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龙县旅游文化基本情况介绍.doc_第1页
安龙县旅游文化基本情况介绍.doc_第2页
安龙县旅游文化基本情况介绍.doc_第3页
安龙县旅游文化基本情况介绍.doc_第4页
安龙县旅游文化基本情况介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州后花园安龙一、基本情况安龙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国土面积2237平方公里,辖11镇5乡,总人口43.5万。县境内地势西北高、南部低,中部主要为岩溶地貌,多峰林槽谷地及峰林盆地,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温润凉爽、空气清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6,夏最高气温25,素有“小昆明”和“天然大氧吧”之称,是理想的旅游休闲、渡假的避暑胜地,是黔西南州乃至贵州省的“后花园”。安龙是贵州省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1652年,南明永历朝廷搬迁安龙,永历帝朱由榔在此建立陪都,故有“龙城”之称。明“十八先生”在安龙天榜山下以身殉国的壮举,已成为中国历史舞台上令人难忘的一幕,永历帝在安龙四年,留下了“永历行宫”、“御校场”、“古城墙”、“三王墓”等众多的遗址遗迹。在清代,安龙日渐成为贵州西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统管“盘江八属”的兴义府所在地。招堤、涵虚阁、半山亭、“十里荷花”、珠泉书院、兴义府试院的出现,不仅使当时的安龙声名远播,而且也使如今的安龙充满深厚的历史文化氛围。灵秀的山川,丰饶的土地,养育了一批出类拔萃的人物。从安龙这块土地走出来的,有嘉庆年间领导盘江流域农民反清起义的布依族巾帼英雄王囊仙,清末位高权重,显赫一时的名臣张之洞、鹿传霖,武昌首义副总指挥、中国第一位苗族将军王宪章,北伐军左巽总指挥袁祖铭,布依族将军韦杵,原福建省军区副司令员、解放前夕曾策动国民党60军长春起义的传奇将军杨滨,一代著名报人王亚明等。安龙山奇水秀,风景绝佳。高耸入云的龙头大山,林木蓊郁的仙鹤坪,被专家誉为“大自然的生物基因库”,也是开展生态旅游的宝地;笃山溶洞群由地下洞穴和地上穿洞、天坑组合的神奇景观,天下罕见;由亚洲第一高坝天生桥一级电站大坝拦蓄南盘江水形成的万峰湖龙头景区,峰峦叠翠,烟波洁淼,旖旎迷人;地处天生桥电站高坝与低坝之间的南盘江峡谷,翠竹绕岸,绿崖撑云,碧水静流,美如画廊;风雨中盛开了150多年的招堤十里荷花,如今更是分外娇艳;荷香不绝,迷醉远远近近的游人。如诗如画的民族村寨,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也牵引着游人的目光。安龙县是贵州省西南“金三角”的中心位置,既是国家黄金旅游线和西南珍珠旅游线理想的中间歇息站和中转站,又是川、滇、黔、渝南下两广的重要出海通道。国道324线、盘百公路、即将开工修建的汕昆高速公路贵州段、南昆铁路穿境而过;内河航运上可达云南、下可通两广;县城中心距兴义飞机场仅70余公里,可谓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齐头并进,四通八达,大大缩短了我县与外界的空间距离,为进出境客商和游人节省了旅途的行程时间。按照“做大重化工,搞好煤加工,开发小水电,建设小城镇”的发展战略,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化措施,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2007年元至六月,全县生产总值完成8661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6%。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2824万元,比上年增长2.58%;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7191万元,比上年增长51.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6598万元,比上年增长15.45%。全县共完成财政总收入15,12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4.04%。二、名城揽胜安龙旅游资源极为丰富,集独特的自然景观、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为一体。主要景区景点有:南明故都安龙:春秋战国时期属古夜郎国,夜郎先民曾在这片土地上,写下一页灿烂的历史。1652年,南明永历朝延搬迁安龙,永历帝朱由榔在此建立陪都,度过四年难忘的岁月,安龙,也因有一代帝王驻跸而被称之为“龙城”,也是我省唯一仅存的皇都。明十八先生墓:坐落于安龙城内西北隅天榜山下,为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54年4月8日,拥戴永历帝、力主抗清复明的吴贞毓、郑允元等十八位朝延重臣,因不满大西军首领孙可望飞扬跋扈,篡权夺位,为孙可望所害。上演了一幕感慨苍凉、异代同悲的历史壮剧。十八先生的铮铮铁骨,高风亮节,为后人所仰慕。死后不久,人们更为他们修墓建祠。历代不少名人来此凭吊,并留下大量题词,使这里成为贵州西南部名人摩崖石刻最多的地方,也是全国仅存的一处南明历史文化遗迹。招堤:位于安龙县城东北,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公元1694年,安笼镇游击招国遴为保护城坦,沟通海子两岸,培植风水,捐俸银并亲率工匠开山伐石,抬土挖泥,经一年时间始筑成一道石堤。为纪念招国遴,遂取名“招堤”。历经乾隆、道光、光绪诸进地方宫培植,修建了涵虚阁、省耕亭、一览亭、半山亭等建筑;又于堤畔种柳、水中植荷,使招堤风光俊逸秀美,卓然可观。清代著名学者朱逢甲以“水色涵山色,荷香杂稻香”的联语描绘它的特色。1848年(清道光二十八),兴义知府张锳又将招堤加高五尺,井在大堤北边海子种植荷花,形成垂柳夹岸、花花十里的美丽画卷。张锳之子,晚清名臣、近代洋务派领袖张之洞在其半山亭记中,用“水绿波澄、莲红香远”、“沙明荷净,舞翠摇红”等佳句,盛赞招堤十里荷花的美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如今的安龙招堤,已成为贵州高原最大的赏荷避署胜地。每逢盛夏时节,荷花绽放,喜迎四面八方游人。曲桥彩亭浮在花海之上,各色鱼儿戏于莲叶底下,清风徐来,暗香浮动。游人漫步桥上亭中,或观鱼,或赏荷,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仙境。兴义府试院:位于安龙城南桅峰山下,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由兴义知府张锳(张之洞之父)主持建成,与稍后增建的珠泉书院连为一体,形成规模宏阔的建筑群。这里为当时盘江流域诸县学子考取秀才之地,在黔、滇、桂交界地区享有盛名。试院大部分建筑于清同治年间毁于战乱,尚存大堂、议事亭、小憩楼等。兴义府试院是贵州省现存的唯一一座保护完整的科举考试试院。半山亭:系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兴义知府张瑛在加高招堤同时,于金星山上“涵虚阁”旁的依岩构建的三面石柱亭阁。竣工时,张瑛在此宴请士绅文人,赋诗作文庆贺招堤又添新景。席间,张瑛幼子、年仅十一岁的张之洞竟也提起笔来,一气写成700余言的半山亭记,将招堤的四时风光描绘得淋漓尽致,其文辞之华美,比喻之贴切,让在座的宾客无不惊叹,称为神童。后人将半山亭记镌刻在石壁上,供游人观赏。张公祠是为纪念清道光年间兴义知府张瑛(张之洞之父)的政治功绩而修。仙鹤坪:位于安龙县东南部,是贵州省西南部一颗美丽的绿宝石。主峰海拨1756.7米,顶部开坦开阔,四周林木蓊郁,堆绿叠翠。这里是珍稀植物的王国,生长着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云南穗花杉、长瓣兜兰、硬叶兜兰和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喜树、马尾树、香果树、短叶黄杉,以及石果红山茶(当地人称“红花油茶”、彩叶八角莲、大百合等花。丰茂的植被,清新的空气,四季的美景,也使仙鹤坪成为开展生态旅游的胜地)。龙头大山:位于安龙、贞丰、兴仁县交界处。其山势宛若游龙,由东向西逐渐升高,蜿蜒百余里,为安龙北部屏障。矗立于山脉西嵯的主峰公龙山,海拔1966米,犹如龙道昂然朝天,吞云吐雾,蔚为壮观。山上林草茂密,沟壑纵横,溪泉众多,珍稀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被专家誉为“大自然生物基因库”。笃山溶洞群:一位专家说过位于安龙县东北部的笃山溶洞群,也许是中国最为神奇、庞大的溶洞群。在不到2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大大小小30多外溶洞。其主洞犀牛洞,长达17.6公里,洞内有10余个洞厅,最大的一个约8万平方米,可容纳3个足球场。20世纪80年代,有近10个国家的专家多次深入笃山溶洞群进行探险、考察,认为此洞群集奇、险一身,有的堪称中国之最,有的在世界上也属罕见。英国著名洞穴专家鲍勃刘易斯为此还特地写下一段抒情的文字:“安龙县笃山溶洞群是上亿年前造就成的,是与南北盘江同庚的地下大世界,位于南北盘江中心,像一座神秘的地下城堡,南北盘江就是它的护城河”。笃山喀斯特地带不仅有着罕见的地下洞穴系统,其地面洞穴景观,也令人叫绝:“笃山穿洞,阔大浑圆;龙井天坑,如巨形竖井。横洞竖洞,明洞暗洞,大洞小洞,处处皆有,好一个中国的洞穴之乡”。龙井天坑:在隐埋着笃山溶洞群的山地中,还分布着星群一般的20多个大大小小的天坑。有的呈锅底状,有的呈竖井状,有的呈碗底状,有的大天 坑内还有小天坑,仿佛大碗中装着一个小碗如暗河村大坑。坐落于龙井村的龙村天坑,宽约80米,长约140米,深达200多米,四周全是悬崖峭壁,如同一个巨大的竖进。它本身是呈串珠状的笃山犀牛洞的通孔道,其坑底崖壁上,又分别有犀牛洞第四洞厅出口和第五洞厅入口。走进龙井坑边缘,让人多少有些望而却步。然而,龙天坑却有着奇丽的风景。峭崖上长着奇树异草,天坑底部终年像一个绿茵场,一丛丛伸开叶片的野芭蕉树,远远望去,犹如千万只浮在碧水上的青蟹。王院悬竹山:悬竹枝条柔长,叶片细密,形若柳丝,悬垂性强,姿态独特,是我国的一种稀有竹类。而安龙县笃山乡王院村附近一座山上,却旺长着遍山的悬竹,故被专家们称之为“王院悬竹山”。在阳光下,在轻风中,遍山悬竹跳荡起伏,油绿发亮,转眼化作满山滚不息的绿色波涛。由于悬竹对石山地区有极强的覆盖功能,又被植物学家们盛赞为“神奇的岩溶绿毯”。万峰湖:由天生桥一级水电站大坝拦蓄南盘江水而形成,水面面积达170多平方公里,为我国第五大淡水湖,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马岭河峡谷的重要组成部分。安龙县濒临的一片龙头湖区,奇峰环立,碧波荡漾,恰似一幅绝妙的天然水墨画。迷人的坝盘:坝盘是安龙县万峰湖镇的一个布依族村寨。清澈的南盘江、粗壮的古榕树、茂密的翠竹林、传统的吊脚楼,将整个寨子组合成一幅秀美的风景画。生活在这里的布依族村民,总是怀着火一般的热情,将客人迎进家中,让他们品尝香甜的米酒,观看土法造纸和土法织布。布依族后生和姑娘,脸上写满笑意,揣着一曲曲“浪哨”歌,走出家门,穿过竹林,撒在漂着竹筏的南盘江上。美丽的打凼:热爱山,热爱水,热爱树,热爱生活安龙县钱相乡打凼村的布依族村民,在建设美好的家园的同时,也让外地的游客,感受到这里“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情画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打凼村民,也最能品味出生活的惬意。其他景点还有绿海子、将军园、卧龙洞、海庄民族村寨、天街、仙王岭、杜鹃岭、弥猴桃坡、宫宝墓、石林、古城墙、仙鹤池、蛇山、一线天、青龙山、月亮洞、褐麻洞、暗河大漏斗及地下河系,山王洞、石林、拱洞、天生桥以及沿途峰丛和断崖绝壁岩溶地貌,五省会馆、卧雪山庄、五台山、观音洞等。安龙的盘江鱼、饵块粑、凉剪粉、火熛狗肉、菜豆腐等美食更让游人、馋涎欲滴、食欲大增。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大自然的无私赠,也是老祖宗留下的雄厚家产,为我们发展旅游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下步打算(一)对安龙县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调查评价,编制旅游总规。发展旅游,要充分吸取省内外旅游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切实树立旅游产业观念和大旅游观念,真正把旅游当作新的经济增长和支柱产业来培植。首要任务是抓好旅游发展规划,优化旅游资源布局,促进旅游资源的合理配置。安龙旅游景点可谓星罗棋布,但较为分散,缺少大型景区,以致出现星多月不明的现象,不能给人造成一个鲜明完整的印象。这就迫切需要编制安龙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开发,将分散的景点集合成一个有气势的整体,旅游资源优势才能变为市场优势、经济优势。要加大现有景区、景点的保护力度,严禁无规划的乱开发、乱建设。(二)打造历史文化品牌,有效保护明清文化,以古城旅游为龙头,带动宗教文化、民族民俗文化全面发展。一是“永历行宫”。挖掘和整理南明历史文化,收集南明史料,抓好永历行宫陈列展览布展,做好行宫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其服务功能。二是明十八先生墓(祠)。抓好明十八先生墓(祠)申报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工作,加大明十八先生墓(祠)维修保护力度,进一步完善天榜山旅游设施,在山头恢复“观音阁”、“三清殿”,在半山石崖增补石刻。拆除天榜山通信铁塔。三是兴义府试院。为打造明清文化品牌,应修缮、恢复试院建筑群,陈列相关科举考试资料,再现科举考试场景。抓好兴义府试院大堂修缮工程。四是“张公祠”、“香涛读书屋”。将其恢复于试院大堂西侧,与试院科举文化、张瑛的治政功绩相结合,利用名人效应发展文化旅游。五是招堤半山亭建筑群。尽快维修半山亭建筑群。在周公祠遗址恢复“挹秀亭”。六是历史文化古街。将天主教堂至西关街、大同路和广东街以南区域划为古城保护范围,制定古城保护措施和规划,不准在保护区内新建建筑物,严格控制该范围内建筑的风格、高度等,逐步将现有建筑改造成仿古建筑。七是袁祖铭故居(卧雪山庄)、五省会馆。其处于安龙与兴义的中心地段,建筑风格独特,与兴义刘氏庄园、何应钦故居联系紧密(同为贵州军阀兴义系代表人物的相关遗存),对研究地方建筑特色和贵州军阀兴义系的发展、壮大、瓦解历史具有重大意义。全面修复这两处文物保护单位,将我县文化旅游与兴义及贵州西线旅游有机结合。九是红色旅游文化。收集整理安龙党史资料,发掘红色旅游。十是宗教文化。规划建设天主教堂,将天主教、佛教纳入旅游开发规划之中,修缮相关景点。(三)扩大旅游业的对外开放,拓宽旅游业投融资渠道。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产业,旅游业的发展需要经过高投入、低产出到低投入、高产出的过程。一是各部门在安排项目时要尽可能向旅游景区倾斜,增加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大旅游产业扶持力度,进一步开放旅游投资领域和经营领域,扩大旅游基础设施投资融资渠道,多方面筹集资金,解决投资资金短缺问题,加快星级宾馆(饭店)、旅游车船公司、旅行社等服务设施建设,同时优化现有资源,提高接待能力、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三是逐步推进旅游市场化运作。将景区、景点经营管理权实行有偿转让,通过市场运作提高效益。(四)加大旅游宣传和推介力度,积极开拓旅游市场。把市场开拓作为旅游经济工作的重头戏,扩大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