(1)如何理解这四句话的含义?(2)能否举出我国历史上的体现这种浩然正气的事例?(3)当今社会我们应当怎样提倡这种浩然之气?参考答案:1 B 2 C 3 D 4 A 5 B 6 C 7 D 8 D 9 A 10 C 11答案见知识梳理 12 答案见精讲点拨 知识梳理:姓名时期著作主 要 思 想孔子春秋晚期春秋提出“仁”,主张“因材施教”、“温故知新”、谦虚好学墨子战国 “兼爱”、“非攻”老子春秋晚期道德经认为事物有对立面,可互相转化;主张以柔克刚韩非战国 改革,法治,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孙武战国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课外作业:必做题:搜集有关诸子百家德哲理名言、成语故事。选做题:学习了诸子百家思想,写一篇小论文,谈谈自己的看法。图说历史:在山东省的西南部,有一个孔姓人口占1/5的县级市,她就是有着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东方圣城”曲阜。“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曲阜之所以享誉全球,是与孔子的名字紧密相连的。孔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因其在中国历史和世界东方文化中的显著地位,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被世人尊崇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第二单元教情学情分析测试题一.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2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局面开始于A禹 B启 C桀 D周武王3下列国王中,生性残暴并最终导致国家灭亡的有夏桀商纣周厉王周幽王A B C D4下列帝王中,能任用贤能,并使国家强大起来的有商汤周文王齐桓公晋文公A B C D5牧野之战,商朝战败的主要原因是A商纣王军队数量少B商纣王荒淫奢侈,残暴无道C周文王重用贤能国力强大D少数民族犬戎的进攻6西周的都城在今A河南登封 B河南安阳 C陕西长安 D河南洛阳7下面对西周分封制的叙述正确的有目的是为了巩固政权。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封给诸侯让他们镇守疆土,保卫王室。诸侯国受分封同时必须向周天子进义务。分封制使周朝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A B C D8下图反映的是周朝严格的等级制度其中处于第二等级的是A诸侯 B卿大夫 C士 D国人9中国历史有了确切纪年的时间是A公元前2070年 B公元前841年 C771年 D公元前770年 10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什么产生的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11下面关于甲骨文的叙述正确的有商朝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卜辞称为甲骨文甲骨文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字,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内容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甲骨文开始于商朝,兴盛于西周A B C D1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A黄帝时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13关于青铜器的说法正确的有它是出土于安阳殷墟的司母戊鼎它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它上面铸有497个文字,是迄今发现的最长金文它的名称是四羊方尊A B C D14齐桓公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最主要原因是A领土广阔经济富庶 B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C提出尊王攘夷的旗号 D召集诸侯会盟15决定晋文公中原霸主地位的战役是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16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A走向统一 B战争频繁 C诸侯争霸 D王室衰微17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表现有铁农具的使用与普及牛耕的使用与推广地主和农民两个阶级的产生诸侯国纷纷变法图强A B C D18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成都平原盛行一种独特的“三星堆”文化,它属于( )A.旧石器文化 B.青铜文化 C.新石器文化 D.铁器文化19. 下列关于我国历法方面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天的农历,又叫“殷历”,是比较完备的历法 B.战国时期,将一年分为12个月,有大小月之分和闰月之说 C.相传在八千年前的夏朝,我国就已有了完备的历法 D.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这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20.右图人物是A屈原 B李冰 C扁鹊 D韩非子21. 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学术繁荣局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B.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C.各学派相互辩论D.各学派的思想后来发展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2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谁的思想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庄子23孔子思想的核心是A仁 B义 C理 D信24韩非子的思想是A“兼爱”和“非攻” B“民贵君轻” C“无为而治” D“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25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主要是A战国时期,各国竞相改革,社会急剧变化。 B有文化知识的士到处游说讲学,形成不同学派。C诸子百家相互辩驳,互相影响。 D铁器和牛耕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二.阅读下列材料(14分)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礼记 礼运篇请回答:1.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是因为谁而开始?2.他破坏了禅让制,而采取了什么制度? 3.开创“天下为家”局面的人4.从此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到,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什么王朝?三、连线题(8分)请将下列相关的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 退避三舍 桂陵之战 赵括 围魏救赵 长平之战 晋文公 纸上谈兵 城濮之战 勾践 卧薪尝胆 吴越争霸 孙膑 四、知史识图(14分)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1)上页图是在什么时期、由谁负责修筑的什么工程?这一工程建在什么河流之上? (2)说说这项工程的作用。 (3)中国有句名言:创业难,守业更难。这项工程直到今天依然造福于人民,完全归功于历代人们的维护。说说你的好主意,看看如何更合理地保护和使用它。 五、学史有感(14分)商鞅舌战守旧群臣(1)假如你是商鞅,你会用什么样的观点去说服秦孝公和那些守旧的大臣们? (2)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那些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造反”,结果秦惠文王用最残酷的刑罚把商鞅车裂示众。商鞅的死说明了什么?谈谈你的感想。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ABDCBCCADCBCB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BACCBDADCADA二、阅读材料 1禹 2世袭制 3夏朝 4奴隶社会 夏、商、周 三、连线题 四、知史识图(1)这是战国时期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工程。(2)都江堰具有泄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等多重作用,既可以防止洪水,又可以引水灌溉。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的水旱灾基本得到根治,成都平原因之成了“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3)(略)五、学史有感(1)提示: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人们必须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来进行调整,治理国家也是同样的道理。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是当时经济基础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基础的改变,社会制度也必须进行相应的变革。 (2)提示:说明了守旧势力的强大。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新生事物在开始时都是比较弱小的,必然会受到旧事物的处处反对,因此,它的发展不可能会一帆风顺。任何社会变革,必然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特别是当触动当权者和在位者的利益时,变革更是困难重重。因此,对于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社会变革,我们不仅要充满信心,同时也要做好遭受挫折的准备。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 2、学习重点与难点(1)“秦的统一和巩固统一的措施”是本课的重点(2)“焚书坑儒”是本课的一个难点课堂导入:1、以朕、皇帝的称号由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谁? 2、2008年奥运会,五尊秦兵马俑运到奥体展览。3、以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导入。自主学习(用20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一、秦的统一秦朝建立的时间_ 建立者 _都城 _。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_ _的封建国家。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最高统治者称_ ,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_ 、_ 、 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 皇帝决断。在地方上,推行_ 制,郡下设县。(郡守县令都由皇帝任命)(为巩固统一,秦朝还在经济上、文化上、思想上、军事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2、经济上:统一_ (规定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统一_ 3、文化上:统一_ ;4、思想上:实行“_ ”。5、军事上:反击匈奴筑长城。 (命_ 率军反击匈奴;修筑了西起_ 、 东到_ 的万里长城;安定了北方。)统一南方修灵渠。(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秦朝的疆域:秦朝疆域辽阔,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它的疆域四至是:(自己动手画一个示意图)合作探究:1、秦王嬴政在用人方面有什么长处?这和他取得统一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关系?2、制作“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表,学会列表归纳史实的方法。3、你怎样看焚书坑儒的?这一措施体现了哪家学派的思想?4、在秦始皇巩固统治的措施中,后来被封建王朝长期利沿用的是哪一个?对历史的发展起到消极作用的是哪一个?精讲点拨:1、引导学生整体把握秦灭六国的原因,让学生初步掌握把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的学习方法及比较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2、点拨秦朝与秦国两个不同的概念。3、识记秦始皇画像。识图P58页“秦统一货币”、“秦统一文字”图和P60页秦朝疆域图。 4、阅读P61页自由阅读卡,了解度量衡。5、补充汉字形体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6、补充灵渠是我国古代第一条人工运河,在广西兴安县内。达标检测:1.你认为李白的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是赞扬下列哪位人物的功绩A.嬴政 B.李世民 C.拓跋宏 D.武则天2.右图是北京奥运会会徽“舞动的北京”中的“京”字,该字的字体第一次成为全国规范文字是在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宋朝3.如果一位游客要去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都城去参观,请你告诉他应该去的城市是( )A西安 B.南京 C.咸阳 D.洛阳4.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节目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节目曾对右图中的历史人物进行过评述,下面说法最适合他的是( )A.他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B.他推行大一统措施,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C.他统治时期被称为“贞观之治” D.他推行改革,促进民族融合5.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重要官职有( )丞相 县令 太尉 御史大夫A. B. C. D.6.秦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B.颁布“推恩令”,加强监察制度C.沿袭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D.沿用并完善了科举制7.秦统一六国后,规定了通行全国的标准文字,它与下列哪一字体相同( ) 8.材料解析题:阅读记载某皇帝功过的四则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 铜方升铭文材料二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史记材料三 一法度衡石丈尺。 史记材料四 烧来经书,涤除旧典,大发隶卒,兴役戍说文系传(1)材料中的“皇帝”是谁?(2)依据材料分别概述该皇帝的功、过。参考答案:1、A 2、A 3、C 4、A 5、C 6、A 7、A8、(1)秦始皇(或嬴政) (2)功:统一中国;巩固国家统一(或推行郡县制、或统一度量衡)。过:实行暴政(或焚书、或征发繁重的徭役和兵役)。拓展提升:1、要保证一个国家的安全和统一,依靠一条“长墙”可以吗?那么,你认为应怎么办?2、秦朝的政策措施中,有哪些对后世有深远影响?(至少回答四点)答案:(1)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国家的一切大小政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3)推行郡县制;(4)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5)修筑长城;(6)开凿灵渠等。课外作业:必做题: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