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选修1-商鞅变法.ppt_第1页
人民版-选修1-商鞅变法.ppt_第2页
人民版-选修1-商鞅变法.ppt_第3页
人民版-选修1-商鞅变法.ppt_第4页
人民版-选修1-商鞅变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商鞅变法 课程标准 1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 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 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 认识其特点 3 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知识结构 一 历史大背景 二 秦国变法的具体历史背景 三 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分析 四 商鞅变法的基本特点 五 商鞅变法的最终结果 六 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 七 对商鞅变法的认识 温故知新 一 历史大背景 大发展 大变革 大动荡 1 经济 大发展 2 政治 大变革 3 军事 大动荡 4 思想 生产力的发展 根本原因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政治呼声 战乱频仍 政局动荡 直接推动力 法家学说盛行 意识形态的推动 思维提升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是当时特定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变法的的根本原因 目的都是希望通过改革旧的上层建筑 以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需要 达到富国强兵和巩固统治的目的 温故知新 二 秦国变法的具体历史背景 1 不利条件的存在 改革必要性 1 秦国地理位置位于西部 虽然秦穆公称霸西戎 步入春秋强国之列 但与东方诸侯相比 秦国比较落后 2 公元前4初 秦献公改革 没有改变落后的整体面貌 2 面临的有利条件 改革可能性 1 国君权力集中 奴隶主贵族势力较弱 2 注重实用 讲求功利的法家学说容易得到认同3 民风质朴 充斥尚武精神 废除井田 提高生产积极性 增强国家实力 1 经济方面 奖励耕织 推动地主经济的发展 稳定财政收入 增强国家实力 提高生产积极性 温故知新 三 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分析 积极 1 促进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2 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政权 消极 1 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 导致经济结构单一 温故知新 三 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分析 3 重农抑商 废除世卿世禄 奖励军功 增加士兵勇气 提高军队战斗力 打击了贵族的特权 树立地主阶级优势 2 军事方面 严肃军纪 提高军队战斗力 温故知新 三 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分析 1 建立县制 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 什伍连坐制度 3 政治方面 3 制定秦律 加强管理 有效行使政府权力 用法律形式把改革的内容固定下来 温故知新 三 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分析 燔诗书而明法令 轻视教化 压制人民思想 摧残了文化 4 思想方面 温故知新 三 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分析 改革社会风尚习俗 改变社会风貌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5 社会习俗 温故知新 三 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分析 温故知新 四 商鞅变法的基本特点 温故知新 五 商鞅变法的最终结果 商鞅虽死 秦法未败 1 商鞅之死 2 新政继续 思维提升 该部分经常涉及对商鞅变法成败的考查 大家不要停留在商鞅之死的悲惨现象上 而要看到新政继续的积极意义 更要深刻认识到商鞅措施在历史长河中的影响 温故知新 六 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 一 积极影响 A 政治上 B 经济上 C 军事上 二 消极影响 1 轻视教化 轻罪重罚 如 刑法严酷 2 加重剥削压迫 如 连坐法 3 文化高压摧残了文化 思维提升 在历史考查中 的影响 是最常见的体型 牢记政治常识中一分为二地分析方法 即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 另外还要注意分析的角度 如国际 国内角度 政治 经济 军事 思想等角度 当今 后世角度 甚至需要各角度的结合 发散思维1 商鞅变法是否成功 说明理由 1 从结果看 商鞅虽死 秦法犹存 实现富国强兵目标 在激烈的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 2 从原因看 适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迎合生产力发展需求3 从影响看 发散思维2 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1 顺应了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历史潮流 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根本原因 2 改革措施全面彻底 执法如山 法及太子 法不阿贵 3 充分的舆论宣传 取信于民 南门徙木 4 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政治保障 思维提升 根据对商鞅变法影响的学习 经常会出现对商鞅变法 评价 的考查 我们可抓住变法的积极影响 消极作用 性质 特点等进行多方面的评析 注意知识的迁移 思维提升 七 对商鞅变法的认识 1 说明符合社会现实需要的完善的政治制度 是社会发展的制度保证 2 说明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 它往往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3 改革充满阻力 有时会付出沉重代价 必须坚持不懈 克服阻力 4 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是国家富强 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必须顺应潮流 与时俱进 5 社会是在改革中不断前进的 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 阅读探究 材料一 商鞅强调 轻罪重罚 主张 以刑去刑 对此韩非子评论道 公孙鞅之法也重轻罪 重罪者人之所难犯也 而小过者人之所易去也 使人去其所易无离其所难 此治之道 夫小过不生 大罪不至 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 韩非子 1 韩非子对商鞅 轻罪重罚 持何种态度 赞扬 阅读探究 材料二 连坐 也称相坐 随坐 缘坐 是一种存在已久的株连政策 商鞅变法使该政策更加确定化 并将其与什伍相结合 以后代代相传 秦始皇时 百姓不堪统治的残暴 在陨石上刻 始皇死而地分 等字 秦始皇抓不到案犯 便将陨石附近居住的百姓全部诛杀 这也是一种 连坐 2 材料二所反映的连坐法有何特点 其直接目的是什么 1 与什伍相结合 2 强化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控制 阅读探究 材料三 商鞅认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于国有害的寄生虫 他把礼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